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河流和湖泊
考点一 河流湖泊众多
1.河流的分类和水文特征:
类型 定义 水文特征 水源
外 流 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一般汛期 , 结冰期,流量小,含沙量 主要来自 大气降水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大多流量 ,汛期 ,含沙量 ,无结冰期
内 流 河 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水量 ,汛期短 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2.主要湖泊: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
【易错点】
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汛期都集中于夏季
(1)外流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夏季;
(2)内流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快,河水就多。
【微总结】
我国河流之最
长江 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黄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珠江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黑龙江 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塔里木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考点二 长江
1.概况:
(1)发源地、注入海洋: 山 。
(2)地位: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 大河。
(3)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没有结冰期、水量最大、水能 。
(4)河段划分。
源头A B 入海口。
(5)流经主要地形区:① 、四川盆地、② 。
2.不同河段特征:
(1)上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 资源丰富,主要水电站有 和葛洲坝。
(2)中游:水量大,支流多,洞庭湖和 等对长江的水量起到调节作用,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易发生 灾害。
(3)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利于 。
考点三 黄河
1.概况:
(1)发源地、注入海洋: → 。
(2)地位:我国第二大河。
(3)水文特征:主要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干流水量小于长江。
(4)河段划分:源头A B 入海口。
(5)流经地形区:① 、内蒙古高原、② 、华北平原。
2.不同河段特征:
(1)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 ,著名的水电站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
(2)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严重,河流含沙量 。
(3)下游:流速减慢,河床升高成为“ ”,容易发生决口;入海口处形成广阔的三角洲。
3.治理措施: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 工作,在下游加固 ,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微总结】
长江和黄河环境问题
长 江
黄 河
教材整合点—— 河流水文特征
与其影响因素
1.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1)亚马孙河:世界最大河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丰富,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经人口稀疏区,航运价值和灌溉价值不大。
(2)尼罗河:世界最长河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水量较少,季节变化较大,含沙量大,灌溉价值较高。
(3)莱茵河:流经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欧洲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较大,无明显汛期和结冰期,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较平稳。
(4)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丰富,无汛期和结冰期,含沙量小。
(5)澜沧江: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变化较大,有汛期,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水能丰富。
2.影响因素:
3.长江航线的运输价值:
(1)干流航线和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
(2)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输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特点。
(3)流域内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的武汉、南京、上海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工农业运输量大。
考点一 河湖众多
1.(2024·凉山学业考)下图是我国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对甲、乙、丙、丁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B.乙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C.丙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D.丁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甲是黑龙江,乙是黄河,丙是长江,丁是珠江
综合 分析 珠江汛期最长,长江水量最大,黄河含沙量最大,黑龙江结冰期最长
[借题发挥]
2.每到夏季,我国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等河流就进入了丰水期,这是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请判断此信息正误,并说明原因。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汛期 较短 较长
结冰期 有 无
流量 小 大
含沙量 大 小
2.内流河的特征:
内流河水量小,夏季接纳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后形成汛期,此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
(流量曲线图的判读)读四条河流的流量图,从图中不能看出来的是( )
A.松花江和黄河有结冰期
B.长江和珠江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C.长江流量最大
D.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考点二 长江与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2024·自贡学业考)如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1、2题。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黄河丁河段流域狭窄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少,流量小
B.气温高,蒸发旺盛
C.地势高,流速快
D.地上河,几乎无支流
3.(2024·凉山学业考)下图是长江流域示意图。下列关于长江流域防治洪灾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河堤
C.围湖造田 D.退耕还林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1)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2)地上河及其成因 (3)长江防洪措施
综合 分析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丙,该河段位于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 (2)丁是黄河的下游河段,该河段流域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地上河”,几乎无支流 (3)长江流域降水量丰富,围湖造田,会导致水域面积缩小,容易发生洪灾
[借题发挥]
4.(长江多洪灾的原因)以下属于长江洪灾的自然原因是( )
①上、中游南北两侧同时进入汛期
②上中游支流多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乱垦滥伐
⑤围湖造田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水能开发(上游):
2.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原因及治理:
3.黄河的主要灾害及其治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长江流域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长江水文特征及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气候干旱,水量较小
B.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C.流域内植被稀少,含沙量大
D.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
2.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点保护流域内的( )
A.山林湿地 B.水利工程
C.工矿企业 D.建筑用地
3.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得黄河水患频繁。从整个黄河流域的协同发展角度看,以下各省区做法正确的是( )
①青海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
②宁夏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
③陕西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
④山东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第三讲 河流和湖泊
考点一 河流湖泊众多
1.河流的分类和水文特征:
类型 定义 水文特征 水源
外 流 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一般汛期短,有结冰期,流量小,含沙量大 主要来自 大气降水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大多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内 流 河 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水量小,汛期短 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2.主要湖泊: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易错点】
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汛期都集中于夏季
(1)外流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夏季;
(2)内流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快,河水就多。
【微总结】
我国河流之最
长江 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黄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珠江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黑龙江 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塔里木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考点二 长江
1.概况:
(1)发源地、注入海洋:唐古拉山东海。
(2)地位: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3)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没有结冰期、水量最大、水能丰富。
(4)河段划分。
源头A宜昌B湖口入海口。
(5)流经主要地形区:①青藏高原、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不同河段特征:
(1)上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水电站有三峡和葛洲坝。
(2)中游:水量大,支流多,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对长江的水量起到调节作用,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易发生洪涝灾害。
(3)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利于航行。
考点三 黄河
1.概况:
(1)发源地、注入海洋:巴颜喀拉山→渤海。
(2)地位:我国第二大河。
(3)水文特征:主要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干流水量小于长江。
(4)河段划分:源头A河口B桃花峪入海口。
(5)流经地形区:①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②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不同河段特征:
(1)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
(2)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3)下游:流速减慢,河床升高成为“地上河”,容易发生决口;入海口处形成广阔的三角洲。
3.治理措施: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微总结】
长江和黄河环境问题
长 江
黄 河
教材整合点—— 河流水文特征
与其影响因素
1.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1)亚马孙河:世界最大河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丰富,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经人口稀疏区,航运价值和灌溉价值不大。
(2)尼罗河:世界最长河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水量较少,季节变化较大,含沙量大,灌溉价值较高。
(3)莱茵河:流经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欧洲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较大,无明显汛期和结冰期,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较平稳。
(4)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丰富,无汛期和结冰期,含沙量小。
(5)澜沧江: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变化较大,有汛期,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水能丰富。
2.影响因素:
3.长江航线的运输价值:
(1)干流航线和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
(2)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输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特点。
(3)流域内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干流沿岸的武汉、南京、上海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工农业运输量大。
考点一 河湖众多
1.(2024·凉山学业考)下图是我国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对甲、乙、丙、丁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B.乙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C.丙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D.丁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甲是黑龙江,乙是黄河,丙是长江,丁是珠江
综合 分析 珠江汛期最长,长江水量最大,黄河含沙量最大,黑龙江结冰期最长
[借题发挥]
2.每到夏季,我国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等河流就进入了丰水期,这是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请判断此信息正误,并说明原因。
答:错误。长江、黄河、黑龙江等河流进入丰水期,这是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塔里木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汛期 较短 较长
结冰期 有 无
流量 小 大
含沙量 大 小
2.内流河的特征:
内流河水量小,夏季接纳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后形成汛期,此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
(流量曲线图的判读)读四条河流的流量图,从图中不能看出来的是( D )
A.松花江和黄河有结冰期
B.长江和珠江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C.长江流量最大
D.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由于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气温低,松花江和黄河有结冰期;长江和珠江流量大,汛期长,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长江流量最大,以上信息都可以从图上看出来。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图上信息无法体现。
考点二 长江与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2024·自贡学业考)如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1、2题。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2.黄河丁河段流域狭窄的主要原因是( D )
A.降水少,流量小
B.气温高,蒸发旺盛
C.地势高,流速快
D.地上河,几乎无支流
3.(2024·凉山学业考)下图是长江流域示意图。下列关于长江流域防治洪灾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C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河堤
C.围湖造田 D.退耕还林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1)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2)地上河及其成因 (3)长江防洪措施
综合 分析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丙,该河段位于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 (2)丁是黄河的下游河段,该河段流域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地上河”,几乎无支流 (3)长江流域降水量丰富,围湖造田,会导致水域面积缩小,容易发生洪灾
[借题发挥]
4.(长江多洪灾的原因)以下属于长江洪灾的自然原因是( A )
①上、中游南北两侧同时进入汛期
②上中游支流多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乱垦滥伐
⑤围湖造田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水能开发(上游):
2.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原因及治理:
3.黄河的主要灾害及其治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长江流域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长江水文特征及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流域内气候干旱,水量较小
B.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C.流域内植被稀少,含沙量大
D.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
2.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点保护流域内的( A )
A.山林湿地 B.水利工程
C.工矿企业 D.建筑用地
【解析】本题组考查长江流域的水文特征及开发保护。第1题,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无结冰期,流经地区多为湿润地区,植被茂密,含沙量较小,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形成汛期。第2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点保护流域内的山林湿地。
3.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得黄河水患频繁。从整个黄河流域的协同发展角度看,以下各省区做法正确的是( C )
①青海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
②宁夏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
③陕西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
④山东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治理措施。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青海要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宁夏要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为保持水土,陕西要减少耕地面积;山东适宜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