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0 15:48:22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抓基础 不丢分】  
考点一 江河的源地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三大江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位于(B)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 D.甘肃省
【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读图可知,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
2.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其含义是(B)
A.“世界屋脊”
B.大江大河的源地
C.中国最著名的水电站
D.野生动物的天堂
【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称号的含义。三江源地区是指我国三条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此,被称为“中华水塔”。
考点二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斑头雁被称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最高飞行高度9 000米,能直接飞越世界最高的山脉。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斑头雁数量不断增多。完成3、4题。
3.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C)
A.落基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安第斯山脉
4.下列不属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D)
A.水土流失加剧 B.草地沙化严重
C.野生动物锐减 D.噪声污染严重
【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第3题,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第4题,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源减少等。
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是(A)
A.大熊猫 B.藏羚羊
C.野驴 D.雪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珍稀的动物有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
6.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青海省和A自治区(填字母)。
(2)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图中①②③④⑤的③④⑤三条河流。
(3)F是青藏铁路,它的起点是西宁,终点为“日光城”拉萨,这条铁路通过兰青线把青藏地区与全国连接在一起。
(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以下措施①②③④⑤。
①退耕还草(林)
②全面禁猎
③禁采砂金
④休牧育草
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5)关于入藏旅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去西藏
B.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帽
C.最好带上防晒霜或防晒伞
D.最好选择冬季旅游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开发与保护。第(1)题,青藏地区主要包括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第(2)题,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建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中③是澜沧江、④是长江、⑤是黄河。第(3)题,图中F是青藏铁路,该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日光城”拉萨,全长1 956千米,并通过兰青线把青藏地区与全国连接在一起。第(4)题,近年来,由于气候暖干化趋势、过度放牧以及人类活动,使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江源地区大片土地逐渐沙化。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退耕还草(林),②全面禁猎,③禁采砂金,④休牧育草,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这将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第(5)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去旅游,做法是正确的;青藏地区气温低,旅游时准备较为保暖的衣帽,做法是正确的;青藏地区紫外线较强,旅游时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的做法是正确的;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选择冬季旅游,做法是错误的。
【提能力 争满分】
  生长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据此完成7、8题。
7.近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D)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三江源地区
8.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B)
A.为了保护环境,禁止放牧
B.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畜牧业
C.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
D.为了增加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牛羊数量
【解析】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第7题,海拔3 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最有可能是三江源地区。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1 000米到2 000米。第8题,高原地带气候高寒,不能大量种植喜温喜湿的水稻;这里生态环境脆弱,要合理发展畜牧业,既不能完全禁止放牧,也不能大幅度增加牛羊数量。
9.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条河流,表示长江的是乙。
(2)到拉萨旅游的游客多携带防晒品、衣物、氧气袋等物品,说明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高寒。
(3)简要解释下列地理现象的原因。
①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水源涵养区,海拔高。
②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水能丰富:落差大(流量大)。
③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多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人口密度大)。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第(1)题,由图可知,乙河流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第(2)题,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需要携带氧气袋;地势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需要携带衣物;地势高,太阳辐射强,需要携带防晒品。这些都说明了青藏高原的高寒特征。第(3)题,①三江是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青藏地区是三条河流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因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提供了稳定的水源而得名“中华水塔”。②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是由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③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因而适合居住。
10.三江源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形区),该省西北部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2)三江并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地区,试分析此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高山深谷,落差大,水能丰富;当地降水多,水流湍急,水量大。
(3)“三江源”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现象,危及“中华水塔”的安全,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有过度放牧、滥采乱挖等。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答:河湖淤积,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水量减少,断流时间会增长等。
(4)下列对“三江源”地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③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②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
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地区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第(1)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原,该省西北部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第(2)题,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高山深谷,落差大,水能丰富;当地降水多,水流湍急,水量大。第(3)题,“三江源”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现象,危及“中华水塔”的安全,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有:过度放牧、滥采乱挖等。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河湖淤积,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水量减少,断流时间会增长等。第(4)题,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是三江源地区首要考虑的问题。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考点一 江河的源地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三大江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位于(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 D.甘肃省
2.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其含义是( )
A.“世界屋脊”
B.大江大河的源地
C.中国最著名的水电站
D.野生动物的天堂
考点二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斑头雁被称为“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最高飞行高度9 000米,能直接飞越世界最高的山脉。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斑头雁数量不断增多。完成3、4题。
3.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
A.落基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安第斯山脉
4.下列不属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草地沙化严重
C.野生动物锐减 D.噪声污染严重
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是( )
A.大熊猫 B.藏羚羊
C.野驴 D.雪豹
6.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青海省和 自治区(填字母)。
(2)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图中①②③④⑤的 三条河流。
(3)F是 铁路,它的起点是西宁,终点为“日光城”拉萨,这条铁路通过兰青线把青藏地区与全国连接在一起。
(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
①退耕还草(林)
②全面禁猎
③禁采砂金
④休牧育草
⑤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5)关于入藏旅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去西藏
B.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帽
C.最好带上防晒霜或防晒伞
D.最好选择冬季旅游
  生长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据此完成7、8题。
7.近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三江源地区
8.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A.为了保护环境,禁止放牧
B.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畜牧业
C.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
D.为了增加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牛羊数量
9.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条河流,表示长江的是 。
(2)到拉萨旅游的游客多携带防晒品、衣物、氧气袋等物品,说明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3)简要解释下列地理现象的原因。
①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
②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水能丰富: 。
③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
10.三江源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三江源地区位于 省南部,地处我国的 (地形区),该省西北部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
(2)三江并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地区,试分析此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三江源”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现象,危及“中华水塔”的安全,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有 。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4)下列对“三江源”地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
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②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
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地区生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