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历史(统编版)
3 文艺——焕然一新
2 报刊——汇集时新
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发展
文学艺术的成就
1 教育——废旧立新
创办新式学校;废除科举制,兴办学堂
人物:史量才
身份: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
名言:“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
1 教育——废旧立新
1899年,史量才中秀才。1901年,史量才考入杭州蚕学馆学习。毕业后,他曾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任教。
中国近代教育如何做到“废旧”与“立新”?
1 教育——废旧立新
(1)创办新式学堂
时期 成果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期间 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1 教育——废旧立新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1 教育——废旧立新
(2)废除科举制
①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②1903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科举制正式建立的时间、标志?
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5年废科举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
——吉尔伯特·罗兹曼
1 教育——废旧立新
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十年以后,而报馆之规模,亦可渐备矣。
——梁启超
(3)兴办学堂,颁布章程,统一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报刊——汇集时新
材料 :“各式各种新闻纸,买张看看天下事。近来报纸喜渐多,越多越是开民智。图画日报图画精,分门别类眉目清,三个铜板买一本,翻翻看看真得情。”
——晚清《图画日报》
我们可以从材料中获取哪些信息?这说明了什么?
①各式新闻报纸种类繁多;
②报纸内容精美,门类清晰,内容丰富,吸引读者;
③报纸推动了信息传播和思想解放。
说明了近代报刊发展迅猛!
2 报刊——汇集时新
1912年,史量才与他人合资购买了《申报》,出任总经理,实行现代化、企业化管理。
《申报》。1872年创办于上海,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2 报刊——汇集时新
天津《大公报》
上海《新闻报》
延安《解放日报》
2 报刊——汇集时新
《东方杂志》
《新青年》
《生活》周刊
2 报刊——汇集时新
报刊的大量发行也推动了印刷出版机构的发展。
1897年创办于上海,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
1937年创办于延安,是中共中央出版委员会的对外机构。
2 报刊——汇集时新
阅读课本,说说创办于上海的报刊和出版机构有哪些?
探究近代上海报刊业发达的原因?
《申报》《新闻报》《东方杂志》《新青年》《生活》周刊 、商务印书馆
①上海开放时间早,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鸦片战争后,外国人率先在上海等地创办外文报刊;
②上海地区经济发达,为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人们思想观念相对开放,创作氛围宽松。
3 文艺——焕然一新
《申报》开设“自由谈”栏目期间,史量才约请鲁迅、巴金、茅盾等进步作家为文艺作品撰稿人,发表新文艺作品。
这一时期,你可能读到哪些优秀文艺作品?
假如你是某家报社主编,为了吸引读者,你会选择发表一些什么样的文章呢?
3 文艺——焕然一新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阿Q正传》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3 文艺——焕然一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的《狂人日记》
谈谈你对这段话含义的理解。
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 文艺——焕然一新
《子夜》
茅盾
《雷雨》
曹禺
《骆驼祥子》
老舍
3 文艺——焕然一新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
《暴风骤雨》
周立波
3 文艺——焕然一新
在其他领域,我们又创作出了哪些优秀作品呢?
3 文艺——焕然一新
探究分析,为什么这一时期的文艺创作空前繁荣?
①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
②晚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推动教育改革;
③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新知识的传播;
④中国共产党推动革命文艺发展;
⑤在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方针下,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
史量才主持经营《申报》期间,坚决捍卫言论自由。他明确宣告“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坚持“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的方针。这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惧和不满。
蒋介石曾威胁:“我有一百万兵……”
史量才回复:“我有一百万读者……”
1934年,史量才遭遇反动派特务暗杀,时年54岁。他用自己的献身,换取了《申报》的永生。
“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变
“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代社会性质、政治结构的变化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