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培优精练第二单元专项练习12:八种问题其八圆柱圆锥中的注水运动问题(学生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培优精练第二单元专项练习12:八种问题其八圆柱圆锥中的注水运动问题(学生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11 15:37:52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12:
八种问题其八·圆柱圆锥中的注水运动问题
1.一个圆柱体的容器的底部放着一块正方体铅块,现在打开水龙头向容器内注水。15秒时恰好没过铅块的上表面,又过了1分半钟,水注满了容器。若容器的高度是24厘米,铅块高度是6厘米,则容器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水平桌面上放着高度都为10厘米的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在它们高度的一半处有一连通管相连(连通管的容积忽略不计),容器A、B底面直径分别为10厘米和16厘米.关闭连通管,10秒钟可注满容器B,如果打开连通管,水管向B容器注水6秒钟后,容器A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呢?(π取3.14)
3.一个圆柱体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长方体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头往容器中注水,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与容器底面面积的比等于多少?
4.在一个数学实验活动中。先往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注水,水深4.4厘米(如下图);然后将一根圆柱形冰柱垂直放入其中,于是水的高度上升到5.5厘米,这时刚好有冰柱浸没在水里,如图。
(1)整根冰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已知冰化成水,体积减少原来的,这根冰柱融化后将变成多少毫升水?
5.如图30-1,这是一个由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计时工具,圆锥内灌满了有颜色水。其中圆锥的高为6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已知水的流速是1.57立方厘米/分钟。
(1)圆锥内漏完水需要多少时间?
(2)请你在图30-2中用阴影表示出此时圆柱内的水。
6.一个圆锥形容器甲与一个半球形容器乙,它们圆形口的直径与容器的高的尺寸如图所示(单位:分米)。若用甲容器取水来注满乙容器,至少要注水多少次?(球体体积:)
7.如图①,在底面积为100平方厘米,高为20厘米的长方体水槽内放一个圆柱烧杯,以恒定不变的流量先向烧杯中注水,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为止,此过程中,烧杯本身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烧杯在长方体水槽中的位置始终不改变,水槽中水面上升的高度h(厘米)与注水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1)图②中,点( )表示烧杯中刚好注满水,点( )表示水槽中水面恰好与烧杯中水面平齐。
(2)烧杯的高是( )厘米。
(3)烧杯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注满水槽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
图① 图②
8.科学课上,李老师与同学们一块做实验。
一个无水的长方体水槽(如图)。有一个水龙头从9:00开始向水槽内注水,水的流量为1200立方厘米/分。9:05关闭水龙头停止流水。接着在水槽内放入一个高为9厘米的圆锥铁块,全部浸没于水中。
(1)9:05时水槽的水面高度为多少厘米?
(2)水槽的水面高度从注水到放入铁块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点 的位置表示停止注水。(从A、B、C中选择)
(3)圆锥铁块的底面积是多少?
9.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缸,长48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有一个水龙头从8:00开始向玻璃缸内注水,水的流速为8立方分米/分。8:03关闭水管停止注水,接着在玻璃缸内缓缓放入一个高为16厘米的圆锥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玻璃缸的水面高度从注水到放入圆锥铁块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上图中,点( )的位置表示停止注水。(填“A”“B”或“C”)
(2)8:03时玻璃缸水面的高度为多少厘米?
(3)求圆锥铁块的底面积。
10.在学习圆柱体积公式时,老师会用到下图1,其中圆柱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h。

(1)请用字母表示长方体中的长是( ),宽是( ),体积是( )。
(2)请根据上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出图2中四棱柱(上、下底面为等腰梯形,该梯形的上底为b,下底为a,高为h1)的体积公式,请写出你的探究理由(或画图说明)。

(3)如图2,a=20厘米,b=12厘米, h1=5厘米,h2=15厘米往该容器里注水,水深13厘米,若将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且边长为4厘米,高为12厘米的长方体铁块放入水中,此时容器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12:
八种问题其八·圆柱圆锥中的注水运动问题
1.一个圆柱体的容器的底部放着一块正方体铅块,现在打开水龙头向容器内注水。15秒时恰好没过铅块的上表面,又过了1分半钟,水注满了容器。若容器的高度是24厘米,铅块高度是6厘米,则容器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72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水龙头往容器内的每秒钟的注水量是一定的,因此可得到等量关系式:15秒钟的注水量÷15秒=1分半钟的注水量÷1分半钟,已知正方体的高度是6厘米,容器内注入与正方体等高的水用15秒钟,此时的注水高度是6厘米,注水底面积是容器的底面积减去正方体的底面积,用底面积乘高可得到此时的注水量;又过了1分钟,水灌满容器,此时容器空间的高为(24-6)厘米,注水底面积是即是圆柱的底面积,因此可设圆柱的底面积是x平方厘米,把未知数代入等量关系式进行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容器底面积为x平方厘米。
6(x-6 )÷15=(24-6)x÷90
6(x-6 )÷15×90=(24-6)x÷90×90
6(x-6 )×6=18x
36x-1296=18x
18x÷18=1296÷18
x=72
答:容器的底面积是72平方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V=sh确定两次分别注入的水量,然后再利用每秒钟的注水量相等进行解答即可
2.水平桌面上放着高度都为10厘米的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在它们高度的一半处有一连通管相连(连通管的容积忽略不计),容器A、B底面直径分别为10厘米和16厘米.关闭连通管,10秒钟可注满容器B,如果打开连通管,水管向B容器注水6秒钟后,容器A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呢?(π取3.14)
【答案】2.56厘米
【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求出B容器的容积是:3.14×(16÷2)2×10=2009.6(立方厘米),A容器的底面积是:3.14×(10÷2)2=78.5(平方厘米),5秒钟后B中的水流到A容器了,用流到A容器中水的体积除以A容器的底面积,即为容器A中水的高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B容器的容积是::3.14×(16÷2)2×10=3.14×64×10=2009.6(立方厘米)
A容器的底面积是:3.14×(10÷2)2=3.14×25=78.5(平方厘米)
流到A容器的体积是:2009.6×=2009.6×=200.96(立方厘米)
容器A中水的高度是:200.96÷78.5=2.56(厘米)
答:容器A中水的高度是2.56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体积(容积)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流到A容器中水的体积。
3.一个圆柱体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长方体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头往容器中注水,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与容器底面面积的比等于多少?
【答案】3:4
【详解】已知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容器内注入与长方体等高的水用3分钟,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此时容器空间的高为(50-20)厘米;这样就可以求出两次注水所用时间的比.由于长方体占据了圆柱体容器的部分空间,由此可以推导出长方体底面积与容器底面积的比.
解:注满容器20厘米高的水与30厘米高的水所用时间之比为20:30=2:3.
注20厘米的水的时间为18×2 3 =12(分),这说明注入长方体铁块所占空间的水要用时间为12-3=9(分).
已知长方体铁块高为20厘米,因此它们底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的体积之比,而它们的体积比等于所注入时间之比,故长方形底面面积:容器底面面积=9:12=3:4.
答:长方体底面积与容器底面面积的比是3:4.
考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点评:1、求出两次注水时间的比.
2、再求出长方体铁块所占容器空间的注水时间是几分钟.
4.在一个数学实验活动中。先往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中注水,水深4.4厘米(如下图);然后将一根圆柱形冰柱垂直放入其中,于是水的高度上升到5.5厘米,这时刚好有冰柱浸没在水里,如图。
(1)整根冰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已知冰化成水,体积减少原来的,这根冰柱融化后将变成多少毫升水?
【答案】(1)330立方厘米;
(2)297毫升
【分析】(1)由题意可知:水面上升了5.5-4.4=1.1厘米,且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冰柱的体积,用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求出冰柱的体积,再乘3即可得解;
(2)将冰柱的体积看成单位“1”,冰化成水体积减少原来的,则化成的水的体积是冰柱体积的(1-),求水的体积用冰柱的体积×(1-)即可。
【详解】(1)10×10×(5.5-4.4)
=100×1.1
=110(立方厘米)
110×3=330(立方厘米)
答:整根冰柱的体积是整根冰柱的体积是330立方厘米。
(2)330×(1-)
=330×
=297(立方厘米)
297立方厘米=297毫升
答:这根冰柱融化后将变成297毫升水。
【点睛】明确“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冰柱的体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如图30-1,这是一个由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计时工具,圆锥内灌满了有颜色水。其中圆锥的高为6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已知水的流速是1.57立方厘米/分钟。
(1)圆锥内漏完水需要多少时间?
(2)请你在图30-2中用阴影表示出此时圆柱内的水。
【答案】(1)36分钟;(2)见详解
【分析】(1)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代入公式求出圆锥容器内水的体积,然后用水的体积除以水的流速,即可求出圆锥内漏完水需要的时间。
(2)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当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时,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3.14×32×6÷1.57
=×3.14×9×6÷1.57
=56.52÷1.57
=36(分钟)
答:圆锥内漏完水需要36分钟。
(2)根据分析得,6×=2(厘米)
所以圆柱容器内水深2厘米。
作图如下: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6.一个圆锥形容器甲与一个半球形容器乙,它们圆形口的直径与容器的高的尺寸如图所示(单位:分米)。若用甲容器取水来注满乙容器,至少要注水多少次?(球体体积:)
【答案】8次
【分析】根据球体体积公式,半球形容器的体积:÷2,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分别计算出两个容器的容积,用半球形容器的容积÷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即可。
【详解】
(次)
答:至少要注水8次。
7.如图①,在底面积为100平方厘米,高为20厘米的长方体水槽内放一个圆柱烧杯,以恒定不变的流量先向烧杯中注水,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为止,此过程中,烧杯本身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烧杯在长方体水槽中的位置始终不改变,水槽中水面上升的高度h(厘米)与注水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1)图②中,点( )表示烧杯中刚好注满水,点( )表示水槽中水面恰好与烧杯中水面平齐。
(2)烧杯的高是( )厘米。
(3)烧杯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注满水槽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
图① 图②
【答案】(1)A;B
(2)10
(3)20平方厘米
(4)180秒
【分析】(1)烧杯注满水之前水槽中没有水,因此烧杯注满水之前水槽内水的高度是0,当水槽内水的高度开始上升时,表示烧杯中刚好注满水;因为烧杯占据了一定空间,水槽中水面开始上升比较快,即折线坡度较陡,当水槽中水面恰好与烧杯中水面平齐时,水面上升速度开始下降,即折线坡度变缓,据此分析。
(2)水槽中水面恰好与烧杯中水面平齐时的高度是烧杯的高度。
(3)通过观察图②发现:注满烧杯用18秒,注满和烧杯同高的水槽用90秒,即烧杯的底面积是水槽底面积的。用水槽的底面积×即可求出烧杯的底面积。
(4)通过观察图②发现:90秒能注满高度是10厘米的水槽。先用水槽的底面积×10求出90秒注入的水的体积,再用90秒注入的水的体积÷90求出注水的速度。
用水槽的底面积×水槽的高求出水槽的容积,再用水槽的容积÷注水的速度求出注满水槽所用的时间。
【详解】(1)图②中,点A表示烧杯中刚好注满水,点B表示水槽中水面恰好与烧杯中水面平齐。
(2)烧杯的高是10厘米。
(3)100×=20(平方厘米)
答:烧杯的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
(4)100×10÷90
=1000÷90
=(立方厘米)
100×20÷
=2000×
=180(秒)
答:注满水槽所用的时间是180秒。
8.科学课上,李老师与同学们一块做实验。
一个无水的长方体水槽(如图)。有一个水龙头从9:00开始向水槽内注水,水的流量为1200立方厘米/分。9:05关闭水龙头停止流水。接着在水槽内放入一个高为9厘米的圆锥铁块,全部浸没于水中。
(1)9:05时水槽的水面高度为多少厘米?
(2)水槽的水面高度从注水到放入铁块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点 的位置表示停止注水。(从A、B、C中选择)
(3)圆锥铁块的底面积是多少?
【答案】(1)10厘米
(2)B
(3)400平方厘米
【分析】(1)用每分钟的注水量乘时间等于总的注水量,注水量除以长方体底面积等于高。
(2)从时间与注水量的变化对应关系可得B的位置是停止注水点。
(3)圆锥的底面积等于上升水的体积乘3除以圆锥高。
【详解】(1)1200×5÷(40×15)
=6000÷600
=10(厘米)
答:9:05时水槽的水面高度为10厘米。
(2)水槽的水面高度从注水到放入铁块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点B的位置表示停止注水。
(3)40×15×(12-10)×3÷9
=600×2×3÷9
=1200×3÷9
=3600÷9
=400(平方厘米)
答:圆锥铁块的底面积是400平方厘米。
【点睛】熟悉长方体与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缸,长48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有一个水龙头从8:00开始向玻璃缸内注水,水的流速为8立方分米/分。8:03关闭水管停止注水,接着在玻璃缸内缓缓放入一个高为16厘米的圆锥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玻璃缸的水面高度从注水到放入圆锥铁块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上图中,点( )的位置表示停止注水。(填“A”“B”或“C”)
(2)8:03时玻璃缸水面的高度为多少厘米?
(3)求圆锥铁块的底面积。
【答案】(1)B;(2)20厘米;(3)900平方厘米
【分析】(1)根据图中右半部分,从B的位置开始,线段的倾斜度开始变化,代表水面高度上升的速度变化,表示停止注水;
(2)先计算出注水的时间,乘水的流速,可得到注水量的体积,再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用体积除以玻璃缸的长和宽,即可求出此时玻璃缸水面的高度。
(3)圆锥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的体积等于圆锥铁块的体积,用玻璃缸的底面积乘上升的高度,计算出体积后,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可得S=V÷÷h代入即可求出圆锥铁块的底面积。
【详解】(1)根据分析得,在图中,点B的位置表示停止注水;
(2)注水时间为:8时3分-8时=3(分钟)
注水量:3×8=24(立方分米)=24000(立方厘米)
24000÷48÷25
=500÷25
=20(厘米)
答:8:03时玻璃缸水面的高度为20厘米。
(3)48×25×(24-20)
=1200×4
=4800(立方厘米)
4800÷÷16
=14400÷16
=900(平方厘米)
答:圆锥铁块的底面积是900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图中获取数据,灵活运用长方体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0.在学习圆柱体积公式时,老师会用到下图1,其中圆柱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h。

(1)请用字母表示长方体中的长是( ),宽是( ),体积是( )。
(2)请根据上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出图2中四棱柱(上、下底面为等腰梯形,该梯形的上底为b,下底为a,高为h1)的体积公式,请写出你的探究理由(或画图说明)。

(3)如图2,a=20厘米,b=12厘米, h1=5厘米,h2=15厘米往该容器里注水,水深13厘米,若将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且边长为4厘米,高为12厘米的长方体铁块放入水中,此时容器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答案】(1)πr;r;πr2h
(2)V四棱柱=(a+b)h1h2;说明见详解
(3)15厘米
【分析】(1)将圆柱拼插成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长方体的宽=圆柱底面半径,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根据圆周长的一半=圆周率×半径,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据此分别用字母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和体积即可。
(2)这个四棱柱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四棱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四棱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四棱柱的高,根据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推导出四棱柱的体积公式。
(3)根据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求出铁块体积,铁块体积÷容器底面积+原来水深=放入铁块后的水深,与容器的高比较一下,如果大于容器的高,说明水会溢出,水深最多就是容器的高,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长方体中的长是πr,宽是r,体积是πr2h。
(2)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a+b)h1
拼成的长方体的高:h2
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长方体=S底h=(a+b)h1h2
这个四棱柱的体积公式:V四棱柱=(a+b)h1h2
(3)4×4×12=192(立方厘米)
192÷[×(20+12)×5]
=192÷[×32×5]
=192÷80
=2.4(厘米)
2.4+13=15.4(厘米)
15.4>15
答:此时容器里的水深是15厘米。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熟悉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