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二)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地理(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单元评价检测(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07 00: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二)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
A.各占一半 B.2∶3
C.1∶4 D.三分陆七分海
【解析】选D。本题考查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013·攀枝花中考)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2~5题。
2.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① B.③ C.⑤ D.⑦
3.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A.A B.B C.C D.D
4.①与③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  )
A.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乌拉尔山脉
5.①大洲有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
【解析】2选D,3选D,4选B,5选C。本题组考查学生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特点的掌握情况。第2题,图中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和⑤分别是北美洲和南美洲,⑥是大洋洲,⑦是南极洲。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第3题,图中A是太平洋,B是印度洋,C是大西洋,D是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第4题,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第5题,地球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张裂或相互碰撞挤压,多火山地震。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6.(2013·龙岩学业考)据报道,俄罗斯计划修建一条海底隧道连接美国,应把它修在(  )
【解析】选A。本题考查海陆分布的知识。①是白令海峡,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分界;②是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③是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④是马六甲海峡,处于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之间。
7.关于下图中大洲的自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大洲中我面积最小,但我却居住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上
B.北回归线穿过我的南部,北极圈从我的北部经过
C.我和大哥亚洲隔着乌拉尔山脉和白令海峡
D.本初子午线穿过我的西部,我主要居住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解析】选D。本题借助大洲的轮廓图考查大洲的相关知识。根据图中轮廓可判断该大洲为欧洲,面积居七大洲第六位,北部被北极圈穿过,与亚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8.跨热带、温带、寒带的大洲是(  )
A.亚洲、北美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
C.北美洲、欧洲 D.北美洲、南美洲、非洲
【解析】选A。本题考查大洲所处的温度带。七大洲中,亚洲和北美洲跨热带、温带、寒带。欧洲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只有北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处于北寒带,没有热带的地区;非洲大部分处于热带,非洲南北两端分别在南温带和北温带,无寒带地区;南美洲位于热带和南温带,没有南寒带。
9.下图为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其中表示世界第一大洋的是(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世界第一大洋是太平洋,根据经纬度位置可首先判断出D为北冰洋,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内;30°W位于欧洲以西,欧洲西临大西洋;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应对应C;180°经线穿过太平洋。
10.下图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大洲周围濒临的海洋。由大洲轮廓可知A是北美洲,B是非洲,C是亚洲,D是南美洲。北美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非洲濒临印度洋、大西洋,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南美洲濒临太平洋、大西洋。
11.下列现象可用“沧海桑田”来描述的是(  )
A.水往低处流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四季的更替
D.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遗址
【解析】选D。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实例。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遗址,说明过去该地区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或海平面的升降,变成今天的海洋。
12.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及过程。魏格纳从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凹凸吻合猜测这里很早以前曾经连在一起,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并实地考察,寻找证据加以印证。
13.下列有关海陆变迁、板块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岛礁涨潮时淹没,退潮时露出,证明海陆在变迁
B.台湾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所以多地震
C.板块运动导致海陆的变迁,同时在板块的交界处形成火山地震带
D.世界两大山系主要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解析】选C。本题考查海陆变迁、板块运动方面的知识。海洋的涨潮和退潮是由太阳、月亮的引力引起的,与海陆变迁没有关系;台湾处在环太平洋地带上;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均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14.下列海或洋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是(  )
①太平洋 ②地中海
③大西洋 ④红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对海洋面积的影响。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海或洋周围的板块如果相互碰撞挤压,会导致其面积缩小,反之会使其面积扩大;结合上述海或洋周围板块运动情况,可判断面积减小的是太平洋和地中海。
15.小亮正在做的模拟实验是为了印证(  )
A.水土流失
B.大陆漂移
C.海底扩张
D.山脉形成
【解析】选D。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是挤压隆起,此实验可以印证板块挤压,形成山脉。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代表亚欧板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下列山脉分布在图中①处的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科迪勒拉山系
C.乌拉尔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解析】16选C,17选A。本题组主要考查了板块的分布和世界主要山系的分布。第16题,根据图中所给板块的名称和半球分布可判断,甲是太平洋板块,乙是非洲板块,丙是亚欧板块,丁是印度洋板块。第17题,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挤压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是阿尔卑斯山脉。
18.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在不断变迁的是(  )
A.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B.两极冰川在不断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C.太行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选C。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实例。我国太行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过去该地区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变成今天的陆地。
19.(2013·大庆学业考)火山、地震灾害的发生多与板块运动有关,全球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线处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三大板块之间,与美洲板块没有关系。
20.地震时学会正确的自救十分关键,下列关于应对地震的做法错误的是(  )
A.躲在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马上跳楼
C.户外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D.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解析】选B。本题考查如何应对地震时的各种突发情况。在楼上的室内发生地震,应尽量躲在室内相对牢固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地震时从楼上跳下只能加剧危险发生;在室外应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到处乱跑,可就近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震后迅速撤离。
二、综合题(共60分)
21.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七大洲中主体部分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填数字,2分)
(2)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面积最大的岛屿所在的大洲是    。(填数字,2分)
(3)四大洋中,轮廓形状像“S”的是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填字母2分)
(4)①与②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运河,④与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运河。(4分)
(5)连接A、D两大洋的海峡是    。(3分)
【解析】本题结合东西半球示意图,考查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大洲的分界线等方面的知识。第(1)题,主体位于西半球的主要是南、北美洲;除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外,南美洲、大洋洲的主体位于南半球;故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是图中的⑤南美洲。第(2)题,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即图中⑥;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即图中④。第(3)题,四大洋中,轮廓形状像“S”的是大西洋,即图中字母C,北冰洋为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即图中字母D。第(4)题,①与②两大洲分别是亚洲和非洲,其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④与⑤两大洲分别是北、南美洲,其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第(5)题,图中A、D分别是太平洋和北冰洋,连接两大洋的海峡是白令海峡。
答案:(1)⑤
(2)⑥ ④
(3)C D
(4)苏伊士 巴拿马
(5)白令海峡
22.读大洲之间的分界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大洲A是     ,B是    ,C是   ,三大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4分)
(2)A、B两大洲共同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分界线①是     山脉,②是    山脉,位于A、B两大洲分界线上的海峡是(5分)(  )
A.白令海峡 B.丹麦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世界上以运河为界的大洲除A、C外,还有   洲和    洲,共同位于大西洋西岸;图中A、B、C三大洲位于大西洋东岸的有    。(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非、欧三洲的相对位置。第(1)题,A、B共同位于亚欧大陆,该大陆西侧为欧洲,东侧为亚洲,C位于欧洲南部、亚洲西南,应为非洲,三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第(2)题,亚欧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第(3)题,亚非两大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位于大西洋西岸的大洲有南北美洲,东岸的大洲是欧洲和非洲。
答案:(1)亚洲 欧洲 非洲 东
(2)亚欧大陆 乌拉尔 大高加索 C
(3)北美 南美 B、C
23.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澳大利亚大陆的名称。(2分)
(2)图中A是    板块,F是      板块,A板块与F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   山系。(3分)
(3)B是    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    洲,由于位于    ,地震很少。(3分)
(4)C是    板块,D是    板块,两板块之间的    将可能成为新的大洋。(3分)
(5)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       ,E是    板块,该板块与C板块、D板块之间分布着世界上第二大火山、地震带            。(3分)
(6)下列图片展示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D板块与  (C/E)板块之间,这种运动常常形成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两大火山、地震带及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第(1)题,主要考查了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澳大利亚大陆是印度洋板块中最大的陆地。第(2)题,主要考查了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位置及科迪勒拉山系的分布。第(3)题,南极洲位于南极洲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火山、地震很少。第(4)题,主要考查了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位置。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第(5)题,考查了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位置。第(6)题,图示现象揭示了板块的张裂运动,板块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答案:(1)略
(2)美洲 太平洋 科迪勒拉
(3)南极洲 南极 板块内部
(4)印度洋 非洲 红海
(5)环太平洋地带 亚欧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6)C 裂谷或海洋
24.某学校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在暑期进行了环球新航线的网上模拟探险。下图是学生自主确定的探险区域和航线,他们对模拟探险中遇到的现象和疑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请参与到活动中,一起完成此次探险。(19分)
(1)请判断模拟路线经过的区域名称:(5分)
H.         山脉,A.        半岛,B.       海,
C.       洋,D.       运河。
(2)出发地济南所在的国家位于    洋西岸,山脉H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    洲,A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位于    板块,C大洋被
    个大洲环绕,其西侧的大洲是    洲和    洲。(6分)
(3)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8分)
现象1:H山脉所在的区域地震频发。
现象2:甲国终年气温高。
现象3:A半岛西侧的海洋不断扩大。
现象4:B海域不断缩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分布与海陆变迁的知识。第(1)题,图中的H~D经过的区域名称依次是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半岛、地中海、大西洋、巴拿马运河。第(2)题,出发地济南所在的国家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山脉H位于亚洲,A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C大洋被南、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所环绕,其西侧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第(3)题,H山脉所在的区域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是地震多发区;甲国领土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A半岛西侧是红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面积不断扩大;B海域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面积不断缩小。
答案:(1)喜马拉雅 阿拉伯 地中 大西 巴拿马
(2)太平 亚 印度洋 五 北美 南美
(3)现象1: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是地震多发区。
现象2:领土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
现象3: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现象4: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