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学生版+解析)-2025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式(通用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学生版+解析)-2025年中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式(通用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2 07:41:24

文档简介

专题0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
题型解读|模板构建|真题试炼
命题特点 技巧解读 真题示例
非选择题里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2024·四川凉山·T33) (1)早期重渡沟村民砍竹挖矿,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易引发什么样的自然灾害? (2024·西藏·T20) (1)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存在人口、粮食与环境的问题。请将序号①②③填入图中对应的字母处,将知识内容补充完整。 (2024·山东济宁·T29) (1)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应采取哪些具体保护措施? (2024·吉林长春·T24) (1)湿地关系到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请写出一条保护湿地的措施。 (2024·湖北·T11) (1)请说出当地居民若盲目扩大獭兔养殖规模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常见设问/关键词 设问关键词:描述、原因、措施 考点关键词:环境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应对措施等
命题预测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试题常出现在综合题最后几小问,用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延伸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等。
模板01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模板02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1.东北、西南、华南林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 ②成因: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 ③治理措施: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2.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西北、华北半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 ②成因: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自然原因——气候干旱 ③治理措施: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3.三江平原、三江源地区及湖滨海滨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湿地面积锐减 ②成因:人为——开荒,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自然——气候变干,蒸发加强 ③治理措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4.林区、草原、近海海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 ②成因:人为——乱砍滥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 ③治理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5.黄土高原、东南丘陵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②成因:人为——过度开垦、放牧,开矿,修路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 自然——土质疏松,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③治理措施: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6.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等 ②成因:人为——过度开垦、放牧,开矿,修路等人类活动,乱砍滥伐等; ③治理措施:建立自然保护,植树种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等
模板01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和成因
1.(2024·云南·中考真题)读“非洲农业用地分布示意图”及资料卡,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
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非盟表示,非洲人口到2050年预计将达25亿。
(1)非洲在图示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治 (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思路详解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题
(1)土地荒漠化
模板02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随着人们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河水愈发清澈。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以“保护母亲河,高原换绿装”为主题对图中黄土高原某流域展开实地探究活动。读图完成探究的内容。
探究二:新绿高原建生态
(1)在探究过程中,实践小组测得水文检测点A含沙量明显高于B点。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任写两条);为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请你针对A点水土流失的问题提出一条有效的治理措施: 。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题
(1)A地放养羊等,以畜牧业为主;B地种植苹果,发展林果业 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减少陡坡耕地的开垦;在坡面种植草类植物,能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种植树木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土壤侵蚀。
相同考点变情境 考查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1.(2024·湖北·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慧生态治沙 振兴美丽乡村
【过渡地带生态脆弱】
风水梁镇位于库布齐沙漠东缘,当地风沙活动频繁。图1示意库布齐沙漠及风水梁镇的位置。
【因地制宜 持续发展】
风水梁镇因地制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獭兔养殖产业。但有专家指出,獭兔养殖要保持适度的规模,否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请说出当地居民若盲目扩大獭兔养殖规模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相同考点变情境 考查陕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
2.(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陕北黄土高原某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地势差异合理布局农林牧用地;同时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下图为该地农业布局示意图。
(4)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目一】列举该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的工程措施: 。
【题目二】列举该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的科学技术措施: 。
1.【西电东送·金沙江的生态问题】1.(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水能资源蕴藏量高,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力量。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第二大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对长江流域综合效益有重要保障作用。2022年10月23日,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鹤滩一浙江输电工程竣工投产,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材料二:长江干流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和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目前,年均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045万吨左右,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4840万吨,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1)金沙江地处长江 (河段),流经的 (山脉)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 ,金沙江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时要重点关注的生态问题是 。
2.【项目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2024·青海·中考真题)【命运相连·守护家园】
项目主题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项目背景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每年能够释放全球百分之二十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开发,使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针对此问题,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探究如何合理地对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
任务一收集资料
材料一巴西的热带雨林分布图(图1)和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示意图(图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建设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4)根据材料二,分析破坏热带雨林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任务三成果展示
据悉,热带雨林的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大约1/5,热带雨林的保护已迫在眉睫。为保护好热带雨林,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近年来巴西政府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世界其他各国也在积极行动中。
(5)请你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一些建议。
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各地区各部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近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乙高原位于黄河 游,易出现 等生态环境问题。
(4)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而形成。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明显减缓。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干流分布着多座大型水电站及水利枢纽,部分河段利用这些水电站产生的清洁能源,通过船电宝、岸电桩等方式为船舶供电,实现了“零污染”。此外,通过“电子铅封”形式,航行于长江干线的上万艘船舶实现了生活污水“零排放”。通过以上方式,长江实现了“绿色航运”。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4)下列措施能够体现长江流域“绿色航运”的有 。(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请把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数字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生活垃圾不进行处理投入长江
②航运使用高耗能、重污染设备
③通过“电子铅封”形式实现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
④采用船电宝、岸电桩等方式为船舶供电,实现“零污染”
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带有中心和大们会想到一望无垠的草原,成群结队的牛羊,浩瀚的大漠,奔流不息的黄河,俨然一座天然的山水画廊。读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内蒙古自治区年隆水量分布图,并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位于我国北方的温带地区,2008年内蒙古森林面积达3.55亿亩,居全国第一,林木蓄积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
材料二:塞罕坝地处内蒙古东南,约300年前,该地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20世纪50年代,该地则呈现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此后,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实现了从荒原沙地到青山绿水的荒漠化逆转。
(3)阅读材料二,塞罕坝实现了由荒原沙地到青山绿水的生态改变,为此,人们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6.(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业,该产业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的“热产业”。
材料二: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中俄边境上商品贸易量最大的口岸。近年来,该市在国际机场和高速公路连结处,正在建设国家级电商基地。
材料三:黑龙江省富锦市(县级市)位于三江平原,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县,被称为“北国粮都”。
材料四:下图是黑龙江省示意图。
(4)富锦市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应注意防范 等生态问题。
7.(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黄河流域充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水沙治理取得成效,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材料二:有关资料图
(2)在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采取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护坡林草带。请结合图三,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横线处,以反映护坡林草带是如何保水保土的。
A.对地表的侵蚀 B.减缓水流速度 C.泥沙沉积 D.涵养水源
暴雨时,护坡林草带能够有效 ,增加下渗, ,减少入河水量;同时流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利于 ,并减缓 ,减少表土流失,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8.(2025·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风沙危害严重。2024年11月28日环绕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成功“锁边合龙”,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在中国建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攻破难关锁边成功】
(2)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采用 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种植的红柳树具有 (耐旱或喜湿)、根系 (发达或不发达)的特点,有利于固定沙丘。
【因地制宜展望未来】
(3)沙漠地区降水少,光照 (充足或不足), (水能或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治沙项目的实施,既开发了清洁能源,又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9.(2025·河北邯郸·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赤城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山区,是北京的水源涵养区。2022年,赤城县“东栅子生态清洁小流域”被列为国家示范工程。该工程坚持“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从山顶到沟谷依次构建“三道防线”,将水资源保护、沟道治理、坡面治理结合在一起,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最终实现了“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美好人居环境,下图示意京津冀功能分区、东栅子村位置及“三道防线”。
(3)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完成“三道防线”生态作用的框图。
A B C D
①沟谷②植被缓冲带③保持水土④沉积泥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
题型解读|模板构建|真题试炼
命题特点 技巧解读 真题示例
非选择题里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2024·四川凉山·T33) (1)早期重渡沟村民砍竹挖矿,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易引发什么样的自然灾害? (2024·西藏·T20) (1)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存在人口、粮食与环境的问题。请将序号①②③填入图中对应的字母处,将知识内容补充完整。 (2024·山东济宁·T29) (1)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应采取哪些具体保护措施? (2024·吉林长春·T24) (1)湿地关系到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请写出一条保护湿地的措施。 (2024·湖北·T11) (1)请说出当地居民若盲目扩大獭兔养殖规模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常见设问/关键词 设问关键词:描述、原因、措施 考点关键词:环境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应对措施等
命题预测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试题常出现在综合题最后几小问,用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延伸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等。
模板01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模板02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1.东北、西南、华南林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 ②成因: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 ③治理措施: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2.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西北、华北半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 ②成因: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自然原因——气候干旱 ③治理措施: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3.三江平原、三江源地区及湖滨海滨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湿地面积锐减 ②成因:人为——开荒,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自然——气候变干,蒸发加强 ③治理措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4.林区、草原、近海海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 ②成因:人为——乱砍滥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 ③治理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5.黄土高原、东南丘陵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②成因:人为——过度开垦、放牧,开矿,修路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 自然——土质疏松,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③治理措施: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6.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问题: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等 ②成因:人为——过度开垦、放牧,开矿,修路等人类活动,乱砍滥伐等; ③治理措施:建立自然保护,植树种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等
模板01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和成因
1.(2024·云南·中考真题)读“非洲农业用地分布示意图”及资料卡,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
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非盟表示,非洲人口到2050年预计将达25亿。
(1)非洲在图示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治 (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思路详解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题
(1)土地荒漠化
模板02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2.(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随着人们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河水愈发清澈。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以“保护母亲河,高原换绿装”为主题对图中黄土高原某流域展开实地探究活动。读图完成探究的内容。
探究二:新绿高原建生态
(1)在探究过程中,实践小组测得水文检测点A含沙量明显高于B点。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任写两条);为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请你针对A点水土流失的问题提出一条有效的治理措施: 。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题
(1)A地放养羊等,以畜牧业为主;B地种植苹果,发展林果业 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减少陡坡耕地的开垦;在坡面种植草类植物,能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种植树木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土壤侵蚀。
相同考点变情境 考查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1.(2024·湖北·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慧生态治沙 振兴美丽乡村
【过渡地带生态脆弱】
风水梁镇位于库布齐沙漠东缘,当地风沙活动频繁。图1示意库布齐沙漠及风水梁镇的位置。
【因地制宜 持续发展】
风水梁镇因地制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獭兔养殖产业。但有专家指出,獭兔养殖要保持适度的规模,否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请说出当地居民若盲目扩大獭兔养殖规模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答案】(4)土地荒漠化加剧
【详解】(4)由题可知,风水梁镇位于库布齐沙漠东缘,当地风沙活动频繁,獭兔养殖要保持适度的规模,若盲目扩大獭兔养殖规模,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
相同考点变情境 考查陕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
2.(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陕北黄土高原某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地势差异合理布局农林牧用地;同时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下图为该地农业布局示意图。
(4)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目一】列举该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的工程措施: 。
【题目二】列举该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的科学技术措施: 。
【答案】(4) 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修鱼鳞坑。 灌溉技术;温室栽培;培育良种。
【详解】(4)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当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在沟谷处打坝淤地,在缓坡修建梯田以及修鱼鳞坑等;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的科学技术措施主要有提高灌溉技术,温室栽培,培育良种等。
1.【西电东送·金沙江的生态问题】1.(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水能资源蕴藏量高,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力量。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第二大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对长江流域综合效益有重要保障作用。2022年10月23日,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鹤滩一浙江输电工程竣工投产,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材料二:长江干流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和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目前,年均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045万吨左右,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4840万吨,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1)金沙江地处长江 (河段),流经的 (山脉)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 ,金沙江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时要重点关注的生态问题是 。
【答案】(1) 上游 横断山脉 大 水土流失
【详解】(1)读图可知,金沙江地处长江上游河段,流经的横断山脉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大。金沙江干流梯级水电站地处横断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会破坏植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2.【项目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2024·青海·中考真题)【命运相连·守护家园】
项目主题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项目背景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每年能够释放全球百分之二十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开发,使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针对此问题,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探究如何合理地对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
任务一收集资料
材料一巴西的热带雨林分布图(图1)和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示意图(图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建设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4)根据材料二,分析破坏热带雨林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任务三成果展示
据悉,热带雨林的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大约1/5,热带雨林的保护已迫在眉睫。为保护好热带雨林,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近年来巴西政府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世界其他各国也在积极行动中。
(5)请你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一些建议。
【答案】(4)全球变暖;水土流失;水污染加重;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
(5)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加强对热带雨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加强火灾监测;重视对盗伐森林行为的打击:宣传保护热带雨林的知识;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物品等。
【详解】(4)根据材料可知,热带雨林的作用有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全球气候;提供良好的生物生活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植物果实以及其它副产品,因此其遭到破坏可能导致全球变暖;水土流失;水污染加重;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对热带雨林不合理的开发行为有乱砍滥伐、过度采矿修路等,因此为了保护热带雨林可采取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加强对热带雨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加强火灾监测;重视对盗伐森林行为的打击:宣传保护热带雨林的知识;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物品等措施。
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各地区各部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近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乙高原位于黄河 游,易出现 等生态环境问题。
(4)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而形成。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明显减缓。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3) 中 水土流失
(4)近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明显,水土流失减少,黄河含沙量下降,黄河入海泥沙量减少,
【详解】(3)根据所学知识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为内蒙古的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为河南的桃花峪,图示乙为黄土高原,位于河口和桃花峪之间的中游地区,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4)根据所学知识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近年当地采取了生物、工程以及农业技术措施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得到改善,黄河含沙量降低,入海泥沙减少,加上海浪的侵蚀,三角洲增速放慢。
4.(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干流分布着多座大型水电站及水利枢纽,部分河段利用这些水电站产生的清洁能源,通过船电宝、岸电桩等方式为船舶供电,实现了“零污染”。此外,通过“电子铅封”形式,航行于长江干线的上万艘船舶实现了生活污水“零排放”。通过以上方式,长江实现了“绿色航运”。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4)下列措施能够体现长江流域“绿色航运”的有 。(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请把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数字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生活垃圾不进行处理投入长江
②航运使用高耗能、重污染设备
③通过“电子铅封”形式实现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
④采用船电宝、岸电桩等方式为船舶供电,实现“零污染”
【答案】(4)③④
【详解】(4)以上四个措施中,①生活垃圾不进行处理投入长江和②航运使用高耗能、重污染设备是破坏环境、浪费能源的做法,不可取;③通过“电子铅封”形式实现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和④采用船电宝、岸电桩等方式为船舶供电,实现“零污染”有减少污染,能够体现“绿色航运”,故选③④。
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带有中心和大们会想到一望无垠的草原,成群结队的牛羊,浩瀚的大漠,奔流不息的黄河,俨然一座天然的山水画廊。读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内蒙古自治区年隆水量分布图,并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位于我国北方的温带地区,2008年内蒙古森林面积达3.55亿亩,居全国第一,林木蓄积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
材料二:塞罕坝地处内蒙古东南,约300年前,该地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20世纪50年代,该地则呈现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此后,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实现了从荒原沙地到青山绿水的荒漠化逆转。
(3)阅读材料二,塞罕坝实现了由荒原沙地到青山绿水的生态改变,为此,人们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答案】(3)设置草方格沙障,防止沙丘移动;植树造林,营造防沙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等。
【详解】(3)塞罕坝过去“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沙漠广布,沙进人退,塞罕坝人通过设置草方格沙障,防止沙丘移动;植树造林,营造防沙林,减少风沙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等措施,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现如今这里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生态环境良好。
6.(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业,该产业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的“热产业”。
材料二: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中俄边境上商品贸易量最大的口岸。近年来,该市在国际机场和高速公路连结处,正在建设国家级电商基地。
材料三:黑龙江省富锦市(县级市)位于三江平原,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县,被称为“北国粮都”。
材料四:下图是黑龙江省示意图。
(4)富锦市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应注意防范 等生态问题。
【答案】(4)湿地面积锐减、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
【详解】(4)富锦市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应注意防范过度开垦使湿地面积锐减、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
7.(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黄河流域充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水沙治理取得成效,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材料二:有关资料图
(2)在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采取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护坡林草带。请结合图三,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横线处,以反映护坡林草带是如何保水保土的。
A.对地表的侵蚀 B.减缓水流速度 C.泥沙沉积 D.涵养水源
暴雨时,护坡林草带能够有效 ,增加下渗, ,减少入河水量;同时流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利于 ,并减缓 ,减少表土流失,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答案】(2) B D C A
【详解】(2)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采取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护坡林草带。暴雨时,护坡林草带能够有效减缓地表水流速度,增加流水下渗,涵养水源,减少入河水量;同时流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有利于泥沙沉积,从而起到减缓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8.(2025·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风沙危害严重。2024年11月28日环绕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成功“锁边合龙”,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在中国建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攻破难关锁边成功】
(2)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采用 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种植的红柳树具有 (耐旱或喜湿)、根系 (发达或不发达)的特点,有利于固定沙丘。
【因地制宜展望未来】
(3)沙漠地区降水少,光照 (充足或不足), (水能或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治沙项目的实施,既开发了清洁能源,又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答案】(2) 生物 耐旱 发达
(3) 充足 太阳能
【详解】(2)由图可知, 塔克拉玛干沙漠该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缺乏,锁边工程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种植的红柳树根系发达,能将周围沙土固定,具有耐旱、根系发达的特点,有利于固定沙丘。
(3)由图和上述分析可知,该区域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这里建设光伏发电站的自然环境优势是太阳能资源丰富。
9.(2025·河北邯郸·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赤城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山区,是北京的水源涵养区。2022年,赤城县“东栅子生态清洁小流域”被列为国家示范工程。该工程坚持“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从山顶到沟谷依次构建“三道防线”,将水资源保护、沟道治理、坡面治理结合在一起,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最终实现了“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美好人居环境,下图示意京津冀功能分区、东栅子村位置及“三道防线”。
(3)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完成“三道防线”生态作用的框图。
A B C D
①沟谷②植被缓冲带③保持水土④沉积泥沙
【答案】(3) ③ ② ① ④
【详解】(3)山顶或山坡鱼鳞坑种树,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所以A对应③;河岸设置植被缓冲带,可以拦截表土,B对应②;C处填①沟谷,沟谷设置挡水坎,目的是沉积泥沙,所以D对应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