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教案设计 探秘表现性色彩——理解虚实(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鉴赏教案设计 探秘表现性色彩——理解虚实(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5-10 16:3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术鉴赏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探秘表现性色彩——理解虚实》
章节名称 《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
课标要求 通过图像识读进行审美判断,理解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通过对西方现代派美术作品的赏析,理解艺术家化实景为虚境的艺术创作过程。 利用跨学科的方式——对诗的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同一问题,培养学生象专家一样思考的学习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理解“虚实”在中外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准确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性色彩,感受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善于接纳不同文化勇于创新。
教学重点 理解色彩表现类型中的表现性色彩。
教学难点 理解理解表现性色彩是一种创造性的绘画语言。
学情分析 本课的课题是高中美术鉴赏人教版选修绘画模块《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中第六课的内容。色彩这一课题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初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中学生都或多或少接触学习过,但将色彩以概念的形式进行理性思维层面上的学科理解还是比较陌生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以更加抽象的思维方式进行推理和思考。因此,本课组织了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虚实转换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创造的问题,从而更加准确而深刻的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性色彩,培养他们多方面联想的能力,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学生课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阅读教材第67——69页的相关内容进行课前预习。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问题发现与探究指导法 实践指导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 【提出问题】: 不知道大家以前是否了解过表现性色彩或者是看过一些表现性的绘画作品呢? 【故事导入】: 请大家来看这幅画,这幅作品是19世纪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所画的肖像作品——《戴帽子的女人》,关于这幅作品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说有一天马蒂斯为一位戴帽子的女士画了一幅肖像,在作品完成后,女士说道:先生,难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样子吗?很显然这位女士对这幅作品满意不满意啊?嗯不是很满意,设想一下,如果请一位画家为我们画像,如果画成这幅画的样子,我们也很难接受对不对?你们猜马蒂斯怎么说?马蒂斯自信的回答道: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是一幅画。我想这位女士的不满,多半是来自于画面中的色彩吧,或许画家运用这样的色彩,女士就不会有这样失望了,可是马蒂斯自信的回答让我们不得不相信:画家一定有这样画的道理,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解密画家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为什么要这样画吧? (板书)本课课题:探秘表现性色彩——理解虚实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画家们通常采用的色彩表现类型有哪些? 1.教师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将学生带入情境并将问题植入情境: “画家一定有这样画的道理,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解密画家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为什么要这样画吧?” 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题,以图像识读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在图像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环节二 自主学习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67页,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关于色彩表现多样性部分的内容,第一各问题什么时色彩?第二个问题色彩表现的多样性有哪些?在回答问题之前大家来看一下我们本节课的课堂评价记录单,我们本节课的问答将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 抢答的规则是这样的,现在开始阅读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 (板书)一、色彩表现的多样性 (板书)1.色彩:语言? 【教师提问】: 色彩怎么会是语言呢? 我们来看这幅图,假设这是两个大小一样的箱子,如果让你去搬,你觉得哪个更轻一些呢? 【学生回答】: 浅色的箱子给我们一种明快,轻巧的感受,而深颜色的箱子则给了我们一种厚重,沉闷的感受。 【教师引导】: “浅绿色”告诉我,它更轻一些!原来色彩会说话呀,它就像语言一样可以表达和影响我们的感受!画家们太聪明了,他们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才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色彩表现类型,比如写实性色彩,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等等。那么什么是写实性色彩? (板书)2.类型:写实性 表现性 装饰性 1.教师通过创设现实情境进行提问,学生通过速读的方法整理信息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通过自学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教材在短时间内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环节三 合作探究 现在大家来做一个连线题。 说一说这几幅肖像作品分别是写实性的?装饰性的?还是表现性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并引导】: 看来大家一致认为马蒂斯的这幅作品是运用的表现性色彩啊,现在老师又有疑问了,为什么马蒂斯没有用写实性或装饰性色彩来表现这位女士呢, 如果这样那位女士一定会非常满意的,可是马蒂斯偏偏选择了这样一种表线性色彩为自己代言为什么呢?那马蒂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表现性色彩为他代言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虚实的角度切入,通过对虚实的理解去解密表现性色彩! (板书)二、理解虚实——解密表现性色彩 【教师提问】: 通常意义上对虚实的理解?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 我们今天要说的虚实,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虚实的深层次的理解,是虚实间如何转换的问题,通过理解虚实间如何转换,从而理解艺术家如何化实景为虚境,化景物为情思,创造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审美意象,帮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表线性色彩。 下面我们看一下虚实间如何转换?艺术家是如何化实景为虚境的?大家来看这段表述,大家一起大声的读一下。 (板书) 艺术作品: 客观事物 联想感受 艺术形象 实 虚 【教师提问】 在这句诗中谁是客观事物,他们是实的还是虚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诗人由娇艳的桃花引发了对春的感受是怎样的?嫩和新。这嫩是由桃花和柳叶引发的对春的感受,那么新是诗人进一步要表达的思想,所以这嫩和新是实还是虚? 【学生回答】。 诗人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春的审美意境,使我们对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所以你们说欣赏一首诗一幅画,欣赏的是意境,这意境其实就是什么?虚境。化实景为虚境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句诗里诗人创造出了新的语言表达方式。 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 【教师提问】; 在这幅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人物场景和现实中的一样吗?由此感受和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画面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境?画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所以无论是刚才的那句诗,还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画,都是艺术家在化实景为虚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的语言,新的色彩,新的形象,它比写实的色彩和形象更直接,更生动,更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就象马蒂斯的这幅肖像画,马蒂斯将各种颜色铺在了这位女士的脸上和身上,这使这幅画初看起来是那样的怪异,因为它看上去和那位现实中的女士完全不同,画家仅仅是运用了夸张的色彩表达着他自己的感受和理想,正如故事的开始所说的那样,他画的的确不是这位女士,而是他的感受和情绪,是虚境而不是实景。正如马蒂斯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有颜色,我有画布,哪怕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画——我也一定要纯粹的表现自我。” 设置关于色彩表现类型的连线题,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回答。 2.分析讨论蒙克的作品《呐喊》,教师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这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要求。
环节四 创意实践 老师平时也进行了很多化实景为虚境的创造,创作了很多家乡题材的版画作品,现在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感受一下。 PPT播放视频 这幅作品题为《牧歌——寻》是今年的新作,大家来看作品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相比一样吗? 老师也通过化实为虚的方式,夸张了人物的肤色和手部,这是为了表现蒙古人的粗犷与坚毅,渐渐远去的马提琴声消失在草原的深处,逐渐被城市的喧嚣所取代,这也是一个化实景为虚境的过程,舍弃了写实性的细节是为了更准确的传达出情感。 下面请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用色彩为自己代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色彩世界。用色彩说出你的感受! 【课堂创意实践】: 请大家参照草原上的撒日朗花的形象,使用材料包中的彩笔卡纸等工具(任选),用色彩自由的表达你的情绪和感受。 【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讲到了,色彩是一种语言,他就像我们说话一样,能表达我们的感受,画家们巧妙的运用了这一点,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色彩表现类型,那么这其中表现性色彩是最令我们费解的了,它不受自然色彩的限制,这是因为画家们为了更直接更充分的表达他的感受和思想,化实景为虚境,使色彩摆脱了自然界中真实色彩的束缚,创造出了新的色彩新的形象,正如纳比派色彩大师维亚尔说:艺术应该是精神的创造物,自然只是一种机遇,艺术家应该从主观上重新安排他们,这种重新安排的自然界要从美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出发。 化实为虚,放飞想象,升华情感,自由创造,你就会收获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色彩空间,这个空间是属于你的。 学生以PPT展示的撒日朗花的形象进行色彩的创意表现,教师进行实践指导。 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的过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现性色彩的创意体验,这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创意实践”的要求。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探究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及其代表作。 2、观看影片《挚爱梵高》。 3、结合所学从化实为虚的角度 分析梵高的作品《星空》。 。
板书设计
探秘表现性色彩 ——理解虚实 色彩表现的多样性: 色彩:语言? 写实性 类型: 表现性 装饰性 理解虚实——解密表现性色彩 新语言 客观事物 联想感受 艺术形象 新色彩 艺术作品: 实景 虚境 创造 新形象
7 /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