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跨学科类(学生版+解析)-2025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式(通用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4 跨学科类(学生版+解析)-2025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式(通用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2 07:37:53

文档简介

专题04 跨学科类
题型解读|模板构建|真题试炼
命题特点 技巧解读 真题示例
跨学科类题目往往要求考生能够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这类题目通常具有一定情境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能够从不同学科中提取关键的关联信息。 (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2024·吉林长春·T21) 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以“探究节气,相约冬至”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图1为地球公转演示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探究报告补充完整。 (2024·福建·T26)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课标指引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命题预测 跨学科类题目常出现在综合题,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延伸考查地区地理特征或对比两区域差异。
答|题|技|巧
第一步: 理解题目背景 跨学科类题目往往基于学科之间的联系,但考察的必然是地理知识,因此理解题目背景至关重要。在解题前,应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所跨学科中探究的地理现象或问题,为后续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步: 收集分析相关材料 在理解题目背景后,应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探究的地理问题或现象,以及预期达到的结论或解决方案。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对后续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针对题目所跨学科涉及的地理现象或问题,应收集相关的地理资料。
第二步: 分析地理要素 在收集到相关学科资料后,应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过程中,应关注所跨学科涉及的地理现象或问题。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或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第四步: 得出合理结论 在完成资料收集、分析和运用地理方法后,应得出合理的结论。结论应基于充分的证据和分析,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结论也应与题目背景和目标相呼应,满足题目的要求。
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以“探究节气,相约冬至”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图1为地球公转演示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探究报告补充完整。
学习主题:探究节气,相约冬至
探究思路:探究过程
“寻找冬至”

【演示】
(1)在桌面上固定光源,将地球仪围绕光源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
【查找】
(2)冬至位于大雪和 之间,与这两个节气最为接近。冬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 。
“诗意冬至”
【搜集】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小至》唐杜甫
(3)冬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为 。
“体验冬至”
(4)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光热较少,处于冬季。此季节长春主要的降水形式是 ,居民穿着厚棉衣。
冬至日,各地饮食习俗不同。
(5)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多为 ,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人们习惯吃饺子;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 ,人们习惯吃汤圆。
(6)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传统民居墙体厚度较 ,窗户较小,利于防寒保暖。
“绽放冬至”
分享探究成果,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2.(2024·福建·中考真题)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2)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与该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从所处的低、中、高纬度地区来看,该流域处于 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大雪节气该流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唐诗《夏至五月中》:“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注:五月为农历。
(3)诗句所描述的区域“五月中”气温高低情况是 ,其原因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该区域获得的 较多。
3.(2024·山西太原·二模)【跨学科学习】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学习主题:弘扬长征精神振兴革命老区
探究一知万里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重温长征峥嵘岁月。红军长征起点是瑞金,一路上翻山越岭,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说出遵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
(2)“金沙水拍云崖暖”表示湍急的河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说出金沙江穿行的山脉名称,并简析该河段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扬长征精神
吴起镇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苹果色泽艳丽、甜度大。近年来,吴起镇以革命精神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苹果种植产业,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红色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展经济增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效益,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3)简析吴起镇所在地区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的优势条件。
(4)结合革命老区特色,为吴起镇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4.(2024·湖南长沙·三模)【候鸟迁徙,人地和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是指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季节性迁徙的鸟类。每年4~5月,大量斑尾塍(chéng)鹬从澳大利亚迁徙到北冰洋沿岸的科雷马河口。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卫星追踪的一只标号为“H3”的斑尾塍鹬的迁徙路线图。
材料二 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是冬候鸟南下越冬的时间,每年这个时候长沙市最大的湿地——洋湖湿地公园都会聚集大批候鸟。这些候鸟陆续在这里停留,然后或留下或继续南下越冬。11月25日上午,长沙市某中学生物教研组和地理教研组联合组织跨学科湿地考察实践活动,在洋湖湿地公园观察到有夜鹭、骨顶鸡、黑水鸡、白头鹎(bēi)、小鸊(pì)鹞(tī)、白鹟(jí)鸰(líng)等留鸟、候鸟。
(1)候鸟迁徙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 B.逃避气候灾害
C.纯粹为了锻炼身体 D.高空飞行能够带来愉悦感
(2)材料一中、在斑尾塍鹬迁徙的过程中,沿途各地昼夜长短情况为 。
(3)下列关于湿地的功能,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①涵养水源②维护生物多样性③美化环境④提高房价⑤调节气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4)在洋湖观鸟的研学活动中,玲玲和贝贝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你支持谁的观点 。
5.(2024·广东阳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跨学科研学主题】
材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我国某村庄计划利用自然优势,开发户外运动——漂流(图中①②处)。操控漂流一般是在水流较急、较深、地形复杂的高山河谷中进行;自然漂流一般是在水流比较浅且平缓的河道中进行,这种漂流形式平稳有余而刺激不足。图为某村庄等高线地形图。
(1)判断①②河段所处的地形部位以及②河段的大致流向。
(2)为方便游客上山,吸引不同年龄段的人群,A、B两地之间计划修建索道。说出A地的海拔高度和A和B两地之间索道的相对高度。
(3)判断中老年漂流爱好者应选择漂流的是河段①还是河段②,并分别从①②河段的特征来说明理由。
(4)居民区是游客集散地,服务来往的游客。简要分析居民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6.(2024·湖南郴州·模拟预测)【跨学科研究性学习】
研究主题:中国民航发展史
研究资料:
材料一 中国民航成立于1950年,成立时间较晚,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国内航线仅有京沪航线等寥寥几条。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随后中国民航迎来飞速发展的时代,组建了多个航空公司。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材料二 2023年5月28日,中国商业大型客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执飞,由上海虹桥机场飞抵北京首都机场,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和设计的C919客机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C919总部设在上海负责研发,零部件来自重庆、西安、沈阳乃至国外多地。目前C919飞机开设了上海虹桥往返西安、成都、北京的多个航班。
材料三 下图示意目前我国国内民航最为繁忙的飞行航线(线条粗细表示城市间的航班的次数)。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1950~1978年我国国内民航线路较少的主要原因。
(2)说出C919研发总部设在上海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目前我国国内民航最繁忙的飞行航线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4)C919优先开设了西安、成都、北京三个城市的航线。请结合我国主要航空路线图,为C919设计一条新航线,将始发地和终到地绘制在答题卡的地图上,并详细解释设计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观点可行,逻辑清晰,表述完整,先写下你的路线起止点。)
你的路线: 你的理由:
7.(2024·湖南长沙·一模)跨学科主题学习
长沙某中学开展“探究神秘北纬30°,感受学科融合魅力”研学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品读历史】
材料一:北纬30°是世界上一条神秘的纬线,它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
(1)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大部分)位于 气候区,中国和古印度气候最显著的共同特点是 。
【遇见生物】
材料二:长绒棉生长期长,不耐寒,喜干燥、光照,最适宜的生长气温在14℃~25℃左右。
(2)埃及长绒棉久负盛名,这得益于当地适宜的生长环境。请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当地适宜种植长绒棉的气候条件: 。
【邂逅数学】
材料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86m)和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m)都位于北纬30°附近。
(3)请计算,世界最高峰与世界陆地最低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m。
【欣赏音乐】
材料四:“好风哟光呃,东风哟吹呀,稻花哟香呃……”歌曲《洞庭鱼米乡》。
(4)位于北纬30°附近的洞庭湖是“鱼米之乡”。请运用季风的知识解释洞庭湖地区吹东(南)风时降水较多的原因: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4 跨学科类
题型解读|模板构建|真题试炼
命题特点 技巧解读 真题示例
跨学科类题目往往要求考生能够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这类题目通常具有一定情境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能够从不同学科中提取关键的关联信息。 (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2024·吉林长春·T21) 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以“探究节气,相约冬至”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图1为地球公转演示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探究报告补充完整。 (2024·福建·T26)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课标指引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命题预测 跨学科类题目常出现在综合题,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延伸考查地区地理特征或对比两区域差异。
答|题|技|巧
第一步: 理解题目背景 跨学科类题目往往基于学科之间的联系,但考察的必然是地理知识,因此理解题目背景至关重要。在解题前,应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所跨学科中探究的地理现象或问题,为后续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步: 收集分析相关材料 在理解题目背景后,应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探究的地理问题或现象,以及预期达到的结论或解决方案。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对后续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针对题目所跨学科涉及的地理现象或问题,应收集相关的地理资料。
第二步: 分析地理要素 在收集到相关学科资料后,应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过程中,应关注所跨学科涉及的地理现象或问题。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或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第四步: 得出合理结论 在完成资料收集、分析和运用地理方法后,应得出合理的结论。结论应基于充分的证据和分析,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结论也应与题目背景和目标相呼应,满足题目的要求。
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以“探究节气,相约冬至”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图1为地球公转演示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探究报告补充完整。
学习主题:探究节气,相约冬至
探究思路:探究过程
“寻找冬至”

【演示】
(1)在桌面上固定光源,将地球仪围绕光源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
【查找】
(2)冬至位于大雪和 之间,与这两个节气最为接近。冬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 。
“诗意冬至”
【搜集】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小至》唐杜甫
(3)冬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为 。
“体验冬至”
(4)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光热较少,处于冬季。此季节长春主要的降水形式是 ,居民穿着厚棉衣。
冬至日,各地饮食习俗不同。
(5)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多为 ,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人们习惯吃饺子;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 ,人们习惯吃汤圆。
(6)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传统民居墙体厚度较 ,窗户较小,利于防寒保暖。
“绽放冬至”
分享探究成果,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1)自西向东
(2) 小寒 南回归线
(3)昼短夜长
(4)雪
(5) 旱地 水稻
(6)大
【详解】(1)读图可知,在桌面上固定光源,将地球仪围绕光源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来演示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读图1可知,冬至位于大雪和小寒之间,与与这两个节气最为接近。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是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4)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光热较少,处于冬季。此季节长春主要的降水形式是雪,气候寒冷,居民穿着厚棉衣。
(5)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人们习惯吃饺子;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人们习惯吃汤圆。
(6)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传统民居墙体厚度较大,窗户较小,利于防寒保暖。
2.(2024·福建·中考真题)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2)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与该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从所处的低、中、高纬度地区来看,该流域处于 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大雪节气该流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唐诗《夏至五月中》:“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注:五月为农历。
(3)诗句所描述的区域“五月中”气温高低情况是 ,其原因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该区域获得的 较多。
【答案】(1) 不同位置 一年
(2) 中纬度 昼短夜长
(3) 气温高 北 太阳光热
【详解】(1)二十四节气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个节气大约15天,始于春分,终于大寒。故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不同位置,因为地球的公转中心为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二十四节气”发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重要作用。从所处的低、中、高纬度地区来看,该流域处于中纬度地区(30-60°N),四季变化明显。读图可知,大雪节气靠近冬至日,是12月初,该流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3)诗句所描述的区域“五月中”,五月为农历,阳历是6月22日左右,是中国气温较高的月份,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气温较高。
3.(2024·山西太原·二模)【跨学科学习】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学习主题:弘扬长征精神振兴革命老区
探究一知万里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重温长征峥嵘岁月。红军长征起点是瑞金,一路上翻山越岭,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1)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说出遵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
(2)“金沙水拍云崖暖”表示湍急的河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说出金沙江穿行的山脉名称,并简析该河段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扬长征精神
吴起镇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出产的苹果色泽艳丽、甜度大。近年来,吴起镇以革命精神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苹果种植产业,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红色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展经济增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效益,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3)简析吴起镇所在地区发展苹果种植产业的优势条件。
(4)结合革命老区特色,为吴起镇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答案】(1)行政区: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2)山脉:横断山脉;原因:该河段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等。
(3)吴起镇所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黄土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当地农业劳动力成本较低;种植苹果历史较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等。
(4)发挥革命老区特色,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用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发展多元化经济;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等。
【详解】(1)遵义所在省级行政区是贵州省,其简称是贵或黔,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2)金沙江穿过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流经地区经过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险峻,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3)吴起镇所在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黄土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当地经济水平较落后,农业劳动力成本较低;种植苹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加上政策的支持等,苹果产业发达。
(4)吴起镇要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应该发挥革命老区特色,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用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工业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提高品牌效益,提高人们的收入;发展多元化经济,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等。
4.(2024·湖南长沙·三模)【候鸟迁徙,人地和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是指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季节性迁徙的鸟类。每年4~5月,大量斑尾塍(chéng)鹬从澳大利亚迁徙到北冰洋沿岸的科雷马河口。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卫星追踪的一只标号为“H3”的斑尾塍鹬的迁徙路线图。
材料二 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是冬候鸟南下越冬的时间,每年这个时候长沙市最大的湿地——洋湖湿地公园都会聚集大批候鸟。这些候鸟陆续在这里停留,然后或留下或继续南下越冬。11月25日上午,长沙市某中学生物教研组和地理教研组联合组织跨学科湿地考察实践活动,在洋湖湿地公园观察到有夜鹭、骨顶鸡、黑水鸡、白头鹎(bēi)、小鸊(pì)鹞(tī)、白鹟(jí)鸰(líng)等留鸟、候鸟。
(1)候鸟迁徙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 B.逃避气候灾害
C.纯粹为了锻炼身体 D.高空飞行能够带来愉悦感
(2)材料一中、在斑尾塍鹬迁徙的过程中,沿途各地昼夜长短情况为 。
(3)下列关于湿地的功能,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①涵养水源②维护生物多样性③美化环境④提高房价⑤调节气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4)在洋湖观鸟的研学活动中,玲玲和贝贝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你支持谁的观点 。
【答案】(1)A
(2)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
(3)C
(4)玲玲
【详解】(1)随着季节变化,鸟类栖息地的资源也在变化,未来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因此候鸟不断的进行迁徙,A正确;与逃避气候灾害、纯粹为了锻炼身体、高空飞行能够带来愉悦感无关,BCD错误;故选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斑尾塍鹬迁徙的过程中时间为4~5月,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大量斑尾塍(chéng)鹬从澳大利亚迁徙到北冰洋沿岸的科雷马河口,沿途由南半球的昼短夜长逐渐到北半球的昼长夜短,故沿途各地昼夜长短情况为昼不断变长,夜不断变短。
(3)湿地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功能,①②③⑤正确,C正确;④提高房价不属于湿地的功能,ABD错误;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洋湖观鸟的研学活动中,应该提供食物和补给站,设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进行教育和宣传,让大家加强保护候鸟的意识,故赞同玲玲的意见;抓捕落单的候鸟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影响候鸟迁徙,应给予帮助,而非圈养候鸟,故不赞同贝贝的意见。
5.(2024·广东阳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跨学科研学主题】
材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我国某村庄计划利用自然优势,开发户外运动——漂流(图中①②处)。操控漂流一般是在水流较急、较深、地形复杂的高山河谷中进行;自然漂流一般是在水流比较浅且平缓的河道中进行,这种漂流形式平稳有余而刺激不足。图为某村庄等高线地形图。
(1)判断①②河段所处的地形部位以及②河段的大致流向。
(2)为方便游客上山,吸引不同年龄段的人群,A、B两地之间计划修建索道。说出A地的海拔高度和A和B两地之间索道的相对高度。
(3)判断中老年漂流爱好者应选择漂流的是河段①还是河段②,并分别从①②河段的特征来说明理由。
(4)居民区是游客集散地,服务来往的游客。简要分析居民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答案】(1)地形部位:山谷;大致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流。
(2)海拔高度:200米;相对高度:1000米。
(3)河段:②河段。理由:①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河流流速大;②河段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河流流速比较平稳,出于安全考虑,中老年漂流爱好者应选择
②河段。
(4)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详解】(1)由图可得,①②河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水往低处流,②河段的大致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流。
(2)图中等高距是200米,A地的海拔为200米,B地海拔1200米,A和B两地之间索道的相对高度1200-200=1000米。
(3) 由图可得,①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急;②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水流缓。出于安全考虑,老年爱好者应选择的漂流河段②处坡度缓,水流较缓,安全性高。
(4) 由图可得,该居民区海拔较低,地形平坦开阔,有较大的地方接待游客;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环境优美; 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等适合开发民宿。
6.(2024·湖南郴州·模拟预测)【跨学科研究性学习】
研究主题:中国民航发展史
研究资料:
材料一 中国民航成立于1950年,成立时间较晚,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国内航线仅有京沪航线等寥寥几条。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随后中国民航迎来飞速发展的时代,组建了多个航空公司。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材料二 2023年5月28日,中国商业大型客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执飞,由上海虹桥机场飞抵北京首都机场,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和设计的C919客机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C919总部设在上海负责研发,零部件来自重庆、西安、沈阳乃至国外多地。目前C919飞机开设了上海虹桥往返西安、成都、北京的多个航班。
材料三 下图示意目前我国国内民航最为繁忙的飞行航线(线条粗细表示城市间的航班的次数)。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1950~1978年我国国内民航线路较少的主要原因。
(2)说出C919研发总部设在上海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目前我国国内民航最繁忙的飞行航线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4)C919优先开设了西安、成都、北京三个城市的航线。请结合我国主要航空路线图,为C919设计一条新航线,将始发地和终到地绘制在答题卡的地图上,并详细解释设计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观点可行,逻辑清晰,表述完整,先写下你的路线起止点。)
你的路线: 你的理由:
【答案】(1)经济落后,人员流动少,飞行员不足等。
(2)人才较多,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等
(3)空间分布特点: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原因:中东部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经济较发达,客运需求量大。
(4) 任选距离较远、人口密度较大的两点即可,例如上海至广州 客流数量大,两个城市距离较远,已经有成熟的机场
【详解】(1)据材料可知,中国民航成立于1950年,此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方面,经济落后,交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另一方面该时期区域间经济联系较少,人员流动很少;加之掌握民航飞机飞行技术的飞行员稀少,飞行员不足等原因,1950~1978年我国国内民航线路较少。
(2)飞机研发制造科技含量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C919总部设在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产业门类齐全、交通便利,有利于C919的研发与生产。
(3)据图可知,中东部地区航线密集,西部地区航线稀疏,所以目前我国国内民航最繁忙的飞行航线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是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联系紧密,人员流动量大;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人员流动量小。
(4)C919优先开设了西安、成都、北京三个城市的航线,是因为这三个区域人口都比较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求量大;还可开通上海至广州的航线,原因是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毗连港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较大,需求量高,如图所示:
7.(2024·湖南长沙·一模)跨学科主题学习
长沙某中学开展“探究神秘北纬30°,感受学科融合魅力”研学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品读历史】
材料一:北纬30°是世界上一条神秘的纬线,它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
(1)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大部分)位于 气候区,中国和古印度气候最显著的共同特点是 。
【遇见生物】
材料二:长绒棉生长期长,不耐寒,喜干燥、光照,最适宜的生长气温在14℃~25℃左右。
(2)埃及长绒棉久负盛名,这得益于当地适宜的生长环境。请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当地适宜种植长绒棉的气候条件: 。
【邂逅数学】
材料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86m)和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m)都位于北纬30°附近。
(3)请计算,世界最高峰与世界陆地最低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m。
【欣赏音乐】
材料四:“好风哟光呃,东风哟吹呀,稻花哟香呃……”歌曲《洞庭鱼米乡》。
(4)位于北纬30°附近的洞庭湖是“鱼米之乡”。请运用季风的知识解释洞庭湖地区吹东(南)风时降水较多的原因: 。
【答案】(1) 热带沙漠 雨热同期
(2)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从气温上看,全年炎热,满足了长绒棉生长所需的热量;从降水上看,这里全年少雨、干燥,日照时间长,适宜长绒棉生长与采摘。
(3)9248.86
(4)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水汽充足,所以降水多
【详解】(1)读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气温降水图,全年高温干燥,可知是热带沙漠气候。读中国气温降水图,显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古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中国和古印度气候最显著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
(2)长绒棉生长期长,不耐寒,喜干燥、光照,埃及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从气温上看,全年炎热,满足了长绒棉生长所需的热量;从降水上看,全年干燥,日照时间长,适宜长绒棉生长与采摘。
(3)世界最高峰海拔是8848.86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是-400米,故相对高度是8848.86-(-400)=9248.86。
(4)东(南)风主要来自太平洋,水汽含量较高。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在向北移动的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的水汽,所以降水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