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第一节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0 15:33:46

文档简介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抓基础 不丢分】 
  下图是徐先生途经某地区时拍摄的“草捆子”景观图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该图片拍摄的地区最有可能是(C)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2.当地居民之所以打“草捆子”,最主要的目的是(D)
A.作为生活燃料
B.作为建筑材料 
C.为草场提供肥料
D.为牲畜准备越冬饲料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特征及“草捆子”的用途。第1题,由图中景观地形平坦,草原辽阔,牧草充足可知,该地为内蒙古高原。第2题,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草捆子”的主要用途是牲畜越冬饲料。
  坎儿井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灌溉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小型蓄水池四个部分,坎儿井普遍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分布在湿润地区
B.竖井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
C.暗渠主要便于坎儿井的维护
D.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4.坎儿井分布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A)
A.水源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解析】本题组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灌溉设施坎儿井的有关问题。第3题,坎儿井的修建是为了解决干旱地区的灌溉问题;其中,竖井便于坎儿井的维护,暗渠则是为了集水和输水。第4题,坎儿井分布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5.新疆的瓜果有的特别甜,有的特别红,其原因是(D)
①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
②绿洲的水源充足
③云量多、光照强烈,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④夏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新疆瓜果品质优良的原因。新疆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夏季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表皮的着色。
6.(九江萍乡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牛羊跟着水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走”是传统牧区生活的写照。如今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键导航沿途寻找牛羊、“电子网围栏”等功能,牧民们可以在家“放牧”。目前,北斗智能放牧系统已经应用到新疆、内蒙古等多地的牧民家中。
材料二 西北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图。
(1)图中甲→乙→丙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减少(增加或减少)。
(2)新疆牧区的牛羊逐水草于高山地带(盆地内部或高山地带),内蒙古牧民们跟着牛羊走时,携带着“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
(3)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得益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属于②(选填序号:①—劳动;②—技术;③—原料)密集型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知识。第(1)题,甲→乙→丙,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第(2)题,新疆牧区的盆地内部是干旱的沙漠,盆地边缘多绿洲,可以发展种植业。在高山地带,可以发展畜牧业。内蒙古牧区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在游牧生活中,蒙古包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被称为“可移动的房子”。第(3)题,北斗智能放牧系统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该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提能力 争满分】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45°N~50°N的优质奶源带,被誉为“乳都核心区”。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乳都核心区”地处 (B)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城 D.丁区域
8.导致甲→乙→丙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A.海陆 B.海拔
C.纬度 D.地形
9.乙区域过度放牧导致的问题是(D)
A.水土流失严重 B.冰川退化
C.森林过度砍伐 D.土地荒漠化
【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7题,由材料和图示可知,优质奶源带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常见的植被是草原。第8题,内蒙古自治区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受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第9题,内蒙古自治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过度放牧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为沙尘暴埋下祸根。
10.生态建设惠宁夏 特色发展富万家 
  2024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调研,考察、指导工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宁夏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西夏区葡萄种植基地,了解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情况。
材料二 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把鱼、蟹养在稻田,其粪便还田,肥水养稻。加之气候干燥、病虫害少,水稻、水产品品质得以提高,同时利用彩稻种植发展观光农业。
材料三 北纬38°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当地延长产业链,发展了酿酒工业。
(1)宁夏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当地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
(2)贺兰县处于干旱区,发展稻渔立体种养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生产的稻米被誉为“生态米”,请分析原因:鱼、蟹粪便肥水,用肥水养稻,减少化肥的使用;气候干旱,病虫害少,不用农药。
(3)写出贺兰山东麓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
夏季热量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等。
(4)“冬季,宁夏平原因贺兰山的存在,凛冽的寒风被温润”。请据此解释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气温的影响:贺兰山阻挡了冬季风(对宁夏平原的入侵),使其冬季气温偏高。简析贺兰山对包兰铁路的保护作用:贺兰山阻挡了腾格里沙漠向东扩张,保护了包兰铁路。
(5)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宁夏调研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宁夏农民增加收入提出建议:发展现代科技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延长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第(1)题,宁夏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当地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第(2)题,贺兰县处于干旱区,发展稻渔立体种养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生产的稻米被誉为“生态米”,原因是鱼、蟹粪便肥水,用肥水养稻,减少化肥的使用;气候干旱,病虫害少,不用农药。第(3)题, 贺兰山东麓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有夏季热量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靠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等。第(4)题, 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气温的影响:贺兰山阻挡了冬季风(对宁夏平原的入侵),使其冬季气温偏高。贺兰山对包兰铁路的保护作用:贺兰山阻挡了腾格里沙漠向东扩张,保护了包兰铁路。第(5)题, 宁夏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为宁夏农民增加收入提出建议:发展现代科技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延长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下图是徐先生途经某地区时拍摄的“草捆子”景观图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该图片拍摄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2.当地居民之所以打“草捆子”,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作为生活燃料
B.作为建筑材料 
C.为草场提供肥料
D.为牲畜准备越冬饲料
  坎儿井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灌溉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小型蓄水池四个部分,坎儿井普遍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在湿润地区
B.竖井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
C.暗渠主要便于坎儿井的维护
D.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4.坎儿井分布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 )
A.水源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5.新疆的瓜果有的特别甜,有的特别红,其原因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
②绿洲的水源充足
③云量多、光照强烈,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④夏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九江萍乡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牛羊跟着水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走”是传统牧区生活的写照。如今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键导航沿途寻找牛羊、“电子网围栏”等功能,牧民们可以在家“放牧”。目前,北斗智能放牧系统已经应用到新疆、内蒙古等多地的牧民家中。
材料二 西北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图。
(1)图中甲→乙→丙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 (增加或减少)。
(2)新疆牧区的牛羊逐水草于 (盆地内部或高山地带),内蒙古牧民们跟着牛羊走时,携带着“可移动的房子”—— 。
(3)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得益于我国 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属于 (选填序号:①—劳动;②—技术;③—原料)密集型产业。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45°N~50°N的优质奶源带,被誉为“乳都核心区”。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乳都核心区”地处 (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城 D.丁区域
8.导致甲→乙→丙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 B.海拔
C.纬度 D.地形
9.乙区域过度放牧导致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冰川退化
C.森林过度砍伐 D.土地荒漠化
10.生态建设惠宁夏 特色发展富万家 
  2024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调研,考察、指导工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宁夏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西夏区葡萄种植基地,了解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情况。
材料二 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把鱼、蟹养在稻田,其粪便还田,肥水养稻。加之气候干燥、病虫害少,水稻、水产品品质得以提高,同时利用彩稻种植发展观光农业。
材料三 北纬38°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当地延长产业链,发展了酿酒工业。
(1)宁夏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当地农业部门以 为主。
(2)贺兰县处于干旱区,发展稻渔立体种养的水源主要来自 ,生产的稻米被誉为“生态米”,请分析原因: 。
(3)写出贺兰山东麓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

(4)“冬季,宁夏平原因贺兰山的存在,凛冽的寒风被温润”。请据此解释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气温的影响: 。简析贺兰山对包兰铁路的保护作用: 。
(5)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宁夏调研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宁夏农民增加收入提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