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思维
考点一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的气温差异。
2.山脉两侧降水的差异。
3.不同地形气候分布的差异。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①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有“赤道雪峰”之称。
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①世界“雨极”乞拉朋齐、我国“雨极”火烧寮都位于山地迎风坡。
②北美洲西部因高大山脉阻挡湿润气流深入,西部沿海气候呈狭长带状分布。
③欧洲西部平原广布,利于大西洋湿润气流深入,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在A地测得气温为16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
A.4 ℃ B.2 ℃ C.0 ℃ D.-2 ℃
(2024·邵阳学业考)东非高原上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以“赤道雪峰”闻名世界。读图,完成3、4题。
3.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的原因是(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近 D.纬度低
4.有关东非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林茂密 B.沙漠广阔 C.斑马成群 D.雪峰连绵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特点都有重要影响。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
5.北美洲西部地形区高大崎岖,受其影响形成了( )
A.地中海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寒带气候 D.亚热带湿润气候
6.受地形、地势影响,北美洲中部地区( )
A.降水自东向西减少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气温变化剧烈
7.假如北美洲东、西部山地位置调换,则分布范围明显变大的气候类型是( )
A.高原山地气候 B.寒带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湿润气候
(2024·赣州学业考)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通过种植中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基本摆脱了饥饿。读马达加斯加略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8~10题。
8.马达加斯加( )
A.位于西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大都分在南温带 D.东临大西洋
9.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C.甲地冬冷夏热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10.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考点二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地势对河流的流向、水能的影响。
2.地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②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地形对河道和水文特征的影响
①日本和台湾岛的河流短小湍急。
②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利于航运。
③欧洲西部河网稠密。
(2024·益阳学业考)下图为小明学习某大洲时所画的思维导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①处应填(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北美洲
2.从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分析,②处应填( )
A.自西向东流 B.自四周流向中部
C.自东向西流 D.自中部流向四周
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完成3~5题。
3.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横断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4.该河流最适合水能开发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该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的是( )
A.耕地保护 B.矿产开发
C.水质保护 D.科技创新
下图示意某条河流的一种水文特征形成条件,据此完成 6、7 题。
6.该河流有可能流经的国家是( )
A.埃及 B.意大利 C.越南 D.俄罗斯
7.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是( )
A.流量大 B.凌汛现象
C.含沙量大 D.水位变化小
8.(2024·龙东学业考)读北美洲地形分布示意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知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A是 。
(2)沿北纬40°纬线,归纳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 。
(3)北美洲的气候在太平洋沿岸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 。
(4)受地形的影响,图中的水系形状应该是下图中的( )
考点三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1.气温影响河流的结冰期。
2.降水影响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的变化。
1.气温对河流结冰期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而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2.降水对河流水量、水位的影响
①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丰富的河流。
②欧洲西部河流水位变化小。
③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我国的“水乡”。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形区具有的典型特征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C.地表崎岖,沟谷幽深
D.地势低平,沃野连绵
2.当图示盛行风控制该地区时,恒河最可能出现( )
A.枯水期 B.汛期 C.结冰期 D.凌汛期
读刚果河与亚马孙河水系略图,完成3、4题。
3.两条河流均流入(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量大 B.有凌汛
C.水位季节变化大 D.结冰期长
(2024·烟台学业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读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及图中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完成5~8题。
5.判断该岛屿的地形特征,可以依据( )
①图例 ②河流流向 ③盛行风向 ④南回归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该岛屿地形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C.以平原为主 D.西部沿海地势比东部陡峭
7.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终年温和多雨
B.乙地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C.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更多
D.两地都属于海洋性气候
8.该岛屿东部河流比西部河流( )
A.流程更长
B.流速更快
C.水量季节变化更大
D.航运价值更大
9.(2024·北京学业考)区域比较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亚洲与欧洲示意图及北京、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位置上看,欧洲地处亚欧大陆 部。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海峡。
(2)欧洲的主要河流注入大西洋和 洋。
(3)比较分析欧洲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秘鲁海岸线长2 254千米,是世界主要鱼粉、鱼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秘鲁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秘鲁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
(1)秘鲁东部为亚马孙河上游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受气候影响,亚马孙河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表现为 ;河源区位于安第斯山区,河流落差大, 资源丰富。
(2)秘鲁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 ,主要原因是 。
(3)秘鲁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 资源独具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4)我国是秘鲁渔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秘鲁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等。专题二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思维
考点一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的气温差异。
2.山脉两侧降水的差异。
3.不同地形气候分布的差异。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①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有“赤道雪峰”之称。
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①世界“雨极”乞拉朋齐、我国“雨极”火烧寮都位于山地迎风坡。
②北美洲西部因高大山脉阻挡湿润气流深入,西部沿海气候呈狭长带状分布。
③欧洲西部平原广布,利于大西洋湿润气流深入,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B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在A地测得气温为16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D )
A.4 ℃ B.2 ℃ C.0 ℃ D.-2 ℃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1题,图中B位于迎风坡,降水多。第2题,C地海拔是3 000米,A是海平面,AC的相对高度是3 0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计算可知,C地比A地气温低18 ℃,得出C地气温为-2 ℃。
(2024·邵阳学业考)东非高原上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以“赤道雪峰”闻名世界。读图,完成3、4题。
3.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的原因是( B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近 D.纬度低
4.有关东非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雨林茂密 B.沙漠广阔 C.斑马成群 D.雪峰连绵
【解析】本题组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和东非高原的特点。第3题,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通常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约6 ℃,故乞力马扎罗山比平原地区气温低,大约相差35 ℃。海拔高是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的原因。第4题,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斑马成群。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特点都有重要影响。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
5.北美洲西部地形区高大崎岖,受其影响形成了( B )
A.地中海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寒带气候 D.亚热带湿润气候
6.受地形、地势影响,北美洲中部地区( D )
A.降水自东向西减少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气温变化剧烈
7.假如北美洲东、西部山地位置调换,则分布范围明显变大的气候类型是( C )
A.高原山地气候 B.寒带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湿润气候
【解析】本题组考查北美洲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5题,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第6题,北美洲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冷暖空气畅通无阻,气温变化剧烈。第7题,北美洲西部受山脉阻挡,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狭长带状分布,如果地势降低,两种气候的范围会扩大。
(2024·赣州学业考)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通过种植中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基本摆脱了饥饿。读马达加斯加略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8~10题。
8.马达加斯加( B )
A.位于西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大都分在南温带 D.东临大西洋
9.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C.甲地冬冷夏热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10.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候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等。第8题,根据图1,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结合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可知,马达加斯加位于东半球、南半球;马达加斯加大部分位于25°S以北,大部分在热带;马达加斯加东临印度洋。第9题,根据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甲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季,为热带草原气候。第10题,根据图1可以看出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造成了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
考点二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地势对河流的流向、水能的影响。
2.地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②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地形对河道和水文特征的影响
①日本和台湾岛的河流短小湍急。
②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利于航运。
③欧洲西部河网稠密。
(2024·益阳学业考)下图为小明学习某大洲时所画的思维导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①处应填( C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北美洲
2.从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分析,②处应填( D )
A.自西向东流 B.自四周流向中部
C.自东向西流 D.自中部流向四周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要素之间的影响。第1题,根据某大洲的思维导图可知,该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而且是世界第一大洲,应该是亚洲。第2题,由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
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完成3~5题。
3.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 B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横断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4.该河流最适合水能开发的是( B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该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的是( C )
A.耕地保护 B.矿产开发
C.水质保护 D.科技创新
【解析】本题组考查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第3题,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省南部,属于青藏高原。第4题,水能丰富的河段一般落差大,水量大。图中③处和④处海拔在200 m以下,落差小;①处虽在3 000 m以上,但位于源头地区,水量不是很大;②处在横断山区,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故最适合水能开发。第5题,澜沧江—湄公河流经我国和东南亚国家,是国际性河流,在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的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流域内的水质保护。
下图示意某条河流的一种水文特征形成条件,据此完成 6、7 题。
6.该河流有可能流经的国家是( D )
A.埃及 B.意大利 C.越南 D.俄罗斯
7.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是( B )
A.流量大 B.凌汛现象
C.含沙量大 D.水位变化小
【解析】本题组考查纬度、地势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第6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俄罗斯纬度高,河流有结冰期。第7题,河流有结冰期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满足凌汛的形成条件。
8.(2024·龙东学业考)读北美洲地形分布示意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知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A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沿北纬40°纬线,归纳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部低。
(3)北美洲的气候在太平洋沿岸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内地。
(4)受地形的影响,图中的水系形状应该是下图中的( A )
【解析】本题考查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相互联系。读图可得,第(1)题,北美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A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第(2)题,沿北纬40°纬线,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部低,东西为山地,中部为平原。第(3)题,北美洲的气候在太平洋沿岸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内地。第(4)题,北美洲的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受地形的影响,河流发源于两边的山脉,向中部地区汇集,据此判断,图中的水系形状应该是选项A。
考点三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1.气温影响河流的结冰期。
2.降水影响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的变化。
1.气温对河流结冰期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而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2.降水对河流水量、水位的影响
①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丰富的河流。
②欧洲西部河流水位变化小。
③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
④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我国的“水乡”。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形区具有的典型特征是( D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C.地表崎岖,沟谷幽深
D.地势低平,沃野连绵
2.当图示盛行风控制该地区时,恒河最可能出现( B )
A.枯水期 B.汛期 C.结冰期 D.凌汛期
【解析】本题组考查恒河平原的地理特征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第1题,图示地形区为恒河平原,地势低平,沃野连绵。第2题,图示地区盛行西南风时,从印度洋带来大量降水,恒河水量大增,出现汛期。
读刚果河与亚马孙河水系略图,完成3、4题。
3.两条河流均流入( B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 )
A.流量大 B.有凌汛
C.水位季节变化大 D.结冰期长
【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主要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非洲刚果河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南美洲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第4题,由图可知,两条河流被赤道穿过,位于热带,无结冰期和凌汛现象,从气候类型看,二者都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流量大。
(2024·烟台学业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读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及图中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完成5~8题。
5.判断该岛屿的地形特征,可以依据( A )
①图例 ②河流流向 ③盛行风向 ④南回归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该岛屿地形特征是( B )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C.以平原为主 D.西部沿海地势比东部陡峭
7.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地终年温和多雨
B.乙地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C.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更多
D.两地都属于海洋性气候
8.该岛屿东部河流比西部河流( B )
A.流程更长
B.流速更快
C.水量季节变化更大
D.航运价值更大
【解析】本题组考查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气候、河流及其相互影响。第5、6题,读图可得,马达加斯加岛的河流大都自东向西流,由此推断该岛地势东高西低;依据图例高度表可得,该岛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 m以上,地形以山地为主,分布在岛屿的东部和中部,西部沿海地区为海拔在200 m以下的平原。第7题,甲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东南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乙地位于西部,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根据甲、乙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判断,甲地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地是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第8题,读图可得,东部等高线比西部密集,坡度陡,河流流速快;流程更长的是西部的河流;西部河流流经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水位季节变化更大;西部地势较低,多平原,是人口集中、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西部河流流程长,流速缓慢,所以西部河流航运价值较大。
9.(2024·北京学业考)区域比较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亚洲与欧洲示意图及北京、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位置上看,欧洲地处亚欧大陆西北部。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欧洲的主要河流注入大西洋和北冰洋。
(3)比较分析欧洲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答:①小 ②小 ③A ④A ⑤B ⑥C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第(1)题,读图可知,欧洲地处亚欧大陆西北部。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第(2)题,欧洲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主要河流注入大西洋和北冰洋。第(3)题,由于欧洲地跨经纬度小,面积小;常年盛行西风,受来自大西洋西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小;欧洲面积小,所以河流较短,长河少;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加之同纬度地区降水量大,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小,所以河网密布;欧洲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小,所以河流流量稳定。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秘鲁海岸线长2 254千米,是世界主要鱼粉、鱼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秘鲁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秘鲁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
(1)秘鲁东部为亚马孙河上游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受气候影响,亚马孙河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表现为流量大(或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河源区位于安第斯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或水力)资源丰富。
(2)秘鲁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或西部平原,或沿海平原),主要原因是地形平坦(或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秘鲁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4)我国是秘鲁渔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秘鲁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渔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海运便利;历史悠久;市场广阔等。
【解析】本题考查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和秘鲁的人口、城市分布、经济等知识。第(1)题,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受气候影响,亚马孙河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河源区流经安第斯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读图可知,秘鲁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第(3)题,秘鲁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第(4)题,秘鲁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渔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海运便利,历史悠久,市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