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主题二 体量与力量
——雕塑的美感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主题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如何感受雕塑的体量美,通过详细雕塑作品分析解读,理解雕塑作品中体量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对比分析雕塑作品,让学生认知体量并不等同于体积大,而是一种饱满、具有扩张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空间占据,它是一种艺术性的表现。第二部分:如何 感受雕塑的力量美,通过《拉奥孔》雕像与中国《韦驮像》进行中西方雕塑作品赏析,体会东西方雕塑家们在塑造雕塑的力量美感时所运用的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完全不同的艺术主张。第三部分:如何感受雕塑的形态美,这是从雕塑的形态语言出发,通过引用中国古代雕塑的经典雕塑作品进行分析总结,体会中国古代雕塑“尚意”的美学思想。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对于美术鉴赏部分的学习刚刚适应并学会如何分析一件美术作品,本课通过大量雕塑作品举例分析,开拓学生眼界,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总结,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美学观念的不同。通过设计学习任务,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与能力。通过赏析,学生认识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设计理念:
本课从雕塑的体量美、力量美、形态美三个方面展开进行学习,通过举例古今中外方优秀雕塑作品,再提供给学生一部分资料信息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赏析,调动学生的热情,通过多个学习任务活动设置,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总结获取知识信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课程学习的引导者与辅助者。
教学目标:
通过教材中提供的雕塑作品和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进行赏析,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师生交流,学生自主分析,正确理解和感受雕塑作品呈现的体量美、力量美与形态美的寓意。
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雕塑的美能够积极主动阐述自己的独特理解,学生对雕塑艺术语言有一种全新的感悟和认知。
通过对中外雕塑作品的鉴赏、分析、比较,初步感受雕塑作品与历史、文化、环境、人文等直接的内在联系,体悟中外艺术家不同的表现情怀。正确认知其在中国文明史中的地位,逐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树立自觉维护、守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与观念。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雕塑作品中呈现的体量美与力量美,通过对不同主题的雕塑作品进行解读,提高学生对雕塑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审美修养。
教学难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雕塑的体量与力量之美,提升文化认知,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观。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赏析法、自主分析法
教学准备:学习任务单、视频资料、PPT课件
授课类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理念
导入 对比《米洛斯的维纳斯》与《沃尔道夫维纳斯》两件雕塑作品都被称为“维纳斯”美神,她们美在哪里?《米洛斯的维纳斯》:人体结构比例动势优美,希腊时期雕塑家对于理想美的追求 ; 《沃尔道夫维纳斯》:原始社会——生殖崇拜如何欣赏、分析、评价一件雕塑作品? 投票并说明这件雕塑作品美在哪里 同样两件维纳斯作品,通过对比让学生选择认为美的雕塑作品,同时说明原因,让学生意识到要学习如何赏析一件雕塑作品。
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一、感受雕塑的形态美:(一)什么是形态美:形态美:是指事物存在的样貌,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人物形象:夸张、陶醉、忘情人物动势:手舞足蹈的表演状态二、感受雕塑的体量美:(一)什么是体量?体量:是指事物的体积与尺度,在艺术领域也指作品的秉性与气量。赏析《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卢舍那大佛》 1.《秦始皇陵兵马俑》:群体雕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卢舍那大佛》:单一雕塑,体积大,被称为东方蒙娜丽莎。提问:作为一个观者,站在这样的雕塑面前,你的感觉如何?建造如此大的体量目的是什么?传达了怎样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猜一猜:雕塑作品的尺寸大小马踏飞燕:又叫“马超龙雀”,东汉青铜像,通高34.5CM,长45CM。B. 掷铁饼者 : 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作品,青铜雕塑,高152CM。C. 萨达尔·帕特尔: 2013年于印度建造,高度超过180米。D. 基督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总高38米,是该市的标志。E. 陶鹰鼎: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器,高35.8CM。学习任务一:雕塑的美感与体量的大小有关系吗?是雕塑的体积越大越有体量感吗?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小结:不是体积越大体量越大,而是通过饱满、具有扩张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空间占据,是一种艺术性的空间表现。师导言:一件雕塑作品体量越大,显示的力量越大?体量与力量有怎样的关系呢?三、感受雕塑的力量美:对比《拉奥孔》雕塑和《韦驮像》雕塑1.《拉奥孔》雕塑阅读学习任务单资料,分析总结 《拉奥孔》这件雕塑作品如何体现力量美?2.山西平遥双林寺的韦驮像被誉为中国第一韦驮。分析总结《韦驮像》在哪些细节刻画中体现了雕塑的力量之美。学习任务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对于古代雕塑的力量之美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小结:中国传统雕塑:以写意为主,不讲究描摹写实,更注意写意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注意内在精神的气质表现。西方古代雕塑:以写实的表现手法为主,注重比例结构的真实,造型严谨,关注外在物质世界的准确描述与再现。 观看视频《击鼓说唱俑》思考并回答: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作品在体量的表现上有哪些过人之处呢?思考并回答:你看到卢舍那大佛后有什么感受呢?能用简练的词汇形容一下这尊雕塑吗?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作品传达给观者的体量感猜测作品尺寸。小组讨论,通过学习资料,整理分析具体的雕塑作品,完成学习任务一内容。阅读学习资料,分析总结《拉奥孔》这件作品力量美的表现。欣赏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二的内容:分析总结《韦驮像》在哪些细节刻画中体现了雕塑的力量之美?请进行详细描述。小组讨论分析:完成学习任务二内容。 选择中国古代最大的群体雕塑和单一雕塑中体量大而雕刻艺术水平非常高的两件雕塑作品,体会雕塑的体量之美。 让学生通过学习资料自己选择雕塑作品进行分析,可以用一件雕塑作品具体阐述,也可以用两件雕塑作品对比分析,雕塑的美感与体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体会西方人体雕塑群像通过人物姿态、身体、表情进行真实的塑造,通过再现性方法表现人体痛苦挣扎扭曲的力量之美。通过中西对比力量美雕塑作品,感受中西方审美与文化差异,欣赏体会韦驮像艺术风格,感受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最高典范。通过作品对比分析,总结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雕塑风格的不同。
课后练习 徐冰雕塑作品《凤凰》,猜测一下这件作品采用了什么材质进行创作的?课后思考:从材质的艺术加工及作品创作内涵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徐冰这件雕塑作品的高明之处在哪里?作者通过此作品的材质与媒介,表达了什么样的艺术观念与创作内涵?(以文字总结的形式写出3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 猜测雕塑作品的材质 从这件作品可以发现材质媒介的选择与利用对作品艺术特征的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欣赏雕塑艺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欣赏呢?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用心的关注我们身边的雕塑艺术,用鉴赏的眼光去发现雕塑作品不同的艺术特色,用我们敏锐的感知去品味生活中这份难得的艺术情趣,体会雕塑艺术恒久的生命力。 形态美体量美力量美 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回顾温习,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3.2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形态美体量美力量美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