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艺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艺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5-10 16:4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课题 《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艺术》
教科书 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标要求
本课程蕴涵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观与哲学观,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 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文化意蕴。本课程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与民间美术传统认知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传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与技艺,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 的民族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从民间传统文化中吸 取精华,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教学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1.民间美术分类与民俗文化 2.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意义 3.剪纸艺术的方法及运用
学习者分析
作为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对于民间美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能对民间美术和民风民俗感兴趣,学生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便于开展剪纸实践活动。由此,利于更好地开展本堂课。
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对我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及应用和内涵的把握,引导学生深入发掘剪纸艺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希沃白板的新功能设计游戏环节,随堂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体验剪纸的乐趣,并把组内同学的剪纸进行粘贴组合成一系列故事,让学生讲解其小组设计理念及故事情节。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个活动设置,使学生感受劳动人民思想和追求的同时启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中国民间美术的含义及特点以及剪纸的方式方法
难点 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以及剪纸艺术中剪纸方式的区分、结合及和折纸方式应用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本科内容,搜集关于中国民间美术和剪纸艺术的相关资料。 准备本节课所用的剪纸材料:剪刀、刻刀、胶水、彩纸等用具。
学习策略 教法:欣赏法、讲授法、视频导入、实物展示。 学法:学生动手练习、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结果与反思
课堂参与情况 自评、学生互评、师评(综合课堂提问、课堂观察、学习任务 单完成度的评价) 优秀
知识运用情况 一般
作业完成情况、创意度 加油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欣赏朗诵唐诗《采胜》 问:唐诗《采胜》描写的是什么场景? 这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美术形式就叫做民间美术。除了剪纸意外还有哪些民间美术形式?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推开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之门。 创设情境,导入本节课课题,让同学们由剪纸艺术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美术。 欣赏朗诵 回答问题: 描写古代佳人在剪纸时的优美动作以及剪出的花鸟鱼虫效果非常精美。
(一)民间美术的含义及特点: 问1:文人艺术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比如(看图片)那普通百姓有对美的需求和表达吗?引出中国民间美术的含义。 普通人民百姓也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也就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 通过问答1引出民间美术的含义。 通过问答2、3引导学生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特点。 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问答法和讲授法,了解剪纸的形式及分类。 问2:什么时间节点的时候人民百姓对美的表达情感尤为强烈呢?节日庆典、生子祝寿 问3:说一说节日庆典时的民间美术形式。 (二)剪纸 剪纸是具有悠久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 1、剪纸形式: 问1:两幅蝴蝶剪纸作品有何区别? 阳刻:刻底留图、笔笔相连 阴刻:刻图留底、线线相断 现在多采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 课堂小练习:分辨阴刻、阳刻小游戏。 2、剪纸分类:单色剪纸、彩色剪纸(套色、染色)、刻纸、撕纸等 3、古代剪纸与现代剪纸对比: 古代南北朝时期《对猴团花》与现代库淑兰《乡土生活》对比 形式:对称—不对称 色彩:单一—丰富 造型:简单—复杂 工艺:剪纸—剪纸粘贴 原始社会的彩陶上图案和岩画上的图形,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汉代的画像石,不管在造型方式和艺术特征上现代剪纸与远古艺术工匠的艺术手法都有相似之处。 4、剪纸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5、剪纸方法:教师演示折纸剪纸方法 团花纹样(中心对称) 连续纹样(单元重复) 答1:中国画:范宽《溪山行旅图》油画:梵高《向日葵》 答2:“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3:春节—窗花、年画、花馍等。中秋—花灯、兔儿爷泥塑等。结婚生子—喜字、虎头帽、虎头鞋等 思考回答问题 课堂练习比赛 小组根据老师给与的关键词进行延申讨论 结合现实生活,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演示折纸剪纸方法。 总结大家回答的大多是现代剪纸的更新和创造,当然也有传承。 将剪纸艺术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使课堂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讲解,了解剪纸的折纸方法,以便后期独立完成创作。
课堂活动
课堂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 创作剪纸作品 题材自拟 形式不限 (剪纸,刻纸、撕纸、拼贴等) 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形式,创作剪纸作品,运用拼贴形式,形成故事情节。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激发学生表现力,体验民间美术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业展评
各组同学分别派出代表展示创作作品。并派代表阐述创作原因、意图和主题,并评说作品创作方法和意义。 教师评价:利用希沃助手投屏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多方位评价 通过作品展示评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挖掘优点,促进提高,激发和延续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学生自评:每组派出代表讲解本组作品内容及创作形式,展评作品,总结收获与体会。
课后拓展
民间美术的其他形式: 呼伦贝尔民间美术形式: 达斡尔族:哈尼卡 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 鄂温克族:皮毛画 了解其他形式的民间美术作品,感受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之美。 通过对其他形式和本土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美术形式,了解地域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民间美术的进一步了解。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形式,剪纸艺术的形式、分类、应用和古今对比,并以合作的形式创作剪纸作品。 民间艺术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他让我们直接、真切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这是一种用生命相传的文化。 根据教师引导一起回顾本课内容。复习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落实到实践生活中,通过总结归纳核心内容,增进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增进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课后说课反思
本课教学过程顺利,课堂气氛轻松,基本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开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自主学台。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创意化拼贴设计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荣誉感。 与本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形式结合,加强学生对本土民间美术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注重学习过程和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