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6 21: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时目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丞相的废除: 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的教训,下令废除丞相职位,权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并且都直接隶属于皇帝。 制度被永远废弃。
2 .内阁制的建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由于政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
一裁决,为此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
明成祖朱棣设立 ,以之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 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3 .消极影响:明朝皇帝为防止内阁威胁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以 的太监加以牵制,致使 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了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探究活动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4分)
(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3)这则村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二、军机处 1 .目的: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为 ,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2 .职能: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 手中。
3 .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宫,保密性强。
4 .影响:它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 制度。
5 .密折制度:雍正还命令地方大员 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清代的建立
和 的推行,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6 .趋势: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 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 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
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引自《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思考:军机处的职能?
▇材料一: 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思考:军机处的特点?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 .确立版图:清朝 、 、 帝时期,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2 .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 和 ,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进行行政管理。
3 .理藩院:清朝中央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的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其地位与六部相同。清朝对 、 和 地区的统治,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4 .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元代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南地区实行 ,明朝时期开始推行 统治的做法,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施行“ ” ,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统治。
【概念阐述】
1.军机处
(1)最初设置的目的:起初是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机房,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
(2)职能和特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又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但政治决策封闭的特征更为明显。 (3)实质:军机处的设立,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改土归流
(1)概念: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 (2)原因: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3)措施: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4)意义: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特点及评价
(1)措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已进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晚期。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大力 加强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①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成祖时正式形成了 内阁制度。③明宣宗时,内阁又取得了票拟权。但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④清朝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文,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特点:①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已预感到统治不稳,于是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明朝建立后不久,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由皇帝控制。为了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督和镇压,明朝还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明朝除将中央之权集中于皇帝手中外,又将地方之权集中于中央,废行省、设三司,使三司之间互不统辖,直接归中央管辖。清雍正时期增设军机处,作为全国最高的军政决策机构。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再次加强。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在思想文化上也有明显的表现。明清两朝还大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此外,明清两朝采取的八股取士制度,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评价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在当时具有—定的积极意义,对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和外族入侵,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了重要作用。 虽然明清时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恰恰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一方面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措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妨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A.废行省设三司,宰相职权扩大 B.宰相祸乱朝政
C.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D.宰相职权可以由六部取代
2.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多达1 660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后来明成祖朱棣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C.设立内阁 D.设立军机处
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遇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4.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5.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这句话说明(  )
A.康熙帝想恢复三省六部制 B.康熙帝认为皇帝事务繁重,因此应设军机处
C.康熙帝认为自古以来就是实行专制统治 D.康熙帝认为皇帝应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被称为“贪污之王”,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7.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这是说军机处(  )
A.效率高 B.机构干练 C.保密性强 D.决策权有限
8.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
①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②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③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④因地制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  )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学案答案:
1答案:C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主要原因”,A、B两项属于直接因素,D项不符合史实。
2答案:C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明成祖设立内阁解决了上述问题。
3答案:B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由“置殿阁大学士,其官不备,其人无表现。……与宰相迥异”可知与B符合。
4答案:B解析:从“万年红”,“红”与“朱”义同等方面分析,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5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一人亲理,无可旁贷”可知,康熙帝总揽大权。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中设置军机处是雍正皇帝时期。
6答案:C解析: 军机处设置于雍正时期,大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
7答案:C解析: 由材料中“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可判断保密性强特点。
8答案:A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①②③④均是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9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明律》内容涉及对官员的监督处置,这反映了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10答案:C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①②是积极影响;④是消极影响;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创立的影响,明清时中国已落后于西方。
11答案: (1)明太祖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2)①清朝雍正帝时。提高了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②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学案答案:
1答案:C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主要原因”,A、B两项属于直接因素,D项不符合史实。
2答案:C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明成祖设立内阁解决了上述问题。
3答案:B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由“置殿阁大学士,其官不备,其人无表现。……与宰相迥异”可知与B符合。
4答案:B解析:从“万年红”,“红”与“朱”义同等方面分析,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5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一人亲理,无可旁贷”可知,康熙帝总揽大权。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中设置军机处是雍正皇帝时期。
6答案:C解析: 军机处设置于雍正时期,大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
7答案:C解析: 由材料中“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可判断保密性强特点。
8答案:A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①②③④均是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9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明律》内容涉及对官员的监督处置,这反映了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10答案:C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①②是积极影响;④是消极影响;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创立的影响,明清时中国已落后于西方。
11答案: (1)明太祖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2)①清朝雍正帝时。提高了行政效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②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