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乱世中的生机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年 级:高一 学 科:历史(统编版)
铜壶上的水陆攻战摹本
击鼓指挥
执戟仗剑
攻城场景
干戈长矛
舟战场景
春秋有记载的战争395次。战国有记载的战争230次。
——据《历代战争年表》统计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在这种混乱中,却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 从伍子胥看列国纷争
3 从孔子看百家争鸣
乱世中的生机——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2 从商鞅看变法运动
▲伍子胥像
叛国者?
时人评:烈丈夫!
任务一:从伍子胥看列国纷争
楚国人,其父为楚平王所杀,借吴国之力攻陷楚都,鞭尸楚平王。
晚周“家重于国”是普遍的社会信念。
——冯天瑜《周制与秦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示意图
相对王权
血缘、实力
淡化
式微
列国纷争
分裂割据
【春秋】大诸侯国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形成“春秋五霸”。
任务一:从伍子胥看列国纷争
【战国】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战国七雄”。
BC522
BC506
BC494
BC484
BC473
伍子胥逃至吴国
伍子胥助吴破楚
大败越军,越为属国
夫差欲争霸,北上伐齐
伍子胥反对,被赐自尽
越国伐吴,吴国灭亡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华夏
狄
戎
夷
蛮
问题:季札为何主动让出王位?
这说明什么?
民族向心力
寿梦曰:“孤在蛮夷……岂有斯之服哉……”
季札(四子)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曰:“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
——《吴越春秋·卷二·吴王寿梦传》
华夏
春秋:华夏认同
战国:融入华夏
问题:结合文物,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表现。
▲春秋牺尊
(牛型酒器)
▲战国铁铧
(松土翻沟)
▲战国铁双镰铁范
(冶炼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农业进步
手工业发展
商业繁荣
铁犁牛耕
私田开拓,公田荒芜
生产力
井田瓦解、土地私有
新兴地主VS农民阶级
上层建筑
变法运动
经济
新
动
力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无所匿其力也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
生产
关系
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政治家桑弘羊
为相十年,人多怨之。
——《资治通鉴》
任务二:从商鞅看变法运动
▲商鞅像
领域 变法内容 作用
政治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同赏
军事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经济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探究:为何政治家与民众对商鞅的评价有如此争议?
家 家 家
家 家 家
家 家 家
国
富国
强兵
集权
强拆大家庭为小家庭
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
由君主任免
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奖励军功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瓦解贵族大家庭
削弱了地方贵族的权力
严控臣民
剥夺、限制贵族特权
促进封建经济发展,为统一奠定基础
政治聚合力
任务三:从孔子看百家争鸣
▲孔子周游列国图
新兴士阶层
部分没落贵族
争霸需要
礼贤下士
列国统治者
入仕需要
提出主张
问题:出身贵族的孔子为何需要
周游列国寻求重用?
社会经济发展
社 会 大 变 革
百 家 争 鸣
与平民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_____;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 人性善;________
荀子 人性恶;______________
道家 老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而治
庄子 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生相胜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____________;尚贤
法家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中央集权
预习填空:梳理诸子百家的主张
隆礼重法
仁
韩非子
朴素唯物论、辩证法
兼爱;非攻
政治
社会
宇宙万物……
仁政
思想创新力
▲稷下学宫(想象图)
任务三:从孔子看百家争鸣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思想创新力
民族向心力
政治聚合力
乱世中的生机
早期国家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经济新动力
拓展探究:以人观史
请选择一位历史人物,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其背后的时代变迁。
“最不像儒家的儒家”
“法家韩非子和李斯的老师”
“儒家的集大成者”
例
the en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