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附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2月月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清华附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2月月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2 09:1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北京清华附中初三(下)开学考
语 文
2025.2
(清华附中初 22 级)
一、基础·运用(共 13 分)
水木中学举办“中学生科技节”。
第一组同学负责“人工智能走进生活”展位,以下是他们撰写的介绍文字。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AI 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AI 究竟还能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一同揭开面
纱,探寻 AI 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畅想未来新篇。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忙碌了一天后,您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发现屋内空无一人,内心的孤独
感由.然.而.生.。此时,您只需拿出手机,轻轻唤醒智能聊天应用,向它倾诉工作学习中的压力和烦恼。它会
以温和的语气与您交流,给.予.您鼓励和支持,让您的心情逐渐放松。
再比如,您计划在节假日自驾出游,目的地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人工智能会预测出行高峰时段和
可能出现拥堵的路段,并为您提.供.合理的出行方案。同时,它还会实时更新路况信息,如遇到交通事故或
道路临时封闭,它会及时为您重新规划路线。
从出行规划到聊天陪伴,通过 AI 技术,深刻改变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节省了我们的时间
和精力,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生活中更有意义的事情;它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我们开启了
无数新的可能性。
1.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读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是“急速地涌出;奔流”的意思,所以“奔涌”一词没有错别字。
B. 因为是“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意思,所以“由然而生”一词没有错别字。
C. 因为是“给”的意思,所以“给予”读作“gěiyǔ”。
D. 因为是“供给”的意思,所以“提供”读作“tígòng”。
2. 文中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第二组同学负责制作“科研人才砥砺前行”展区的宣传板,他们搜集资料,撰写了以下宣传文字。
古往今来,江山代有肩负重任、立志报国之人。他们以拳.拳.之.心.投入科研事业,以创新精神引领科技
发展,以不惧艰险、勇于奋斗的精神走在科技长征的路上。
国际空间站建设初期,中国航天技术落后,得不到世界的认可,所以中国并没有被邀请参与建设国际
空间站。但是,中国航天人知耻后勇【甲】奋发图强。几十年攻.坚.克.难.,从一曲【乙】东方红【丙】在宇
宙中回响,到“神州”飞天、“嫦娥”奔月,到“北斗”系统部署全面完成,再到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都
彰显着祖国航天科技无.所.不.至.的发展。星河灿烂,逐梦苍穹。远古的中国神话正在从幻想走向现实,从现
实走向新的中国“神话”。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深耕科研的科学家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实现了中国
第1页/共12页
人自古以来对航天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
3. 下列标点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D. 【甲】、【乙】“【丙】”
4.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拳拳之心 B. 攻坚克难 C. 无所不至 D. 矢志不渝
第三组同学表演诗朗诵,以下是朗诵词。
飞天不再是古老敦煌浮于墙壁上的梦
移山 填海 逐日 亦非( )精卫夸父之憾
你看
【甲】“神舟”跃云霄 “蛟龙”翔海底
上天入海 万类霜天竞自由
你听
“嫦娥”发“天问”“祝融”燃火把
【乙】天地共鸣 深情唱响时代最强音
【丙】海底隧道港珠澳——交通工程的珠穆朗玛
隔山海,天堑平
天眼射电望远镜——天文观测的璀璨明珠
穿云霄,寻星辰
复兴号高铁驰华夏——中国速度的亮丽名片
跨山河,越平原
百代功勋 万世业绩
忧国忧民 殚精竭虑
不求回报 无问东西
唯有脚步丈山河 独凭热血谱华章
【丁】挥洒热血是你 向死而生是你 继往开来是你
回首向来萧瑟处
是光的来路 是你的归途——
“如果有来生,我还选择中国!”
5. 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诗歌中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人物名字。
6. 对文中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句运用对偶,凝练整齐,彰显了中国科技上天入海的卓越成就。
B. 乙句运用拟人,生动形象,赞美天地万物生命力蓬勃和奥秘无穷。
第2页/共12页
C. 丙句运用比喻,精妙贴切,赞誉港珠澳交通工程书写了世界奇迹。
D. 丁句运用排比,增强语势,歌颂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科技巨匠。
7. 将以下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用速度领跑世界 ②用科技联通世界 ③用智慧探索宇宙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二、古诗文阅读(共 19 分)
(一)默写(共 6 分)
8. 完成默写。
(1)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入恰当的五言诗句。
① 国 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② ___ 国 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谁 忧 国 步 艰 (杜牧《中秋日即事》)
捐 躯 赴 国 难 (曹植《白马篇》)
红 豆 生 南 国 (王维《相思》)
(2)蒹葭萋萋,_______。(《诗经》)
(3)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二)(共 5 分)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①安史之乱爆发后,张继于天宝十四载(755 年)一月避难南下,途经苏州时泊舟于城外的枫
桥,写下了这首诗。
9. 《渔家傲·秋思》上阕写景,一个“异”字,写出_______,接着描写塞下秋景;下阕抒情,用燕然勒
石的典故和“浊酒”“羌管”“白发”“泪”等意象,抒发了戍边将士们_______的复杂情感。
第3页/共12页
10. 古诗词常以声传情。请分析两首诗词的画线句借声音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共 8 分)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凡战,所谓势者,乘 ①.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 曰:“因势而破之。”
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拜预②镇南大将军。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
乃启请伐吴之期。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暑,水潦
③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
冬,更为大举。”预曰:“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平孙皓
④。
(选自《百战奇略·势战》)
【注】①法:兵法。②预:指杜预,魏晋时期军事家。③潦 lǎo:大雨;④孙皓:东吴末代皇帝。
11. 下列选项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与之乘. 乘.势也 乘.风破浪
B. 故克.之 未易尽克. 攻无不克.
C. 遂.逐齐师 遂.拣精锐 天遂.人愿
D. 登轼而.望之 迎刃而.解 不寒而.栗
12. 对画线语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减,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理解:这是曹刿向鲁庄公解释齐军大败后不急于“驰之”的原因。
【乙】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翻译:(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理解:曹刿认为不能轻易判断大国情况,可见曹刿的冷静谨慎。
【丙】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
翻译:如今正值酷暑,雨季已经开始,疫病将要流行,应当等到冬季到来,再大举进攻。
理解:酷暑多雨等困难会影响晋军作战,因此众将领开会时建议先停战休整。
13. 曹刿和杜预作战时都善于利用击敌的有利时机,结合两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14. 小说中的情节,有的引人发笑,有的催人泪下,都能生动地刻画人物。结合下面名著中的一部,选择
第4页/共12页
一处引人发笑或催人泪下的情节,说说它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100 字左右)
备选名著:《骆驼祥子》《简爱》《儒林外史》《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水浒
传》
四、现代文阅读(共 23 分)
(一)(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_______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从 2012 年的
第三十四位上升至第十一位。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重塑全球秩序和
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
度,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以航天事业为例,新中国的一代代航天人坚持自主创新,推动航天事
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今年,“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
术。如表 1所示,中国企业、政府和高校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也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提供了有力保障。
年份 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量(单位:亿元) 占 GDP(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2020 24393.1 2.40%
2021 27956.3 2.44%
2022 30782.9 2.54%
2023 33357.1 2.65%
材料二:
_______
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
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对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推动国
际社会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
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主席福尔克尔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对国际
合作的开放态度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典范,将有利于世界各国携手走上一条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已经与 161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 114 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启动 53 家“一带
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泛第三极环境研究……中
国积极为各国科学家加强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鼓励中国科学家发起和组
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第5页/共12页
材料三:
_______
中国在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全球行动中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向世界传递出以科技创新解决重要全球
性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为应对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而诞
生的。2021 年 4 月,中国承担的核心重大部件“PF6 线圈”成功完成吊装,这也是 ITER 超导磁体中已研
制成功的重量最大、制造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欧盟聚变联盟负责人托尼·多内额认为,中国已在很短时
间内成为核聚变科学领域的重要力量。
中国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5. 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分析表 1 的作用:运用_______的说明方法,直观具体地说明_______。
1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甲】举航天事业发展的例子说明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
【乙】中国推动国际社会在深海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并不断博弈。
【丙】中国已在很短时间内成为核聚变科学领域的最强大的力量。
17. 下列句子作为三则材料的小标题,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贡献无止境 ②创新无极限 ③科学无国界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二)(共 9 分)
阅读《开河》,完成小题。
开河
梁衡
①我从北京毕业后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一年,就地分配到县里工作。想不到,还没有打开行李,就直
接受命带领民工到黄河岸边去防凌汛。
②“凌汛”是北方河流解冻时的专用名词,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气势磅礴的黄河,冰封一冬之后在春
的回暖中慢慢苏醒,冰块开裂,漂流为凌,谓之开河。开河又分“文开”“武开”两种。慢慢融化,顺畅
而下者谓之“文开”;河冰骤然开裂,翻江倒海者谓之“武开”。无论“文开”还是“武开”,都可能有
冰凌冲击河堤,危及两岸,“武开”尤甚。所以每年春天都要组织防凌。我就是踏着黄河开裂的轰鸣声走
向社会的。
③我受命之后,匆匆奔向黄河。一个毛驴拉着我和我的行李,在长长的大堤上,如一个小蚂蚁般缓缓
地爬行。堤外是一条凝固了的亮晶晶的冰河,直至天际;堤内是一条灌木林带,灰蒙蒙的,连着远处的炊
烟。
④我的任务是带着二十多个民工和几个小毛驴车,每天在十公里长的河段上,来回巡视、备料,检查
和修补隐患,特别要警惕河冰的变化,与指挥部保持不间断的联系。民工都是从各村抽来的,大家也是刚
刚认识,都很亲热。河套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自流灌溉区之一,因水过沙淤,每年冬春修整河道就成了当地
必不可少的工作。在还没有机械施工的年代,全靠人工把泥沙一锹一锹地挑出去,俗称“挑渠”。这也是
年轻人欢乐的聚会。民工出发前,会往毛驴车上扔上几口袋糜子米,在铁锹把上挂儿串咸菜疙瘩,富一点
第6页/共12页
的生产队还会带上半扇猪肉。人们难得享受一次大干、海吃、打牌、摔跤、说笑话的集体生活。我现在参
与的也属这类劳动,不过不是“挑渠”,而是“护渠”。
⑤因为是上堤第一天,为了庆祝,中午就在工棚里包饺子。当地盛产胡麻油,生胡油拌饺子馅特别
香。一脸盆肉馅拌好后,王叔提出一把装满胡油的大铝壶,就像提水浇花一样,对着脸盆大大地转了三
圈,看得我目瞪口呆。你要知道那是在物资极端缺乏的年代啊,城里每人一个月才供应三两油。但是生产
队自家地里长胡麻,自家油坊里榨胡油,吃多吃少,谁管得着?况且出工就和当兵出征一样,是要格外优
待的。今日我们在黄河大堤上吃开工宴,真有点梁山好汉初上山来喝聚义酒、大块吃肉的味道。这时大堤
内外寒风过野,嘶嘶有声,而工棚内热气腾腾,笑声不断。我觉得,这就是冥冥中给我办的一个劳动毕业
典礼,也是身份改变,从此由学生转为干部的加冕宴。
⑥我白天在河堤上和民工们厮混在一起,晚上就回到自己住的林间小屋里,静悄悄地好像退回到另一
个世界。这林子是一大片与河堤平行的灌木,专为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而栽。树种是北方沙地一种
永远长不大的“老头杨”。这是黄河的一条绿腰带。后半夜一钩弯月挂在天边,四周静极了,风起沙扬,
打在窗户纸上沙沙作响,大黄狗不时地汪汪几声。初春的夜风抚过林梢掀起隐隐的波涛,我这个小屋就像
大海里的一只小船。我怎么也睡不着了,突然想到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一个人过夜,而且还是在万里黄河边
的旷野上。大约这就是在预示一个人将要独立走向社会,脱离了家庭,离开了集体,像被母亲推出了怀
抱,说你已长大,快快出门而去吧。我感到几分孤单,又有一点兴奋。人生本是一场偶然,既然命运之舟
不由自己掌舵,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如鹰雁在空,勇敢地借气流滑行。
⑦天气渐渐转暖,脚下的土地也在一天天地变软,有了一点潮气。按照老河工的经验,今年的开河将
是“文开”,不会有太大的麻烦。我紧张的情绪也有了缓和。不过我倒从心里生出一丝遗憾,既为凌汛而
来,却没有看到冰坝陡立,飞机投弹炸冰,好像少了点什么。人生就是这样,又要又怕,又爱又恨。
⑧一天,当我又照例巡河时,发现靠岸边的河冰已经悄悄消融,退出一条灰色的曲线,宽阔的河滩上
也渗出一片一片的湿地。枯黄的草滩隐约间有了一层茸茸的绿意。再看远处的河面,亮晶晶的冰床上,撑
开了纵横的裂缝,而中心的主河道上已有小的冰块在浮动。又过了几天,当我迎着早晨的太阳爬上河堤
时,突然发现满河都是大大小小的浮冰,浩浩荡荡,从天际涌来,犹如一支出海的舰队。阳光从云缝里射
下来,银光闪闪,冰块互相撞击着,发出隆隆的响声,碎冰和着白色的浪花炸开在黄色的水面上,开河
了!一驾值勤的飞机正压低高度,轻轻地掠过河面。
⑨不知何时,河滩上跑来了一群马儿,有红有白,四蹄翻腾,仰天长鸣,如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在农
机还不普及的时代,同为耕畜,南方用水牛,中原多黄牛,河套地区则基本用马。那马儿只要不干活时一
律退去笼头,放开缰绳,天高地阔,任它去吃草追风。尤其冬春之际,地里还没有什么农活儿,更是无拘
无束。眼前这群撒欢的骏马,在河滩上掀起一阵旋风,仿佛在放飞郁闷了一冬的心情,蹄声叩响大地,如
节日的鼓点。我激动地甩掉老羊皮袄,双手掏起一把黄河水泼在自己的脸上,一丝丝的凉意,一阵阵的温
馨。开河了,新一年的春天来到了,我也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明天将要正式到县里去上班。
⑩时间过去半个世纪,我还清楚地记那天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感.知.春.的.味.道.。
(原载《当代》2023 年第 1 期,有删改)
18. 作者回忆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一年的经历和见闻:初见黄河冰封,带领民工护渠,
第7页/共12页
_______,夜晚独居林间小屋,_______。
19. 分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0.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结尾“那是我第一次感知春的味道”的理解。
(三)(共 8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
①“碰一碰”将智能问询机器人“装”进手机,“晃一晃”穿越进 AI电影来一场月球之旅,“扫一
扫”喝上一杯机器人现场特调咖啡……从无人驾驶到智能家居,从数字文创到健康科技,行走 2024 年世
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最直观的感受是“含 AI 量”极高。世界互联网大会走过的 10 年,
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 10年,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也有许多风险。因
此,要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中坚守人文关怀。
②人工智能拓宽人文服务的边界。一方面,数智“向新”,让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展示。比如,
在博览会专门搭建的 AI体验馆,人们可以走进 AI 全息舱,化身数字人与李白“举杯邀明月”。畅想未
来,虚拟数字人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博物馆、景区,解锁智能语音讲解、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文旅服
务,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另一方面,数智“向善”,有助于创新应用与无障碍场景
深度结合。基于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的智能仿生手,让残障人士穿戴上就能写毛笔字、提重
物;形如大型天文仪器的 AI 体感疗愈仪器,可以提升运动康复训练的舒适度和趣味性;运用数字智慧技
术研发的盲文刻印机、盲汉翻译机等设备,致力于让视障群体共享科技红利 无障碍应用的背后涌动着
澎湃的科技动能,彰显科技服务社会、弥合数字鸿沟的人文关怀。
③以“治”促“智”,才能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美好生活。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特性,使得人们在享受
智能便利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其带来的社会伦理、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潜在风险。“人人成为设计师”“人
人成为导演”的同时,AI“抄袭代写”“换脸偷声”等隐患亦随之产生。【甲】人工智能要实现健康发
展,必须在积极治理中应对安全风险新挑战。
④建立安全监管制度,须明确技术使用边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人工智能生成合
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出台,细化 AI 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准则;一些文学竞赛和杂志征
文明确拒绝 AI 参与创作投稿,保障创作者著作权……以技术创新应对 AI滥用,才能更好确保监管有力有
效。博览会上,防止智能摄像头“偷走”隐私、让“AI 换脸”无处遁形的网络安全产品备受关注,体现
“以技治技”的探索进展。【乙】网络安全是护航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底板”,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
式,才能确保 AI 与人类的健康正向互动与良性发展。
⑤为机器“立心”,为智慧“赋能”。人工智能的“基石”是算法而非魔法,无论技术如何潮涌,人
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观始终应当得到维护。在数字浪潮中坚守人文温度、拥抱智能向善,我们有理由相
信,美美与共的数字未来正由远及近。
2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
22. 根据文意,下面语段填入文中【甲】【乙】哪处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不久前,有网民以“AI拟声”的方式,模仿某知名企业家的声音,在网上制作视频和语音包,其中含
有不少“不文明”“负能量”内容,该声音因为足以“以假乱真”,在网上广为传播。“AI拟声”骂人甚
第8页/共12页
至一度成为网络热搜话题。
23. 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也有许多风险。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生活实际作简要论述。
五、写作(共 4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24. 完成作文。
请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1)请补全作文题目,并写在答题纸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 600-800 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5. 完成作文。
请以“春的色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1)请补全作文题目,并写在答题纸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 600-800 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第9页/共12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 13 分)
水木中学举办“中学生科技节”。
【答案】1. A 2. 从聊天陪伴到出行规划,AI 技术深刻改变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答案】3. A 4. C
【答案】5. 愚公 6. B 7. B
二、古诗文阅读(共 19 分)
(一)默写(共 6 分)
8.【答案】 ①. 破山河在 ②. 属 ③. 过居延 ④. 白露未晞 ⑤. 会当凌绝顶 ⑥. 持节云中 ⑦. 何日
遣冯唐
(二)(共 5 分)
【答案】9. ①. 边塞与内地的不同 ②. 既壮志难酬渴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
10. (1)“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写出战事紧迫,渲染了悲凉惨
切的战地氛围。
(2)“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暗示诗人因
愁绪满怀而难以入眠,表达出诗人的羁旅之思。
(三)(共 8 分)
【答案】11. B 12. 甲
13. 曹刿:把握出击时机,在“彼竭我盈”时下令进攻,大败齐军;把握追击时机,趁着齐军辙乱旗靡下令
乘胜追击。杜预率领精锐袭破吴军将领后,趁着我方兵威已振的有利形势平定了吴国。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14.【答案】答案示例:《骆驼祥子》中,祥子为了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拼命拉车攒钱,终于如愿以偿。
然而,车很快被军阀抢走,祥子的梦想破灭。这一情节催人泪下,生动刻画了样子坚韧不拔、勤劳朴实的
性格,同时也揭示了旧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悲惨命运,突出了祥子在命运压迫下的无奈与辛酸。
四、现代文阅读(共 23 分)
(一)(共 6 分)
【答案】15. ①. 表 1 运用画图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②. 直观具体地说明中国企业、政府和高校近年来
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或者回答: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量和占GDP百分比持续增长) 16. 【甲】
17. D
(二)(共 9 分)
【答案】18. ①. 包饺子/与民工聚餐 ②. 观看开河(马儿在河滩上奔跑)
19. ①点明手法:对比:大垛内外寒风过野,工棚内却热气腾腾。很明显的环境/氛围方面的对比。
②点明对比出了什么:冷与热,自然环境的寒冷与人与人相处的热闹。
第10页/共12页
③需要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对集体生活的热爱/热情/欣喜/愉悦。
20. ①“第一次感知春的味道”指“我”亲见春天黄河开河的壮美、河边马儿撒欢的自由之美。
②也指“我”人生的春天,即大学毕业后,初次踏入社会,经历了与工友们庆祝开工的热闹、河边小屋独
宿辗转难眠感慨人生,感到对未来充满期待。
(三)(共 8 分)
【答案】21.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中需要坚守人文关怀。
22. [甲]处。因为该语段列举具体事例,论证了人工智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与[甲]处提到的“潜在风险”相
照应,能够进一步论证该段落观点。
23. 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在享受其便利的
同时,加强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的防范和监管,以确保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五、写作(共 4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24.【答案】例文:
我初中生活
时光如同流水,总是在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中,我初中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已接近尾声,我也成长了许
多。
初遇新集体,生活的考验就悄然降临。军训期间,学校组织各班级文艺汇演,自信满满的我却被告知
无缘登台“展露头角”,心中失落还未平复,就被委以演出场控之责。起初,我对此不以为意,心想“不
过是播放几张 PPT 罢了,这有何难!”。然而,第一次排练便如同一盆冷水,将我浇了个透。后台的我总
是没有办法将剧情与背景画面匹配一致,当台上的人讲到中国结时,我的画面还停留在上一个情节的红船,
还在红船情节,我又急匆匆跳播到下一个画面了,这惹得演员笑场,台下围观同学纷纷侧目……与台上演
员的默契配合远比我想象中的复杂,我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我不擅长这件事吗?干脆请老师换其他人吧!”
这时,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后台也要熟悉剧本,这样才能与前台完美配合。”我顿时恍然大悟,
“虽然我不在台上,不用背剧本,但剧本的内容和细节是必须要清楚的,我的能力并没有问题,出问题也
许是……”
于是,我开始抓紧剩余的时间认真熟悉剧本,全身心投入备演工作,最初几次也是差错频出,但接下
来几天,我认真观察台上演员的表演的节奏,剧情切换的关键点,并极力配合,吃饭睡觉都细细琢磨。最
终,在演出的那一天,我与演员们配合得天衣无缝,每一个转折点,背景都出现得恰到好处,为演出增色
不少,台下那热烈的掌声便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一场完美的演出,是台前
台后各方全身心投入和紧密配合的结果,幕后与台前一样重要。
这次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生活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演出”,每个人
在每场演出中都有不同的角色,或主角、或配角、或观众。它或许让我充当了龙套,但正是这些经历,让
我学会了在平凡中寻找自己的价值,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和默默奉献的意义。我不再抱怨,而是珍惜每
一次为他人付出的机会,因为我知道,这些经历都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第11页/共12页
25.【答案】例文:
春的色彩
如果有人问你:是谁将冰冻的河水融化?是谁唤醒了柳树的嫩芽?是谁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图画?你
一定会说:是春天!因为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它的色彩丰富而鲜明,仿佛是大自然最绚
烂的调色盘。
草坪上的绿波
在春天的画卷中,绿色是最为抢眼的色彩。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
层柔软的地毯。树木也披上了新装,嫩绿的叶子在春风中摇曳,散发出勃勃生机。远处,孩子们在草坪上
肆意奔跑着,三五成群,玩着各式各样的游戏。不一会儿,又变换了队形玩老鹰捉小鸡,去捏泥巴,玩过
家家的都有。天色渐晚,孩子们大汗淋漓的躺在草坪上休息着,任由温和的春风拂过脸颊,拂过新长出的
嫩草,吹向遥远的地方,直至那海天交接的一线。
蓝天中的点缀
春风将乌云吹走,留下那湛蓝的天空。抬头向上望去阳光并不会太刺眼,正好可以将辽远的穹顶尽收
眼底。偶尔一两架飞机飞过。那长长的一道白雾就好像要将天空分割成几块。“看!是风筝!”这稚嫩的
一声打破了天上的宁静。仔细看去一只逼真的老鹰正在自由翱翔,真成了天上的霸主。两个、三个、一
排……更多的风筝加入了队伍。稍小一些的红鲤鱼风筝,像在清澈的河中游动;最常见的多色菱形风筝左
摇右摆;拖着好长一条尾巴的大龙正在急速的飞翔……好不惬意!
树影中的黑点
天气慢慢回暖,鸟儿的叫声也多了起来。在那正长出新枝的树林里,一群“常客”在不紧不慢地逛着。
视线聚焦在那个树枝上,原来是小燕子们回来了。它们一会儿立在枝头,一会儿在新绿叶中探出头来,一
会儿又从树底下叼几根小树枝。那是小燕子们在搭巢啊!也有一些燕子找到原有的家,高兴地在枝头啼叫。
远远看去,真像一群小黑点在穿梭着。
春天的色彩,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生命的赞歌。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世界的美好,也让我们
更加珍惜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第12页/共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