浙江省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11 23:4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5 实验探究题2
一、实验探究题
1.(2023五下·义乌期末)想让水保温不一定要让保温杯装满水,装一半的水反而会让它更好地保持温度!小科为了研究塑料泡沫和棉絮的保温性能,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他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个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塑料泡沫和棉絮外。还应保持哪些因素相同 在□里面画“√”。
(2)按照计划进行操作,他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 180
塑料泡沫组水温(℃) 80 64 55 50 41   20
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32 28   20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   ℃。第40分钟时用塑料泡沫包着的烧瓶中的水温降低了   ℃,用棉絮包着的烧瓶中的水温降低了   ℃。
(3)实验结论:塑料泡沫比棉絮的保温性能   。(填“好”或“差”)
2.(2024五下·金东期末) 小科观察到中午装菜的菜桶由原来的金属桶换成了保温桶(如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所示的保温桶中,传热能力最弱的是(  )。
A.塑料盖 B.空气层 C.内层金属
(2) 在保温桶中倒入烧好的菜后,菜的热量通过空气层由内层金属传递到外层塑料上,热在空气层内的传递属于热传递中的 (  )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3) 保温桶内装好菜送到教室后,每次打开塑料盖,塑料盖内壁上都有一层水珠,这是(  )。
A.菜汤撒上去了
B.热菜蒸发的水蒸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4) 从保温桶的保温性能考虑,你认为保温桶还可以做哪些改进
3.(2024五下·临平期末)课堂上,同学们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纸设计了甲、乙、丙三种型号的小船(如图),制作后进行了测试。请回答:
(1)观察设计图可知,乙小船的船舷高度为   。
(2)测试丙小船载重量时,一个一个放垫圈,每次放到10个垫圈小船就沉了,请将丙船的最大载重量记录在右表中。
(3)分析第2题的测试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铝箔船载重量的大小与 (  )有关。
A.船舷高度 B.船底面积 C.船的体积 D.装载垫圈数
(4)同学们为乙船安装了电动力,行驶起来后发现小船总是向右侧倾斜,那么动力装置的位置最可能是 (  )。
A. B.
C. D.
(5)经过一番调整后,乙小船已经能平稳前进,可惜速度比较慢,下面方法有助于加快乙小船行驶速度的有 (  )。
①改成尖形船首 ②改成尖形船尾 ③增大电量 ④减轻动力装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2024五下·金东期末) 据统计,一吨废纸可以再造好纸850公斤,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节水100吨,节煤1.2吨,节电600度,还可以减少35%的水污染……但制造一吨纸需砍伐约20棵树龄在20-40年的树木。如果把今天世界上所用办公纸张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能满足新纸需求量的75%,相当于800万公顷森林可以免遭砍伐。
(1) 下面为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主要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荡料入帘,捣烂煮熟的原料,加水用细竹帘过滤,形成纸膜。
②斩竹漂塘,将竹子在水塘中浸泡多日后取出用力捶洗直至软化。
③煮煌足火,将竹料拌入石灰水后蒸煮、漂洗,使竹纤维分解。
④覆帘压纸,将纸膜倒铺在压板上,压上重物以排出纸张中的水分。
⑤透火焙干,用火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A.②①③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②③①④⑤
(2) 造再生纸的原料是 (  ) 。
A.树木 B.树皮 C.废纸
(3) 使用再生纸不但可以减少煤、电等能源消耗,还可以 (  )。
A.减少树木的砍伐 B.增加纸张的用量 C.增加水资源量
(4) 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有   、   等,所以在垃圾处理时,我们首先要对垃圾进行   ,这样才能够批量化回收可以利用的物品。
5.(2023五下·苍南期末)注水碗(如下图)是一种婴幼儿使用的简易保温碗,包括三层结构:最里层是置物层,用来盛放食物;中间是注水层;最外层是保温层。冬夏两用,可在冬天注入热水持续保温,夏季则注入冷水快速降温。
(1)如果往置物层倒入凉的牛奶,再往注水层加热水,牛奶就会慢慢热起来。热水让牛奶热起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热传递的方式是   。
(2)如果往置物层加入刚煮好的绿豆汤,为了让绿豆汤更快凉下来,往注水层加冰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绿豆汤和冰水的温度会趋于相同
B.冰水的温度会保持不变
C.冰水会将冷传递给绿豆汤,从而使绿豆汤降温
(3)小明觉得注水碗加水操作太过麻烦,想将注水碗改造成一个保温碗。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保温碗,画出设计图、标注使用材料并写出设计意图。(要求:保温效果好、美观、图文结合)
6.(2023五下·义乌期末)图1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辽宁舰,它依靠重油燃烧带动蒸汽轮机,驱动着整艘航母向前航行。图2是小科制作的简易蒸汽船。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向右喷出水蒸气。
(1)为辽宁舰提供动力所用的燃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
A.用空心的办法减轻了船的重量
B.只要是空心的物体都能漂浮在水面上
C.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了船的体积,同时也增大了浮力
(3)辽宁舰可搭载40架各型舰载机。在舰载机起飞后,它受到的浮力(  )。
A.增大 B.不变 C.减少
(4)蒸汽船前进的动力是铜制容器中的水加热后变成   喷出,这个过程叫作水的   ,从而产生反冲力。如图2所示,这艘小船的运动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7.(2024五下·金东期末) 赛龙舟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右图为一艘载重 12人的龙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龙舟的船头向上翘起,且设计的尖尖的主要是为了(  ) 。
A.不让水流进船中 B.减少水的阻力 C.增加载重量
(2) 赛龙舟时,龙舟前进的动力来自于(  ) 。
A.水流的冲力 B.风吹龙舟的力 C.人力
(3)比赛中,龙舟能否直行是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当龙舟偏右航行偏离航道时,船尾舵手应该把船舵转向 (  )。
A.左边 B.右边 C.左右随意摆动
(4) 小科看了赛龙舟后,发现龙舟很容易侧翻,针对这个情况小科对这艘 12 人龙舟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增加龙舟底部的宽度; 2.增加龙舟船舷的高度。你认为小科的建议合理吗 为什么
8.(2024五下·上城期末)洗澡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图中云雾缭绕的现象,人好像在仙境中似的。
(1)这一团白色的(图中的甲)是在洗澡过程中出现的,它主要是   (可选填“水蒸气”、 “小水滴”、 “二氧化碳”或“空气”)组成的,它的形成原因是   。
(2)这种现象常常会出现在   (可选填“春天”、“夏天”、“秋天”或“冬天”) ,判断的理由是   。
9.(2024五下·上城期末)用同一张铝箔做实验。实验一:先把铝箔折叠成小块放水上,发现铝箔慢慢沉入水底。实验二:将其打开折成小船放水上,发现铝箔浮在水面上。
(1)从实验一到实验二的过程中,铝箔受到的重力(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没有变
(2)从实验一到实验二的过程中,铝箔受到的浮力(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没有变
10.(2024五下·金东期末) 东非大草原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每年 6-7月,角马、水牛等就开始浩浩荡荡地从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角马、水牛对食物和水源有很高的要求,两个季节的交替变化让它们上演了一场自然大迁徙。下图分别为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两大保护区降水量的统计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动物中和角马、水牛一样随着环境变化也会进行迁徙的是 (  ) 。
A.麻雀 B.丹顶鹤 C.蛇
(2) 下列时间段中,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处于旱季的是(  )。
A.1 月-4月 B.5月-10月 C.11月-12月
(3) 据以上资料分析,降水量、   和   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
(4) 每年 6-7月,角马、水牛就开始从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因为   。
(5)东非大草原的食草动物在迁徙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遭到狮子、猎豹等凶猛动物的袭击,请你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
11.(2024五下·南湖期末)学习了“热”单元,小科制作了一个保温杯,想要得到较好的保温效果,他对不同状况的杯子进行了保温效果测试,下面是保温效果的实验记录:
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
序号 杯子状况 开 始 温 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20分钟后的温度(℃)
1 无盖的杯子 95 65 50
2 加盖的杯子 95 69 55
3 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73 62
4 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95 81 74
5 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 95 85 80
说明:杯子的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
(1)保温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以上情况中保温效果最好的是____。
A.加盖的杯子 B.外包毛巾的杯子
C.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 D.嵌入塑料泡沫中的杯子
(2)如果要研究杯子不同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选择   号和   号;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可以选择   号和   号。
(3)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____。
A.能产生热量 B.能加快杯子内外热量的传递
C.能减缓杯子内外热量的传递 D.不让杯子内外产生热传递
(4)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设计也可以
B.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
C.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
D.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
12.(2024五下·平湖期末)热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通过《热》单元的学习,小科团队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一个简易保温杯。
(1)小科团队制作好保温杯的杯体后,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强保温杯的性能 请把你的设计画出来。
(2)小科团队组员们提出多种方法,小组决定经过测试再确定方案,测试结果如下:
保温杯编号 保温方法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
1 无盖的杯子 95℃ 60℃ 45℃
2 杯子外包毛巾、无盖 95℃ 72℃ 61℃
3 杯子外包毛巾、有盖 95℃ 82℃ 73℃
4 杯子放入塑料泡沫中、有盖 95℃ 86℃ 81℃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知   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是最好的。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   号和   号保温杯。
(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直接制作即可,不需要设计也可以
B.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应注意安全
C.设计制作过程中要考虑成品的外观
D.制作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需完善
(4)通过小科团队的研究,我知道了,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   。
13.(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团队参加了校园项目化学习大赛——未来造船师,项目任务:在60秒内将200克的“货物”运送到100 厘米外的目的地。
(1)根据项目任务,小科团队选择了部分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小船(如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艘船的动力是   。
(2)小船做好后,小科团队对船进行调试后发现:在小船上放上200克“货物”后航行,小船容易侧翻,他们思考后决定改变“货物”的放置位置,以下放置位置,你认为最不容易侧翻的是____。
A. B.
C. D.
(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____。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   。
(5)项目在进行评比过程中,小科团队的小船得分如下:
项目 要求 得分(满分5分)
设计图纸 图文结合, 标注清楚, 设计合理, 有动力系统 4
成本控制 列出所需材料及价格, 控制在预算以内 3
方案调整 采纳合理建议, 及时调整方案 5
组内合作 分工明确,合作愉快 5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船存在的优点有   :存在的不足有:   。
14.(2024五下·海盐期末)【热】
小科利用右图装置加热一杯水直至水沸腾。
(1)在加热的过程中,水温会发生变化。当加热到2分钟时,水中会出现少量气泡,这时水温在   (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用温度计测量此时的水温为100℃,继续加热5分钟,这时水的温度为   ,此时水   (填“一定”“可能”或“绝不”) 沸腾。
(2)在用酒精灯加热水时,热从杯底玻璃传向水的传递方式为   ,站在旁边小科感觉到有些热,此时热传递的方式为   。(均填“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
(3)热也能在水中传递,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加热时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
A. B. C. D.
(4)水沸腾后,小科在烧杯上放了一块玻璃片(如右图),过一会儿玻璃片   (填“上表面”或“下表面”)出现了小水珠,它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   (填“凝结”或“凝固”)而成的。
(5)室温为20℃,小科为了让加热后的水凉得快一些,将装有热水的烧杯,放入一盆冷水中,并记录了前10分钟两杯水的温度变化(见下图),接下来水温会如何变化 请在下图中补画10-16分钟的水温变化。
(6)如果将水放置5小时后,你推测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为   。
15.(2024五下·杭州期末)热量的传递。
(1)下列能正确反应热水壶底部金属片中热的传递过程(黑点为热水壶加热点)的是(  )
A. B. C.
(2)下列能正确反应热在水中传递的过程(中心点为热水壶加热点)的是(  )
A. B. C.
(3)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称为(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16.(2024五下·期末)每次观察到鱼浮到水面的次数有较大的偶然性,特别是有的时候浮上来停留不到1秒,有的时候停留时间很长。以次数来判断水中是否缺氧不一定科学。我们不妨尝试通过观察小鱼停留在水面的时间,判断水中氧气是否充足。
(1)以小鱼停留在水面的时间为依据的合理性是   。
(2)如果增加生态瓶里鱼的数量,鱼浮在水面的时间显著延长。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3)乐小新准备观察生态瓶里的鱼在2条、5条、8条三种情况下,20分钟里鱼浮出水面的时间是否有变化。请设计一个合理的观察记录表。
17.(2024五下·期末)生物与环境。
小新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巾上各放上2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
组别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组别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1 不加水,置于温暖处 不发芽 4 加少量水,置于寒冷处 不发芽
2 加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发芽 5 加少量水,用透明杯罩住 发芽
3 加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不发芽 6 加少量水,用黑色杯罩住
(1)第3组不发芽的原因是   。(填“缺少水分”“缺少空气”或“缺少阳光”)
(2)比较第   组和第   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水分之间的关系。
(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第   组和第   组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   (填“需要”或“不需要”)适宜的温度。
(4)在第2组中,还有3颗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   。
(5)在实验过程中,小新每组放20粒种子的目的是   。
(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填“发芽”或“不发芽”)
(7)如果再设一组实验7:加少量水,置于温暖、蓬松的土壤中,实验结果是   (填“发芽”或“不发芽”)
(8)小新想长久保存绿豆种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绿豆种子    
(9)小新同学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方法叫(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验证实验 D.观察实验
(10)如下图,小新将发芽后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移栽到甲、乙、丙三个大小相同的盆内,其中甲盆豆苗用左侧开有透光小孔的纸盒罩住,乙盆豆苗用右侧开有透光小孔的纸盒罩住,丙盆豆苗保持自然状态。现将三盆豆苗放在阳光下,每天浇一次水。十天后,打开纸盒,观察豆苗生长情况,发现甲盆豆苗的生长情况   ;乙盆豆苗的生长情况是   ;丙盆豆苗的生长情况是   (填“向左侧生长”“向右侧生长”或“直立生长”);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植物生长具有   (填“向光性”“向水性”或“向地性”)。
18.(2024五下·浙江期末)传热比赛。
如图所示,把铁圈甲和铁丝丙用木块乙连接起来,用凡士林粘上A、B、C、D四粒豆子。
(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豆子A和B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豆子A先落下,因为A距离酒精灯最近
B.豆子B先落下,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C.豆子A和B同时落下
(2)隔着木块的豆子D没有落下来,是因为木块不是热的   。
(3)日常生活中,热的良导体有   ,热的不良导体有   (各写一个即可)
19.(2024五下·浙江期末)五(4)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起制作了一个生态鱼缸,模拟生态平衡,并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下列是他们的制作步骤。
①在鱼缸底部铺一些沙子,栽一些水草。
②将几条小鱼放到鱼缸里。
③舀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
④给鱼缸加盖,将鱼缸密封起来。
⑤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1)制作生态鱼缸的正确顺序是   。
(2)使用“绿”水是为了   ;栽水草是为了   ;给鱼缸加盖,将鱼缸密封起来是为了   。
(3)这个生态鱼缸中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分解者是绿藻。
(4)如果要评价各班生态鱼缸的制作水平,你认为主要的标准是(  )。
A.生态鱼缸的美观程度
B.生态鱼缸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
C.生态鱼缸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20.(2023五下·苍南期末)我县某小学组织开展“环境问题我知道”活动。活动包括“垃圾我会分”、“水资源问题我了解”、“建议我来提”。
(1)垃圾分类是合理利用能源的一种方式。请将下列垃圾放入对应的垃圾桶中(填序号):
①使用后的餐巾纸;②吃剩的玉米棒;③空矿泉水瓶;④过期药品
(2)为了解决垃圾问题,下列行为属于垃圾资源化的是(  )。
A.废旧充电电池集中处理
B.废弃易拉罐做成笔筒
C.少订书报的读物
(3)自实施《温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以来,全市节水成效显著。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资源
轻度缺水 <3000米3
中度缺水 <2000米3
重度缺水 <1000米3
我市人均水资源属于   缺水水平。全市在   领域用水最多。
(4)你有什么节水小妙招,请你写出1条。
21.(2023五下·苍南期末)在《船的研究》单元中,小明班级各科学小组制作了动力小船,以下是空船测评结果:
小船 风力帆船 电动风力船 蒸汽船
设计图
动力持续性 需要手动扇风 得分:★★★ 持续性强 得分:★★★★☆ 加热一段时间才能行驶 得分:★★★
稳定性 风大会颠簸得分:★★★ 速度快会颠簸得分:★★★ 能平衡行驶 得分:★★★★★
行驶速度 风力影响,时 快时慢 得分:★★★ 速度快 得分:★★★★★ 匀速前进,速度一般 得分:★★★
(1)这些小船都设计为尖形船首,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美观 B.减小水的阻力 C.载重量更大
(2)电动风力小船底面长11厘米,宽为6厘米,下列对底面图纸的绘制(每小格边长1厘米)最合理的是(  )。
A. B. C.
(3)综合测评结果,要想节省人力、更加快速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地,你会选择哪艘船 理由是什么
   。
(4)电动风力小船在测试过程中船头总是偏左行驶(如右图),小明应该将船舵(  ),才能让小船向正前方形式。
A.向左侧偏转 B.保持正向| C.向右侧偏转
(5)蒸汽船最多能承载6个重物,请在右图中画出重物的摆放方式,确保小船能平稳行驶。(重物用□表示)
(6)要想加大船的载重量,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船的体积
B.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船的重量
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船的底面积
(7)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画设计图时既要考虑船的大小、动力,还要考虑材料、成本等
B.要按照设计图制作,并思考制作步骤的合理性
C.测试完小船后,整个造船项目就结束了
22.(2023五下·苍南期末)苍南某学校内有一片“开心农场”,学生可以在开心农场内观察生物,体验农事。如图所示,“开心农场”分为多个区域。
绿豆发芽实验区 生态瓶制作区
绿豆苗生长区 其他生物养殖区
(1)小明在“绿豆发芽实验区”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①如下表所示,小明要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应该选择   (填字母)两组做对比实验。
  a组 b组 o组
光照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水分 每天浇造量水 不浇水 每天浇适量水
发芽数量 10颗 0颗 9颗
未发芽数量 0颗 10颗 1颗
②c组中还有1颗种子没有发芽,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
(2)小明在“绿豆苗生长区”将绿豆苗分成两组,给实验组套上不透光的纸盒,给对照组套上透明的塑料盒,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两组绿豆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
组别 实验组 对图组
日期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茎的特征 白色 白色、较细 白色, 较细, 柔弱 浅绿 颜色加深,粗 常红,粗壮, 结实
叶的特征 未长出 黄色 叶小,黄色, 合拢 未长出 绿色 叶大,绿色, 展开
①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是否对绿豆苗生长有影响
②根据表中记录的生长情况,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在“生态瓶制作区”制作了一个生态瓶,评价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最重要的指标是(  )。
A.生态瓶的美观程度
B.生态瓶中生物生存的时间长短
C.生态瓶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4)学校在 “其他生物养殖区”中饲养了一只变色龙(如右图)。
观察变色龙饲养箱内的生物,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
(5)整个饲养箱可以看作一个(  )。
A.食物网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23.(2023五下·义乌期末)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2年环境日主题“共建清洁美丽世界”。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国通过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减排限产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攻坚清洁美丽的世界。
(1)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我们用过的纸巾、废弃纽扣电池、空矿泉水瓶、一次性餐盒、中药药渣应该依次投入(  )垃圾桶。
A.③②③③① B.④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③② D.④②③③①
(3)下列办法中,能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是(  )。
A.垃圾填埋 B.无害化 C.资源化 D.减量化
(4)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提倡节约用水 B.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C.工业污水净化后排放 D.垃圾袋直接扔进河里
24.(2023五下·义乌期末)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生态瓶,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一个池塘的(  )。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物种
(2)下面字母a、b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氧气、二氧化碳 B.水、氧气
C.氮气、氧气 D.氧气、水
(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水草→虾→鱼 B.水草←虾←鱼
C.鱼→虾→水草 D.鱼←虾←水草
(4)在上题食物链中,鱼和虾之间属于(  )关系。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5)生态瓶想要维持时间长,应该(  )。
A.选用不透明的瓶子 B.将其放在强光处
C.将其放在黑暗处 D.生物种类和数量要适宜
25.(2023五下·衢江期末)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然后将盛有凉水的试管下端浸入热水中。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凉水和热水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制成了如下折线图。
(1)仔细分析折线图,我们发现:在第   分钟的时候热水的温度和凉水的温度几乎相等。在此之前,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变化
(2)实验前2分钟,热水下降了   ℃,凉水上升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温度趋于平衡后,为什么凉水和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下降
(4)实验的第5 分钟到第8分钟,凉水温度比热水温度高的原因是(  )。
A.盛凉水的试管小
B.热水会继续向凉水传热
C.热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更容易散热
26.(2023五下·衢江期末)为了比较铝箔船的载重量,小科分别用边长为12 厘米的三张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并制作了三艘小船甲、乙、丙,下列分别是三艘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  )有关。
A.船体形状 B.船体结构 C.船体体积 D.船的材料
(2)在该实验中,必须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
A.铝箔纸的大小 B.船的底面积
C.船舷的高度 D.船的载重量
(3)在测试船的载重量时,往铝箔船上放垫圈最好的方法是(  )。
A.叠放在船的中间 B.叠放在船的一侧
C.均匀平铺在船底 D.以上选项都可以
(4)请计算乙设计方案所造小船的体积并填入表格括号中。
设计方案 船的体积 (立方厘米) 承受的垫圈个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甲 128 18 18 19
乙 (  ) 15 14 15
丙 64 9 8 9
(5)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   来判断船的载重量大小。
(6)实验中每种设计方案都测量3次的目的是   。
(7)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1)
(2)20;39;52
(3)好
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最终那个变量与这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塑料泡沫和棉絮外,还应保持两个烧瓶完全相同,水的初温和水量,环境因素测量温度的时间长短相同。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20℃,40分钟时,用塑料泡沫包着的烧瓶中的水温隆低了80-41=39℃,用棉絮包着的烧瓶中的水温降低了80-28=52℃
(3)实验结论是塑料泡沫比棉絮的保温性能好。
2.(1)B
(2)B
(3)C
(4)可以将空气层抽成真空状态,切断热对流。
(1)热的良导体传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也慢。保温桶中空气层传热能力最弱。故选B。
(2)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在保温桶中倒入烧好的菜后,菜的热量通过空气层由内层金属传递到外层塑料上,热在空气层内的传递属于热传递中的热对流。故选B。
(3)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保温桶内装好菜送到教室后,每次打开塑料盖,塑料盖内壁上都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故选C。
(4)热水瓶能够保温,是由热水瓶胆的构造特征所决定的。热水瓶胆由两层薄的玻璃外壳组成,两层外壳之间抽去空气,这样热的对流被切断。所以保温桶中间的空气层可以抽成真空状态,切断热对流。
3.(1)2厘米
(2)9个垫圈
(3)C
(4)C
(5)B
(1)小船乙的底面积为8×8=64平方厘米,小船的高度为2厘米。
(2)测试丙小船载重量时,一个一个放垫圈,每次放到10个垫圈小船就沉了,说明小船承受不住10个垫圈,丙船的最大载重量为9个垫圈。
(3)小船的载重量与小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小船的载重量越大。
(4)同学们为乙船安装了电动力,行驶起来后发现小船总是向右侧倾斜,说明小船的右侧重量比左侧重,说明动力装置在右侧。
(5)小船速度慢,有可能是小船的船首不是尖的,小船运动阻力大,也可能是动力不足,还可能是船身过重。
4.(1)C
(2)C
(3)A
(4)金属;塑料;分类、分装
(1)造一张纸的方法和步骤:
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渔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故选C。
(2)再生纸以回收的废纸为原材料,制作工艺简单,不使用化学试剂,能够节省资源,减少木材消耗。故选C。
(3)再生纸:以回收的废纸为原材料,制作工艺简单,不使用化学试剂,能够节省资源,减少木材消耗。故选A。
(4)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中废纸主要包括各种旧书报、包装纸、办公用纸、纸盒等,但不包括污染的纸巾;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盒、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玻璃片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五金零件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布帘、毛巾、皮革制品等。 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另外我们要养成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装,改变混装的坏习惯,使垃圾能得到有效回收,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5.(1)热传导
(2)A
(3)标注材料、写出设计意图各 1分中间夹层可真空或放入热的不良导体得2分
(1)热量有三种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水让牛奶热起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热传递的方式是热传导。
(2)如果往置物层加入刚煮好的绿豆汤,为了让绿豆汤更快凉下来,往注水层加冰水。一段时间后,绿豆汤和冰水的温度会趋于相同。
(3)设计保温碗,需要用到热的不良导体,外侧用热的不良导体,中间可以设计一个真空夹层。
6.(1)不可再生
(2)C
(3)C
(4)水蒸气;蒸发;向左
(1)燃油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2)钢铁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了船的体积,同时也增大了浮力。
(3)辽宁舰可搭载40架各型舰载机。在舰载机起飞后,它受到的浮力由于船入水的体积减少,所以船受到的浮力减少。
(4)蒸汽船前进的动力是铜制容器中的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喷出,这个过程叫作水的蒸发,从而产生反冲力。如图1所示,这艘小船的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反,是向左。
7.(1)B
(2)C
(3)A
(4)增加底面积,可以增加独木舟的稳定性。
(1)船首形状会影响行船速度。船头做成了尖形,有利于减少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可以行驶得更快。故选B。
(2)制作船需要考虑船的大小、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赛龙舟时,龙舟前进的动力来自于人力。故选C。
(3)船舵就是用来控制船行驶方向的装置。比赛中,龙舟能否直行是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当龙舟偏右航行偏离航道时,船尾舵手应该把船舵转向左边。故选A。
(4)独木舟装载量小和稳定性差。独木舟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小船容易侧翻就是小船的稳定性差,增加底面积,可以增加独木舟的稳定性。
8.(1)小水滴;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围绕问题叙述合理即可)
(2)冬天;冬天的洗澡水温度和周围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别更大, 水蒸气更容易凝结
(1)水有三种状态,这一团白色的(图中的甲)是在洗澡过程中出现的,它主要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组成的。
(2)这种现象常常会出现在冬天,因为冬天温度低,水蒸气更容易凝结成小水滴。
9.(1)C
(2)A
(1)从实验一到实验二的过程中,铝箔纸的形状改变了,铝箔受到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形状有关。从实验一到实验二的过程中,铝箔纸的形状改变了,铝箔受到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10.(1)B
(2)B
(3)气温;食物
(4)气温下降、降水量减少
(5)草→角马→狮子
(1)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丹顶鹤和角马、水牛一样随着环境变化也会进行迁徙。故选B。
(2)东非大草原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每年 6-7月,角马、水牛等就开始浩浩荡荡地从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5月-10月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处于旱季。故选B。
(3)角马、水牛对食物和水源有很高的要求,两个季节的交替变化让它们上演了一场自然大迁徙。 据以上资料分析,降水量、气温和食物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
(4) 每年 6-7月,角马、水牛就开始从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往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因为气温下降、降水量减少。
(5)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东非大草原的食草动物在迁徙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遭到狮子、猎豹等凶猛动物的袭击,请你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草→角马→狮子。
11.(1)D
(2)3;5;2;4
(3)C
(4)A
(1)分析图表可知,杯子嵌入塑料泡沫、加盖保温效果最好,无盖的杯子保温效果最差。
(2)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的不同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3号和5号,如果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2号和4号。
(3)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4)设计制作过程中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设计要修修改改,讨论后修改好最终才能够确定方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兼顾成本和外观;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12.(1)(设计合理即可)
(2)4;3;4;1;2
(3)A
(4)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
(1)为了减少热的对流、热的传导和热的辐射,我们可以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来制作保温杯,还可以提高保温杯夹层中的真空度来提高保温效果,也可以设计合理的保温杯几何形状。
(2)通过表中数据可知,4号保温杯20分钟后温度最高,保温效果最好;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外包材料,选择3号和4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改变的量是:是否有外包材料,选择1号和2号保温杯。
(3)在设计和制作保温杯的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设计要修修改改,讨论后修改好最终才能够确定方案;计时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兼顾成本和外观;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使用工具时需要注意安全。
(4)成熟后的荔枝容易坏,我们需要冷藏保存, 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泡沫箱内放冰块,能够减缓冰块融化速度。
13.(1)反冲力
(2)A
(3)A
(4)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
(5)能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组员间分工明确,合作愉快等图文标示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观察图中装置,可以发现这个小船的动力装置来源是小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产生反冲力,推动小船前进。
(2)用小船载物时,我们要把货物均匀放置在船舱里面,防止小船侧翻。
(3)放上200克重物后,小船入水体积增加,小船在水面受到的浮力与入水体积有关,小船受到的浮力和没放重物前相比,浮力变大了。
(4)小科团队将小船改进后能平稳航行了,但是发现航行的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因为电风扇产生的风力太小了,导致反冲力太小,小船动力不足。
(5)由表格评分考研看出:方案调整,组内合作是5分。说明小强团队这两方面做的很好。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都不是5分。说明在这两个方面存在不足。所以该船的优点就是采纳合理建议,及时调整方案,分工明确,合作愉快。不足就是文标注不够清楚,设计不够合理,没有控制好成本等。针对的改进建议也应该是设计图纸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改进设计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4.(1)上升;100℃;一定
(2)热传导;热辐射
(3)C
(4)下表面;凝结
(5)两者会先变成同一温度,然后冷水温度稍高于热水温度,同时慢慢下降|
(6)20℃
(1)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在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先升高后不变。
(2)热有三种传递方式,在用酒精灯加热水时,热从杯底玻璃传向水的传递方式为热传导,站在旁边小科感觉到有些热,此时热传递的方式为热辐射。
(3)烧杯中的水热传递方式为热对流,选项C符合题意。
(4)水沸腾后,小科在烧杯上放了一块玻璃片,过一会儿玻璃片下表面出现了小水珠,它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凝结而成的。
(5)通过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温度会逐渐变成同一温度,然后冷水的温度逐渐比热水的温度高,最终两者温度会变成同一温度。
(6)最终冷水和热水的温度会变成同一温度,都是20摄氏度。
15.(1)B
(2)C
(3)A
(1)加热一个物体时,我们的热量会从高温点传递到低温点,会从加热点向四面八方传递。
(2)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从加热点向上传递热量,然后冷水从两边下来,继续吸收热量,循环往上。
(3)热有三种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称为热传导。
16.(1)水面停留的时间越长,说明鱼从水中获取的氧气越少,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量越大
(2)鱼的数量越多,水中越容易缺氧
(3)
生态瓶里的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能平衡和谐的生存下去。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放入生物的数量,不能太多。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通过观察小鱼停留在水面的时间,判断水中氧气是否充足。以小鱼停留在水面的时间为依据的合理性是水面停留的时间越长,说明鱼从水中获取的氧气越少,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量越大。
(2)如果增加生态瓶里鱼的数量,鱼浮在水面的时间显著延长。这个现象可以说明:鱼的数量越多,水中越容易缺氧。
(3)观察生态瓶里的鱼在2条、5条、8条三种情况下,20分钟里鱼浮出水面的时间是否有变化,做一个合理的观察表。
故答案为:(1)水面停留的时间越长,说明鱼从水中获取的氧气越少,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量越大。
(2)鱼的数量越多,水中越容易缺氧。
(3)
17.(1)缺少空气
(2)1;2
(3)2;4;需要
(4)种子的胚坏了
(5)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6)发芽
(7)发芽
(8)晒干、冷藏、真空保存(答案不唯一,使种子在不适合发芽的环境下都正确)
(9)A
(10)向左侧生长;向右侧生长;直立生长;向光性
(1)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第3组绿豆种子不发芽的原因是缺少空气。
(2) 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相同。比较1组、2组和3组,1组没有水分,温度适宜;2组有水分、空气、温度适宜;3组有水分、温度适宜、没有空气,所以1组和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水分、之间的关系,2组和3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空气之间的关系。
(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2组和4组进行实验,2组和4组的不同条件是温度,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4)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第2组中,还有3粒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种子的胚坏了。
(5) 在实验过程中,小新在每组放20粒种子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发生,使实验更准确。
(6) 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不发芽。
(7) 如果再设一组实验7:加少量水,置于蓬松的土壤中,实验结果将会是种子发芽,因为种子
具备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8)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梦梦想长久保存绿豆种子
可以把绿豆种子晒干,因为没有水分,绿豆种子不能发芽。或冷藏,或真空保存。
(9)对比实验是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相同,小新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方法叫对比实验。
(10)植物的荃叶具有向光性°。如图,小新将发芽后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移栽到甲、乙、丙三
个大小相同的盆内,其中甲盆豆苗用左侧开有透光小孔的纸盒罩住,乙盆豆苗用右侧开有透光小孔的纸盒罩佳,丙盆豆苗保持自然状态。现将三盆豆苗放在阳光下,每天浇一次水。十天后,打开纸盒,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发现甲盆豆苗的生长情况是向左侧生长;乙盆豆苗的生长情况是向右侧生长;丙盆豆苗的生长情况是直立生长,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故答案为:(1)缺少空气;(2) 1;2;(3)2;4;需要;(4)种子的胚坏了;(5)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发生,使实验更准确。(6)不发芽;(7)发芽;(8)晒干、冷藏、真空保存;(9)对比实验(10)
向左侧生长,向右侧生长,直立生长,向光性。
18.(1)B
(2)良导体
(3)金属;木头
(1)用酒精灯加热,豆粒B先落下,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2)隔着木块的豆粒D没有落下来,是因为木块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
(3)根据物体的导热性,我们将物体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生活中,铁丝是热的良导体,木块是热的不良导体。
19.(1)③①②④⑤
(2)模拟池塘环境;提供食物和氧气;模拟自给自足的环境
(3)水草;小鱼
(4)B
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1)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 ③舀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①在鱼缸底部铺一些沙子,栽一些水草。②将几条小鱼放到鱼缸里。 ④给鱼缸加盖,将鱼缸密封起来。 ⑤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2)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这个生态瓶的名称是池塘生态瓶。使用“绿”水是为了模拟池塘环境。栽水草是为了提供食物和氧气。鱼缸加盖,密封起来是为了模拟自给自足的环境。
(3)这个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是水草,消费者是小鱼,分解者是水中的细菌、真菌、绿藻等
(4)如果要评价各班生态瓶的制作水平,其主要的标准是生态瓶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
20.(1)③; ①; ②; ④
(2)B
(3)中度;农业灌溉用水
(4)淘米水浇花等
(1)①使用后的餐巾纸属于其他垃圾;②吃剩的玉米棒属于厨余垃圾;③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④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
(2)垃圾资源化是指将垃圾进行分类,把能够重新利用的垃圾再次利用。废弃易拉罐做成笔筒属于垃圾资源化。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我市人均水资源属于中度缺水水平。全市在农业灌溉用水领域用水最多。
(4)节约用水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环保行动,使用淋浴代替盆浴;安装和使用节水器具,淘米水浇花等,都属于节水。
21.(1)B
(2)C
(3)电动风力船, 因为它速度快, 使用电力(理由合理即可)
(4)C
(5)
(6)B
(7)C
(1)船都设计为尖形船首,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
(2)根据题目要求可知,选项C的小船符合题意。
(3)船的动力影响船的速度,要想节省人力、更加快速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地,需要运用到电动机,使用电力比单纯的用风力速度快。
(4)小船在测试过程中船头总是偏左行驶,则需要向右把小船偏过来,才能修正方向,船舵方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小明应该将船舵向右,才能让小船向正前方形式。
(5)我们测量船的载重量,或者用船载重时,我们需要将货物均匀放置船舱中,以免小船侧翻。
(6)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要想加大船的载重量,可以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船的体积,或者船的底面积。
(7)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画设计图时既要考虑船的大小、动力,还要考虑材料、成本等,制作小船时要按照设计图制作,并思考制作步骤的合理性。测试完小船后,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完善。
22.(1)bc;这颗种子本身已经没有活性 (或损坏)
(2)光照;绿豆苗生长需要光照 (或阳光下的绿豆苗更健康)
(3)B
(4)绿色植物→蟋蟀 →变色龙(绿色植物→蟋蟀→蜘蛛→变色龙;绿色植物→蜘蛛→变色龙)
(5)C
(1)要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需要控制的变量为水,其余条件都不改变,应该选择B和C两组做对比实验。种子发芽除了需要外部条件外,还需要内部条件,需要种子完好无损,这颗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由于种子的胚受到了损坏。
(2)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同条件是:是否有光照,由此可知,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光照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
根据表中记录的生长情况,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绿豆苗生长需要光照。
(3)评价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最重要的指标是生态瓶中生物生存的时间长短。
(4)食物链一般从生产者开始,到高级消费者结束,图中一条食物链为: 绿色植物→蟋蟀 →变色龙。
(5)整个饲养箱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3.(1)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2)B
(3)D
(4)D
(1)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引起水污染,噪音污染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动物生活环境,属于噪声污染,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骑自行车上班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废旧纽扣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空矿泉水瓶子属于可回收垃圾,一次性餐盒属于其他垃圾,中药药渣属于易腐垃圾。
(3)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4)为了保护水资源,提倡节约用水,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净化后排放。
24.(1)A
(2)B
(3)A
(4)A
(5)D
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1)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
(2)绿色植物能够吸收阳光和水分、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养料。a是水,b是氧气。
(3)食物链一般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高级消费者结束,选项中的食物链,正确的时A。
(4)在上题食物链中,虾会被鱼吃掉,所以鱼和虾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5)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
25.(1)4;A
(2)16;32;热水的热量传递给了冷水
(3)因为环境温度比趋于平衡时的温度低
(4)C
(1)根据题干可知,在第4分钟的时候热水的温度和凉水的温度几乎相等。在此之前,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2)根据题干可知,实验前2分钟,热水下降了16℃,凉水上升了32℃。这是因为温度较高的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温度较低的冷水。
(3)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物体间的温度一样时,它们相互接触不会发生热传递。将凉水和热水相互接触,凉水的温度会上升,热水的温度会下降。温度趋于平衡后,环境温度比趋于平衡时的温度低,所以最后温度要继续下降,直到都等于室温。
(4)实验的第5分钟到第8分钟,由于热水比较轻,在上边与空气直接接触,更容易散热,所以凉水温度比热水温度高。
26.(1)C
(2)A
(3)C
(4)108
(5)可承受的垫圈数量
(6)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7)船的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
(1)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船体体积,所以研究的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船体体积有关。
(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船体体积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船体体积,其他条件比如铝箔纸的大小等都要保持不变。
(3)在测试小船载重量时,分布放置要均匀,避免发生侧翻。在测试铝箔船载重量的过程中,放置小垫圈最好的方法是均匀平铺在船底。
(4)乙小船的体积为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
(5)在测试我们的小船的时候,垫圈可以衡量船的载重量,而垫圈数量代表了船的载重量。
(6)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7)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