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三明市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星堆遗址中青铜人像的突出特征是眼睛凸出,即所谓“纵目”。东晋《华阳国
志·蜀志》也有关于“纵目”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故俗以石棺椁为纵
目人冢也。”这在本质上体现
A.文化传承的一致
B.实物和文字的互证
C.历史现象的相似
D.古蜀与中原的关联
2.表1为《西汉初年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一览表。这反映
人口(万)
辖郡(个)》
中央
450万
15
封国
850万
39
表1
A.秦汉政治制度的延续性
B.社会经济恢复的成效性
C.国家治理调整的紧迫性
D.徙民戍边政策的灵活性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3.图1为《唐代太仓遗址位登示意图》。
据图可知,修建太仓的主旨是
城
A.提升储粮技术
两代玄心门打
大明爸
B.满足皇室需求
明城墙
C.便利粮食运输
西安市
D.确保粮食安全
沟
秤长安城云宋形庙
图1
4.陈襄被誉为北宋“闽中理学倡导第一人”,他说“以兴学养士为先务,以明经笃行为首
选”、“好学以尽心,诚心以尽物,推物以尽理,明理以尽性,和性以尽神”。其主张
A,形成闽派特色的教育理念
B.注重道德教化
C.治学应以明经笃行为要务
D.传承朱熹理学
5.明朝中期,政府实行“折色制”,规定只需交纳白银即可领盐引(经营食盐的凭
证)。以前只能在边疆经营的商人可以到内地经营,许多资金雄厚的商人蜂拥而
至,尤以徽商为盛。“折色制”的实行
A.打破了重农抑商政策
B.促进白银普遍流通
C.为徽商兴起提供契机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6.19世纪末,山东烟台创办了中国首间聋哑人学校,数十年间培养了数百名聋哑
儿,使他们学会缝纫、针织、养蚕等技术,从而能自食其力。这反映
A.教育体系的健全
B.社会公平的实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教育实用化倾向
7.图2为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各区地产道契册中每块地产平均面积趋向图(1900-1933
年)。该图折射
◆一中区。一北区山西区=种京区
7
2
2
1900
190390719119161920192419301933(年份)
备注:“道契”指土地买卖、租赁手续
图2
A.各国在华势力缩减
B.列强间争夺日益激化
C.地产平均面积变小
D.租界城市化水平提高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您5
题号
3
4
5
6
8
答案
C
9
B
D
0
0
Q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D
A
B
N
C
D
17.(8分)
原因: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杰出贡献;美国人对华盛顿高度爱戴:故事强调的
是诚实品德,符合美国社会的需要;书籍等媒介广泛宜传:与美国以新教为主的
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工业革命扩展到美国,经济发展对诚信经营提出更高要求。(答
出其中2点可得4分)
依据:从故事的演变过程看,最初出版的《华盛顿生平》没有记载,是再版时添
加的:“华盛顿数千页的个人信件中,只提到过两次父亲”,没有提到“砍樱桃树”,
缺乏证据来源;没有其它的史料佐证,孤证不立。(回答2点得4分)
18.(8分)
(1)主要特征:自上而下;管理细密;指令性(强制性)行政性;高度集中:
公有制为主。(回答3点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牛
(2)趋势: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19.(24)
(1)背景:气候混乱,极端气象事件突出;灾荒、瘟疫盛行;民变不断,农民起
义,阶级矛盾尖锐:新航路开辟后,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严重银荒导致明政府财
政困难;明政府统治腐朽,缺乏精准的应对手段。(每点2分,4点8分)
(2)不同之处:
内容不同:中国重构“大一统”国家观;欧洲兴起现代国家学说。心m,
对象不同:中国侧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欧洲侧重国与国的关系。
目的不同:中国旨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欧洲力图形成均势(分裂)小
和实现永久和平国际关系格局。(每点4分,共8分,答出其中两个角度即可。其
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积极: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启了现代民族国家
的成长之路):客观上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
消极:不断出现高烈度、高强度战争大规模战争;引发军备竞赛,形成“军事革
命”的潮流:欧洲地区的分裂、不稳定;加剧了欧洲国家之间的殖民争夺。
(每点2分,共4分)
(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运用法制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
意识:注重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应对危机:培养防范意识等。(每点2分,答出其
中2点即可得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12分)示例:
视角1:被动应对失去机遇的教训:洋务运动(2分)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开启了民族复兴
的思考,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了近代化
的第一步:但其立足点是封建主义(不触动封建体制),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面
前的被迫应对而非主动进取,最终以失败告终。,(4分)
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改变被压迫地位的一次机遇。几乎同时,明
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国家命运,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俄国通
过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4分)
由此可见,把握机遇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洋务运动的被动应对、失去机
遇,实际上也就是延缓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2分)
视角2:主动因应把握机遇的成功:抗日战争(2分)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开启了以弱抗强
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战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在坚持抗战中迎
来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形成。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
献。(4分)
中国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对维护世界
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
由此可见,把握机遇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抗日战争主动因应把握机遇的
成功,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分)
视角3:地方离心影响对外关系的不利:晚清庚子之变,“东南互保”;北洋政府
时期
视角4:国家统合渐复支持对外关系的利好:国民革命运动
视角5: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与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互为一体,互相影响,、
走过了一个由低向高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