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培优3 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培优3 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11 18:1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培优3 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
                
【知识归纳】
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
1. 气体法(假设杂质为NaCl)
(1)测定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2)实验操作:向m g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 mol×106 g·mol-1=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
2. 沉淀法(假设杂质为NaCl)
(1)测定原理:Na2CO3+BaCl2===BaCO3↓+2NaCl。
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2)实验操作:先将m 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沉淀的质量为n g。
(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106 g·mol-1=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100%。
3. 双指示剂滴定法(以Na2CO3、NaHCO3混合物为例) 
(1)在混合物的试液中先加入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褪色,这是第一滴定终点。Na2CO3被滴定成NaHCO3。滴定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设在第一滴定终点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mL)。
(2)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此时NaHCO3被滴定生成CO2,反应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设此阶段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mL)。
(3)根据V1和V2可以计算出混合物样品中Na2CO3、NaHCO3两种物质的含量。
【专项训练】
1.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
A. 取a g该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 g
B. 取a g该混合物与足量石灰水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b g固体
C. 取a g该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 g固体
D. 取a g该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 g
2. 为测定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已知杂质为NaHCO3),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一:样品经加热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并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1)加热样品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方案二: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装置C中碱石灰增重m1 g。则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方案三: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利用其质量差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连接好的实验装置如图: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一定量样品装入广口瓶中;
③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止水夹,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称量干燥管A质量;
⑤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⑥打开止水夹,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A质量。
(3)操作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OH溶液(足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有两支盛放碱石灰的干燥管(图中A和B),若只保留干燥管A将会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项培优3 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
1. D 解析: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剩余b g固体,利用固体质量的差值,可根据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A不符合题意;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b g固体为碳酸钙,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混合物总质量可以列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测定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B不符合题意;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则b g固体为氯化钠,根据Na元素守恒,列方程组可计算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C不符合题意;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则增重的b g气体的质量不全是二氧化碳的质量,还有水蒸气的质量,所以不能测定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D符合题意。故选D。
2. (1)B (2)2NaHCO3Na2CO3+H2O+CO2↑ ×100% (3)检查装置气密性 (4)2OH-+CO2===CO+H2O (5)偏小 去掉B将会使A增重偏大,A的作用为吸收生成的CO2,相同质量时碳酸氢钠生成CO2较多,即A增重越多NaHCO3越多,则Na2CO3越少
解析:(1)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分解,加热样品所选用的仪器是坩埚;
(2)A中发生的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若装置C中碱石灰增重m1 g,即生成的CO2为m1 g,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2,则由
)CO2,44,m1))
得m2==,则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
(3)连接好实验装置第一步应该是检查装置气密性,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才能做后续实验;
(4)先把空气通过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减少实验误差,离子方程式为2OH-+CO2===CO+H2O;
(5)装置A是吸收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CO2,装置B是吸收空气中的CO2,若只保留干燥管A,会把反应生成的CO2和空气中的CO2全部吸收,会使计算得出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大,计算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