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第一讲 日本 俄罗斯 印度
考点一 日本
1.多山的岛国:
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领土组成 由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多个小岛组成
地形特点 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最大平原是关东平原
地质灾害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活火山
气候 具有海洋性特点,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业特色 小型机械,精耕细作,单产很高,水稻是主要作物
主要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四大著名的渔场之一
2.经济贸易大国:
经济特征 亚洲的发达国家
工业特色 自然资源贫乏,需要进口,工业品大量销往国外
对外贸易 优势: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确立 “贸易立国”战略
发展趋向 扩大海外投资,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型
工业区 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海和北九州等工业区
3.深受东西方影响的文化:绝大多数属于大和民族,通用日语。
【易错点】
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
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为凉爽。
【微提醒】日本经济发展趋势
考点二 俄罗斯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范围 地跨亚欧两大洲,为传统的欧洲国家
居民 构成 主要是俄罗斯族
差异 人口和经济大部分集中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地广人稀,开发程度较低
地形 特点 (1)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高原和山地为主 (2)河流和山脉是地形区的重要界线,E东欧平原,F西西伯利亚平原,G中西伯利亚高原,H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特点 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连一连】
2.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1)资源特点: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
一。
(2)资源类型。
①森林资源: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木材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
②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
茅。
(3)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4)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部门齐全,轻工业发展迟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横贯东西的交通:
(1)主要特点: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部门齐全, 铁路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铁路分布:
①欧洲部分铁路网比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②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
③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命脉。
4.城市:
名称 职能 位置 特点
a莫斯科 首都 欧洲部分 中央 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全国最大的城市
b圣彼得堡 海港 波罗的海 沿岸 全国第二大城市
c摩尔曼斯克 海港 北冰洋沿岸 终年不冻
d符拉迪沃 斯托克 (海参崴) 海港 太平洋沿岸 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城市
【易错点】
1.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
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但亚洲部分地广人稀,开发较少;欧洲部分面积占1/4,人口却占3/4,首都、工农业生产都集中于此,一直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俄罗斯的平原面积广阔≠农业发达:
俄罗斯的平原面积广阔,土壤深厚,但其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业生产极不稳定,其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及南部顿河流域。
考点三 印度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低纬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西濒C阿拉伯海,东临D孟加拉湾。
2.自然环境:
(1)地形:B喜马拉雅山脉、E恒河平原、F徳干高原。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河流:A恒河。
3.文明古国: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教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
4.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2015年人口数量已达13.1亿,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增长情况: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3)主要影响:给印度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5.发展中的大国:
(1)农业。
种类 分布 主要原因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该地区是平原,降水充足,地势平坦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干燥少雨适合小麦、棉花生长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叶 东北部低山坡上 多雨及排水良好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气候湿润
(2)工业。
①发展条件:煤、铁资源丰富。
②主要产业:除纺织、钢铁、机械工业外,核工业、航天技术、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软件产业约占世界软件市场份额的20%,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
③主要城市。
城市 职能特点
①新德里 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②孟买 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最大的商业、金融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③班加罗尔 软件产业中心,被称为印度的“硅谷”
④加尔各答 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易错点】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但印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
2.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
3.印度人大部分属于白色人种。
考点一 日本经济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典题示范】
(2024·安徽学业考)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是发达的工业化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大。如图示意日本2024年进出口贸易额的货物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据材料可知日本( C )
A.进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B.出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C.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
D.金属矿产和能源种类多、储量大
2.日本主要工业区大多临近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C )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
C.海运便利
D.人口密集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图中进口和出口的百分比、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综合 分析 (1)读图可知,日本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 (2)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考点突破】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命题拓展】
(经济合作与对比分析)中日“碳中和”技术创新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
1.“碳中和”技术主要是为了降低对大气有保温作用的气体排放,这种气体是( A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气
2.下列关于山东省和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两地地形中都是平原占的比重最大
B.两地的河运都非常发达
C.对外贸易在两地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D.从日本乘船到山东青岛,要经过渤海
【解析】本题组考查“碳中和”相关知识及我国山东省、日本的地理特征。第1题,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燃烧矿石燃料产生的。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山东省临海,海岸线漫长,日本是一个岛国,对外贸易都发达;日本山区面积广大,占国土面积的3/4;日本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水流急,河运不发达;从日本乘船到青岛,需要经过黄海。
考点二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
【典题示范】
(2024·常德学业考)阅读俄罗斯相关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下列题目。
(1)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河流,易发生凌汛。图中①②两河流易发生凌汛的是鄂毕河,其中②河流名称是伏尔加河。
(2)俄罗斯煤矿资源丰富,丰富的能源矿产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俄罗斯亚洲部分的铁路集中分布于国土的南部(填方位)。
(3)简述俄罗斯农业集中分布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气候相对温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等。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1)俄罗斯的河流、矿产资源分布 (2)俄罗斯的铁路交通、农业区的分布
综合 分析 (1)①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②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鄂毕河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有漫长的结冰期,所以有凌汛 (2)受气候、产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铁路分布在国土的南部 (3)俄罗斯农业集中在伏尔加河、顿河流域,这里地形是平原,气候相对温暖,加上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所以农业集中
【考点突破】
1.自然特征对经济的影响:
2.气候对经济的影响:
(1)影响航运业: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影响通航,亚洲部分河流航运价值不高。
(2)影响农业:俄罗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
(3)影响工程建设:如北部纬度较高,有较深的冻土层,铁路修建起来相当困难。
【命题拓展】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中俄贸易)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 709.8万平方千米,近年中俄贸易日益频繁。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俄罗斯名人短句与描述的俄罗斯地理环境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D )
A.冰雪是俄罗斯的血液——位于中低纬度
B.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
C.在西伯利亚,-40℃不能算冰冻——冬季温暖而短促
D.用一个字形容地理特征,这个字应该是“平”——平原面积广大
2.下列关于中俄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生活日用品
B.俄罗斯从我国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
C.两国间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和管道
D.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及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第1题,冰雪是俄罗斯的血液是因为俄罗斯位于中高纬度,气温较低。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是因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西伯利亚,-40 ℃不能算冰冻是因为俄罗斯冬季严寒而漫长。第2题,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有所欠缺。俄罗斯从我国大量进口生活日用品,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两国间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和管道;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考点三 印度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农产品原料、工业的影响
【典题示范】
(2024·济宁学业考)读印度简图,完成1~3题。
1.对印度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西濒孟加拉湾,东临阿拉伯海
B.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C.东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D.恒河水量丰富,水位变化小
2.对印度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玉米
B.图中阴影部分是水稻种植区
C.班加罗尔是钢铁工业中心
D.人口多,增长速度快
3.印度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 )
A.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B.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不能自给
C.高原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
D.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劳动力不足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1)印度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2)工农业生产及存在问题
综合 分析 (1)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强,带来丰沛降水,恒河水量丰富, 水位上升;西南季风弱,降水少,恒河水量少,水位下降,变化较大 (2)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图中阴影部分是小麦种植区,水稻分布在印度半岛沿海和恒河平原。班加罗尔是软件产业、高新技术工业中心 (3)西南季风进退与强弱造成印度的旱涝灾害
【考点突破】
印度农作物分布、工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地区 气候特点 作物类型 工业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降水充足 水稻 ——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降水较少 小麦 ——
德干高原西北部 干燥少雨, 晴日多 棉花 棉纺织工业,孟买是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
东北部低山坡 多雨及排水良好 茶 ——
恒河三角洲 气候湿润 黄麻 麻纺织工业,加尔各答是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
【命题拓展】
(自然条件与产业)如图示意印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是喜马拉雅山脉,它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2)印度南部的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乙河流是恒河。
(3)印度矿产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钢铁、煤炭等工业。
(4)加尔各答的黄麻纺织、孟买的棉花纺织工业发达,其原因是接近原料产地。
(5)软件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其优势条件是人才(或科技)集中。
【解析】本题考查印度自然环境、产业发展的概况。第(1)题,读图可知,甲是喜马拉雅山脉,它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第(2)题,地形从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印度南部的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乙河流是印度最长的河流——恒河。第(3)题,印度矿产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钢铁、煤炭等工业。第(4)题,加尔各答的黄麻纺织、孟买的棉花纺织工业发达,其原因是接近原料产地。第(5)题,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其优势条件是人才(或科技)集中。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第一讲 日本 俄罗斯 印度
考点一 日本
1.多山的岛国:
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领土组成 由A 、B本州、C四国、D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多个小岛组成
地形特点 和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最大平原是 平原
地质灾害 欧亚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山是活火山
气候 具有海洋性特点,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业特色 小型机械,精耕细作,单产很高, 是主要作物
主要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附近海域是世界四大著名的渔场之一
2.经济贸易大国:
经济特征 亚洲的发达国家
工业特色 自然资源贫乏,需要进口,工业品大量销往国外
对外贸易 优势: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确立 “ ”战略
发展趋向 扩大海外投资,从以“ ”向“ ”转型
工业区 、名古屋、 、濑户内海和北九州等工业区
3.深受东西方影响的文化:绝大多数属于 民族,通用 语。
【易错点】
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
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为凉爽。
【微提醒】日本经济发展趋势
考点二 俄罗斯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范围 地跨 两大洲,为传统的 洲国家
居民 构成 主要是 族
差异 人口和经济大部分集中在 洲部分,亚洲部分地广人稀,开发程度较低
地形 特点 (1)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高原和山地为主 (2)河流和山脉是地形区的重要界线,E ,F ,G ,H
气候 特点 大部分属于 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连一连】
2.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1)资源特点: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
一。
(2)资源类型。
①森林资源: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木材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
②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
茅。
(3)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工业区、 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4)工业特点: 工业发达,部门齐全, 工业发展迟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横贯东西的交通:
(1)主要特点: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部门齐全, 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铁路分布:
①欧洲部分铁路网比较密集,以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②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
③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命脉。
4.城市:
名称 职能 位置 特点
a 首都 欧洲部分 中央 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全国 的城市
b 海港 沿岸 全国第二大城市
c 海港 沿岸 终年不冻
d 海港 沿岸 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城市
【易错点】
1.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
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但亚洲部分地广人稀,开发较少;欧洲部分面积占1/4,人口却占3/4,首都、工农业生产都集中于此,一直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俄罗斯的平原面积广阔≠农业发达:
俄罗斯的平原面积广阔,土壤深厚,但其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业生产极不稳定,其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及南部顿河流域。
考点三 印度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带、 纬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西濒C 海,东临D孟加拉湾。
2.自然环境:
(1)地形:B 山脉、E恒河平原、F 。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河流:A 。
3.文明古国: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教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
4.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2015年人口数量已达13.1亿,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增长情况: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3)主要影响:给印度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5.发展中的大国:
(1)农业。
种类 分布 主要原因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该地区是平原,降水充足,地势平坦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干燥少雨适合小麦、棉花生长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叶 东北部低山坡上 多雨及排水良好
黄麻 三角洲 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气候湿润
(2)工业。
①发展条件:煤、铁资源丰富。
②主要产业:除纺织、钢铁、机械工业外,核工业、航天技术、 等高科技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软件产业约占世界软件市场份额的20%,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
③主要城市。
城市 职能特点
① 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② 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最大的商业、金融和 工业中心
③ 软件产业中心,被称为印度的“ ”
④ 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 工业中心
【易错点】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但印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
2.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
3.印度人大部分属于白色人种。
考点一 日本经济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典题示范】
(2024·安徽学业考)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是发达的工业化岛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很大。如图示意日本2024年进出口贸易额的货物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据材料可知日本( )
A.进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B.出口中工业原料多于工业制成品
C.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
D.金属矿产和能源种类多、储量大
2.日本主要工业区大多临近太平洋沿岸,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
C.海运便利
D.人口密集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图中进口和出口的百分比、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综合 分析 (1)读图可知,日本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出口量都最多 (2)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考点突破】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命题拓展】
(经济合作与对比分析)中日“碳中和”技术创新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
1.“碳中和”技术主要是为了降低对大气有保温作用的气体排放,这种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气
2.下列关于山东省和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地形中都是平原占的比重最大
B.两地的河运都非常发达
C.对外贸易在两地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D.从日本乘船到山东青岛,要经过渤海
考点二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
【典题示范】
(2024·常德学业考)阅读俄罗斯相关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下列题目。
(1)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河流,易发生凌汛。图中①②两河流易发生凌汛的是 ,其中②河流名称是 。
(2)俄罗斯煤矿资源丰富,丰富的能源矿产有煤炭、石油和 ,俄罗斯亚洲部分的铁路集中分布于国土的 (填方位)。
(3)简述俄罗斯农业集中分布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1)俄罗斯的河流、矿产资源分布 (2)俄罗斯的铁路交通、农业区的分布
综合 分析 (1)①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②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鄂毕河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有漫长的结冰期,所以有凌汛 (2)受气候、产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铁路分布在国土的南部 (3)俄罗斯农业集中在伏尔加河、顿河流域,这里地形是平原,气候相对温暖,加上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所以农业集中
【考点突破】
1.自然特征对经济的影响:
2.气候对经济的影响:
(1)影响航运业: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影响通航,亚洲部分河流航运价值不高。
(2)影响农业:俄罗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
(3)影响工程建设:如北部纬度较高,有较深的冻土层,铁路修建起来相当困难。
【命题拓展】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及中俄贸易)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 709.8万平方千米,近年中俄贸易日益频繁。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俄罗斯名人短句与描述的俄罗斯地理环境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冰雪是俄罗斯的血液——位于中低纬度
B.距离是俄罗斯的大不幸——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
C.在西伯利亚,-40℃不能算冰冻——冬季温暖而短促
D.用一个字形容地理特征,这个字应该是“平”——平原面积广大
2.下列关于中俄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生活日用品
B.俄罗斯从我国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
C.两国间货物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和管道
D.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考点三 印度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农产品原料、工业的影响
【典题示范】
(2024·济宁学业考)读印度简图,完成1~3题。
1.对印度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濒孟加拉湾,东临阿拉伯海
B.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C.东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D.恒河水量丰富,水位变化小
2.对印度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玉米
B.图中阴影部分是水稻种植区
C.班加罗尔是钢铁工业中心
D.人口多,增长速度快
3.印度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B.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不能自给
C.高原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
D.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劳动力不足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1)印度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2)工农业生产及存在问题
综合 分析 (1)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强,带来丰沛降水,恒河水量丰富, 水位上升;西南季风弱,降水少,恒河水量少,水位下降,变化较大 (2)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图中阴影部分是小麦种植区,水稻分布在印度半岛沿海和恒河平原。班加罗尔是软件产业、高新技术工业中心 (3)西南季风进退与强弱造成印度的旱涝灾害
【考点突破】
印度农作物分布、工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地区 气候特点 作物类型 工业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降水充足 水稻 ——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降水较少 小麦 ——
德干高原西北部 干燥少雨, 晴日多 棉花 棉纺织工业,孟买是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
东北部低山坡 多雨及排水良好 茶 ——
恒河三角洲 气候湿润 黄麻 麻纺织工业,加尔各答是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
【命题拓展】
(自然条件与产业)如图示意印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是 山脉,它是由欧亚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2)印度南部的地形类型以 为主,乙河流是 。
(3)印度矿产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 、 等工业。
(4)加尔各答的黄麻纺织、孟买的棉花纺织工业发达,其原因是接近 产地。
(5)软件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其优势条件是 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