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1.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建交的史实,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成就等史实。
2.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理解新中国外交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及影响。
3.立足史料证实家国情怀,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增强热爱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建交的史实,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成就。
课程导入
①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
②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和平方面的合作。
③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1、新中国与联合国
④为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
(1)时间:
(2)会议:
(3)经过:
(4)意义: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驱逐出去。
“乔的笑”
①对中国:正式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国际事务的作用与影响;
②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助力全球抗疫
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中国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国担当: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后……
知识拓展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美国
中国
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可增加对付苏联的实力
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
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1)中美关系的改善
1、中美建交
2)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197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队员科恩为赶比赛,意外搭上了中国队的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这本是一件运动员友好交往的小事,却打开了中美交往的新局面。
毛泽东听闻此事后,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得知消息后,电示美国队:“务必去北京。”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美国一批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1、中美建交
3)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4)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中美正式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①古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等方面都强于日本。中日之间交往密切,关系呈现出友好。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
②近代,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1868年,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强大后的日本从此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灾难。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强占中国台湾。
③20世纪30年代,日本卷入了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统治集团发动了对外战争,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918事变”占领东北全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经过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知识回顾
2、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 中日联合声明 ,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9月29日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出现了与中国
建交的热潮
3、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高潮
1.含义:
2.原则:
3.政策:
一方面指全面推进与各种类型国家的外交活动,另一方面指在各领域寻求与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友好合作。这一外交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5.措施:
①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大国)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6月2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
2019年11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努力共谱合作新篇章》的重要讲话。
5.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外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中国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面对世界环境问题:中国提出“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面对复杂国际关系:中国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界贫困问题:中国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5.措施: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6.成就:
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任人宰割
参与者、建设者
贡献者、引领者
外交弱国
外交大国
外交强国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旁观者
中国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成为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提供了许多中国方案
7.影响:
世界期待中国声音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21个成员。中国参加了西雅图峰会、茂物峰会、大阪峰会等多次峰会,同时,中国还分别在上海、北京成功举办了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
课堂检测
1. 外交活动要应对世界形势的变化,营造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国际环境。下列历史阶段与外交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参加万隆会议
C.改革开放初期——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一史事( )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反映了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C.表明了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促进了与欧盟国家外交关系的发展
C
B
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3.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这是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这是因为该决议的通过 ( )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C.迫使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D.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
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
A.“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 B.“锻炼身体,保家卫国”
C.“体育是外交先行官” D.“新北京,新奥运”
A
C
课后活动
课堂检测
5.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6.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D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