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1 07: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形式:开卷 试卷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 6.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下列文物可用于研究
A. 早期人类起源 B. 原始农耕生活
C. 远古炎黄联盟 D. 早期国家产生
2. “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
A. 郡县制 B.休养生息政策
C. “推恩令” D. 盐铁专卖
3. 某学校图书馆中有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历史著作,目录如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的名称是
A.《论语》
B.《史记》
C.《窦娥冤》
D.《红楼梦》
4. 某学校历史社团编演了五幕课本剧(如下),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第一幕: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二幕: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三幕:盛唐气象
第四幕: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五幕: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5. 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A.政治互鉴 B..中外交流
C.政权并立 D. 民族交融
6. 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
A. 目的 B. 条件
C. 经过 D. 影响
7.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官职的设置旨在
A. 加强海防 B. 安定边疆
C. 发展交通 D. 繁荣经济
8. 下面是五四运动爆发后社会各界的反应,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学生:用切实方法,挽救危亡
工人: 自愿全体齐心,即行罢工
商人:吾辈牺牲光阴、金钱,纯自出良心救国之主张
……
A.凝聚了民族力量 B.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C.改变了社会习俗 D.抨击了旧道德旧文化
9. 品读红色诗歌,传承革命精神。与诗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 红军长征
C.→平型关大捷 D. 渡江战役
10.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他”是
A.彭德怀 B. 刘少奇
C. 林彪 D. 江青
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下列属于雷锋精神的是
A.忧国忧民、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实事求是
C.公而忘私、助人为乐
D.舍生忘死、尊重科学
12.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据如图推知“ ”处的学习内容应是
A.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1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A. 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 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14. “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材料所阐述的思想理论是
A.科学发展观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5.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共有三个重大历史决议。其中“全面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指的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 16题10分, 17题10分, 18题10分, 19题10分, 共40分)
16.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整理了一份历史手抄报。 (10分)
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建筑工程 图1: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皇家建筑群。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1)栏目一中的图1、图2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工程 (2分)
(2)栏目二文字材料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 (1分)除此以外,另外三项发明也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充实栏目二的内容请你推荐其中一项发明,并说出理由。 (3分)
(3)在栏目三的图片中任选一位人物,并写出该人物的代表著作。 (2分)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的认识。(2分)
17.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下面是某班同学以“侵略、抗争、探索”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部分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10分)
展板一【侵略之辱】
故事梗概; 时间:_______________ 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 结果:中国军民虽奋勇抵抗,但战争最终以中国战败结束。 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_____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片名:《甲午风云》 故事梗概; 时间:1894年——1895年 直接原因:日本趁朝鲜“本学党”发生起义之机,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
(1)同学收集到图中所示两部影片海报,请从两部影片中任选一部,依据提示把故事梗概填写完整。 (4分)
展板二【抗争之义】
史料一:“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 ”
——太平军将领李秀成
史料二: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江山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
(2)上面两则史料与近代中国哪两个运动有关 它们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分)
材料三:1982年,他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材料三中“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2分)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3年, 我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内容,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分)
【未来篇】
材料五: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2分)
19.中国现代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叙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0分)
材料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周恩来
(1)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中后一个“天安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对外和对内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材料二
(3) 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两项史实,论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晰,6分)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 2024 - 2025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5 月期中
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D D B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D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6.(10分)
(1)图 1 是都江堰,图 2 是明长城。(2分)
(2)活字印刷术。(1分)推荐造纸术,理由:造纸术发明前,人们用竹简、丝绸等记录信息,竹简笨重,丝绸昂贵。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轻薄易书写保存,成本低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3分)
(3)选择李时珍,其代表著作是《本草纲目》;选择宋应星,代表著作是《天工开物》;选择徐光启,代表著作是《农政全书》。(2分)
(4)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成就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我们应传承和弘扬古代科技文化,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借鉴。(2分)
17.(10分)
(1)选择《鸦片战争》:时间是 1840 - 1842 年,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果是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影响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甲午风云》:结果是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影响是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分)
(2)史料一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史料二与义和团运动有关。共同作用: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3分)
(3)选择辛亥革命:危机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封建统治腐朽。转机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选择西安事变:危机是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国共两党处于内战状态。转机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选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危机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转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选择遵义会议:危机是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被迫长征,“左” 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红军面临严重危险。转机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分)
18.(10分)
(1)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2分)
(2)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
(4)经济方面,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2分)
(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分)
19.(10分)
(1)后一个 “天安门” 指的是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
(2)对外:抗美援朝;对内:土地改革。(2分)
(3)选择 “一五” 计划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论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障”。“一五” 计划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1957 年 “一五” 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由此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五” 计划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障。(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