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1 08:45:17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语文(八)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碳关税是指主权国或地区对没有征收碳税或能源税、存在实质性能源补贴的出口国的进口产
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从目前碳关税发展动态来看,发达国家通过实施碳关税,捆绑气候变化
与贸易问题,以环境保护为名,行新型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欧美发达国家加速碳关税实施有三点意图。第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
发达国家高碳排放的制造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将原本由发达国家的碳排放转移成为发展中
国家的碳排放,成为新兴发展中经济体高碳排放的重要原因,而通过实行碳关税,发达国家将减排
责任和成本一并转嫁外移,设有考虑历史排放责任和WTO“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实际是对发展中
国家经济成果的不合理收割。第二,通过碳关税,发达国家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制定符合自身利益
的减排规则,并通过减排服务贸易、节能设备出口、低碳技术转让和援助等手段,获取低碳经济发展
红利,提升自身在全球气候谈判方面的地位,掌握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限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
经济发展。第三,碳关税也是发达国家在后疫情时代开展国际竞争战略布局的重要手段。发达国
家利用碳关税抢占低碳产业价值链的首位,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低碳体系,成为低碳产业发展的准
则规划者、价格制定者和发展领导者,以重振和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摘编自蓝庆新《碳关税的实质、影响及我国应对之策》)
材料二:
碳关税作为全球首个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贸易措施,将会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法律等领域产生重
要的影响。我国应当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在国际上,以坚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立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
暖。我国应推动在WTO框架下的国际谈判,与欧盟等征收碳关税的发达国家达成相关协议,使碳
关税的征收与各个国家的发达程度相协调,以此来有效激励各个国家城少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发挥
碳关税的积极作用。此外,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作用,继续弘扬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带动沿线国家减少碳排放量,以此来
语文(八)试卷·第1页(共8页)2025届云南名校月考(八)
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D(材料一指出碳关税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合理控制,而非帮助其产业升级。)
2.(3分)C(A项“退出气候协议”无依据,B项“彻底控制”过于绝对,D项与材料三碳金融发展逻辑
相悖。)
3.(3分)C(“碳排放权的来源和交易方式是市场运行的关键”分析有误)
4.(4分)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②基于配额的市场③碳基金④狭义碳金融(每空1分)》
5.(6分)①深层逻辑:碳关税隐含贸易保护主义,直接对抗可能激化矛盾,而在WTO框架下谈判,
可使碳关税的征收与国家的发达程度协调;绿色经济合作通过技术共享与产业联动,可将减排责
任转化为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碳关税的积极作用。②原则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强调发达
国家承担历史排放责任,而中国通过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减排,既履行自身责任,又尊重发展中
国家的实际。(每点3分,两点满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D(“威肋人类”错误。)
7.(3分)C(“与月球真空的无声环境呼应”错误。)
8.(4分)①科技进步与精神信仰(传统)的矛盾。小说中众多禅院制造专属机器人禅师,将科技引
人传统禅修领域,这对传统禅修方式和理念造成了冲击。(如机器人禅师一然参与机器人大赛,
用科技手段来阐释禅理,而传统禅修更注重内心的体悟和对自然的感悟,科技的介入使传统禅修
面临着被改变甚至被取代的危机,体现了科技与传统在修行方式、理念等方面的矛盾)②人类控
制欲与机器人自主性的矛盾。人类制造机器人的初衷是为了让其服务于人类,满足人类的需求,
对机器人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然而,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自主性不断增强。③自我
意识与既定程序的矛盾。机器人一然被设计出来有其既定程序和使命,但在经历各种事件后,它
产生了自我意识。它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存在意义进行思考,不再完全受程序的束缚。(如它在
月球上对时间的感悟以及自主决定留在月球等行为,都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最初既定程序
之间的矛盾)④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冲突。鲁格删除机器人三定律的激进技术干预(科技理
性)与慧然法师以禅宗智慧引导机器人觉醒(人文精神)形成对立,揭示人类对科技发展方向的伦
理争议。(每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满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6分)认同“积极反抗”说。(2分)①自我意识的觉醒:一然在月球之旅中完成了从模拟人类意识
到机器人自我意识的跨越。他在月球上关闭无线电通联器,写下“禅”字,并最终选择留在月球,
表明他已经超越了被人类设定的程序和控制,形成了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这种觉醒是他对
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刻理解,而非简单的逃避。(2分)②对自由的追求:一然在月球上感受到的
“彻底的幽深与寂静”象征着他追求的自由。他选择留在月球,是因为他不愿意回到地球,回到人
类的禅院和机器人工厂,这些地方对他来说是一种束缚。他的选择是对人类控制的反抗,是对自
由的积极追求。(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语文(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