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生物专项测试卷(四)(总分160分)
选择题(15题,共45分)
1.2023年2月20日,在余杭著溪发现了一种新鱲(1ie)鱼。这种成鱼体色鲜艳,腹部呈银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苕溪鱲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
B.茗溪鱲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苕溪鳜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余杭苕溪中所有的苕溪鱲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D.苕溪鱲的成鱼具有鲜艳的体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像,某同学认为,可能是装片制作过程中某一步骤操作不当所致,该步骤最可能是( )
3.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下列利用生物技术的生产方法、获得产品和用途均一一对应的是( )
A.胰岛素——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再培养并提取——用于治疗呆小症
B.克隆羊——将甲乙绵羊的细胞重组后植入丙羊子宫培育——性状与丙羊相同
C.太空茄子——将种子搭乘卫星获得变异后返回地面培育——高产优质的植株
D.铁皮石斛——将石斛组织在适宜培养基上培育成新个体——生命力比亲本强
4.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5.石松毛是一种矮小植物,淡绿色,茎单生,基部有假根,叶簇生于茎顶。据此判断,该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裸子植物
6.学习生物学过程中,我们有时会用图象来建立模型。下列对图像模型分析误错的是( )
A.图甲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B.图乙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曲线A代表的物质是葡萄糖
C.图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情况,C内含有多种消化液(酶)
D.图丁D处可表示大脑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
7.如图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高产抗倒伏小麦品种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产和抗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
B.杂交后代只表现高产抗倒伏性状
C.杂交后代出现新品种属于不定向变异后的筛选品种
D.杂交育种属于无性生殖
第7题图 第8题图
密闭温室内种植了草释幼苗,某小组通过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来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况。图甲表示密闭温室内一昼夜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白天环境条件不变时,不同的夜间温度下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BC段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是因为植物停止呼吸作用并开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图甲AE两点对比表明经过这一昼夜草莓幼苗有机物有积累
C.图甲表明从C到D点,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D.若白天环境条件不变,根据图乙可知夜间温度为30℃比20℃时更能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9.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动脉和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小肠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10.爬行动物是最早适应陆地的脊椎动物,原因主要是( )
A.爬行动物用四肢爬行 B.体温不恒定 C.体内受精 D.有厉害的牙齿
11、“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银行、景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则决定人脸性状特征的是( )
A.肤色 B.基因 D.大脑 C.蛋白质
12.过量食用海鲜易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过多的尿酸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影响肾小管的( )
A.滤过作用 B.形成原尿的功能 C.重吸收作用 D.收集尿液的功能
13.用葡萄枝条插入沙土来繁育葡萄苗,这种繁殖方式称为( )
A.嫁接 B.扦插 C.组织培养 D.有性生殖
14.杭州“强脑科技”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用户,通过意念控制智能仿生手完成抓取动作时,其信
号传递路径类似人体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中的( )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B.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D.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15.如图所示为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是均匀涂抹在生理盐水中的
B.①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C.②内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D. ③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
填空题(23空,每空2分,共42分)
16.(6分)目前杭州市新冠肺炎防控已进人常态化管理阶段,要求每72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同时实行人员集中场所扫码、测温进入,并要求进行场所消毒。回答下列问题:
(1)人看到“场所码”,举起手机进行扫挡,这一反射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填“大脑”、“小脑”或“脊髓)。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0℃,则这24h内他的产热量 散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病毒属于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17.(6分)夏季,为防止刚移植的大树蒸腾作用强而失水死亡,除对树木的枝叶适当修剪外,还会结合使用蒸腾抑制剂。某蒸腾抑制剂产品信息如图甲所示。
(1)技术指标中的铁、锌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2)图乙为植物气孔模型,要模拟喷酒蒸腾抑制剂后气孔的变化,应向气球 (填“抽气”或“充气”)。
(3)下列关于“使用方法”的解释,合理的有 。
A.①是因为叶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抑制效果好
B.②是因为蒸腾作用能帮助植物降温,气孔关闭会导致植物温度升高
C.③是因为气孔长期关闭后气体不能进出,导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动也受阻
18.(8分)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植物,叶呈长圆形或精圆形,嫩吁制成茶叶,花白色,种子棕揭色,可以榨油。
(1)茶树在分类上属于 (选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
(2)茶树的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茶树少了 。
(3)茶农可通过茶花的授粉和果实发育产生新的茶树,这种紫殖方式属于 。
19.(6分)科学家通过研究鱼鳃(如图甲所示),发明了可穿戴的仿生人工螺(如图乙所示),人工螺内部有大量的由“人工膜”组成的管道,吸气时水通过管道,人可在水下自由呼吸。
(1)水经过鱼鳃后,鱼鳃血液中的氧气含量 。
(2)下列鱼鳃的特点中,利于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填字母)。
A.鱼鳃内鳃小片密集排列 B.鳃小片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鳃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3)推测“人工膜”具有的功能: 。
20.(4分)下图为人工心脏模型图,它利用生物机械(包括入血管A、出血管B和血液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机能。图中的入血管A接心室,将心室的血液输送到血液泵,再由血液泵通过出血管B送往动脉。
(1)人工心脏为输送血液提供了动力,在人工心脏手术完成后,病人需要吃消炎药,消炎药被吸收到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写序号和名称)。
(2)图中人工心脏与入血管A、出血管B相连,出血管B内血液类型是 (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8分)如图甲所示,校科学社团的同学利用玻璃罩模拟温室大棚种植番茄。如图乙所示展示了该番茄在夏季某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的变化情况。
(1)当番茄植株在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整会出现水珠。出现这些水珠的主要原因是番茄进行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在玻璃罩内壁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
(2)图乙中,曲线1表示植物的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活动强度变化情况,番茄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
(3)为提升番茄的光合作用活动强度,小科往玻璃罩内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其缓慢分解,可产生
气体,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22.(6分)车厘子又名樱桃,富含营养,备受大家喜爱。
(1)为有效延长车厘子的保鲜期,在运输过程中采取低温冷藏和充入较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的
保鲜措施。这两项措施均可以抑制细胞的 作用。
(2)车厘子含糖量较高,建议人们要适量食用,以免过多的糖类在体内转化为 贮存,增加肥胖等风险。
实验探究题(5小题,共38分)
23.(8分)为探究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某小组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事实,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材料:水生植物(水蕴草)、透明的光口瓶、玻璃片、导气管、计时器。
实验步骤:
①在两个广口瓶(A、B)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并放入相同数量的水生植物。
②用导气管将一个广口瓶A充满 (待填) ,另一广口瓶B充满空气,然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③将两个广口瓶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同时开始计时。
④每隔1min,观察并记录两个广口瓶中水生植物周围气泡产生的数量。
⑥持续观察5min,统计每个广口瓶在不同时间段内气泡产生的总数,结果如表所示。
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完善步骤② 。
(2)实验中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推测此气体为氧气,写出此生理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
(3)在两个广口瓶(A、B)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并放入相同数量的水生植物的目的是:
。
(4)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可得到结论: 。
24.(8分)由于休眠期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萝卜种子发芽。已知赤霉素可打破萝卜种子休眠,某兴趣小组想通过实验来探究赤霉素打破萝卜种子休眠的最适宜浓度和处理时间。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实验:
(1)实验目的:探究赤霉素打破萝卜种子休眠的效果与赤霉素浓度及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材料及用具:大培养皿30个、浓度为500mg/kg的赤霉素溶液、处于休眠期的萝卜种子、 蒸馏水、电子表等。
(4)实验步骤:
①配制浓度为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的赤霉素溶液。
②将大培养皿分为6组,分别标记为A~F。
③向各培养皿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处于休眠期的萝卜种子,再向A~E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的赤霉素溶液,F组培养皿中加入 。
④将每组的5个培养皿内的萝卜种子分别浸泡2、3、 4、5和6小时后去掉各培养且中的液体,然后盖上湿度相同的滤纸,置于湿度和温度等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相应的时间(各组浸泡与培养时间之和相同)。
⑤观察并统计各培养皿中萝卜种子的萌发率。 统计结果见表:
时间/浓度 A (50mg/kg) B (100mg/kg) C (150mg/kg) D (200mg/kg) E (250mg/kg) F (0)
2小时 79.3 84.3 85.2 84.2 82.2 10.2
3小时 80.6 86.6 90.2 88.6 83.3 10.1
4小时 82.3 80.5 95.6 89.3 84.9 10.4
5小时 81.6 85.5 90.1 85.2 82.1 10.7
6小时 78.6 83.3 86.6 84.2 81.9 10.5
(5)实验结论: 。
(6)实验讨论:
①如何进一步确认更精确的最佳浓度? 。
②设置F组的作用为 。
25.(8分)油菜素内酯(BL)被称为第六大植物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种子萌发。科学家为研究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一】随机选取500粒完整、籽粒饱满且有活性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五组。
【步骤二】采集普通土壤和盐碱地土壤样本,配制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溶液,均匀混于土壤中。
【步骤三】将分好的玉米种子组分别播种于处理过的土壤中,在温度、湿度适宜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培养,并记录玉米种子的发芽情况。
结果记录如表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①油菜素内酯可溶于乙醇,不易溶于水;②BL溶液指油菜素内酯的乙醇溶液。
(1)步骤一中,选取完整、籽粒饱满且有活性的玉米种子的目的是 。
(2)表中①的处理方法是 。
(3)比较2、3、4组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4)根据实验结果,下列结论、推测及计划合理的是 (填字母)。
A.过高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会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
B.添加任何浓度的BL溶液,都无法使盐碱地中的玉米种子发芽率达到在不做处理的普通土地
中的发芽率
若要推广油菜素内酯在盐碱地种植中的应用,还需针对多种不同作物进行重复实验
26.(6分)子宫是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的场所。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子宫是否具有其他功能进行如下实验:将若干大鼠随机均分成四组,每组大鼠执行不同的操作和任务,如下表:
(1)本实验中对大鼠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列举两点)
(2)本研究中,发现大鼠子宫还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3)结合表中信息对D组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
27.(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为了避免叶片中原有有机物的干扰,步骤①中“一定环境”是指温度适宜的 环境。
(2)步骤⑥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
(3)步骤②中,兴趣小组采取“对同一张叶片进行部分遮光,而不是一张叶片不遮光另一张叶
片完全遮光”的对照方法,其优点是 。(列举一点)
(4)小明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滴加碘液后观察到叶片未遮光部分呈现棕黑色,与预期的蓝色
不符,老师指出其实验操作③中存在问题,请提出改进措施: 。
四、综合题(5小题,共35分)
28.(7分)我国有多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1)由图可知,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条,其中尿液净化时,除去多余
的无机盐外,还必须除去尿液中的 等代谢废物。
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
目前空间站还不能成为完全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原因
。
(7分)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食材选择、食品制作中蕴含很多科学知识。
(1)小滨为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增加肌肉含量,在食材选择上,以下说法合理的有:
A.适当增加瘦肉比例以增加蛋白质摄入
B.适当减少肥肉比例以减少脂肪摄入
C.只要少吃肥肉,多吃瘦肉和米饭不会导致肥胖
(2)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小演查阅资料得知:①泡菜制作流程经历蔬菜清洗晾干、装坛加食盐水、密封发酵等几个阶段;②乳酸菌适宜发酵的温度在30℃~35℃;③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当乳酸增多时酸性增强,杂菌繁殖会受到抑制。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滨获得了如下表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毫克/千克,发酵温度:15℃)
①制作泡菜装坛时既要加盖,还要水封,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小滨在35℃下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相应盐水浓度和时间下,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15℃时的数值,请解释其原因: 。
(3)除了饮食,锻炼也至关重要。小滨认为,通过增加运动时间或者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强度(如负重跑),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请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原理 。
30.(8分)夏天人们常被效虫叮咬问题困扰,较子的触角和下颗须存在着唤觉器官,通过检测人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谢产物定位吸血目标。小措同学自制一款家用CO2救虫诱捕器(如图所示),采用二氧化碳等化学因子做“诱蚊剂”诱蚊靠近,搭配“捕蚊装置”实现抓捕灭蚊。
(1)小塘手臂被蚊子叮咬之后,叮咬部位出现癌痒、红肿症状,“骚痒”的感觉是在 形成的。
(2)小塘利用食醋和鸡蛋壳制备“诱蚊剂”,结果闻到气体中混杂酸味,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酸味"的原因: 。
(3)小塘在装置中增加了紫光灯诱捕蚊子,因为查阅资料发现蚊子的复眼对紫光最敏感,有利于蚊子识别物体轮廓,定位吸血目标,这体现了 相适应的观念。
(4)伊蚊是多种重要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实现病原体传播,诱捕器灭蚊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环节。
30.(7分)米酒又名酒酿,利用糯米和酒曲制作而成,是我国传统的特色食品。
(1)酒曲中的酵母菌利用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即发酵)作用产生酒精(C2H5OH)和二氧化碳。小明据此推测葡萄糖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
(2)酒曲中含有酵母菌、根霉菌等微生物。因此制作米酒时,在糯米蒸熟后需冷却至一定温度才能加入酒曲,请简要解释其原因: 。
(3)米酒中葡萄糖和酒精的含量随时间变化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小明据图分析预计在第5天能喝到口感甜、酒味较浓的米酒,他判断的依据是 。
(4)小明把自制的酒酸分享给家人品尝。酒酸中的酒精通过消化系统被吸收,再进入血液循环
系统,酒精被吸收的主要场所为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
31.(6分)“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如图一表示某荒漠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动物,则b代表图一中的什么动物
(2)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3)图二中,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特点是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D D C A C 6-10 B C B C C 11-15 B C B B D
填空题
(1)大脑;等于 (2)病原体
(1)元素 (2)抽气 (3)ABC
(1)被子植物 (2)器官;系统 (3)有性生殖
(1)增多 (2)ABC (3)水中溶解的氧气可以通过该膜但水不能
(1)⑤右心房 (2)动脉血
(1)液化 (2)光合作用;d (3)二氧化碳
(1)呼吸(2)脂肪
实验探究题
23.(1)人体呼出气体
(2)二氧化碳十水 有机物十氧气
(3)控制单一变量,排除水生植物数量对实验的干扰
(4)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比吸入气体更高
24.(4)③等量蒸馏水;
(5)打破萝卜种子休眠最佳赤霉素溶液浓度为150,最佳处理时间为4小时,
(6)在100~200mg/kg之间缩小浓度梯度,重复实验;对照作用
25.(8分)(1)满足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排除种子自身条件对萌发率所造成的影响
(2)适量的乙醇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盐碱地中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随添加的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4)AC
26.(1)年龄相近 种类相同 雌性大鼠
(2)子宫具有影响(或改善、调节等)复杂记忆能力的功能
(3)子宫能消除因卵巢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对复杂记忆能力抑制的影响
27.(1)黑暗
(2)滴管
(3)可避免因不同叶片个体差异(如叶龄长短、水分含量等)对实验的干扰
(4)步骤③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
综合题
(7分)(1)3 ;尿素、尿酸 (2)甲烷和水 (3)缺少生产者和分解者
(7分)(1)AB(1分)
(2)①可以达到发酵所需的无氧条件,还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2分)
②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产生较多乳酸,酸性增强,抑制了杂菌的繁殖。(2分)
(3)功=功率*时间,功率不变时间增加,则功增加;功=力*距离,距离不变力增加,功则增加;
功是能量转化量度,功增加,能量转化则增加(2分)
(8分)(1)大脑皮层 (2)食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结构与功能(4)切断传播途径
(7分)(1)质量守恒定律(2分)
(2)温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根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米酒的发酵效果(2分)
(3)第5天时产生的葡萄糖含量和酒精含量均较高(2分)
(4)④(1分)
32.(6分)(1)荒漠雕鹄(2)二氧化碳(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