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1 07:58:31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近些年,部分人工智能诗文本大量涌现,其意义结构营造和艺术美感生成更是达到了诗艺的高阶层次。人
们开始反思文学媒介化、产业化生产所导致的问题:机器写的诗属于“诗”还是“非诗”?
②从艺术效果上看,早期人工智能诗文本中那种“有句无篇”的松散结构,已进化至具有一定自洽逻辑的“对话
性”结构,部分篇章甚至能够表现陌生化的超验情境,抑或能模仿人类主体的精神空间。但人工智能写作仍存在明
显短板,尽管程序设计者尝试推进人工智能诗文本的“意境”向“情境”方向转化,可事实表明,它在处理隐喻、双关
等修辞技法,以及叙述性、戏剧性元素时仍表现得不如人意。如果面临抒情、叙事等多重文体要素的穿插、互动,人
工智能系统经常会“力不从心”。此外,人工智能写作为文本搭建趋向严谨的逻辑结构,其布局的规范、框架的整饬
和语序的流,反而有可能会影响诗意的灵活流动。诗歌的魅力在于行与行之间的意义留白,人工智能写作进行
逻辑运算时,对于这种“留白”处理“不知所措”。这直接导致它在剑作视野上的局限。
③即便有一天人工智能系统克服了这些问题,其诗歌创作的属性仍难以确定。就诗歌写作的诗意生成机制而
言,诗人们多把诗视作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语言,一个通过意象系统解释世界的装置,唯有突破语言习俗和常规观
察习惯,才有可能打破俗常的意义生成链条。人工智能写作的诗意生成机制则恰恰相反,以机器人“小封”为例,它
的写作基本由数据感知、分析计算、模板引擎、质量评估四个环节构成,以自然语言的处理、理解、生成为核心步骤,
向一个人类预设的“概念化”语言体系和意义中心聚合,属于“敛聚式”的意义生成方式。与“发散式”的人类创作思
雏相比,人工智能写作更易于精密掌控意绪延展的方向,使其紧密围绕在设计好的意义中心周围。所以,人工智能
诗文本对读者思维宽度的激发、对人类想象空间的延展,幅度仍是有限的。
④探析人工智能诗文本,不应忽视读者的向度。一次阅读审美的诞生,外在驱动力在于语词、意境带给读者的
心物感动,内在驱动力则是他们对诗人幽微心灵世界与连贯个体记忆的好奇。读者往往想通过阅读一首诗的文字
空间,进而追踪一个精神者思维跃动的轨迹,品味他的各种情感,并以点点滴滴的情愫串联起作家的精神形象,以
及与之相关的时代背景。简而言之,人们读诗歌,意在赏文,也在观人,尚不具备人格主体性的人工智能系统,自然
【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第1页(共8页)】
3高三语文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6.6分)
8.(4分
姓名:
贴条形码区
准考证号: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缺考标记一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
(考生禁填》
并用2B铅笔填涂缺考标记

正确填涂
注茶的先将身的姓名准考正号写在定的位置,再认真核对条形上的
准考证号、姓名及考试科目,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
意2作答时,选择题必颈使用2B的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然色墨水签
错误填涂
例MXop1项。希
17.(6分)
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J
I1[A][B][C][D]
0
2[A][B][C]CD]
12 CA]CB]Cc]CD]
9.(6分)
3[A]CB][C][D]
15 CA]CB]Cc]CD]
(2)
6 CA]CB]CC]CD]
7 [A]C8]CC]CO]
(3)
非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18.(4分)
A
4.(4分)
19.(4分)
10.(3分)
[A][B][C][D][E][F][G][H]
20.(4分】
13.(1)4分)
5.(6分)
(24分)
21.(4分)
▲15
14.(3分)
22.(4分)
(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第1页(共2页)
G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3.写作(60分)
▲60
▲200
▲8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第2页(共2页)高三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D项“无法通过数据和概率来呈现”有误,原文第⑦)段中说“缺乏情感意识的人工智能拟造出的孤独书写、死亡意识、痛感叙事,
是把人类基于体验获得的生命感性与思想灵性,固化为基于数据和概率的技术理性”,可知人类自身精神的不完美可以通过数据和
概率来呈现,人工智能写作只是把它固化了,缺少生命个体的真实性。)
2.B(A项“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人工智能才能写出真正的诗歌”有误,“处理修辞手法,以及叙述性、戏剧性元素等方面”只是人工智
能涉及的技术问题,从⑥⑦⑧段看人工智能诗文本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人文精神。C项“展示生命个体过程化的深层记忆”有误,第
⑦段中说“缺乏情感意识的人工智能拟造出的孤独书写、死亡意识、痛感叙事,是把人类基于体验获得的生命感性与思想灵性,固化
为基于数据和概率的技术理性”,可知人工智能可以被赋予感情,但这种感情是固化的,不能反映生命个体过程化的深层记忆。
D项“分析了两者的优势和缺点”有误,文中主要分析了传统诗歌的优势和人工智能写作的弊端。)
3.A(A项说“已经创作出意义结构和艺术美感均达到高层次的诗歌”有误,第①段就提出疑问“机器写的诗属于‘诗'还是‘非诗”,最
后一段得出结论:“人工智能诗文本疏离了基于生活感悟、精神信仰、历史意识、哲学思辨的想象品格,其计算、推演出的文本,即使
模仿度再高,也难以企及·诗'的人文内核”,可见作者并不承认人工智能诗文本属于诗歌,更谈不上“意义结构和艺术美感高层次”
的诗歌。B项是对第②③两段内容的概括,C项是对第④⑤⑥三段内容的概括,D项是对第⑦⑧两段内容的概括。)
4,①读者想通过阅读诗歌追踪一个精神者思维跃动的轨迹,品味其情感和人格。②人工智能诗文本不具备人类体验的其实性,是对
人类高度理性化的程序模仿,难以动态捕捉真实的社会生活细节,分别文化差异乃至辨别是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5.①《登高》是基于杜甫个人的经历和内心休验,而《九日》缺少特定的抒情主体。②《登高》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生活的真
实写照,而《九日》只是基于数据、围绕设计好的意义中心所进行的词语重组。③登高》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呈现出人类孤独、
伤感等不完美的精神内涵,而《九日》是对已有诗歌作品的模仿,脱离历史背景、缺少生活感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6.C(A项“透露出强烈的消极思想”有误,第②③两段强调的是人的变老,变穷,目的是证明“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要素和造物主骗
人的手段莫如‘渐’”,并不含消极思想。B项“自己并不会有强烈的反应”有误,原文说“在本人并不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是强调
富家子弟变为奴隶和乞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那些家境变化的人并不会有什么感觉。D项“意在说明‘渐'如何麻痹人的感知,让人
盲目地乐观,无法认识生活之辛苦”有误,“农夫抱牛跳沟”的故事主要说明的是“‘渐'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
的流逝与事物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7.C(C项“目的是启发读者重新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有误,此处引用是为了启发读者思考并认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8.①承接上文。此处写“春秋代序”等内容,意在引导读者认识前两段中人的年龄、贫富都与自然规律一样,都是“渐变的”。②强调人
们对“渐变”的无感,为下文揭示“渐”的隐蔽性及本质做准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由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条理清晰。文本先从人的年龄、境遇变化和季节、阴阳更替指出“渐”所代表的自然规律,接着分析其欺
骗性和实质,最后用“大人格”“大人生”深化主题。②富有思辨意义,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文本列举多种生活琐事,启发读者打破思
维的盲区,在有限中领悟无限。(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DF(原句可翻译为:汉军中惊慌喧闹,自相攻击扰乱,跑到太尉帐前,太尉始终安卧不起。)
11.D(D项中“之”的用法不同。“景帝之基梁久矣”中的“之”用法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中的“之”是用于构成倒装句。)
12.B(“建议让梁国军队先从正面抵挡叛军,再从后面截断叛军粮道"”有误,周亚夫的作战策略是希望先把梁国抛给叛军,自己带兵去
截断敌人的粮道。从后文“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等句中可以看出。)
13.(1)他们背叛自己的君主而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么)拿什么来谴责不守节操的臣子呢?(“侯”“何以”“人臣不守
节者”各1分,句式通顺1分)
(2)景帝说“我死后传位给梁王”,是试探太后的心思,姑且那么一说。(“千秋万岁”“旨”“姑”各1分,句式通顺1分)
14.①景帝想借此机会削弱梁国。②梁国存亡,对汉朝无大损益;而现在的梁国日后可能会像吴、楚等国那样反叛朝廷。③景帝让周
亚夫救梁,只是为了塘塞梁王,并以此减轻太后对自己的责难,并不是真心想救梁国。(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
要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帝临去世时,告诚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带兵重任的。”文帝去世后,朝廷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
【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G■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三语文
答题卡
8.(4分
16.(6分)
姓名
贴条形码区
准考证号: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缺考标记门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
(考生禁填)
并用2B铅笔填涂缺考标记

正确填涂
儿,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再认真核对条形码
准考证号、姓名及考试科目,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
意2作答时,选择三必领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Q5毫米黑色墨水签
错误填涂
例门[区]C阿[甲】项4落保指卡面清洁,不准折叠不科弄酸。
17.(6分)
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11 CAJ CB]CC]Co]
0
2[A][B][C]CD]
12 CA]CB]Cc][D]
9.(6分)
3[A][B][C][D]
I5[A][B][C][D]
(2
6[A][B][C]CD]
7[A][B][C]CD]
(3)
非选择题答题区域(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18.(4分)
A
4.(4分)
19.(4分)
10.(3分)
[A][B][C][D][E][F][G][H]
20.(4分】
13.(1)4分)
5.(6分)
(24分)
21.(4分)
14.(3分)
▲1
22.(4分)
(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第1页(共2页)
G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3.写作(60分)
▲600
▲200
▲8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第2页(共2页)高三语文评分细则
5.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每点中准确分析《登高》给1分,准确分析《九日》给1分。
9.每点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的情给分。每点中,概括出叙述效果给1分,根据内容分析到位给2分。
13.翻译句子的意思包括对特殊句式的调整与补充,只要大致意思不出偏差,句意一般不给零分。
14.每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第②点中答到两句话中的一句即可得1分。第③点中,答到减轻太后对
自己的责难才能得1分。
17.每句1分,有错别字、多字、漏字该空不给分。字迹书写难以辨认,或书写不规范,写异体字、繁体字,字体写草书、篆书等,以错字
看待,不给分。
18.第一空成语若答“情急智生”或“情急生智”或“急中生智”,第二空若填“欣然自喜”“欣然自得”“欣喜若狂”等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
得分
23.作文评分标准如下:
一,关于立意
高考语文作文的立意分为四个方面:立意正确、立意鲜明、立意深刻和立意新颖。
1.立意正确
一是要求文章的思想感情正确健康,一是作文的立意要符合材料给定的题意,不偏离题意、不跑题。作文的立意一旦不符合
社会、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就可视为偏离题意,思想感情不正确、不健康的作文在及格分以下;作文的立意也一定要符合材料内含
的意义,不要为了图创新而轻易与之背道而驰,否则也会被判为偏离题意,要抓住材料关键词,关键词抓错了,就捡了芝麻丢了西
瓜,在立意上也会严重丢分
2.立意鲜明
考生作文的立意必须集中、明确,不能什么都想说却什么都说不清楚:或者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立意分散、立意含糊,是作文
的大忌。一篇1000字以内的作文,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集中、明确、鲜明的主旨对高考作文来说,不是一句空话,阅卷老师在紧
张的阅卷环境中,首先抓的就是作文明确的立意。
3.立意深刻
高考作文的要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其中的关键词是“本质”“内在关系”“启
发”,这就要求作文立意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要有深刻透彻的观点,发人深思。如果只停留在表面,泛泛而谈,得分一般不超
过50分.
4.立意新颖
写作中要追求“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境界,这就需要在立意上体现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套作,千篇一律。作文写得
好,要“以识为主”,和现实结合,深入思考,展现自己独到的见识。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的新颖,不是违背材料主旨和主流价值
观,特立独行,危言耸听,吸引人眼球,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二、关于等级
具体评分,可参考列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一0分)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主题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内容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20分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表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20分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高三4月质量检测·语文评分细则第1页(共2页)】
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