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卖油翁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卖油翁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1 12:0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康肃忿(pén)然曰 康肃笑而遣(qiǎn)之
B. 睨(nì)之久而不去 公亦以此自矜(guān)
C. 尝射于家圃(pǔ) 以我酌(sháo)油知之
D. 以钱覆(fù)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lì) 之
2.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陈康肃公 / 善射。
B. 有 / 卖油翁释担 / 而立。
C. 尔 / 安敢轻吾射!
D. 康肃 / 笑而遣之。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对镜帖花黄
C. 但手熟尔 D. 徐以杓酌油沥之
4.解释加点词。
(1)公亦以此自矜
(2)尝射于家圃  
(3)睨之久而不去
(4)以我酌油知之
(5)徐以杓酌油沥之
(6)康肃笑而遣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择其善者而从之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见往事耳
C.汝亦知射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睨之久而不去/去后乃至
6.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
(1)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 今义: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古义: 今义: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B.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说明问题。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D.课文中的两个人物,陈尧咨是主要人物,文章主要通过他的射箭技巧引出下文、又以他的有所领悟收束全文。
8. 翻译下列句子。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2)尔安敢轻吾射 !
(3)徐以杓酌油沥之。
(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9.按要求默写。
(1)《卖油翁》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2)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短语是“ ”和“ ”。
(3)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的看法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陈康肃公善射( )
(2)公亦以此自矜( )
(3)尔安敢轻吾射( )
(4)康肃笑而遣之( )
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陈尧咨向老翁发问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3、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卖油翁的熟能生巧
14、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15、“康肃笑而遣之”,最后陈尧咨为什么又笑了 谈谈你的理解。
16、卖油翁所说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创鹜①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②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鹜:野鸭子。 ②雏: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鸟类)。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②公亦以此自矜( )
③熟视之( )
④且日产蛋甚多(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我酌油知之 可以为师矣
B.盖创鹜之报也 何陋之有
C.妇就之 蒙乃始就学
D.愿为市鞍马 妇不忍市之
19.翻译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20.结合原文说说农妇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陈(zhèn):交战时的战斗队列。
21.下列对加点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广为人长(有长者之风)    B.专以射为戏,竟死(完毕,终了)
C.胡虏易与耳(打交道)    D.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将,将要)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李长之先生说,《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细读选文,找到其中一处,并分析它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陈橐① ,字德应,绍兴余姚人。入太学有声,登政和上舍②第,教授宁州。以母年高,乞归养,诏橐善抚字③,移知台州。台有五邑,尝摄④其三,民怀惠爱,越境欢迎,不数月称治。母丧,邦人巷哭,相率走行在所者千余人,请起橐。诏橐清谨不扰,治状著闻,其敕所在州赐钱三十万。橐力辞,上谓近臣曰:“陈橐有古循吏⑤风。”终丧⑥,以司勋郎中召。
橐博学刚介不事产业先世田庐悉推予兄弟。在广⑦积年,四方聘币一不入私室。既谢事归剡中,侨寓僧寺,日籴⑧以食,处之泰然。王十朋为《风士赋》,论近世会稽人物,曰:“杜祁公⑨之后有陈德应”云。
(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七》,有删减)
【史料二】德应尝假黄岩、临海令,遗爱户有之。曹事礼微,小大之狱必以情。台人德之甚,饮食起居必为之祷,惟恐其去也。
(选自《嘉定赤城志·卷五》)
【注释】①陈橐(tuó):人名。②上舍:宋代太学中的最高级别。③抚字:安抚体恤百姓。④摄:管辖。⑤循吏:守法循礼的好官。⑥终丧:服丧期满。⑦广:广州。⑧籴(dí):买进粮食。⑨杜祁公:北宋名臣。
24.为了译好史料,请解释下面加点词。
(1)台有五邑,尝摄其三( )
(2)上谓近臣曰( )
(3)处之泰然( )
(4)小大之狱必以情( )
25.为了读通史料,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橐 博 学 刚 介 不 事 产 业 先 世 田 庐 悉 推 予 兄 弟
26.同学们发现史料为了突出陈橐的形象,多处用了侧面描写手法。请摘录其中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同学们打算将搜集到的名人按品行分为“仁爱”“廉俭”“孝悌”三类,在公众号上推送。你想把陈橐归于哪一类?请结合以上史料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A 4.(1)自夸 (2)曾经 园子 (3)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4)舀取,这里指倒入 (5)同“勺” 液体下滴  (6)打发 5.D 6.(1)怎么 安定 (2)于是,就 原因 7.D 8.(1)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2)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 (3)(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3)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9.(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当世无双 十中八九 (3)无他,但手熟尔 10.(1)擅长,善于(2)自夸(3)轻视 看轻(4)打发
11.(1)(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2)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1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3、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4、陈尧咨骄傲自满但是知错能改。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启发他人也很谦和
15、他“笑”,因为老油翁点破他只是熟能生巧罢了,他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
16、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我们现在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
17、 卸下、放下 夸、夸耀 仔细 每天 18.A 19.①老翁看到他(陈康肃)射箭十支有八九支箭能射中,只是微微点头。②过了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了,大概是受伤的野鸭报答的结果。 20.从“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妇不忍市之”可以看出农妇善良、有爱心、同情心或保护动物。
21.A 22.(1)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和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 (2)正好天色已晚,军吏士兵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却神态自然,更加注意整顿军队。 23.第一处:在财物上,将李广“得赏赐辄分其麾下”与自己的收入之多却“家无余财”形成对照,表现其关爱士卒。第二处:在能力上,将“子孙他人学者”与李广的射箭技艺对照,突出其“善射亦天性”。第三处:战争过程和结果上,将李广军人少、智战、勇战与博望侯军“留迟后期”对照,突出李广的勇、智、忠。
24.(1)曾经 (2)告诉/对……说 (3)……的样子 (4)指诉讼事件/案件
25.彙博学刚介/不事产业/先世田庐/悉推于兄弟
26.示例1:民怀惠爱,越境欢迎。
示例2:母丧,邦人巷哭,相率走行在所者千余人,请起囊。
示例3:其救所在州赐钱三十万。
示例4:上谓近臣曰:“陈素有古循吏风。”示例5:王十朋为《风士赋》,论近世会稽人物,曰“杜祁公之后有陈德应”云。示例6:台人德之甚,饮食起居必为之祷,惟恐其去也。
27.示例1:我想把陈彙归入“仁爱”类。因为他在赴任台州时老百姓越过县境去欢迎他,而且他没几个月就把台州治理得很好;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案件,他都根据实情来判断;他在黄岩、临海任职期间,关爱百姓,深受百姓爱戴。
示例2:我想把陈彙归入“廉俭”类。因为陈彙廉洁俭朴,面对赏赐的三十万钱财,他不为所动,竭力推辞;在广州多年,各方的聘币都不会占为己有;虽寓居寺庙里,每天买米来吃,却能安然自若。
示例3:我想把陈囊归入“孝悌”类。因为陈素孝母爱兄,母亲年事已高时,他请求回家奉养;他把家里祖辈留下的田产房屋全部让给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