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三节 一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第三节 一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同步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10 15:55:05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考点一  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2.下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 )
A.窑洞 B.吊脚楼
C.竹楼 D.蒙古包
4.图中景观多出现在 ( )
A.云南   B.内蒙古   C.山东  D.陕西
考点二 风吹来的黄土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冰川 B.水成说
C.风成说 D.水土流失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地区能够形成黄土高原“米粮川”的是( )
7.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的母亲河A是 河。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B ,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C (山脉名称)。
(3)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
  (包头学业考)黄土高原上那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曾提出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认可。下图是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大小分带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位于( )
A.沙黄土带 B.沙漠带
C.黏黄土带 D.黄土带
9.该图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之一。据图可以推测出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
A.自北向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读图,完成10、11题。
10.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地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
B.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
C.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
D.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1.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①窑洞 ②碉楼
③信天游 ④京剧
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1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是风挟带的沙尘当风力减弱时沉积形成,往往土层深厚肥沃、松散但又具有直立的特点,不易崩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也是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诞生地,黄土高原的不同部位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下图示意不同颗粒带的分布。
(1)位于黄土高原上黄土带内的省会城市有 和 。
(2)黄土高原颗粒带大体沿 方向延伸,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直径越来越 ,说明黄土为来自西北风挟带的沙尘逐渐沉积形成。
(3)阻挡风沙进一步向东、向南前进的山脉分别是 山脉和 山脉,因此这两条山脉便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东部、南部界线。
(4)从农耕和住宅两个方面分析黄土的哪些特点有利于中华文明在黄土高原诞生。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抓基础 不丢分】
考点一  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B)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黄土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方地区。
2.下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C)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A)
A.窑洞 B.吊脚楼
C.竹楼 D.蒙古包
4.图中景观多出现在 (D)
A.云南   B.内蒙古   C.山东  D.陕西
【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环境与民居。第3题,从剪纸中的民居特点看,属于窑洞。第4题,四省中,陕西位于黄土高原。
考点二 风吹来的黄土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C)
A.冰川 B.水成说
C.风成说 D.水土流失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成因。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黄土分布在沙漠和戈壁的下风区,因此,这就是黄土高原正好形成在蒙古高原南缘最好的证据。北风送土,填山没壑,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风势逐渐减弱,加上南方气候湿润加速土质分化,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地区能够形成黄土高原“米粮川”的是(B)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地貌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河谷区地势平坦,农田分布较广,利于农业生产,成为“米粮川”。
7.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的母亲河A是黄河。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B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C秦岭(山脉名称)。
(3)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原因是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范围、传统民居和形成原因。第(1)题,读图可知,A是黄河。第(2)题,读图可知,B为乌鞘岭,C为秦岭。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选择窑洞作为传统民居的原因是黄土的直立性非常好,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
【提能力 争满分】
  (包头学业考)黄土高原上那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曾提出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认可。下图是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大小分带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位于(D)
A.沙黄土带 B.沙漠带
C.黏黄土带 D.黄土带
9.该图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之一。据图可以推测出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致是(C)
A.自北向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解析】本题组考查黄土高原的形成。第8题,由图中城市分布可以看出,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位于黄土带,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第9题,“风成说”是指黄土高原的黄土是西北风从西北内陆地区吹来,受到太行山和秦岭的阻挡而形成了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区,根据这一学说,可以推测出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读图,完成10、11题。
10.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D)
A.黄土是由风从沿海湿润地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
B.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
C.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
D.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1.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B)
①窑洞 ②碉楼
③信天游 ④京剧
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解析】本题组考查对黄土高原成因、地表形态及民俗风情的理解能力。第10题,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一带吹来的;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的黄河水质浑浊,含沙量大;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第11题,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为了防风沙,男子常用白羊肚头巾裹头。
1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是风挟带的沙尘当风力减弱时沉积形成,往往土层深厚肥沃、松散但又具有直立的特点,不易崩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也是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诞生地,黄土高原的不同部位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下图示意不同颗粒带的分布。
(1)位于黄土高原上黄土带内的省会城市有兰州和太原。
(2)黄土高原颗粒带大体沿东西方向延伸,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直径越来越小,说明黄土为来自西北风挟带的沙尘逐渐沉积形成。
(3)阻挡风沙进一步向东、向南前进的山脉分别是太行山脉和秦岭山脉,因此这两条山脉便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东部、南部界线。
(4)从农耕和住宅两个方面分析黄土的哪些特点有利于中华文明在黄土高原诞生。农耕:黄土是风挟带的沙尘当风力减弱时沉积形成,往往土层深厚肥沃,所以黄土高原适宜发展种植业。住宅:黄土松散但又具有直立的特点,不易崩塌,该地区适宜居住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