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落叶》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哺(bǔ)育 攒(cuán)成 候(hòu)鸟 鲜(xiǎn)为人知
B、泯(mǐn)然 伫(zhù)立 踌(chóu)躇 气冲斗(dǒu)牛
C、炽(zhì)痛 谰(lán)语 重荷(hé) 妇孺(rú)皆知
D、哽咽(yè) 磐(pán)石 深邃(suì) 迥(jiǒng)乎不同
答案:C
解析:C中应是“炽(chì)痛 重荷(hè)”
点评: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来势凶凶 锲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
B、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奇趣横声 亦复如是
C、锋芒必露 人声顶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义愤填膺 鞠躬尽瘁
答案:D
解析:A中应是“来势汹汹 荒草凄凄”;B中应是“奇趣横生”;C中应是“锋芒毕露 人声鼎沸”。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夏季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答案:D
解析:A中应是“前后不一致”,应删去“否”;B中说法不合事理,应是“夏季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C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点评:本题考查发现语病并对病句修改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答案:A
解析:B中“寿辰”说法不合理;C中“说法不注意环境”;D中说法伤害自尊心。
点评: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本题可用反选排除法。
5.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丫杈(chà) 归泊(bó) 炽痛(chì) 窸窣作响(sū)
B.佝偻(gōu) 肆虐(nǖè) 地窖(jiào) 巧妙绝伦(jué)
C.憬悟(jǐng) 瞰望(kàn) 招徕(lái) 吹毛求疵(cī)
D.嗔视(chēng) 沉湎(miǎn) 桑梓(zǐ) 嫣红姹紫(yān)
答案:D
解析:D.嗔视(chēn)
点评: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6.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可学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育的关键时期。
B.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4月29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除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认为,翻转课堂面临着实施翻转的学做能否向高低两域扩展的挑战。
答案:C
解析:C.在最后加“的序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
7.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心情愉快”是主谓短语。
B.“弯腰不是屈辱,而是一种人格精神”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C.“‘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子’的活动已列入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一句中“管理”是名词。
D.“对别人的话,不经过思考,都不打折扣地承认,是思想上的懒惰”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主语。
答案:B
解析:“弯腰不是屈辱,而是一种人格精神”是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而是……”分句之间表达的是相近、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对复句类型的掌握,选择关系的复句一般是“是……,还是……”形式。
8.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好许多困难。
B、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节日的榕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答案:A
解析:处心积虑: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不符合语境色彩。
点评: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9.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通过”或“让”去掉一个。C搭配不当,“优美的舞姿”去掉。D用词不当,把“已”改为“是”。
点评: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10.下列填入语段横线处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A、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B、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他聋了吗?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D、原来他完全聋了!他还能再担任指挥吗?
答案:A
解析:A句连用两个感叹号,语气最重,结合两句内容表达贝多芬极其痛苦的心情。
点评:本题不难,反复读几遍即可判断。汉语句子的用途方面分四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又分三种:一般疑问、设问、反问。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丑小鸭》尽管是一篇童话,但丑小鸭的形象,反映了安徒生的成长过程。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C、《口技》一文中,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两种手法相结合,向读者展现出了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
D、《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答案:B
解析:《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点评:文学常识判断的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1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妖饶(ráo) 锲(qì)而不舍 气冲斗(dòu)牛 栖栖(qī)惶惶
B、寒噤(jìn) 迥(jiǒng)乎不同 张皇(huáng)失措 浑浑噩噩(è)
C、呜咽(yè) 慷慨(kǎi)淋漓 销声匿(nì)迹 兀(wù)兀穷年
D、赊(shē)账 沥(lì)尽心血 相得益彰(zhāng) 悄然兴起(qiǎo)
答案:A
解析:A项中“锲(qì)而不舍”应为“锲(qiè)而不舍”;“ 气冲斗(dòu)牛 ”应为“气冲斗(dǒu)牛 ”
点评: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1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半夜以后,小船又 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
(2)她直直地 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成了孤儿。
(3)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_______人民生活。
A、飘 注目 改变 B、驶 注视 改善 C、飘 注视 改善 D、 驶 注目 改变
答案:C
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从(3)改善生活可以排除AD,因为是在半夜,视觉效果不好,感觉船的移动就像飘过来一样,所以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先要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以及适用范围,这样才能将正确的词语选出。也可以根据语感进行选择判断。还可以针对选项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这都是解答这道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手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
C、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答案:A
解析:B项下降不能用倍数,应改为“一半”;C项搭配不当,应去掉“的生活”;D项表意不清,应去掉“不”。
点评:解答此题要先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这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 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 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15.填在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从“人生的真谛”“真挚的友谊”“分辨是非”“更有意义”短语可以推测选B。
点评:此题比较容易填写,因为给了文句的前半句,后面是照应前面的内容的,因此,只要有一定的语感,结合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诗词默写。
16.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 。”(《论语》十则)
答案:勿施于人
解析:本题要注意“勿”的写法。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点评: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17.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答案:锦江春色来天地
解析:本题要注意“锦”的写法。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点评: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18.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答案:带月荷锄归
解析:本题要注意“荷”的写法。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点评: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19.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答案:过尽千帆皆不是
解析:本题要注意“皆”的写法。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点评: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
, 。
答案: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本题要注意“吟”“柯”的写法。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点评: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三、阅读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21.
奶奶的粽子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 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 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
答案:奶奶的粽子(或粽子)| 我对奶奶的思念
解析:叙事作品中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某一事物,或是一物,或是某一情感,或是某人物某一活动,一般可根据文题来判断,本文就是如此。第二空前已经基本概括了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概括事例,最后一空要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点评:根据叙事作品的线索特点来作答就简单了。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
解析:阅读全文,注意结尾也提到“歌谣”,即可知文章开头写“歌谣”,首尾照应。“歌谣”内容又与家乡有关,即有引起回乡,引出故事的作用,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第一段将“歌谣”与“家乡”环境写在一起,又有表现家乡美好的用意。
点评:此类题的答点是多方面,可以先易而难一一作答。
(3)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答案: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解析:结合全文情节内容,体会作者对奶奶的情感,就不难理解“捧”字在表达“我”对奶奶的粽子对奶奶的情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
(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答案: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解析:阅读全文,了解人物间的情感,不难理解“粽子”凝聚着浓浓的亲情深深的爱,从这个角度自然能体会到“粽子”的美味是亲情之味。
点评:考查作者的态度情感,作者吃的是“粽子”,体味的却是浓浓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22.六年级的小易是个“别字大王”,这次又把“闲暇”的“暇”、“浪费”的“费”、“教诲”的“诲”写错了。怎样才能避免写错别字呢?小易向你请教。请你从下表中任选一题,根据偏旁与字义的关系,结合词语为他讲解。
题号 词语 词语解释 易错字 偏旁
① 闲暇 空闲时间。 暇 日
② 浪费 不加约束地使用财物等。 费 贝
③ 教诲 教育训导。 诲 言(讠)
答案:示例:小易,你看,“日” 这个偏旁可以表示时间。而“闲暇”的意思是指空闲的时间,所以这个词语中应该用“日”字旁的“暇”。你明白了吗?
解析:“闲暇”“让费”“教诲”中的“暇”“费”“诲”都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应抓住形旁来理解记忆。
点评: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口语交际题要注意看清说话的对象,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言要得体。此题还多了一个要求,即要结合表格的内容,帮助小易同学避免写错别字。因此在表达的时候要既要指出偏旁表达的意思,又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讲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