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北地区
单元整合提分练
考点一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1.(凉山州学业考)下图是西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① (山脉)以西,长城和② (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北,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2)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该地区以 (气候类型)为主。
(3)③是 盆地,人口主要分布在该盆地 (内部、边缘)的绿洲上。该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通过 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东部地区,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4)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以 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④是 平原,人们引黄河水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
考点二 塔里木盆地及其开发
2.(邵阳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和中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中亚深居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材料二 新疆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区。
材料三 新疆简图及中亚棉花分布图。
(1)简要说明新疆和中亚种植棉花相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
(2)说出南疆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
(3)评价新疆油气资源开发的利与弊。
。
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读图,完成 1、2题。
1.图中①处是 ( )
A.冷湿 B.高 C.湿热 D.干旱
2.图中②处是 (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河流多分布在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
C.都是季节性河流
D.河网密布,多外流河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4年7月,某自行车骑行队游历新疆,途经了新疆最美公路——独库公路(独山子到库车)和沙漠公路(轮台到民丰)。
材料二 图1为新疆略图;图2为新疆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 图3为新疆风力发电景观图。
(1)骑行队从独山子到库车翻越了 山脉;骑行队员发现此山脉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植被比以南的 盆地植被更多,据图2说出造成此差异的因素是 。
(2)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主要原因是 。新疆水资源短缺,哈密地区是中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请为当地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提出合理的建议:农业方面 (列举一条);工业方面 (列举一条);家庭方面 (列举一条)。
(3)骑行队在骑行沙漠公路前应准备好 (填“防晒霜”或“氧气袋”)等物品,骑行沙漠公路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填“沙尘暴”或“台风”)。沙漠公路的修建,有利于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采用 (填交通运输方式)将新疆的油气资源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对西部地区的益处有 (列举一方面);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益处有 (列举一方面)。
(4)骑行队员游历新疆,途中遇到众多民族,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族,队员还在新疆许多地方看到图3所示景观,说明新疆有丰富的 资源。
4.棉花属喜温、喜光作物。结合新疆主要棉区分布图和“微笑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地区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请分析新疆棉花质量优的自然原因: 。
(2)棉花采摘期集中,之前需从省外招募大批民工前来采棉。现在新疆超过 70%的棉花田都已实现机械化采摘,这得益于 。
A.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种植规模扩大 D.土地变平坦了
(3)乌鲁木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有 。第八章 西北地区
单元整合提分练
【练真题】
考点一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1.(凉山州学业考)下图是西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①大兴安岭(山脉)以西,长城和② 昆仑山脉(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北,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2)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该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为主。
(3)③是塔里木盆地,人口主要分布在该盆地 边缘(内部、边缘)的绿洲上。该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东部地区,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4)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④是宁夏平原,人们引黄河水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
考点二 塔里木盆地及其开发
2.(邵阳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和中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中亚深居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材料二 新疆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区。
材料三 新疆简图及中亚棉花分布图。
(1)简要说明新疆和中亚种植棉花相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
(2)说出南疆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位于盆地边缘的绿洲。绿洲地区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3)评价新疆油气资源开发的利与弊。
利:为新疆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增加就业机会。弊: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油气资源的开发容易破坏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第(1)题,新疆和中亚地区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第(2)题,据图可知,南疆地区的城市位于盆地边缘的绿洲,原因是绿洲地区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第(3)题,新疆油气资源开发为新疆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增加就业机会;但是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油气资源的开发容易破坏环境。
【培素养】
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读图,完成 1、2题。
1.图中①处是 (D)
A.冷湿 B.高 C.湿热 D.干旱
2.图中②处是 (A)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河流多分布在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
C.都是季节性河流
D.河网密布,多外流河
【解析】本题组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影响。第 1 题,结合图分析,①是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所致,故其应为降水稀少,①处应填干旱。第 2题,②为干旱对河流的影响,②处应填降水少、蒸发量大,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4年7月,某自行车骑行队游历新疆,途经了新疆最美公路——独库公路(独山子到库车)和沙漠公路(轮台到民丰)。
材料二 图1为新疆略图;图2为新疆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 图3为新疆风力发电景观图。
(1)骑行队从独山子到库车翻越了天山山脉;骑行队员发现此山脉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植被比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植被更多,据图2说出造成此差异的因素是地形地势。
(2)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新疆水资源短缺,哈密地区是中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请为当地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提出合理的建议:农业方面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列举一条);工业方面水资源反复利用,将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后排放(列举一条);家庭方面使用节水龙头;用淘米的水浇花(列举一条)。
(3)骑行队在骑行沙漠公路前应准备好防晒霜(填“防晒霜”或“氧气袋”)等物品,骑行沙漠公路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沙尘暴(填“沙尘暴”或“台风”)。沙漠公路的修建,有利于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管道运输(填交通运输方式)将新疆的油气资源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对西部地区的益处有使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列举一方面);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益处有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列举一方面)。
(4)骑行队员游历新疆,途中遇到众多民族,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队员还在新疆许多地方看到图3所示景观,说明新疆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新疆的环境。第(1)题,由图可知,新疆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从独山子到库车翻越了天山山脉,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比以南的塔里木盆地的植被多,主要是因为准噶尔盆地能够受到大西洋水汽的影响,在天山以北形成山地降水。第(2)题,新疆深居内陆,加上山脉的阻挡,降水量稀少,气候干旱。合理的建议:农业方面:提高水的利用率,提倡喷灌、滴灌等;工业方面:水资源反复利用,处理合格后排放等;家庭方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洗厕所,用洗脸的水洗脚,用淘米水浇花等;推广节水器具;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第(3)题,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更加恶劣,白天光照时间长,强度大,需要准备防晒用品;在途中可能会遇到沙尘天气,甚至是沙尘暴。西气东输工程是把西北地区的油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需要油气管道进行运输。“西气东输” 工程意义:对东部——有利于缓解能源利用紧张,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民族团结。第(4)题,新疆是我国维吾尔族集中分布区,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由图可知,图示是风力发电机,说明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
4.棉花属喜温、喜光作物。结合新疆主要棉区分布图和“微笑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地区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请分析新疆棉花质量优的自然原因:光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等。
(2)棉花采摘期集中,之前需从省外招募大批民工前来采棉。现在新疆超过 70%的棉花田都已实现机械化采摘,这得益于A。
A.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种植规模扩大 D.土地变平坦了
(3)乌鲁木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有靠近棉花(原料)产地,交通便利,边境贸易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租金低。
【解析】本题考查新疆棉花生产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新疆由于地处内陆,光照强、热量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天山山麓等地有冰雪融水,绿洲有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第(2)题,新疆棉花田实现机械化采摘,主要得益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第(3)题,乌鲁木齐能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因为乌鲁木齐靠近棉花(原料)产地,交通便利,边境贸易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租金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