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一节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第一节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0 15:41:50

文档简介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抓基础 不丢分】
1.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其牧场属于    (C)
A.温带大陆性 温带草原牧场
B.温带季风 山地牧场
C.高原山地 高寒牧场
D.亚热带季风 热带牧场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气候和牧场类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高山草甸分布广泛,形成了高寒牧场。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方。据此完成2~4题。
2.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该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D)
A.肥沃的黑土地 B.水源较好的绿洲
C.山间盆地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3.不属于该地区的优良畜种是(A)
A.三河马 B.牦牛
C.藏绵羊 D.藏山羊
4.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A)
A.青稞、小麦 B.油菜、甘蔗
C.大豆、花生 D.葡萄、哈密瓜
【解析】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第2题,从雪山、草原、牦牛、喇嘛判断该区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条件较差,只有河谷地区,因为地势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而该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肥沃的黑土地位于东北三省;水源较好的绿洲主要位于西北地区;云贵高原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第3题,三河马主产区是内蒙古牧区,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都是青藏地区的优良畜种。第4题,油菜、甘蔗为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大豆、花生为东北、华北地区的农作物;葡萄、哈密瓜为新疆地区主要农作物。
5.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C)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生产技术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6.青藏地区居民的主食是(D)
A.面食 B.米饭
C.莜面 D.糌粑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居民的主食。青藏地区居民的主食是糌粑,面食是华北地区和东北三省居民的主食,米饭是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莜面是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居民的主食。
  李明去西藏旅行,发现当地人们根据气温高低选择不同的藏袍穿法。下图示意藏袍的不同穿法。据图文材料,完成7、8题。
7.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C)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昼夜温差大 D.大风天气多
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C.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D.畜种主要有滩羊和三河马
【解析】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居民服饰及特色农业。第7题,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藏袍在一天中不同的穿法就是为了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第8题,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牲畜主要是牦牛、藏山羊、藏绵羊,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所以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滩羊是宁夏牧区的特有畜种,三河马是内蒙古牧区的特有畜种。
9.(景德镇学业考)读拉萨、成都位置示意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拉萨相比,成都年均温较高(高或低),年降水量较多(多或少)。
(2)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却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3)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
(4)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生长期长,所以农产品品质优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第(1)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与拉萨“高寒”相比,成都年均温较高;读两地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成都年降水量较多。第(2)题,成都和拉萨纬度相当,但海拔差异明显,所以气候差异大。第(3)题,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青藏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小麦。第(4)题,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生长周期长,所以农产品品质优良。
【提能力 争满分】 
  下图是中国国家画院一幅典藏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请从地理视角欣赏这幅版画,完成10、11题。
10.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A)
A.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
B.沙漠绿洲,人们运送棉花和瓜果
C.内蒙古草原,牧民们放牧牛羊
D.河套平原,农民在收割水稻
11.上述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其无关的是 (C)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热量不足,生长速度慢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第10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在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第11题,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的原因是光照强,日照时间长,作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作物积累养分多;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生长速度慢,生长期长;病虫害少与作物的穗大粒饱无因果关系。
  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个小时。读图,回答12、13题。
12.从成都到拉萨,沿着川藏铁路沿途依次可以看到(A)
A.水田农业、林业、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高寒牧业、旱作农业
C.旱作农业、渔业、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林业、旱作农业
13.与修建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C)
A.平均海拔更高
B.沿线地势起伏更小
C.修建大型桥梁隧道更多
D.沿途遍地沙漠戈壁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及地形特点。第12题,成都位于南方地区,农业类型为水田农业;铁路线继续向西,经过了金沙江,这里为横断山区,农业类型为林业;再往西到了拉萨,此地位于青藏地区,种植业类型为河谷农业。第13题,川藏铁路从成都由东向西直插横断山脉,一路横穿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大型桥梁隧道更密集。
14.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 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的林地分布在东部(或东部和东南部),A、B两地比较,气候更复杂的是A。
(2)西藏自治区的农业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3)青藏地区的草地是具有耐寒特点的高山草甸,试举出这里的一种代表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4)青藏地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而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5)图中的铁路是青藏铁路,夏季,乘火车游西藏是热门线路,有人提醒,去西藏要准备防晒霜、防紫外线眼镜和遮阳帽,原因是什么
答: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第(1)题,青藏地区的林地分布在东部,A、B两地比较,A地区山脉众多,地形复杂,气候更复杂。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西藏自治区的农业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这里种植的农作物是青稞、小麦、豌豆等。第(3)题,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是当地特有的物种。第(4)题,青藏地区气候高寒,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而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第(5)题,青藏地区主要铁路线是青藏线,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故去西藏要准备防晒霜、防紫外线眼镜和遮阳帽。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1.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其牧场属于 ( )
A.温带大陆性 温带草原牧场
B.温带季风 山地牧场
C.高原山地 高寒牧场
D.亚热带季风 热带牧场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方。据此完成2~4题。
2.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该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
A.肥沃的黑土地 B.水源较好的绿洲
C.山间盆地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3.不属于该地区的优良畜种是( )
A.三河马 B.牦牛
C.藏绵羊 D.藏山羊
4.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
A.青稞、小麦 B.油菜、甘蔗
C.大豆、花生 D.葡萄、哈密瓜
5.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生产技术
6.青藏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
A.面食 B.米饭
C.莜面 D.糌粑
  李明去西藏旅行,发现当地人们根据气温高低选择不同的藏袍穿法。下图示意藏袍的不同穿法。据图文材料,完成7、8题。
7.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昼夜温差大 D.大风天气多
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C.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D.畜种主要有滩羊和三河马
9.(景德镇学业考)读拉萨、成都位置示意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拉萨相比,成都年均温较 (高或低),年降水量较 (多或少)。
(2)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却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和小麦。
(4)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下图是中国国家画院一幅典藏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请从地理视角欣赏这幅版画,完成10、11题。
10.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 )
A.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
B.沙漠绿洲,人们运送棉花和瓜果
C.内蒙古草原,牧民们放牧牛羊
D.河套平原,农民在收割水稻
11.上述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其无关的是 (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热量不足,生长速度慢
  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13个小时。读图,回答12、13题。
12.从成都到拉萨,沿着川藏铁路沿途依次可以看到( )
A.水田农业、林业、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高寒牧业、旱作农业
C.旱作农业、渔业、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林业、旱作农业
13.与修建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 )
A.平均海拔更高
B.沿线地势起伏更小
C.修建大型桥梁隧道更多
D.沿途遍地沙漠戈壁
14.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 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的林地分布在 ,A、B两地比较,气候更复杂的是 。
(2)西藏自治区的农业集中分布在 ,农作物有 、小麦、豌豆等。
(3)青藏地区的草地是具有耐寒特点的高山草甸,试举出这里的一种代表牲畜: 。
(4)青藏地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 中,而农区和城镇多见 。
(5)图中的铁路是青藏铁路,夏季,乘火车游西藏是热门线路,有人提醒,去西藏要准备防晒霜、防紫外线眼镜和遮阳帽,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