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06 20: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
地理试题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 审题人: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50分,第II卷50分。请将答案统一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一、选择题(25×2分)
据有关统计,2010年底,我国60岁及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老年人口为1.74亿人, 2014年达2亿人,预计到2037年将超过4亿人。同时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会,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国外人口大量迁入
2.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   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3.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城市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4.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B、C、D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5.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
B.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
6.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 )
①“多子多福” ②男性偏好 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④重视子女质量 ⑤注重自我发展 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对于我们把握国情国力、制订政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7~8题。
7.第六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投入的人力大大增多,统计的难度加大,其原因主要是( )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8.目前我国人口迁移比较频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家庭婚姻的原因 ④生态环境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下表“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回答9~11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省 第一位人口流出地 第二位人口流出地 第三位人口流出地 第四位人口流出地 第五位人口流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10.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11.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灾害     B.就业机会     C.人口政策     D.宗教信仰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a、b、d、c    B.a、b、c、d C.b、d、a、c     D.d、a、b、c
13.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
A.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
B.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外围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外围商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
下图为南亚某区域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4~16题。
14.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合理布局角度分析,适宜迁往小城市e(位于城市东北部的郊区)的企业是( )
A.水泥厂  B.钢铁厂  C.棉纺厂  D.造船厂
15.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对城市影响正确的是( )
A.城市的空间规模缩小  B.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突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   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16.大城市向附近小城市分散城市职能,并进行产业升级,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区域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 ②区域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快于小城市 ④大小城市问题都得到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别加大
18.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表明 ( )
①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③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④中心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19—21题。
19.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
A.价格因素 B.交通 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20.“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21.粗放农业增加农业生产产品主要依靠 ( )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扩大耕地面积
C.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 D.投入较多的劳动
大连市某中学生致信市长,探讨交通拥堵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并提出“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该中学生就大连市某功能区所绘制的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该功能区属于(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23.“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
A.地租水平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4题。
24.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杜能(1783-1850年)曾是德国北部一位农场主,他于l826年出版的《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读图回答第25题
25.图中1、2、3农业带布局合理的是( )
A.1乳牛 2花卉 3粮食
B.1蔬菜 2养鱼场 3水果
C.1林业 2蔬菜 3养鸡场
D.1养猪场 2花卉 3观赏鱼
第Ⅱ卷
二、综合题(50分)
26.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6回答下列问题。
(1)图6中曲线A、B中,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
(2)图6中Ⅱ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处于人口转变模式中的   。
(3)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   ,因此,人口再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由图中   段向   段转变。(填代号)
(4)分析上表得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由   、    和   决定的。
27.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材料二 2006年8月11日,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北京《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
材料三 新华社拉萨2007年6月28日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青藏铁路通车近一年来,有150万人次选择乘火车进藏旅游,就是在所谓“淡季”的今年1月至5月,还接待67万人次,同比增长82.7%。
(1)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判断下列国土空间属于禁止开发的是( )
A.东北湿地 B.内蒙古的草原 C.华北的耕地 D.南方低山丘陵
(2)胡鞍钢先生的“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这番话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提出的?
(3)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又有哪些?
28.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⑴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 ②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布局合理的是(填代号)A为 ,B为 ,C为 ,D为 。
简述布局②的理由是 。
⑵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的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 。
⑶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 和
,社会经济条件有 和 。
29.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
(2)在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图中重工业区布置是否合理,解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
地理试题答题卡
第I卷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二、综合题(50分)
26.(12分)(本题答案每点1分)
(1).
(2). 、 、 、
(3). 、 、 、
(4). 、 、
27.(14分)(本题答案每点2分)
(1). (单选)(2分)
(2).

(3).


27.(12分)(本题答案每点1分)
(1). 、 、 、
(6分)
(2). (2分)
(3). 、
(4). 、 (4分)
28.(12分)(本题答案每点1分)
(1). 、 (2分)
(2). 、
(4分)。
(3).
(3分) 。
(4).
(3分)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B C A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C B A C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D A B
26.(1)B(2)B;传统型
(3)计划生育;快;Ⅱ、Ⅲ(4)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7 (1)A
(2)考虑到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弊端,如老龄化速度快、当前性别比失调以及一系列后续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3)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等。加大科技和经济投入,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等。
28(1)水运便利 取水方便
(2)P 地处城市外缘;靠近旅游观光带;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
(3)合理,重工业区位于河流的下游;盛行风垂直向的郊外;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有便利的交通与外界联系。
(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29. (1)②;③;④;①;蔬菜园艺品,城市的需求量大,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应靠近水源,灌溉方便。
(2)E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劳力充足;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图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