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六单元分层基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mài bù kàng yán qiāng shuān gē da fáng zhǐ
jié nàn hū xiào wéi chí xī shēng shī tǐ
二、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 他宁(níng nìng)可牺牲自己,也不愿向敌人投降,这种坚韧的品质让大家宁(níng nìng)静的心泛起波澜。
2. 小明屏(píng bǐng)住呼吸,眼睛盯着屏(píng bǐng)幕,生怕错过精彩瞬间。
3. 湖泊(bó pō)上停泊(bó pō)着一艘小船,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宁静。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8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总是偷偷摸摸地做事,让人觉得很神秘。
B. 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情忐忑不安,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
C. 这场比赛大家都摩拳擦掌,无精打采地准备迎接挑战。
D. 他说起话来吞吞吐吐,清清楚楚,让人听得很明白。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英雄雨来》中雨来最后牺牲了,他是为了保护交通员李大叔而死。
B. 《我们家的男子汉》通过描写小男孩成长的点滴,表现了他的胆小怯懦。
C. 《芦花鞋》讲述了青铜一家制作芦花鞋并售卖,展现了青铜勤劳善良的品质。
D. 《独坐敬亭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3.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世人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离开了。
B. 世界上流传着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成功,就抛弃了书本。
C. 世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去了别处。
4. 对《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男子汉”对食物的兴趣这一情节理解错误的是( )
A. 表现了“男子汉”天真可爱的特点。
B. 突出了“男子汉”对美食的贪婪。
C. 体现了“男子汉”在成长过程中对生活充满好奇。
D. 从侧面反映了他率真的性格。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 小男孩说:“我要去买冰棍儿,你们别跟着我。”(改成转述句)
2. 她的笑容很灿烂。(改成比喻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3. 雨来游泳本领高。雨来能在水里憋气很长时间。(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 老师对我说:“你这次的表现很不错。”(改为转述句)
5.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昨天下午,我去公园玩了一整天。公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白的像雪,黄的像金,真是色彩斑斓极了。我还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小狗、小猫、乌龟和土豆。
五、根据课本内容填空(9分)
1. 《小英雄雨来》讲述了雨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与敌人英勇斗争的故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雨来的__________之情。
2. 《我们家的男子汉》围绕“男子汉”写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点,展现了小男孩逐渐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
3. 《芦花鞋》一文围绕青铜卖芦花鞋展开,写了青铜一家为了增加收入,________________,青铜不畏严寒去卖鞋,最后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体现了青铜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 《独坐敬亭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相知相怜之情。
六、语言实践(6分)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心情低落时,你会怎么安慰他呢?请写一段安慰的话。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和运用
七、阅读理解(分)
(一)类文阅读(10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躲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耳聋,他的学习很吃力。他不怎么合群,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所有的学科竞赛,他都没有办法参加。
同学们都不理他,他的世界很寂寞。
他的父亲是个农民,常年在外打工。他不指望儿子能考上好大学,只希望他能识字,不做文盲就行。
他却迷上了画画,每天上课,他都偷偷地在本子上画。老师抓住过他好几次,他总是低着头,不做解释。
有一次,学校组织绘画比赛,他也报名参加了。他的画交上来时,老师们都震惊了。他用那种最朴素的线条,最绚丽的色彩,画出了心中的美好世界:树是绿的,太阳是红的,小鸟是蓝的,草地是绿得像地毯,那些画里,有想象,有生活。
他得了一等奖。捧着奖状,他笑了,那是我看到的他第一次笑。
他让我想起了那些草们,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草,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羞涩。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羞涩:
众所周知: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牛耳朵草开的花 ,躲在叶间;蒲公英开花是 ,像绒球球;狗尾巴草开的花像 ;蒿子开花是 。
3. 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4. 作者通过写这个学生的故事,想要表达什么观点?(2分)
(二)拓展阅读(11分)
在一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中,炽热的太阳高悬天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一个旅人在这茫茫沙海中迷失了方向,他又饥又渴,嘴唇干裂,喉咙像是着了火一般,身体也因为极度的疲惫而摇摇欲坠,生命正逐渐离他远去。
在艰难地前行中,旅人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一间废弃的小屋孤独地矗立在不远处。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拖着沉重如铅的双腿来到小屋前。
小屋在岁月的侵蚀和风沙的肆虐下,早已破败不堪,看起来摇摇欲坠。旅人在屋前发现了一个抽水机,他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赶忙用力抽水,可无论他怎么努力,抽水机都没有一滴水流出,他的希望瞬间破灭,失望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抽水机旁有一个水壶,壶里装满了水。水壶上贴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倒入抽水机中,才能抽水。但是,在抽水机出水后,别忘了留下一壶水给下一个人。”
旅人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如果把这壶水倒入抽水机,万一抽水机还是抽不出水,那他最后的生存希望就没了;可要是直接把这壶水喝掉,虽然能暂时缓解自己的困境,但下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就会面临和他一样的绝境。
思考良久,旅人最终决定按照纸条上的指示去做。他小心翼翼地将水壶中的水倒入抽水机,然后再次用力抽水。奇迹发生了,抽水机中涌出了清澈的水流!旅人尽情地畅饮,解了燃眉之急。之后,他没有忘记纸条上的叮嘱,装满了一壶水,放在抽水机旁。
带着对未来的希望,旅人离开了小屋,继续踏上了他的旅程。在他的心中,始终铭记着这份给予的力量,也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在困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将这份希望传递下去。
文中旅人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
旅人在面对水壶中的水时,为什么会陷入两难的抉择?(4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5分)
4. 请你为这篇文章换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第三部分 习作训练
八、习作展示。(30分)
“失败乃成功之母”“有志者事竟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些名言警句陪伴着我们,给予我们力量和指引。你最难忘的是哪一句名言呢?它是如何在关键时刻点醒你,或是在漫长的时光里持续激励你的呢?请挑选一句让你深受触动的名言,通过讲述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情,写一篇作文,展现它对你的激励与启发。要求事例真实具体,语言通顺自然,情感真挚,字数不少于 400 字,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一、迈步 炕沿 枪栓 疙瘩 防止 劫难 呼啸 维持 牺牲 尸体
二、1. nìng níng 2. bǐng píng 3. pō bó
三、1. A 2. C 3. A 4. B
四、1. 小男孩说,他要去买冰棍儿,让我们别跟着他。
2. 她的笑容像盛开的花朵一样灿烂。
3. 因为雨来游泳本领高,所以他能在水里憋气很长时间。
4. 老师对我说,我这次的表现很不错。
5. 用删除符号删除“下午”和“一整天”中的一个;用删除符号删除“和土豆”。
五、1.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李大叔 热爱祖国、机智勇敢 敬佩和赞美
2. 对食物的兴趣 对独立的要求 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3. 一起动手编制芦花鞋 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卖了 勤劳、善良、坚韧
4.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六、示例:别难过啦!困难只是暂时的,每个人都会遇到。你看,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这次的困难说不定就是成长的机会呢。我相信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克服它,我会一直陪着你,咱们一起想办法,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和运用
(一)类文阅读
1. 羞涩:文中指牛耳朵草的花躲在叶间,不引人注目,好像很害羞的样子。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文中指蒲公英开花是大家都熟悉的事。
2. 细小的黄花 白白的绒球球 一条狗尾巴 大团大团的
3. 文中的“他”是一个皮肤黑黑、有些耳聋,学习吃力、不合群,但热爱画画且有绘画天赋的孩子。
4. 作者想要表达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闪光点,就像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一样,即使是看似平凡、不被关注的人,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二)拓展阅读
1. 旅人最初又饥又渴、疲惫绝望;看到小屋和抽水机时燃起希望;抽水无果后失望到极点;看到水壶及纸条时陷入两难;按照纸条指示做后成功抽到水,感到喜悦并充满希望。
2. 因为如果把水倒入抽水机,可能抽不出水,他最后的生存希望就会破灭;要是直接喝掉这壶水,虽能缓解自己的困境,但下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就会面临绝境,所以他陷入两难抉择。
3. 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有时候需要为他人着想,懂得分享和给予。当旅人选择按照纸条指示把水倒入抽水机时,不仅自己获得了足够的水,还能为下一个人留下希望。比如在学习小组中,有的同学掌握了难题的解法,分享给其他同学,既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能巩固知识,共同进步。所以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目光长远,多考虑他人,这样往往能收获更多。
4. 示例:《沙漠中的希望》《传递希望的水壶》
第三部分 习作训练
(略,根据学生作文实际情况酌情给分,重点关注是否围绕名言讲述真实具体的事例,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情感是否真挚,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