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第三节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学案
【学习目标】
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3.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和民族自豪,增进海峡两岸是一家的亲情,强化国家统一的意识。
【自主学习引导】要点(用红笔标识在课本上)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为实现祖国的统一
2.形成过程:
(1)为早日解决 问题,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2)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 》,提出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对等谈判。
(3)20世纪80年代初, 提出。
(4)1984年, 会议通过。
3.含义:
①一国: 。
②两制:大陆实行 ,香港、台湾实行 。
4.评价
(1)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以尊重 和 为基础。
(3)是一项大胆的、 的战略构想。
二:“一国两制"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问题由来:鸦片战争后英国占领香港
(2)条件
①“ "伟大构想的提出。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迅速发展。
(3)过程:①1982年9月,邓小平与 会谈商定,通过 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②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 ,宣布:中国于l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通过。
④1997年7月1日,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
2.澳门回归
(1)问题由来:葡萄牙占领
(2)过程;①1987年4月, 签署联合声明。
②1999年12月20日, 回归祖国。
3.历史意义
(1)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2)标志着中国在完成 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为国际社会以 方式解决国家间的 问题提供了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问题由来:1949年内战结束后,国民党占据。
2.海峡两岸关系进展
(1)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 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以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 、通航、 的限制逐渐放松。
(3)“九二共识"
①时间:l992年10月。
②双方: 协会与台湾 会。
③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 原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①时间.l994年。
②机构: 。
③作用: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5)1995年1月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①内容:坚持 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意义:是解决台湾问题的 。
3.展望
(1)有利形势:两岸经济相互促进、 的局面初步形成。
(2)不利形势:岛内 和 势力破坏统一。
(3)基本方针:“ ”
(4)解决原则:
①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不放弃使用武力。
②寄希望于 ,更寄希望于 。
【知识清晰】
一、“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相似之处和主要区别
1.二者的相似之处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二者的区别
(1)设立的地区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2)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
(3)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4)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5)法律依据不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自治的依据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相关资料】——台湾问题与南北朝鲜、东西德问题的区别
1.两者形成的原因、性质不同:后者是二战和“冷战”的产物,它们是根据二战期间或二战以后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形成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二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已经恢复了对台湾的主权。
2.领土和主权问题的性质不同:后者是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领土和主权分属于两个独立国家,都是联合国会员国;台湾和大陆的领土主权未分割,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3.两者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不同:德国、朝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裂为二战间和二战后一系列国际条约所规定;台湾问题,则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关于日本不许将窃取中的台湾归还中国的规定。
4.两者存在的实际状况不同:在美苏两国对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背景下,南北朝鲜、东西德国问题都分别驻有外国军队,被迫相互承认和在国际社会中并存;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同时“一个中国”的原则也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
5.问题解决的原则和立场不同:德国问题是通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经过谈判达成统一的协议;朝鲜南北方的统一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进程缓慢;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必须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由中国人民按“一国两制”夺得构想来解决,决不允许外国势力加以干涉。
专题四 知识点集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P64
(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内容:
①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确定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政策
③提出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会 内容:64-65页
《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国家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此时的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3)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会(4)开国大典等 教材65页
2.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即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P64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 P66
(1)经过: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标志)
(2)1954年宪法: ①内容:a确定国家性质b根本政治制度c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d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②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作用:开创人民民主全新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P67
(1) 1949年 初步确立 标志是第一届人民政协全会召开
(2) 1954年 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
(3)1956年 进入新阶段,标志: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P67
(1)历史原因:①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局面
②建国初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
③近代以来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团结奋斗,共同建立了统一的新中国。
(2)实行目的 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平等的地位和共同发展
(3)确立经过:67-68 ①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②1949年 共同纲领规定
③1954年 宪法正式确认,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④1955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⑤1958年 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⑥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
(4)实施作用:P68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文革对民主法治的践踏:P71-72
(1)成立的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高度集权,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重大倒退
(2)人大和政协停止正常活动,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破坏。
(其他了解:红卫兵、造反派等对干部、群众抄家批斗关押,宪法规定的公民生命、财产和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被任意剥夺。党内民主制度被领袖个人专断取代。等)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P73-74
(1)1980年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体现建设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 中共15大提出“以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其写入宪法
(4)当前: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8.“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P 75
(1)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提出经过:
①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三通、探亲旅游等
②1981年 叶剑英谈话,建议国共对等谈判第三次合作,阐明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
③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1984年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这一构想并获通过,成为国策
9.“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P76
(1)回归条件:①根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成熟
③港澳人民期盼回归——群众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有利国际环境等
(2)回归经过;
①1982年 邓小平与撒切尔北京会谈,以一国两制方案否决英方用主权换治权提议
②1984年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1987年 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④1990年 全国人大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⑤1997年 香港回归⑥1999年 澳门回归
(3)回归意义:78页 ①标志着 洗刷中国领土被占的百年国耻
开创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②标志着 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两步③标志着 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范例
10.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979年以来 P78
(1)进展条件: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影响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2)进展表现:①1979年停止炮击金门
②1987年台湾开放同大陆探亲
③1992年海峡两会达成“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④1994年通过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⑤1995年江泽民讲话,提出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纲领性文件
⑥2008年三通实现
(3)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 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②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4.3答案:
⑴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1945年回归祖国;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⑵相同:都实行“一国两制”;不同: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可保留军队。
⑶“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①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反攻大陆;周恩来主张和平协商,和平统一。双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立场不同。(6分)②由反攻大陆到竭力保台。(4分)③关键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①1979年,全国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②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成为基本国策之一。
(3)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2年)—— 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胜利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
①洗雪了百年耻辱。②开创了香港、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
(1)1978年底,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3)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4)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口头方式就“海峡两岸 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5)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6)1995年1月,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香港、澳门
①早日结束分裂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愿望。②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③党和政府政策和措施的促进。)
4.3答案:
⑴香港、澳门分别于199 ( http: / / www.21cnjy.com )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1945年回归祖国;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⑵相同:都实行“一国两制”;不同: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可保留军队。
⑶“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①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准备反攻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恩来主张和平协商,和平统一。双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立场不同。(6分)②由反攻大陆到竭力保台。(4分)③关键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①1979年,全国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②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成为基本国策之一。
(3)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2年)—— 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胜利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
①洗雪了百年耻辱。②开创了香港、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
(1)1978年底,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3)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4)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口头方式就“海峡两岸 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5)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6)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香港、澳门
①早日结束分裂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愿望。②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③党和政府政策和措施的促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