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质评价(二)(第七章 南方地区
)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024年2月3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开播。诗词大会高举文化自信的旗帜,以诗词为媒,为时代而歌。结合图示,完成1、2题。
1.诗词大会中,选手展示了非常多的优美诗词,在这些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你认为下列诗句中描述的不是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2.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季,河流有结冰期,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B.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
C.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D.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3~5题。
3.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甲山脉 (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4.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5.图1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该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被人们赞美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B.被誉为“东方明珠”
C.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7.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气候特点与下图对应的是( )
8.下列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苏州园林 B.杭州西湖 C.湘绣、蜀绣 D.昆曲、越剧
读我国主要城市群位置示意图,完成9、10题。
9.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是( )
A.长三角城市群
B.环渤海城市群
C.珠三角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10.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B.靠近香港和澳门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利
1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主要原因是香港 ( )
A.人多地狭 B.地广人稀
C.平原多,山地少 D.注重环境保护
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有关台湾岛地形及其影响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年平均气温中间高四周低
D.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13.台湾岛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产丰富,广泛种植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B.毗邻港澳,港澳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C.盛产水稻,农业是台湾省的经济支柱
D.四面临海,航运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如图为台湾省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台湾城市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带,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B.河流众多、水能丰富
C.矿产丰富、土壤肥沃 D.全年高温、降水充足
15.台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
A.四面临海,矿产丰富 B.纬度位置低,气候湿润
C.山区面积广,人口集中 D.海港优良,劳动力素质高
二、综合题(共30分)
16.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A是 山脉,同时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 (“迎风坡”或“背风坡”);有“紫色盆地”之称的B是 盆地,其内部的 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4分)
(2)C为 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中 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D为 (城市),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与管理模式,该地区的 经济得到迅猛发展。(4分)
(3)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至少写出两点)(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 577千米,汉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2024年4月20日,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合力开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汉江生态经济带合作工作推进会议在湖北襄阳召开。
材料二 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略图。
(1)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2分)
(2)武汉是 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可通过铁路线① 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有20万吨钢材从武汉运到上海,为降低运输成本,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3分)
(3)汉江生态经济带沿汉江而建,简要说明汉江对该地带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分)
(4)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请为实现该地区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献计献策 。(3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经国务院批准,时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与香港财政司司长在香港签署了《CEPA货物贸易协议》。《CEPA货物贸易协议》是祖国内地与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做出的特殊经贸安排,将全面推进祖国内地与香港互利合作,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支持。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台湾省、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3周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促进澳门产业的快速发展,澳门的支柱产业是 。(2分)
(2)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合作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香港: 业基地,广东: 业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形成其新合作模式的有利条件: 。(4分)
(3)香港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两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表现为 。(2分)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据图描述台湾的海陆位置: 。(2分) 单元素质评价(二)(第七章 南方地区)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024年2月3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开播。诗词大会高举文化自信的旗帜,以诗词为媒,为时代而歌。结合图示,完成1、2题。
1.诗词大会中,选手展示了非常多的优美诗词,在这些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你认为下列诗句中描述的不是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C)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2.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C)
A.冬季,河流有结冰期,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B.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
C.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D.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南方地区的景观、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第1题,C是作者描写降雪的景观,一夜之间,大地银装素裹,就像一夜春风吹来满树洁白的梨花竞相开放,描写的最有可能是西北地区的景观。第2题,南方地区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1月份的气温在0 ℃以上,河流无结冰期;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植被类型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3~5题。
3.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1中甲山脉 (A)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4.图2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1中的(D)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5.图1中四地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A)
A.①地区——中温带——半干旱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
【解析】本题组考查秦岭—淮河一线地理界线及其意义。第3题,图中甲是秦岭,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第4题,秦岭以南的④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其耕地类型是水田。第5题,读图可知,①位于黄土高原以西,属于中温带、干旱区;②、③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④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区。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该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被人们赞美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B.被誉为“东方明珠”
C.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7.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气候特点与下图对应的是(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第6题,香港和澳门被誉为“东方明珠”。第7题,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图冬季气温在0 ℃~15 ℃,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B图冬季气温在0 ℃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应该是温带季风气候;C图冬季气温在0 ℃~15 ℃,降水集中在冬季,应该是地中海气候;D图全年气温在15 ℃以上,降水多,是热带雨林气候。
8.下列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C)
A.苏州园林 B.杭州西湖 C.湘绣、蜀绣 D.昆曲、越剧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湘绣属于湖南的传统文化特色,蜀绣属于四川的传统文化特色。
读我国主要城市群位置示意图,完成9、10题。
9.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是(A)
A.长三角城市群
B.环渤海城市群
C.珠三角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10.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独特优势是(B)
A.煤铁资源丰富
B.靠近香港和澳门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利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主要城市群的知识点。第9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是长三角城市群。第10题,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独特优势是毗邻港澳地区。
11.“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地)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主要原因是香港 (A)
A.人多地狭 B.地广人稀
C.平原多,山地少 D.注重环境保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香港相关知识。香港由于人多地狭,为解决土地紧张的情况,采用填海造地,增加陆地面积;采用建设高层建筑,减少建设用地。
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有关台湾岛地形及其影响的论述,正确的是(B)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年平均气温中间高四周低
D.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13.台湾岛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产丰富,广泛种植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B.毗邻港澳,港澳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C.盛产水稻,农业是台湾省的经济支柱
D.四面临海,航运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台湾省相关知识。第12题,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山地为主,年平均气温中间低、四周高,河流大部分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第13题,台湾岛物产丰富,广泛种植热带和亚热带树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台湾盛产水稻,工业是台湾省的经济支柱;四面临海,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如图为台湾省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台湾城市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带,主要原因是(A)
A.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B.河流众多、水能丰富
C.矿产丰富、土壤肥沃 D.全年高温、降水充足
15.台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D)
A.四面临海,矿产丰富 B.纬度位置低,气候湿润
C.山区面积广,人口集中 D.海港优良,劳动力素质高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台湾地形和经济发展。第14题,台湾岛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比较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农业及城市建设,城市多分布在这里。第15题,台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劳动力资源丰富,海岛多优良海港,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交通运输便利,台湾岛内市场狭小。
二、综合题(共30分)
16.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A是秦岭山脉,同时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迎风坡”或“背风坡”);有“紫色盆地”之称的B是四川盆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4分)
(2)C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中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D为广州(城市),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与管理模式,该地区的外向型(对外贸易)经济得到迅猛发展。(4分)
(3)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至少写出两点)(2分)
答: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第(1)题,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以A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秦岭南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四川盆地因土壤为紫色土而被称为“紫色盆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第(2)题,C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D为广州市,别称“羊城”,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第(3)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 577千米,汉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2024年4月20日,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合力开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汉江生态经济带合作工作推进会议在湖北襄阳召开。
材料二 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略图。
(1)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靠近海洋,多优良港口,交通运输便利。(2分)
(2)武汉是湖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可通过铁路线①京广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有20万吨钢材从武汉运到上海,为降低运输成本,适宜的运输方式是河运。(3分)
(3)汉江生态经济带沿汉江而建,简要说明汉江对该地带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提供生活、工业用水;上游河段水能丰富,可提供电能。(2分)
(4)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请为实现该地区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献计献策植树造林,禁止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节约用水,发展观光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3分)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以及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知识。第(1)题,与汉江生态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靠近海洋,多优良港口,交通运输便利。第(2)题,武汉是湖北的省会,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可通过铁路线①京广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有20万吨钢材从武汉运到上海,为降低运输成本,适宜的运输方式是河运,武汉和上海位于长江干流沿岸。第(3)题,汉江生态经济带沿汉江而建,汉江对该地带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提供生活、工业用水; 上游河段水能丰富,可提供电能。第(4)题,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改善该地区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措施有植树造林,禁止污水排放,节约用水,发展观光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经国务院批准,时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与香港财政司司长在香港签署了《CEPA货物贸易协议》。《CEPA货物贸易协议》是祖国内地与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做出的特殊经贸安排,将全面推进祖国内地与香港互利合作,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支持。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台湾省、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3周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促进澳门产业的快速发展,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2分)
(2)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合作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香港:服务业基地,广东:制造业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形成其新合作模式的有利条件:位于祖国的东南端,背靠大陆,面向东南亚;港珠澳大桥通车,海陆交通便利;该地区是著名的侨乡、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政策优惠;香港为自由贸易港等。(4分)
(3)香港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两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其中祖国内地的优势表现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2分)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据图描述台湾的海陆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 南临南海。(2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香港经济和祖国内地的联系以及台湾地理特点。第(1)题,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第(2)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祖国内地的制造业水平逐步提高,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粤港澳地区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位于祖国的东南端,背靠大陆,面向东南亚;港珠澳大桥通车,海陆交通便利;该地区是著名的侨乡、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政策优惠;香港为自由贸易港等。第(3)题,和香港的经济合作中,祖国内地的优势表现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廉价。第(4)题,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