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2025年小升初语文作文专项
感悟作文
名
师
指
导
感悟作文,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悟。小学阶段常写的感悟类作文主要包括读(观)后感和生活感悟。
名
师
指
导
一、读后感。
即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受到的教育、启迪,或获得的感受、体会写下来。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名
师
指
导
二、观后感。
即观看一部好电视、电影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这种“感”,是从影视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是受影视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名
师
指
导
三、生活感悟。
不仅仅是关于日常生活的感受,还涉及对生活经历的思考和领悟。这种感悟可以是对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的反思,也可以是对成功和喜悦的洞察。生活感悟的核心在于理解生活的真谛,以及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同情境。它涉及到情感、思考、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人际关系、成功与失败、希望与挫折的理解。
生活感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个人经历和成长不断变化。通过感悟生活,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提升心态,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要写出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或观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名
师
指
导
1.引——简述所读文章、所看影视的主要内容。
“读”“观”是“感”的前提和基础。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写作时可以先把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做一下简介。要写观后感首先要看懂影视,深刻体会影视的价值和意义。写作时可以先简述一下剧情。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所看影视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名
师
指
导
如:暑假里,我读到《儿童文学》里的一篇文章--《被命运捉弄的孩子》,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两兄弟,哥哥喜欢画画,弟弟喜欢音乐。可是,命运真的捉弄人,喜欢画画的哥哥,他的眼睛不幸失明了,喜欢音乐的弟弟,耳朵偏偏失聪了。正当兄弟两人感到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出现了,他对哥哥说:“你的眼睛虽然瞎了,但是你的耳朵却很好啊,为什么不改学音乐呢 ”然后又对弟弟说:“你的耳朵虽然聋了,但是你的眼睛很好啊!你为什么不改学画画呢 ”兄弟两个听了老爷爷的话,顿时恍然大悟,就下定决心,勤学苦练起来。他们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
名
师
指
导
的困难,最后,他们一个成为了著名的画家,一个成为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
解析:作者先点明所看文章,接着概述文章的内容。概述时,详写老爷爷对兄弟俩的话,略写兄弟俩奋斗的过程和结果。这样,自然地引出下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名
师
指
导
2.议——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看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部电视、电影后,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写上去,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写读后感、观后感时,我们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如: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名
师
指
导
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解析:作者选取自己观看影片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文章的中心,观点鲜明。这个观点句放在了引述影片内容之后,过渡自然,统领下文展开议论。
名
师
指
导
如:这是一篇多么催人泪下的文章啊!母爱伟大,特别是生命被死神骤然紧逼时,更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壮观。大雪山上,她咬破手指喂婴儿,自己却成了一尊永久的雕像;洪水来临,她手举幼儿,自己却消失在洪水中;地震时,她将孩子紧紧护在怀中,自己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其实,并不是只有奉献出了生命才能显出母爱的伟大。在我们身边,处处可感受到爱的存在。
名
师
指
导
当我们生病时,母亲总会在床头望着我们,抚摸着我们的额头,眼中充满了疼爱与心痛;当我们想要某样东西时,母亲总会在第一时间为我们买来,希望能看到我们开心的笑容;当我们因考试没考好而失落时,母亲总会不停地安慰我们,期待着我们能够破涕为笑;当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母亲总会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的喜悦远胜于我们……母亲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对子女的爱。
解析:这是读《疯娘》一文后的读后感。作者由文章触动了自己对母爱的深思,从而对母爱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讴歌和赞美,感情强烈,让人动容。“在我们身边,处处可感受到爱的存在”这个观点句处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名
师
指
导
3.展——围绕观点联系生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观后感应当富有时代气息。要做到这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展开文章。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某个历史教训。联系实际时要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要时刻为基本观点服务,不能为了联系而盲目联系,使得文段前后脱节。
如:《来不及道歉》这部电影拍得真好!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博大胸怀、宽宏大量的人物形象。以前,我对“宽容”只是从字面上有所了解,看了《来不及道歉》后,我才从沈爷爷的言行中明白了“宽容”的真义。
名
师
指
导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常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在我们同学中间,也有这种事。别人不小心踩了他一脚,他就会与对方争执得不可开交。与沈爷爷相比,这些人不觉得羞愧吗 不过,社会上像沈爷爷一样宽宏大量的人毕竟占了多数。这些人目光远大,心胸开阔,与人为善。我也要做这多数中的一分子,学会宽容别人。
解析:联系现实,呼吁与人为善。文章没有停留在对影片表层的概括,而是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意义--宽容。最可贵的是由此联系生活中一些斤斤计较、心胸狭隘之人的行为,让他们与剧中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点明宽容的主题,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名
师
指
导
感想是由心而发的。写感时联系自己的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用表决心或喊口号的形式来代替“感”,容易脱离实际,显得不真实,读者看了也觉得别扭。
如: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是独生子女,从小,爸爸妈妈就把我们看成掌上明珠,整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像个“小皇帝”。稍遇困难、挫折就会一蹶不振,而《被命运捉弄的孩子》中的哥哥和弟弟,他们所受到的困难与挫折是我们无法忍受的!
4.真——感受要实事求是。
名
师
指
导
我不由得想起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困难,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是呀,如果一个人屈服于命运,屈服于困难,那么他只能是个弱者。但是,如果面对困难,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刻苦努力,那他就会是一个生活中的强人。《被命运捉弄的孩子》中的哥哥和弟弟两人的生动事例,就给我们揭示了这个真谛,艰难困苦,使意志薄弱者陷入失败的泥潭,使意志坚强者能攀上成功的顶峰。
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磨练,从艰难困苦中崛起的。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华罗庚,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大发明家爱迪生,不都是这样的人吗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谁没有过软弱、害怕的时候
名
师
指
导
呢 人民的钢铁战士保尔想到过自杀,就连鲁迅先生也曾徘徊过……然而,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奋斗的道路,以惊人的毅力、勇敢顽强的精神,经过坚忍不拔的奋斗,最终获得了成功。
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我想,只要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勇敢地面对,就能战胜挫折。今后,我一定正确对待挫折,敢于面对挫折,并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解析:这四段文字,紧密联系实际谈自已读文章后的感想。写感想时,作者两次提到所读文章,表达的感受也都是从兄弟俩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这样写,既紧密联系了文章内容,又切合个人生活实际,读来让人倍感真实、亲切。
思
路
指
引
开头直接抒情,表达愤怒的情感。
扼要概述了文章主要内容。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的愤怒。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浓缩了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成。但是,在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范
文
点
拨
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却受到毁灭的厄运,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感想。这短短几行文字就是“感点”。
联系现实,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愤怒之情,是对侵略者的控诉!使观点更加突出鲜明,有感染力。
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宝库,也破坏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这篇课文使我想起前些年香港的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不是拍卖过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吗 那就是圆明园十二生肖喷水池里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オ从拍卖市场上买回了这三件国宝。这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现在我们却用了昂贵的代价才买回来,这都是侵略者的罪恶。
范
文
点
拨
与开头呼应,抒发更深刻的感受。升华了主题。
如今的圆明园已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些,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倇惜。
范
文
点
拨
整体赏析
情感强烈,结构清晰:这篇读后感先是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然后用一小段文字来写课文中的内容,接着表达对侵略者的批评。然后联想到香港拍卖会,进一步痛斥侵略者并表达自己的愤怒,使观点得以升华。结尾再一次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惋惜,扣题结束文章。
思
路
导
图
◎读后感
1.题目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写本单元课文的读后感,也可以写你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
2.题目要求写出阅读中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或精湛的思想,引发的联想。
3.要密切联系实际。
4.题目可以用原文的标题,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爱的教育……也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还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拟
题
思
路
写
作
思
路
用邀请的语气,引出图书名。
介绍故事的梗概,为下文谈感受做准备。
读《狼王梦》有感
亲爱的同学们,你还在为妈妈的打骂而生气吗 你知道母爱有多伟大吗 那就来读读《狼王梦》这本书吧!
《狼王梦)讲述的是一只母狼紫岚含辛茹苦抚养孩子,为了使她的孩子成为地位显赫的狼王,实现紫岚一黑桑家族的愿望,紫威牺牲了自己的婚姻,从风华绝代的美狼到摔跛了脚、没了门牙的丑狼,但终未成功,最后为了保住狼孙、为子报仇,与金雕同归于尽的荡气回肠的故事。
范
文
点
拨
过渡自然。
笔锋一转,想到了自己的妈妈。
紫岚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早日当上狼王,不受别人的压迫,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一切。紫岚是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呀!由此我想到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英雄母亲。
在地震中,有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无数的泥石板砖,而她的身下,有一个小被子,被子里面包着一个嗷曒待哺的婴儿。婴儿还在熟睡,被子里面有一部手机,手机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她和紫岚一样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范
文
点
拨
用自己生活的真实事件来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母爱是永恒的,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记得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发了高烧,妈妈给我裹上一件军大衣,紧紧地抱着我,急急忙忙地跑向医院。当时我身上很烫,身体还不断地发抖,妈妈的脸紧紧地贴着我。我感觉到妈妈的额头上已渗出密密的汗珠,听到妈妈重重的呼吸。到了医院,妈妈没来得及坐下,又忙着挂号、交钱、取药,这一趟下来,我亲爱的妈妈呀,本来瘦弱的身躯更单薄了。后来,我问妈妈为什么不坐公交车去医院呢 妈妈说,因为背着我才感觉踏实些。
范
文
点
拨
总结全文,点名中心,升华感情。
妈妈对我的关爱还有很多很多,我想要对妈妈说的话总是感觉没有表达清楚。那么,让我们一起轻轻哼唱《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歌颂伟大的母爱吧。
范
文
点
拨
整体赏析
这篇习作,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娓娓道来,从狼王紫岚写到地震中伟大的母亲,而后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文章一气可成,情真意切,深情荡漾在字里行间。一篇好的文章,读起来应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精神食粮。全文语言优美,如诗如画,萦绕着一种绵绵深情,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和作者的忍想产生共鸣。
有你,真好
题目是一道命题式记叙文。“有你,真好”,这个“你”,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是老师同学、邻居朋友,甚至是伴你成长的一个物品(如篮球、书籍),或者某种品质、精神等。
◆如果命题“警察叔叔,有你,真好”就要写出他的精神风貌、思想品质。想一想,你为什么会敬佩他,他的什么事使你感动,让你感觉他真好……
◆如果命题“妈妈,有你,真好”,就要写出一位“专注付出,不求回报”的妈妈形象,突出妈妈无私的爱……
◆如果描写的对象是长辈,可以把“你”改为“您”。
拟
题
思
路
写
作
思
路
运用排比,列举出交警叔叔的好,点名题目
有你,真好
——致交警叔叔
有的人钦佩伟人,钦佩他们不朽的功绩;有的人钦佩明星,钦佩他们令人瞩目的名气;有的人钦佩领袖,钦佩他们的智慧。而我钦佩的人却非常平凡,他就是大家安全的守护神:交警叔叔。我钦佩他不管严寒酷暑,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维护人民的安全。我发自肺腑的对交警叔叔说:“有你,真好。”
范
文
点
拨
“炎炎夏日”写出了夏天的热。这一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突出警察叔叔的敬业。
描写真是,充满感情。
在炎炎夏日里,人们都躲在空调屋里享受清凉,可交警叔叔们仍然坚守岗位,他们仍然在太阳底下指挥着,维护交通秩序。有一次,爸爸开车送我回老家,路上,我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交警。他在指挥来往的车辆。头上是炙热的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晴,地面已经被太阳烤成了火炉,一阵阵热浪往上涌,可他依然穿得整整齐齐,笔直地站在指挥台上,镇定自若地指挥着交通。我想:“这么热的天气,交警叔叔不怕热吗 ”仔细一看,交警叔叔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直往下掉。可他却没有松开领带,也没有脱下服装,更没有到
范
文
点
拨
俗语的运用给文章增色不少,突出了冬天的寒冷,更突出了警察叔叔的好。
树荫下去乘凉,而是在火炉似的烈日下坚守岗位。多么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啊,我对他肃然起敬。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和夏天是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的。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我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地去上学,呼呼的北风冻得我直哆嗦,身子收缩着,双手紧握着,嘴里不停地吹气取暖。路过岗亭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交警叔叔仍然笔直地站在那里。尽管这时没有几辆车,路上的行人也不多,可他好像不怕冷似的,挺胸抬头,一点也不收缩,真像一位威严的将军。看着交警叔叔那威严的样子,我顿时感到一种力量,勇敢地向前走去。
范
文
点
拨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交警叔叔,你是好样的!你为人民服务,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季节,你都在马路上指挥交通,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让人民安全出行。你是人民心中的天使,安全的保障。我想对你说:“你辛苦了,有你真好,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榜样。”
范
文
点
拨
整体赏析
短文开头运用排比手法,使文章起笔就显得有节奏感;另外,全文句式富有感染力,叙事具体,描写真切。对交警在冬天和夏天坚守岗位的事例写得具体而翔实,加强了对细节和心理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文章充满真情实感。
成长的烦恼
好的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如:
拟
题
思
路
写
作
思
路
以妈妈的惯用语开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点出自己的烦。
成长的烦恼
“这里没你的事儿,你去看书吧!”在家里每当我对一些事提出我的建议时,妈妈都会这么对我说。每每这时,我只好撤退。唉,我都上六年级了,也算是个小大人了,可在家中就是没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很烦恼。
学校开展了小种植活动,我看到教室里摆放了一些花草后,显得很有生机。于是,我就对妈妈说:“我们家可以在客厅放几盆花草,这样看上去神清气爽的。”妈妈摇摇头,说:“客厅里的沙发、茶几干于净净的,看上去不也舒服
范
文
点
拨
再次出现妈妈的惯用词,表现“我”的无奈和苦恼。
吗 ”“舒服,如果放上一盆花草,感觉更舒服。”“舒服什么呀 养花要施肥的,不卫生。另外,泥土里还有小虫子,爬到房间里怎么办 再说了,花草不好养,我的几个同事买的花草都死得差不多了。”我还想据理力争,妈妈一挥手:“这里没有你的事,做作业去!”
一天,我和妈妈去水果店买水果,我看中的是山东红富士苹果,便向妈妈表达了想法。我本以为妈妈一定会同意,可她却说:“慢着慢着,不用你管,我要买的可不是这么贵的,我要买便宜的。”我看了看,原来是那些有斑点的坏苹
范
文
点
拨
这样的动作,这样的语言,好一个强势的妈妈,“我”的建议就这样被拒绝了。
果,标价只有好苹果的一半。我连忙阻止,说:“老妈,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烂水果不烂的地方也有毒素。所以,我们不要买!妈妈不同意,说:“居家过日子,能省就省!这种苹果表面上有坏斑点,其实里面没坏,价钱不贵,多实惠呀!没事的!”“不行!这种苹果吃了对人有害无益,不要买!”“你一个小孩子,懂仕么 这里没修的事!”二话不说,拉着我就去收银台。
一次放学后,看到学校附近有人卖地图,我跟妈妈商量说:“老妈,买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贴到我的书房
范
文
点
拨
照应开头。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里,行吗 ”“你说呢 ”“当然好了,这样我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看看地图,了解地理知识了!”“没事 你就不能看看书,做课外作业吗 看地图能学到什么知识 ”“看了地图,我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我就知道中国的四周是哪些国家,还有我国各个省的位置……”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说“知道那些有什么用 这样你做作业时容易分神的,这样会影响你的学习的!”“我一定不影响学习的!”好了,不跟你谈这个了。这里没你的事,快回家去!
唉,我的一些合理的建议,得不到家长的采纳,你说我烦不烦
范
文
点
拨
范
文
点
拨
整体赏析
结构清楚:习作接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开。先总起写出“我”为在家中没有一席之地而烦恼。继而分别叙述生活的真实例子:想在家放几金花草,被拒绝;建议不要买有斑点的坏苹果,被拒绝;想买地图,被拒绝。最后只得概叹:“一些合理的建议,得不到家长的采纳,你说我烦不烦 ”
事例典型:小作者的烦恼来自于妈妈。妈妈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孩子合理的要求被拒绝。“我”想在客斤放花草时,妈妈坚决地否定:“客厅里的沙发、茶几千千净净的,看上去不也舒服吗 ”“舒服什么呀 养花要施肥的,不卫生。另外,泥土里还有小虫子,爬到房间里怎么办 再说了,花草不好养,我的几个同事买的花草都死得差不多了。”更有不容争辩的“这里没有你的事,做作业去”的高压拒绝。文中的人物对话,非常灵活,不仅凸显妈妈性格,更充分表现出了“我”的烦恼,十分精彩。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