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卷
三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分)
1.小科想要知道天气的冷热可以用(
)来测量。
A.温度计
B.气温计
C.体温计
2.在100毫升水中加入4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搅拌得还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合用下面哪组物体放在天平上与空气质量进行比较?(
A.红豆、玻璃弹珠
B.回形针、绿豆
C.黄豆、硬币
4.小科观察到水结冰的实验中(右图),除了温度变化,还发现(
温度计
A.烧杯外壁有“霜”
B.试管外壁有“霜”
橡皮筋
C.水结冰后,冰柱高度下降
水
加了盐
5.冬天,自来水的管道经常爆裂,这是因为(
A冬天,自来水的管道陈裂了
第4题图
B.冬天,自来水管道里的水结冰,把管道撑裂了
C.冬天,人们放鞭炮,把自来水的管道炸裂了
6.小科用力将活塞向下压,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0表示空气微粒),这说明(
A空气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了
B.空气可以被压缩
C.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7.做自制“热气球”时,需要用纸筒罩住蜡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让“热气球”结构保持完整
B.防止蜡烛倾倒
C,更集中地加热空气,防止塑料袋被烫坏
8.我们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下列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加压简加压后
第6题图
A.用塑料袋装一装
B.用鼻子闻一闻
C.到教室外看一看
9.小科在操场上测风向,如右图,这时刮(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10.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呼吸的氧气就是空气
B.空气和水、石头一样,真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C.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南
11.在“风的成因”实验中,小科用箭头表示空气流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第9题图
D
12.10月25日,“康妮”(如右图)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它是下列哪种气象灾害(
A.沙尘暴
B.台风
C.寒潮
13.三门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这句话描述的是(
).
A.气温
B.气候
C.天气
第12、13题图
三门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卷三年极科学
第1页共4页
14.为了探究降水量,小科准备自制雨量器,他应该选择什么形状的透明杯子(
A.
B
15,小科在课上学习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下最贴近本
诗中天气变化的是(
A
16.在研究“空气有质量吗”的实验中,天平的一端放绿豆,另一端起初应该放(
)。
A.没有充气的皮球
B.充好气的皮球
C.以上都可以
17.冬至的时候,许多家庭会吃汤圆。做汤圆需要先把糯米限成粉末状。加水后揉成块状再搓成
球,最后煮熟。下列关于这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米限成粉末状后不是原来的物质
B.煮熟过程中汤圆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
降雨量(毫米)
C,糯米加更多的水会被全部溶解
18.如右图所示,整理这段时间的降雨量画成柱状图后
观察,我们不能知道的是(
)
A.这段时间内降雨的天数
B.20日有没有降雨
C.21日是上午还是下午有降雨
1121311516171w1902122215
19.小科拿着气温计在走廊上、阳光下、树荫下测得不同
第18题图
的温度,()的气温可以代表当地的气温,
A.树荫下26℃
B.走廊上28℃
C.阳光下32℃
20.夏天时,把冰块放进一个密封的透明塑料袋里,如图示。过一会儿,我们会发现(
A只有塑料袋里面出现了水,它是冰块融化而成的
B.塑料袋里面和外面都出现了水,它们都来自冰块
透明见料袋
C.塑料袋里面和外面都出现了水,它们分别来自冰块、水蒸气
二、探究题(共60分)
第20题图
21.完成下列“有关水”的实验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将右图中甲、乙两个杯子放在通风、向阳的房间,一段时间后
(填“甲”或“乙
杯子里的水变少了,乙杯口的玻璃板
(填“内”或“外”)出现小水珠。
(2)做“水结冰”的实验操作时,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
的容器中。这里的“加入食盐”的作用是使碎冰周围的温度()。
A.不变
B.变得更高
C.变得更低
(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水中现象并从水温为90℃时开始记录,
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下面是实验记录表和水沸腾时的现象图。
时间/分钟
0
4
6
8
10
12
14
2222
2222
温度/℃
%
93
95
97
99
100
100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预测加热到第14分钟时的温度是
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三门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卷三年级科学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