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校园风景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构图与透视的表现方法。
3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新学校已经是第6个星期了,在学校里,有哪一个地方你最喜欢的呢? 同学:??
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校的中心花园、操场、图书室……在你们眼中都是校园中亮丽的风景线。这节课,我们就用手中的笔写一写自己最喜爱的一道校园风景线。
2. 看书P10
3. 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什么? 同学:校园风景。 提问:对。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校园的风景那么大,我们怎么能把他画 到小小的画纸上呢? 同学:?? 总结:介绍“取景框” (PPT同步 实物与示范教学) ? “取景框”美术用词。 ? 写生时为了便于构图,而特制的框子。 ? 一般用硬卡纸或木条制成,为长方形,中间挖空。也可以用自己的 双手:右手的拇指、食指分别与左手的食指、拇指相触及,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框。写生的时候,把框子举向所画对象,即可得到自己满意的取舍意向。
4. 欣赏图片 (ppt同步播放) 照片与图画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
四、明确训练重点,读写结合练习
(一)出示写作要求。
1.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未来的校园。
2.写清楚风景线在校园的位置。
3.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写出景物美在哪里。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拓宽学生写作思路。
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写。
总结: 1. 拍照时,照相机中也会利用取景框取景。
2. 在画画前,把你觉得最美的一角取到你的“取景框”中,观察画面,再画到 画纸上。
讲述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概念。
1. 提问:什么叫平行透视,什么叫成交透视。(看书回答)
2. 展示图片并进行分析。(PPT同步)书P10-11 ?
平行透视:描绘方形物体时,垂直于画面而且互相平行的边线都 消失于画面中心的灭点,这种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此点就是灭点。
? 成交透视:物体的若干平行边线不与画面垂直时,根据近大远小 的透视原理,这些平行的边线都消失于画面中心主点以外平线上的任何一点,这种消失点称为余点。成角透视中的物体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消失点。
3. 展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并进行讲解分析。
活动2【作业】布置
作业: 1 校园的一角、家里的门口或临摹风景照片进行绘画。
2. 巡堂指导。
3. 老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评,学生思考后互相交流。。
4. 展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并进行讲解分析。
课件39张PPT。校园风景透视原理 1.视平线: 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视 点: 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3.消失点: 就是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
的点又叫灭点透视的基本用语
一.平行透视二.成角透视三.仰视与俯视下的透视关系五.课堂练习六.课后任务四.如何取景与构图平行透视
放置状态:
在两对竖立方
块面中,一对
同画面平行,
另一对同画面
成直角,为平
行透视。成角透视
放置状态:
在两对竖立方块面,都不同画面平行,各自与画面成一定角度,为余角透视。余角透视放置仰视与俯视下的平行透视
在平行透视中的直角线、视平线以上者愈远愈向下,视平线以下者愈远愈向上,最后消失于心点。地平线低视平线高视平线四.如何取景与构图.构图:横 竖 方.取景:远 中 近 请试着挑选课本中的任何一
一副学生风景作品进行临摹. 注意透视关系,注意取景与构图,不要用
尺子,要求画出来有个性,有画味. 请利用假期的时间,收集有关校园风景或建
筑风景的图片,可以自己拍摄,也可以剪辑报纸,
海报等.注意观察这些图片用了什麽透视方法,是
不是你想要表达的感觉,每人至少收集一例,假期
回来后美术科代表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