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1 00:2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大胆想象并说说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思维能力: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的童趣,以及想象的神奇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梳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神奇的想象;能“解密”作者想象的方法,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导
和大家说一个好消息,咱们年组要出一份年级期刊了,这次期刊的主题是《想象岛》(播放视频)哇,想象岛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所有的奇思妙想都可以在这里成为现实。拥有奇思妙想的孩子都可以获得想象岛的邀请函,你们想获得吗?那我们就向着想象岛出发吧!准备好了吗?
那么我们就跟随着顾鹰阿姨一起走进英英的世界,去发现想象写作的秘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变成了一棵树》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书写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课题,(边写边说)齐读。
二、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你们已经预习过了,我来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成果吧!(出示)
痒痒的 椭圆形 菱形 鳄鱼嗵嗵地 震得 丁零丁零 香肠 咕噜噜
啃着 糖醋 排骨 小馋猫
注意“零”在这里读轻声。第二个“痒”在这里变回三声,读。
你们喜不喜欢这篇文章?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这篇课文给你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书选择一个你觉得有意思的一个自然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自然段。
看来这的确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那文章讲了哪些有有意思的事情呢?我们通过预习单上的表格一起来梳理一下,谁来读一读。(长成大树 长出鸟窝引来动物分享食物讨论口水发现秘密)
这个故事啊,从英英变成一棵大树开始,(贴长成大树)神奇之旅,树上长出了鸟窝(贴长出鸟窝)......
三、寻找想象的密码
(一)“我”为什么变成一棵树?
你看作者的想象多奇妙,多有意思!当我们梳理完这篇课文的内容时,你对这篇课文有哪些疑问呢?(我为什么变成一棵树)
你们能对文章提出这么多疑问,一定在预习时认真思考了,那你想没想过英英为什么变成了一棵树?他为什么不变成其他的呢?这里面就藏着一个想象的秘密。让我们打开书看1—4自然段,听清老师的要求:自由的朗读1-4自然段,想一想英英为什么变成了一棵树?(屏幕出示1-4自然段)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我想一直玩,不想被妈妈催促吃饭,所以变成了一棵树。)
原来,是被妈妈催促吃饭,她不想吃饭,所以使“我”变成了一棵树。这是就她的小烦恼。所以英英解决小烦恼的方法是什么呢?对她变成了一棵树!这就是英英的愿望。(贴:愿望)
其实烦恼人人都有,你看很多名人也有烦恼。
“我现在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在那做事,全是我不爱做的”——老舍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 用前韵再赋》
其实老师最近也陷入了烦恼的陷阱里,最近我太忙了,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去做,所以我想变成超人,很快完成这些任务,这就是我的愿望。
同学们,你生活中的小烦恼是什么呢?如果让你进入想象世界,你想变成什么事物来解决你的小烦恼呢?你能像老师一样对照着学习单先想想,然后写一写,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愿望。开始写一写吧!
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
我有一个小烦恼,就是 , 所以我想变成 。这就是我的愿望。
谁想来交流一下?
你们的变身真神奇,你有没有想过,从现在的你变成它,中间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是像蝴蝶破茧那样慢慢变化,还是有神秘的力量一下变成它呢?
(二)“我”是怎样变身成一棵树的?
1.抓“痒痒的”“冒”
让我们从第四自然段,从英英的变身中寻找答案吧!听清老师要求: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你觉得在这个自然段中哪个词最有意思?找到关键词,圈一圈。
预设1:痒痒的
你觉得它为什么有意思呢?是啊,作者让小树枝有了小脾气,它不是乖乖的长出来,而是调皮的挠着你,就像柳絮钻进了你的领子里,让你痒痒的。就像小猫咪的胡须,在亲昵的蹭你的脸,让你痒痒的。作者的想象多丰富啊!
预设2:冒
你找到了一个特别灵动的字眼。看老师来书写这个“冒”字,它的上面不是日,而是两横不封口,也念mao ,下面是个“目”字,一起读“冒”
“冒”是什么意思呢?
它能换成“长”吗?
你看你多会思考啊!快看,我的小肚子痒痒的,小树枝从我的小肚子里冒出来(带着动作说)
你们能像老师一样,带着动作说说小树枝还从你身体的什么部位冒出来吗?
我的头痒痒的,小树枝从我的头上冒出来。小树枝从我的胳膊上、屁股上、前面、后面,从四面八方冒出来了。我低头一看,齐读,“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再读“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作者的“一字传神”向我们展示了如此神奇的世界,那我么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什么呢?是啊,每个字都有他独特的魅力和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认真推敲字词的使用,这样会让你的文章更精彩,更打动人心。
让我们带着神奇的感觉再读一读这段话吧!
3.写变身
那英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变身,我们也快来完成属于我们的独特变身吧!照着这样的句子说一说你的变身过程,注意细节描写,加入感受和动作。和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快来完成你的独特变身吧!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呀,我真的变成了__________!
“变身” 时,加入自己的感受☆ “变身” 时,加入变身的动作 ☆
谁来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超级变身呢?
(四)“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1.“长鸟窝”感受语言细节
好,别着急,更精彩的还在后面呢!英英变身之后,又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长满鸟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六自然段,谁来读读这段话。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出示: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还有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老师也把这句话来了一次变身,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第二句话中出现了很多“有”字,把“有”字圈出来)
你看之前我们在学习《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就出现了“有...有...有...”,我们说这是排比句,但这篇文章却没有用这样的写法,这是为什么呢?
那请同学们自己先对比着读读这两段话,读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那读起来就会让你感受到(啰嗦)是的。因为举例太多了,所以不必加入重复的有。
那像第一段,有这么多并列的词语,我们又该怎么读呢?
谁来试试?他读的怎么样?
是啊,他在读“正方形、长方形......”这些词语并列的时候读的快了点,很紧凑,让我们感觉很轻松,这就是节奏感。
那带着这节奏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看这么读完之后,在我们面前仿佛出现了很多很多不同形状的鸟窝。多神奇啊!
2.体会神态细节
这棵树上不仅长了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鸟窝,而且还会(跳舞)你见过鸟窝跳舞吗?
孩子们,你看我们这样一边交流,一边想象,就让这各种形状的鸟窝呀,随风舞动起来了。 (板书:舞)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再来感受一下想象的神奇。(齐读)
四、指导写字
接下来,我们一起书写两个字,用心感受文字的魅力。出示(狐狸)请同学们先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吗?——相同部首、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和老师一起书写这两个字。(老师带着边写边说)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把这两个字各写一个。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投屏)我们一起看看她写得字怎么样?大家说一说。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领略到了作者那如同魔法棒一般神奇的想象,还结识了几个超级灵动的字眼。更有趣的是,咱们仿佛亲眼看到了好多鸟窝在树上欢快地跳舞的样子。
老师要给大家留一道超有趣的思考题:妈妈是怎么发现这棵树是英英变成的呢?这个问题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等着咱们下节课一起去打开那扇充满惊喜的想象岛。
板书设计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树的原因:不想吃饭
变成树后的景象:长满奇特鸟窝、小动物入住
与妈妈的互动:妈妈住进鸟窝、发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