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培优11 有机反应类型的归纳与判断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培优11 有机反应类型的归纳与判断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11 18:1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培优11 有机反应类型的归纳与判断
                
【知识归纳】
1.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判断的基本思路
2.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与有机物类别的关系
3. 依据反应条件判断有机反应类型
(1)当反应条件是稀硫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类或糖类的水解反应。
(2)当反应条件为Cu或Ag作催化剂、加热并有O2参加反应时,通常为醇的催化氧化。
(3)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H2参加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苯环的加成反应。
(4)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卤素单质(Cl2或溴蒸气)反应时,通常为烷烃或苯环侧链烷烃基上的氢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
(5)当反应条件为铁或FeX3作催化剂且与X2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发生取代反应。
(6)当反应条件是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专项训练】
                                  
1.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不能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
B. 该有机物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 该有机物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D.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
H是生产某些液晶材料和药物的原料,现以烃A为基础原料合成H的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机物D、G一定为卤代烃
B. 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二个峰
C. 合成过程涉及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D. 反应⑤可能生成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 (2024·徐州三模)有机化合物Z是一种重要化工中间体,可由如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涉及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B. Y分子中sp2和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比为1∶2
C. X、Y均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D. 1 mol X与氢气反应最多消耗氢气3 mol
4. (2024·苏锡常镇二模)异甘草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物功效。合成中间体Z的部分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缩聚反应
B. 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1 mol Z中含有5 mol碳氧σ键
D. 等物质的量的X与Y分别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消耗Br2的量相等
专项培优11 有机反应类型的归纳与判断
1. A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和羧基,能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A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B正确;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C正确;有机物含有羟基、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故选A。
2. C 解析: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l,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C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为ClCl,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为,E与溴水发生加成生成FBrBr,F发生加成生成G为BrBr,G在NaOH水溶液作用下生成H,或F发生水解生成G为HOOH再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以此解析;根据分析,有机物D为卤代烃,G可以为卤代烃或醇类,A错误;H为对称结构,有3种不同环境的H,有三个峰,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合成过程涉及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C正确;反应⑤可能生成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D错误。故选C。
3. A 解析:X和Y反应历程:
,因此该反应涉及加成反应、消去反应,A正确;Y分子中sp2和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比为1∶4,B错误;X含有醛基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Y无醛基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C错误;1 mol X与氢气反应最多消耗氢气4 mol,加成苯环需要3 mol氢气,醛基需要1 mol氢气,因此1 mol X与氢气反应最多消耗氢气4 mol,D错误。
4. A 解析:X中的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由于羟基的邻、对位上有H原子,故能与甲醛等发生缩聚反应,A正确;由于羰基是平面形结构,故Y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由Z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6 mol碳氧σ键,C错误;由于Br2只能与羟基邻、对位上的H原子发生取代反应,故1 mol X最多能消耗3 mol Br2,1 mol Y最多能消耗2 mol Br2,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