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图
考点一 地图基本要素
1.方向:
项目 一般情况 有指向标 有经纬网地图
判读 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比例尺:
(1)概念: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关系。
图幅相同的地图 内容 范围
比例尺大 详细 小
比例尺小 简略 大
3.图例和注记:
(1)基本概念: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以及山高水深的数字。
(2)常见图例。
易错点
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
无论经纬线如何弯曲,都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两极点处只有一个方向:南极点周围全是北,北极点周围全是南。
考点二 地形图的判读
1.高度的表达方法:
(1)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不同高度的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 海拔/m 地表状况
①山地 > 500 相对高度大,山高谷深
②丘陵 <500 起伏和缓
③平原 <200 地面广阔平坦
④高原 > 500 内部起伏和缓,地面广阔
⑤盆地 — 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平缓。
(2)地形部位的判读。
地形部位 地表形态 等高线形态
①山峰 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呈闭合状态,数值向内增加
②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
③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④山谷 两边高,中间低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⑤山脊 中部高,两边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考点三 地图的应用
1.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地图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地图的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3.电子地图的应用:
(1)确定出行路线。
(2)确定地理位置。
(3)进行分类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类型,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关系:
类型 等高线特征 土地利用 类型 农业部门
山地 密集,陡峭,500米以上 林地 林业
丘陵 密度不大,500米以下 林地、梯田 林业、 种植业
平原 稀疏,200米以下 耕地 种植业
高原 边缘密集,顶部稀疏,500米以上 草地 畜牧业
盆地 闭合,周高中低 不规律 不规律
2.地质灾害:山谷、陡峭部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现象。
3.气候: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4.交通(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大致沿着等高线修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考点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
(2024·苏州学业考)图1为某校园局部平面示意图,图2为周老师在校园中拍摄的“太阳灌进篮筐”创意照片,据此回答1、2题。
1.图1的校园中( B )
A.田径场在科创园正北
B.图中一块篮球场的实际面积约450 m2
C.图书馆紧邻春申院
D.从艺体馆到医务室的最近路线经过长洲院
2.照片拍摄的是( A )
A.旭日东升 B.正午烈日
C.黄昏夕阳 D.午夜太阳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指向标、各地理事物位置、篮球场和拍摄地点、比例尺
综合 分析 (1)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田径场在科创园正南,图书馆紧邻乡师院,从艺体馆到医务室的最近路线不经过长洲院 (2)根据比例尺,量得一块篮球场长约为30米,宽约为15米 (3)图1所示拍摄地点位于篮球场的西侧,因此照片拍摄的是旭日东升
1.指向标定向法:
(1)指向标平移法。如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步骤:①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
②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然后依次确定出其他三个方向。
③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2)转动地图法。如图:
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成“↑”,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
2.比例尺的比较:
(1)形式转换:先把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的比例尺统一转换成同一种形式,如数字式。(单位换算:1千米=100 000厘米)
(2)大小比较:分子为1,只比较分母大小;分母大,比例尺小;分母小,比例尺大。
(3)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小,所绘地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比例尺大,所绘的地区范围小,内容详细。
(地图三要素的综合使用)暑假,小明计划从四川省乐山市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如图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园导览图,据此完成1~3题。
1.小明选择乘坐火车去北京,他要查阅乘车路线相关信息,选择合理的地图是( B )
A.四川铁路分布图 B.中国铁路分布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政区图
2.由于所示导览图“三要素”不全,导致小明无法做到( C )
A.辨别场馆方位
B.区分场馆与道路
C.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
D.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
3.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总体大致方向是( D )
A.向西北方向走 B.向正西方向走
C.向东南方向走 D.向西南方向走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图的选择、地图三要素、方向的判断。第1题,从乐山市到北京是跨省旅行,应当选择中国铁路分布图。第2题,图中没有比例尺,不能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第3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方向。从4号门进,到国际馆要向西南方向走,从国际馆到中国馆、植物馆的行进方向也是向西南方向。
考点二 地形图的判读
(2024·宜昌学业考)读宜昌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湖北省宜昌市某县有一个名叫“雨水荒”的小村落。如同它的名字,“饮水难”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块心病。2025年初,宜昌市水利部门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启动引水工程。年底,一股清泉水“爬到”了“雨水荒”。
(1)写出图中虚线①、②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山脊,②山谷。
(2)引水工程拟在A、B、C三处中,选取一处配套修建供给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的蓄水池,你认为选在何处更合理 请说明理由。
选C;C处海拔>1 000米,高于各居民点的海拔,建蓄水池可实现各居民点自流,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
(3)从M到N的直线距离只有约1千米,而当地“村村通”公路修建得弯弯曲曲,公路里程远大于MN间的直线距离,请说明这样修建的理由。
降低坡度,行车更安全,道路沿等高线延伸,使里程变长;连接各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
(4)“雨水荒”村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有村民想在D处修建旅游民宿,满足人们夏季避暑的需求,你认为可行吗 为什么
可行;D处海拔范围在1 000~1 100米,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可满足避暑的需求;邻近公路,交通便利;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适合建造民宿。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等高线不同地形部位的特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综合 分析 (1)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 (2)C处海拔高于各居民点,建蓄水池可实现各居民点自流 (3)“村村通”公路沿等高线弯曲修建不仅会降低坡度,还连接了各居民点,安全、方便出行 (4)D处海拔较高且等高线稀疏,不仅气温相对较低,而且坡度较缓
易错 易混 (1)山脊、山谷的判断 (2)蓄水池、公路、民宿等等高线的实际应用理由
[借题发挥]
(5)(判断地势高低)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口诀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一致
密陡疏缓 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反之就越缓
凸低为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
重叠为崖 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要求 内容 选址
选点 大坝 一般建在河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
气象站 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势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选线 公路、 铁路线 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缓和),少建桥、少挖隧道,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引水 路线 充分利用水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的规律
选面 工业区 宜建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的地区
水库 一般建在河流的上游
化工厂 一般建在河流的下游,并且远离居民区
居民区 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且向阳;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等高线与工程建设)《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因地形,用险制塞是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读图回答1、2题。
1.图Ⅰ中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Ⅰ中所示区域,修筑公路最合适的路线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高线的工程建设问题。第1题,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匈奴入侵,“因地形,用制险塞”是要把长城修在山脊上,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第2题,修筑公路尽量避免地势起伏较大区域,①路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第二章 地图
考点一 地图基本要素
1.方向:
项目 一般情况 有指向标 有经纬网地图
判读 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比例尺:
(1)概念: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关系。
图幅相同的地图 内容 范围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3.图例和注记:
(1)基本概念: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以及山高水深的数字。
(2)常见图例。
易错点
经纬网地图上的方向:
无论经纬线如何弯曲,都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两极点处只有一个方向:南极点周围全是北,北极点周围全是南。
考点二 地形图的判读
1.高度的表达方法:
(1)海拔和相对高度: 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不同高度的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 海拔/m 地表状况
① > 500 相对高度大,山高谷深
② <500 起伏和缓
③ <200 地面广阔平坦
④ > 500 内部起伏和缓,地面广阔
⑤ — 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 。
(2)地形部位的判读。
地形部位 地表形态 等高线形态
① 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呈闭合状态,数值向内增加
② 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
③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④ 两边高,中间低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⑤ 中部高,两边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考点三 地图的应用
1.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地图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地图的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3.电子地图的应用:
(1)确定出行路线。
(2)确定地理位置。
(3)进行分类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类型,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关系:
类型 等高线特征 土地利用 类型 农业部门
山地 密集,陡峭,500米以上 林地 林业
丘陵 密度不大,500米以下 林地、梯田 林业、 种植业
平原 稀疏,200米以下 耕地 种植业
高原 边缘密集,顶部稀疏,500米以上 草地 畜牧业
盆地 闭合,周高中低 不规律 不规律
2.地质灾害:山谷、陡峭部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现象。
3.气候: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4.交通(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大致沿着等高线修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考点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
(2024·苏州学业考)图1为某校园局部平面示意图,图2为周老师在校园中拍摄的“太阳灌进篮筐”创意照片,据此回答1、2题。
1.图1的校园中( )
A.田径场在科创园正北
B.图中一块篮球场的实际面积约450 m2
C.图书馆紧邻春申院
D.从艺体馆到医务室的最近路线经过长洲院
2.照片拍摄的是( )
A.旭日东升 B.正午烈日
C.黄昏夕阳 D.午夜太阳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指向标、各地理事物位置、篮球场和拍摄地点、比例尺
综合 分析 (1)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田径场在科创园正南,图书馆紧邻乡师院,从艺体馆到医务室的最近路线不经过长洲院 (2)根据比例尺,量得一块篮球场长约为30米,宽约为15米 (3)图1所示拍摄地点位于篮球场的西侧,因此照片拍摄的是旭日东升
1.指向标定向法:
(1)指向标平移法。如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步骤:①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
②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然后依次确定出其他三个方向。
③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2)转动地图法。如图:
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成“↑”,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
2.比例尺的比较:
(1)形式转换:先把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的比例尺统一转换成同一种形式,如数字式。(单位换算:1千米=100 000厘米)
(2)大小比较:分子为1,只比较分母大小;分母大,比例尺小;分母小,比例尺大。
(3)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小,所绘地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比例尺大,所绘的地区范围小,内容详细。
(地图三要素的综合使用)暑假,小明计划从四川省乐山市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如图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园导览图,据此完成1~3题。
1.小明选择乘坐火车去北京,他要查阅乘车路线相关信息,选择合理的地图是( )
A.四川铁路分布图 B.中国铁路分布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政区图
2.由于所示导览图“三要素”不全,导致小明无法做到( )
A.辨别场馆方位
B.区分场馆与道路
C.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
D.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
3.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总体大致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走 B.向正西方向走
C.向东南方向走 D.向西南方向走
考点二 地形图的判读
(2024·宜昌学业考)读宜昌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湖北省宜昌市某县有一个名叫“雨水荒”的小村落。如同它的名字,“饮水难”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块心病。2025年初,宜昌市水利部门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启动引水工程。年底,一股清泉水“爬到”了“雨水荒”。
(1)写出图中虚线①、②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② 。
(2)引水工程拟在A、B、C三处中,选取一处配套修建供给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的蓄水池,你认为选在何处更合理 请说明理由。
。
(3)从M到N的直线距离只有约 千米,而当地“村村通”公路修建得弯弯曲曲,公路里程远大于MN间的直线距离,请说明这样修建的理由。
。
(4)“雨水荒”村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有村民想在D处修建旅游民宿,满足人们夏季避暑的需求,你认为可行吗 为什么
。
[思维路径]
信息 提取 等高线不同地形部位的特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综合 分析 (1)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 (2)C处海拔高于各居民点,建蓄水池可实现各居民点自流 (3)“村村通”公路沿等高线弯曲修建不仅会降低坡度,还连接了各居民点,安全、方便出行 (4)D处海拔较高且等高线稀疏,不仅气温相对较低,而且坡度较缓
易错 易混 (1)山脊、山谷的判断 (2)蓄水池、公路、民宿等等高线的实际应用理由
[借题发挥]
(5)(判断地势高低)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 。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口诀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一致
密陡疏缓 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反之就越缓
凸低为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
重叠为崖 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要求 内容 选址
选点 大坝 一般建在河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
气象站 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势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选线 公路、 铁路线 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缓和),少建桥、少挖隧道,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引水 路线 充分利用水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的规律
选面 工业区 宜建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的地区
水库 一般建在河流的上游
化工厂 一般建在河流的下游,并且远离居民区
居民区 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且向阳;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等高线与工程建设)《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因地形,用险制塞是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读图回答1、2题。
1.图Ⅰ中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Ⅰ中所示区域,修筑公路最合适的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