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油脂
1. 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特点。
2. 探究油脂的物理性质。
3. 掌握油脂的主要性质及重要用途。
1. 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的哪些物质主要成分是油脂,哪些物质是以油脂为原料制得的?
2. 实验探究油脂的物理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向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1滴豆油,振荡
(2) 向盛有2 mL汽油的试管中滴入1滴豆油,振荡
(3) 分别在两支平放的试管的口部滴2滴豆油和水,将试管慢慢竖直
分析下面四种油脂分子的结构,归纳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回答问题。
1. 上列结构中都含有的官能团是什么?
2. 形成上述油脂的醇是什么?形成油脂的羧酸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3. 试归纳油脂的熔点与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的关系。
4. 用R1COOH、R2COOH、R3COOH分别表示构成油脂的三种高级脂肪酸,写出油脂的结构通式。
1. 根据油脂的结构,推测油脂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哪些?
2. 探究油脂的主要用途。
(1) 用于制造肥皂的“皂化反应”。
实验步骤:
a. 在一个干燥的蒸发皿中加入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
b. 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微微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滴加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油滴为止;
c. 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冷却,稍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热蒸馏水,再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然后加入适量NaCl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d. 用纱布滤出固体物质,把固体物质挤干,并把它压制成条状,晾干即制得肥皂。
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结合物质的溶解性思考,步骤a中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②写出在步骤b中,操作“把一滴混合物滴加到水中”的目的是什么?
③写出步骤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通式表示)。
④皂化反应的副产品是什么?
(2) 用于制造“人造脂肪”油脂的氢化反应。
①写出油脂(以油酸甘油酯为例)氢化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何种有机反应类型?
②油脂的不饱和程度越大,越容易被空气氧化变质。油脂氢化的目的是什么?
1. 下列物质属于酯类的是
①豆油 ②甘油 ③牛油 ④煤焦油 ⑤汽油 ⑥菜籽油 ⑦润滑油( )
A. ②③④⑦ B. ①③⑥
C. ⑤⑥⑦ D. ②⑤
2. 下列物质不是同系物的是( )
A. 油酸和硬脂酸 B. 乙酸和硬脂酸
C. 乙酸和丁酸 D. 油酸和丙烯酸
3. 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中与其含有不饱和键有关的是( )
A. 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B.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 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 植物油与水混合会出现分层现象
4. 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是( )
A. 油酸甘油酯 B. 硬脂酸甘油酯
C. 油酸 D. 石炭酸
5. 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备高级脂肪酸 ⑤制备汽油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皂化反应可用酸作催化剂
B. 油脂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油脂硬化后便于储存和运输
D. 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7. 油脂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1、R2、R3表示其中的烃基),油脂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________态,通常称之为________,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________态,通常称之为________。用油脂水解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时,通常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下同),若制取肥皂和甘油,则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
8. 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如图所示。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 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 NaOH、5 mL水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隔着陶土网给反应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浊液”“溶液”或“胶体”)。
(3) 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填“上”或“下”)层,这一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
(4) 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试设计一个实验来区别植物油和裂化汽油(含烯烃)。
课题2 油脂
【活动方案】
活动一:1. 主要成分是油脂的物质:油、脂肪。
以油脂为原料获得的产品有:丙三醇、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等。
2. (1) 形成油膜 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 无分层现象 油能溶于汽油 (3) 水滴流下的速率比豆油快 油的黏度较大
活动二:1. 酯基
2. 形成油脂的羧酸含C原子数较多,分子为链状,只含有一个羧基(高级脂肪酸)。
3. 含较多饱和高级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的熔点较高,在常温下一般呈固态;含较多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的熔点较低,在常温下一般呈液态。
4.
活动三:1. 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
2. (1) ①溶解油脂,使之与碱充分接触
②判断水解反应是否已经结束
③+3NaOH+R1COONa+R2COONa+R3COONa
④甘油
(2) ①+3H2 加成反应
②便于储存、运输,防止被氧化等
【课堂反馈】
1. B 2. A 3. C 4. A 5. D 6. C
7. 液 油 固 脂肪 酸性 碱性
8. (1) 溶解硬脂酸甘油酯,使之与碱充分接触
(2) 胶体
(3) NaCl 上 盐析
(4) 冷凝乙醇等蒸气
(5) +3NaOH3C17H35COONa+
9. 取少量的待鉴定的样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煮沸,看混合液是否分层,若有分层现象,原试剂为裂化汽油(含烯烃),否则为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