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腐朽为神奇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化腐朽为神奇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6-06 23:16:07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岭南版美术14册化腐朽为神奇废品工艺品巧妙构思精心制作我们不仅要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更重要的是去创造美!环保材料欣赏与探索面对形形色色的、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工艺品,我们如何欣赏?外形美
色彩美
形式美
材质美
风格美牛头(罐头盒) 战争的创伤少用罐装食品、饮品爱护环境 美化生活瓶花(贴毛线)坦克(瓦楞纸)拒绝过分包装花篮(塑料)变废为美 化腐朽为神奇作品欣赏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布贴绒绣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风景(布贴)双面使用纸张作品欣赏贴纸变废为美 化腐朽为神奇线、面结合(贴布)整体规划法:选择题材、设计形象、构图与色彩、材料与工艺同步进行。
因材施艺法:先寻找材料,确定工艺手段,再设计形象、构图、色彩等。
按图索骥法:在纸上绘制好了装饰图稿后,寻找相适应的材料及工艺手段。创作方法和步骤作业: 完成一个工艺品制作。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环保小卫士主题突出选材巧妙环保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制作工艺精细思考与评价2、通过单元学习活动,你对美的发现与创造有什么体验与收获?1、观摩作品,交流创意构思,并相互进行作品的评价。12 化腐朽为神奇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不同形态的材质,启发学生的立体造型感受力、判断力和想象力。
(2)使学生获得造型思维、方法、技能的基本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心灵手巧、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意识观念。
2学情分析
我校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美术学习兴趣浓厚。他们很聪明,思维活跃,喜欢开动脑筋,动手能力强。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形态的材质在立体形态中形式美的表现和立体形态的构成形式,及其成型方法,学会“化腐朽为神奇”。如何让制作的作品达到造型美观,材料运用巧妙,立意新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12 化腐朽为神奇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学生助教课前准备
学生助教与教师一起做好以下准备:
1、CAI课件。
2、形式多样的“变废为美”的作品及学生作品图例。
3、示范作品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学生活动
美术助教检查各小组同学准备上课所需的材料、工具情况,并做好登记,对不能带齐学习用具的小组进行适当扣分。
设计意图
使同学们每一节美术课都能带齐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堂引入
由学生助教主持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造型奇特、富有创意的“变废为美”作品。学生活动
观看CAI课件,感受作品的造型美。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造型精美的作品,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堂发展一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这些“变废为美”的作品有哪些特点?然后引入新课。
2、展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变废为美”作品,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活动
1、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抢答。回答这些作品的立意构思很有创意,巧妙的运用了材质等特点,并且能够说出自己受启发后的新构思。
2、学生讨论个人或小组提出的新构想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先练后评,这是练评讲教学法中的第一个环节。学生练习可以是口练,读书、回答问题等。也可以笔练,画一些与上课内容有关的题材,让全班同学先动起来,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评论分析能力。
课堂发展二
教师活动
学生助教简单示范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对学生助教在课堂中讲得不够的、不足之处,美术老师再进行补充。
作品制作步骤:
A、确定主题。
B、选择材料。
C、精心制作。
学生活动
观看作品的制作过程,了解作品制作的步骤。
设计意图
学生助教主持课堂,由学生助教先讲,教师再补充,师生互动,这也是练评讲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课堂发展三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新构思,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制作。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优势能力,合力进行作品制作。
2、各小组学生助教出来检查帮教该组同学,发现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与建议和帮助。
设计意图
学生在课堂学习竞赛中成长,因为有了竞赛,也把每一节美术课堂都推向了学习的高潮。所以一节好的美术课需要适当组织比赛,这也是练评讲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
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团结协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表现及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