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能力整合三 学案(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能力整合三 学案(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10 18:4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章末能力整合三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保护
(1)六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主要污染物 主要危害
温室效应 CO2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水位上升,陆地面积减小等
酸雨 SO2、NOx 土壤酸化、水源污染、建筑物被腐蚀等
臭氧层破坏 氟氯代烷、NOx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多,给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危害
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NOx 刺激人体器官,特别是人的呼吸系统,使人生病甚至死亡
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制品 ①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②混入生活垃圾中难处理、难回收③易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续表
赤潮和水华 废水中含N、P元素的营养物质 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使水体浑浊变色,水质恶化
(2)环境问题中的几个注意点
①酸雨中的酸度主要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为主,主要是燃烧含硫物向大气中排放SO2等酸性气体导致,SO2H2SO3H2SO4。
②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它包括雨、雪、雾、冰雹等降水过程。天然降水pH在5.6左右,这是由于大气中溶有CO2的缘故。
③赤潮——发生在海水中,水华——发生在淡水中。
2. 绿色化学
(1)有关概念
①绿色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念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这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②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开展的如下图所示
(2)原子经济性
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B.M.Trost在1991年首先提出“原子经济性”的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如完全的加成反应:A+B―→C),达到零排放。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其定义可表示为原子利用率=×100%。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3. 碳中和
2020年9月,我国作出对于全球减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二、 脱硫
1. SO2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1)SO2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
(2)SO2危害:
污染大气、形成酸雨(pH<5.6),危害人体健康。
(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途径1: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途径2:
2SO2+O22SO3、SO3+H2O===H2SO4
(4)防治:开发新能源、燃煤脱硫、净化工业废气。
(5)设计脱硫(SO2)方法(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维度认识SO2的性质)
类型1:SO2是酸性氧化物,加碱性物质脱硫(SO2),生成亚硫酸盐,亚硫酸盐容易被氧化成硫酸盐,制得有用产品;或者亚硫酸盐继续参加后续反应,重新生成SO2和碱性物质,碱性物质可循环使用,SO2也可回收再利用。
方法 原理
钙基固硫法(加CaO或CaCO3) ①将石灰石粉末加水制成浆液作吸收剂:CaCO3+SO2===CaSO3+CO2、2CaSO3+O2===2CaSO4加CaCO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2SO2+O2===2CaSO4+2CO2②加Ca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2SO2+O2===2CaSO4(生成石膏,变废为宝)
氨水脱硫法 ①NH3(少量)+SO2+H2O===NH4HSO3、2NH3(过量)+SO2+H2O===(NH4)2SO3[或NH3·H2O(少量)+SO2===NH4HSO3、2NH3·H2O(过量)+SO2===(NH4)2SO3+H2O]②达到一定浓度后用浓硫酸酸化:(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2NH4HSO3+H2SO4===(NH4)2SO4+2SO2↑+2H2O产物(NH4)2SO4可用作氮肥,产物SO2可用于制漂白剂、消毒剂和生产硫酸
钠碱脱硫法 ①2NaOH(过量)+SO2===Na2SO3+H2O,Na2CO3(过量)+SO2===Na2SO3+CO2②Na2SO3+SO2+H2O===2NaHSO3③2NaHSO3Na2SO3+SO2↑+H2O(Na2SO3和SO2循环利用)
类型2: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加氧化剂(如NaClO、NaClO2等)脱硫,生成硫酸盐,或加还原剂(如CO等)脱硫,生成硫单质。
2. 硫化氢(H2S)污染的治理
(1)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腐蚀性的酸性气体,工业上排放的H2S不仅腐蚀设备,还会污染环境。
(2)H2S脱硫方法(根据H2S的性质用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个方案脱硫)。
方案一:氧化还原反应。
用氧化剂(如FeCl3等)氧化生成硫,回收利用;用K2FeO4作氧化剂,将H2S氧化为硫酸盐;H2S和SO2尾气联合处理生成硫。
方案二:电化学脱硫,生成硫单质。
方案三:分解法回收硫单质,并且获得清洁能源氢气。
方案四:非氧化还原反应。
利用氢硫酸的酸性,用氨水、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吸收。
三、 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1. 常见的污染类型
(1)光化学烟雾: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2)酸雨: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3)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4)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2. 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
工业尾气中的NOx常用碱液吸收处理主要反应为
NO+NO2+2OH-===2NO+H2O、2NO2+2OH-===NO+NO+H2O
(2)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类型1 化学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有关低碳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禁止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B. 推广使用煤液化,可减少CO2的排放
C. 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
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将CO2氧化为甲烷(CH4)
2. 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
B. 将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
C. 利用可降解塑料代替聚氯乙烯等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与廉价易得的化学物质反应加以控制、消除或回收利用
3.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将废弃物倾倒于海洋中
D. 无限度地开采煤等矿物资源
4. 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内容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
A. 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2:SO2+2NH3+H2O===(NH4)2SO3
B. 消除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
C. 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 制CuSO4:2Cu+O2+2H2SO42CuSO4+2H2O
类型2 脱硫
5.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环境问题,可用多种方法脱除。
Ⅰ. 由次氯酸钠碱性废水(含有杂质Ca2+)处理硫酸工业尾气的流程如下:
(1)控制合适的条件有利于提高SO2的吸收率(脱硫率)。
①脱硫时需保持溶液呈碱性,此过程的主要反应之一为SO2+2OH-===SO+H2O;另一个为二氧化硫与次氯酸钠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高脱硫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 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 吸收塔中喷淋的碱液与气体逆向接触
c. 提高碱液pH
③温度控制在40~60 ℃之间,脱硫率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 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SO4。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双碱法脱除烟气中SO2的过程如图所示。
(4)脱除SO2的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___(填化学式)。
(5)过程Ⅱ中,1 mol O2可氧化________ mol Na2SO3。
6. 二氧化硫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采用多种方法脱硫。
(1)石灰石脱硫。工业上燃煤时常在煤炭中加入一定量石灰石,于850 ℃通入一定浓度的氧气,实现从源头上减少SO2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性溶液脱硫。氨水、ZnO水悬浊液吸收烟气中SO2后经O2催化氧化,可得到硫酸盐。已知:室温下,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S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1所示。
①氨水吸收SO2。向氨水中通入少量SO2,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通入SO2至溶液pH=5时,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ZnO水悬浊液吸收SO2。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阶段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海水脱硫。海水中含有少量碳酸盐(CO和HCO),呈微碱性(8.0≤pH≤8.3)。海水脱硫过程如图2所示:
①在SO2吸收塔中采用海水从塔顶喷洒,烟气从塔底鼓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相比氨水脱硫,海水脱硫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3 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7. “以废治废”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
Ⅰ. 汽车尾气(含CO、NO等)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放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能使CO跟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
(1)写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跟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
(3)过量的石灰乳吸收工业废气环节需要充分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SO2被石灰乳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可以是空气,废气中的________被空气中的O2氧化。处理含NH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8.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
①如果选择上图中A作为氨气的发生装置,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a→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③若用通式NOx表示氮氧化物,则每摩尔氨可将________ mol的NOx转化为N2。
(2)NO和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NO+NO2+2OH-===2NO+H2O,2NO2+2OH-===NO+NO+H2O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 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 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 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将NO、NO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备重要的工业原料Ca(NO2)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2)∶n(NO)>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NO2)∶n(NO)<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末能力整合三
1. C 解析:现代社会化石燃料仍是主要能源,不可能禁止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应该合理使用,A错误;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颗粒污染物的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错误;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C正确;CO2转化为甲烷时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不是氧化而是还原,D错误。故选C。
2. B 解析:综合利用化石燃料,提高其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A正确;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造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B错误;塑料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而造成“白色污染”,因此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因此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与廉价易得的化学物质反应加以控制、消除或回收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
3. A 解析: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新能源汽车使用清洁能源,如电能、氢能等,对环境较为友好,A正确;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塑料袋难以降解,在自然环境中会长期存在,形成“白色污染”,它们可能会被野生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还会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破坏生态环境,B错误;将废弃物倾倒于海洋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环境破坏行为。废弃物中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药剂、塑料垃圾等,这些物质会污染海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C错误;无限度地开采煤等矿物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做法。煤等矿物资源是有限的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同时,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对土地、水资源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D错误。故选A。
4. C 解析:用氨气和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减少了污染性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A正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氮氧化物,减少了污染性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B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有二氧化硫放出,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错误;制备硫酸铜过程无污染性气体产生,符合绿色化学理念,D正确。
5. (1)①SO+ClO-===SO+Cl-(或SO2+ClO-+2OH-===SO+Cl-+H2O)
②bc ③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NaClO不稳定分解或温度过高SO2溶解度减小 (2)CaSO4(或CaSO4·2H2O) (3)2Mg(OH)2+2SO2+O2===2MgSO4+2H2O (4)NaOH (5)2
解析:硫酸工业尾气通入次氯酸钠碱性废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次氯酸钠能将SO氧化为SO,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生成硫酸钙沉淀,过滤滤液处理得到硫酸钠晶体;
(1)①废水中含有次氯酸钠,能将SO氧化为SO,离子方程式为SO+ClO-===SO+Cl-或SO2+ClO-+2OH-===SO+Cl-+H2O;②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气体与液体接触不充分,降低脱硫效率;吸收塔中喷淋的碱液与气体逆向接触,可以增大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脱硫效率;提高碱液pH可以充分吸收SO2,提高脱硫效率;选b、c;③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NaClO不稳定分解且温度过高导致SO2溶解度减小,所以温度控制在40~60 ℃之间,此时脱硫率较高。
(2)废水中含有Ca2+,SO2被氧化为SO,Ca2+与SO结合成微溶物CaSO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aSO4或CaSO4·2H2O。
(3)Mg(OH)2将SO2转化为MgSO4,二氧化硫被氧化,则空气中氧气为氧化剂参与反应,发生反应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4)由图可知,NaOH在过程Ⅰ中消耗,在过程Ⅱ中生成,可循环利用。
(5)过程Ⅱ中,1 mol O2参与反应时转移4 mol电子,可以氧化2 mol Na2SO3。
6. (1)2CaCO3+2SO2+O22CaSO4+2CO2
(2)①2NH3+H2O+SO2===2NH+SO(或2NH3·H2O+SO2===2NH+SO+H2O) HSO ②ZnSO3
(3)①气液逆流,增大吸收面积,使SO2被充分吸收 ②不添加药剂,节约淡水,不产生副产品和废弃物
解析:石灰石脱硫中石灰石的成分为碳酸钙受热生成的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钙与氧气生成硫酸钙;
碱性溶液脱硫中氨水、ZnO水悬浊液吸收烟气中SO2后经O2催化氧化,可得到硫酸盐;
海水脱硫中海水中含有少量碳酸盐吸收二氧化硫;
(1)石灰石的成分为碳酸钙受热生成的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钙与氧气生成硫酸钙,以此分析答案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
(2)①向氨水中通入少量SO2时,SO2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SO2===2NH+SO(或2NH3·H2O+SO2===2NH+SO+H2O);根据图像1,溶液pH=5时,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为HSO;②反应开始时,悬浊液中的ZnO大量吸收SO2,生成微溶于水的ZnSO3,此时溶液pH几乎不变;一旦ZnO完全反应生成ZnSO3后,ZnSO3继续吸收SO2,生成易溶于水的Zn(HSO3)2,此时溶液pH逐渐变小,SO2的吸收率逐渐降低,这一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ZnSO3+SO2+H2O===Zn2++2HSO(或ZnO+2SO2+H2O===Zn2++2HSO);故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ZnSO3;
(3)①在SO2吸收塔中采用海水从塔顶喷洒,烟气从塔底鼓入,其目的是气液逆流,增大吸收面积,使SO2被充分吸收;②相比氨水脱硫和生物质热解气脱硫,海水脱硫的优点是不添加药剂,节约淡水,不产生副产品和废弃物。
7. (1)2CO+2NON2+2CO2
(2)催化转化器将污染性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无害的CO2和N2,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
(3)充分吸收CO2、SO2 Ca(OH)2+SO2===CaSO3+H2O
(4)NO NH+NO===N2↑+2H2O 1∶1 (5)CO
解析:Ⅱ.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据此分析解题。
(1)根据题给信息: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这气体是CO2和N2,所以2CO+2NO2CO2+N2;
(2)由题干信息可知,催化转化器将污染性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无害的CO2和N2,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
(3)由分析可知,过量的石灰乳吸收工业废气环节需要充分搅拌,其目的是充分吸收CO2、SO2,SO2为气体、氧化物,CaSO3为沉淀,石灰乳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不能拆,故其中SO2被石灰乳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
(4)由分析可知,NO能够被O2氧化为NO2,NO2和NO的混合气体能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则X可以是空气,废气中的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处理含NH废水时即NH与NO反应生成N2和H2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NO===N2↑+2H2O,该反应中NH的N由-3价变为0价,NO中N由+3价转化为0价,故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5)由分析可知,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故答案为:CO。
8. (1)①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②dcfei ③x (2)①BC ②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 放出的气体中NO含量升高 (3)2NO+O2+4CO4CO2+N2
解析:A作为氨气的发生装置,采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加热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C干燥氨气,D向下排空法收集氨气,F吸收尾气。根据氧化还原的原理分析氮的氧化物与氨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一氧化碳等的反应。
(1)①如果选择上图中A作为氨气的发生装置,采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加热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H2O+2NH3↑;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图中的装置,A制取氨气,C干燥氨气,D向下排空法收集氨气,F吸收尾气,其连接顺序:a→dcfe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③若用通式NOx表示氧化物,电子守恒得到,2NOx~N2~4x e-,2NH3~N2~6e-,4xNH3~2xN2~6NOx~12x e-,则每摩尔氨可将x mol的NOx转化为N2;
(2)NO和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NO+NO2+2OH-===2NO+H2O,2NO2+2OH-===NO+NO+H2O。
①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反应不充分,尾气的去除率降低,故A不符;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增加接触机会,使反应更充分,故B符合;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增大NaOH的浓度,提高气体的转化率,故C符合;故答案为:BC;②将NO、NO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备重要的工业原料Ca(NO2)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2)∶n(NO)>1,则二氧化氮过量,二氧化氮可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3)2,则会导致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若n(NO2)∶n(NO)<1∶1,则一氧化氮过量,则会导致放出的气体中NO含量升高;
(3)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与氧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达到净化的目的,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方程式:2NO+O2+4CO4CO2+N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