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莆田四检)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莆田四检)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0 12:33:16

文档简介

莆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中心已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发展趋势,射线状或外围过境的高速公路能够提升外围地区
的区位优势,加速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下图示意高速公路影响城市多中心结构的理论
机制。据此完成1-2题,
高速公
集聚各类要
外围区及主
多中心空间
路建成
提升区位优势
城区人日变化
结构形成
1.高速公路建成后对城市外围区域的主要影响是
A.用地成本下降
B.运输成本下降
C旅游空间扩大
D.仓储空间减小
2.在高速公路影响城市多中心结构形成过程中
A主城区人口比重降低
B.主城区人口容量降低
C外围区人口迁出加剧
D.外围区人口比重降低
【高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第1页(共6页)】
森林乡村是指自然风貌良好、乡土特色突出、森林效益优越、生态环境宜居的特色乡村。2019
年我国启动了森林乡村的创建工作,目前已公布了786个国家森林乡村名单。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
森林乡村核密度(核密度越大,表明森林乡村数量越多,集聚程度越高)分布。据此完成3-5题。
核密度
31.8
3,国家推动森林乡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乡村产业类型,改变乡村人口结构
B控制乡村污染排放,加速碳达峰碳减排
C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D设立生态保护红线,控制乡村开发强度
4.长江经济带森林乡村的整体分布格局是
A双核心一双核点一环山群
B.单核心一双核点一环核群
C单核心一单核点一环山群
D.双核心一多核点一环核群
5.与云南相比,浙江森林乡村核密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设施建设更完善
B森林资源更丰富
C.乡村的人口数量更多
D.气候条件更优越
人参喜冷凉、湿润、耐阴凉、忌强光、药用价值高,吉林省是我国人参主要产区。早期,人参种
植需要在林下种植,而目前非林下种植(在缓坡或耕地等开阔地种植,无需依赖森林资源)已成为吉林省
人参主要栽培模式。近年来,吉林省某农业公司已成功研发出了人参水培技术,利用营养液雾化和光
温调控等技术调控人参生长环境。据此完成6~8题。
6.与林下种植模式相比,非林下种植模式需要注意
A减少农药使用
B.提高土壤温度
C.调整光照强度
D.加大化肥投入
7.非林下种植模式可以成为吉林省人参主要栽培模式的优势是
A生产投入较少,种植成本较低
B.可种植面积广,机械化程度高
C,水热条件优越,生长周期较短,
D种植难度较低,人参成活率高
8,人参水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吉林省人参产业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产业链延长
B.促进产业网络化
C推动产业迁出
D.促进产业标准化
【高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第2页(共6页)】莆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高速公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效益高,高速公路建成后,有利于降低城市外围区域运输成本;高速公路建成后,城市
外围沿线交通可达性提高,周边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流动和交换加快,刺激土地价格上升;便利的交通会刺激
物流业发展,仓储空间扩大。
2.A由图可知,高速公路促使各类要素集聚,导致外围区与主城区人口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多中心空间结构。高速公路
影响城市多中心结构形成过程中,会促进生产企业、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向外围区扩散集聚,进而导致主城区部分人口流
向外围区,主城区人口比重降低,外围区人口比重提高:主城区人口容量不会降低。
3.C国家推动森林乡村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并有利于乡村推动生态农业、森林旅游、林
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4.D读图可知,长江经济带中森林乡村在江浙皖地区和湘赣地区形成两个高密度集聚区,形成双核心格局,而在贵州省、
四川省,以省会等城市为中心向外扩散,形成多核点格局,同时在各省交错地带(如江浙皖赣交错带和川渝交错带)形成
环绕核心的环核绵延群。
5.A与云南省相比,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完善,森林乡村建设数量更多,核
密度较高,而云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森林资源虽丰富,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限制了森林乡村的开发与
建设,导致森林乡村数量较少,核密度较低。
6.C由材料可知,人参耐阴凉、忌强光。与林下种植模式相比,非林下种植是在开阔地种植,缺少森林资源遮挡阳光,故
在非林下种植模式中需要注意调整光照强度(通过搭建遮阳棚等设施),营造类似林下光照环境,保证人参正常生长:土
壤肥力、农药化肥使用不是林下种植模式与非林下种植模式的主要差异。
7.B非林下种植模式无需依赖森林资源,可以利用缓坡或耕地发展人参种植业,可种植面积广,且开阔地有利于机械化
种植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非林下种植模式需要人为搭建遮阳棚等设施来营造林下环境,生产投入相对较高。
8.D由材料可知,人参水培技术需要营养液雾化和光温调控技术支持,通过配比的营养液和设定光照、温度等条件来种
植人参,该种植模式下人参生长环境受人类调节影响大,有利于推动人参种植标准化,保证人参品质:人参水培技术的
推广有利于壮大吉林人参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会推动产业迁出:没有推动产业链延长,但会带动营养液等相关
产业发展。
9.B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河位于地中海沿岸、阿尔卑斯山南岸,主要补给类型包括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
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等,春季和初夏受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影响,水量大,形成丰水期,冬春季受西风影响,大气降
水多,形成丰水期,故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由图可知,波河沿岸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广,增强了补给河流水源的持续性
和稳定性,有利于延长波河丰水期。
10.C丰水期河流水量较大,波河丰水期较长.导致波河侵蚀、挟带泥沙量增加,而下游河道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导致
泥沙沉积多,河床易淤积,河道变浅,河岸较缓;下游河道以侧蚀为主,河道较宽。
11.D波河下游段地势平坦,河流侧蚀作用较强,河道弯曲,受河流侧蚀等影响,河道裁弯取直,发生变动,原河道废弃形
成牛轭湖,分布在现河道沿岸。
12.A读图可知,图示时期渤海海域气海温差基本都是大于0的状态,且在27日和28日8时呈降低趋势,28日8时至
20时呈增加趋势,故气海温差先降后升:渤海海面风浪呈增强趋势:渤海纬度高,表层海水温度低于黄海,且因海域较
封闭,黄河等河流注人,盐度也低于黄海。
13.C由材料可知,海雾发育成熟时气海温差较小,且可能为负值。海雾在渤海海域出现,在27日20时渤海海峡海域以
及黄海北部海域气海温差开始减小,海雾逐渐发育,28日8时,渤海海峡海域以及黄海海域气海温差进一步减小,且出
现负值,故可推测该时刻海雾最可能发育成熟,28日20时气海温差已经增大,表明海雾已开始消散。
【高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