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
第一、二章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郑和下西洋
C.地球是个球体 D.观察视野扩大
【解析】选C。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例证。由图可知,在海边看到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甲、乙两人从赤道上某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解析】选D。本题考查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且地球的最北端为北极,所以从出发点一直向北走,只能到达北极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且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在地球上没有最东方或最西方,所以从出发点一直东行可以回到原出发点。
一日,小亮随父母去某原始森林探险,突遇大雾,不慎将随身携带的指南针丢失而迷路。机灵的小亮用手机拨通了求助电话,求助站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马上在地图上找到了小亮的准确地点,小亮一家顺利走出森林。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小亮一家迷路的准确地点的经纬度是( )
A.22.05°N,100.97°E
B.22.05°N,100.97°W
C.22.05°S,100.97°E
D.22.05°S,100.97°W
4.小亮位于求助站的什么方向(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解析】3选A,4选D。本题组结合生活情境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第3题,根据图中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小亮一家所在地区为东经和北纬。第4题,从经度上看,小亮位于求助站的西方,从纬度上看,小亮位于求助站的南方。
5.2014年3月6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号回国。下图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四个科学考察站示意图,其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
A.昆仑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泰山站
【解析】选B。本题考查某点的温度带位置。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属于南温带,所以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6.关于图中太阳照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这一天北京昼夜情况为昼夜等长
D.这一天北半球是冬至日
【解析】选B。本题考查昼夜半球的分布及太阳直射情况的判断。从图中看出,俯视图为逆时针,所以为北极图,又因为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所以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7.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分别在下表的四个节气中的正午时刻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根据表中的数据记录,判断测量时间④对应的节气是(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察记录表
测量时间(节气) ① ② ③ ④
旗杆影长/米 5.2 0 5.2 12.9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长度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北半球春分、秋分影子长度相同,夏至最短,冬至最长。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结合上述材料,回答8~10题。
8.小明同学想了解四川西昌的位置,应查阅( )
A.中国水系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四川省政区图
9.当嫦娥三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为下图中的( )
A.甲和乙之间 B.乙和丙之间
C.丙和丁之间 D.丁和甲之间
10.这一天西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最长夜最短 B.昼最短夜最长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解析】8选D,9选B,10选D。本题组综合考查地图的选择、地球的公转等方面的知识。第8题,想了解四川西昌的位置,应查阅该省的政区图。第9题,嫦娥三号升空时为12月2日,此时在图上四点中应接近冬至日,即位于乙和丙之间。第10题,1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所以西昌昼短夜长。
11.王华与家人在埃及西部旅游时,一群骆驼悠闲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身后扬起一片尘土,图中哪种图例符号最能表示他们当时看到的地理景观(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图例符号。图中A表示长城,B表示常年河湖,C表示沙漠,D表示大雨。
12.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
【解析】选B。本题考查等高线表示的地形的判读。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且河流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B图。图A也是山谷,但是流向不对,C和D是山脊。
13.下表是四大洋的代码和面积比较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大洋代码 a b c d
面积/万平方千米 18 000 7 500 9 300 1 300
A.a是大西洋,面积最大
B.亚洲、欧洲、北美洲临d大洋
C.南北美洲东临c大洋
D.b是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
【解析】选A。本题考查四大洋的面积、分布方面的知识。四大洋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根据表中数据a面积最大,应为太平洋。
14.(2013·昭通学业考)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图中的( )
A.①亚洲 B.③非洲
C.④大洋洲 D.⑦南美洲
【解析】选D。本题考查大洲的分布。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图中的⑦南美洲。
15.(2013·茂名学业考)2013年4月20日8时,我国四川省雅安市发生了7.0级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次地震与哪两大板块的运动有关(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解析】选B。本题考查板块位置。我国四川靠近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16.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
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
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
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
【解析】选D。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结果。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扩张地带,由于两大板块继续张裂使得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17.(2014·济南槐荫区模拟)以下不是板块运动造成的现象是( )
A.东非大裂谷的扩张 B.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
C.台湾海峡的陷落 D.五带的形成
【解析】选D。本题考查板块运动造成的现象。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是个球体,造成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获得的热量多少不同,与板块运动无关。
读“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8、19题。
18.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9.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板块交界的地带 B.板块内部
C.大陆内部 D.海洋内部
【解析】18选C,19选A。本题组考查六大板块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而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20.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B.地中海面积将扩大、红海的面积将缩小
C.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D.地中海沿岸地区不属于火山、地震带
【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板块位置及板块运动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地中海面积将缩小,红海面积会扩大。
二、综合题(共60分)
21.(2013·尤溪学业考)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写出A点纬度 ,经度 。(4分)
(2)A点在C点的 方向。(2分)
(3)从东西半球看,B点位于 。(2分)
(4)在A、B、C三点中,所在纬线圈最长的是 ,2012年6月22日这天,白昼最长的是 。(4分)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1)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所以A点的纬度是70°N,又因为A点位于0°经线以东,所以经度是30°E。(2)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C在同一条经线上,并且A点的纬度高,所以A在C的正北方向。(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B点的经度为15°W,所以B点在东半球。(4)纬线的长短变化规律是度数越大长度越短,在A、B、C三点中,度数最小的是C,所以它所在的纬线圈最长。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在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A处白昼最长。
答案:(1)70°N 30°E
(2)正北
(3)东半球
(4)C A
22.读“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虚线A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4分)
(2)从方位看,度假村甲位于B山的 坡。在度假村甲能否看到乙村 。(4分)
(3)若丙村有一口井,一年中太阳光直射井底的次数为 次。(2分)
(4)图中丙村计划从河流中引水,①、②两条引水路线中更合理的路线是 ,原因是 。(5分)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运用方面的知识。第(1)题,图示地区的海拔超过1 000米,等高线较密,说明坡陡,因此主要是山地。山谷的判断是等高线从低弯向高,A处是山谷。第(2)题,甲、乙之间隔着山脊,因此,甲不能看到乙。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里的纬度是24°N,在北回归线以北,因此,这里没有太阳直射的机会。第(4)题,是否适合引水的判断方法是:水全程能够自流,即全程地势由高到低。本题中,线路②地势升高,不适合。如果两条线都是由高到低,还要考虑是否从村镇上游引水,村镇上游水质通常较好。
答案:(1)山地 山谷
(2)东南 不能
(3)0
(4)① ①路线取水点地势高于丙村,可自流引水;取水点位于村镇上游,水质好
23.图示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读下图,回答问题。(17分)
(1)环球航行起止:西班牙位于A 洲,该大洲西隔B 洋与
C 洲相望,世界上唯一比该大洲面积小的大洲是 。(4分)
(2)环球航行路线:1519年,从西班牙率先进入世界面积第 大洋,然后绕过D 洲南端进入E 洋,1521年,到达F 洲的菲律宾群岛,艰难渡过G 洋,再绕过H 洲南端的好望角,于1522年回到西班牙。(6分)
(3)环球航行意义: 。(1分)
(4)环球航行回顾: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未经过的大洋是 ,两次经过的大洋是 。(2分)
(5)环球航行模拟:你现在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环球航行一周,请完成模拟航行路线,并在图中绘出路线图。(4分)
模拟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 运河→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 运河→ 海→大西洋→西班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面积大小顺序、大洲界线及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等相关知识。第(1)、(2)题,根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及大洲轮廓可判断:大洲A是欧洲,C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F是亚洲,H是非洲,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B是大西洋,E是太平洋,G是印度洋。第(3)题,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球形状的不正确的认识,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即可判断。第(5)题,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航程,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程。
答案:(1)欧 大西 北美 大洋洲
(2)二 南美 太平 亚 印度 非
(3)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4)北冰洋 大西洋
(5)巴拿马 苏伊士 地中 绘图略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板块名称:甲 ,乙 ,丙 。(3分)
(2)在图中①、②处画出板块的运动方向,①位于板块 地带,②位于板块
地带,能够发展成为新的大洋的是 (填代号)。(3分)
(3)a是 大陆,b是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两地地壳比较 (活跃、稳定),理由是 。(4分)
(4)每年的9月1日,c国都要进行防震演习,请你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6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第(1)题,根据图中大洲的轮廓特征和相对位置可判断板块名称。第(2)题,①处为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面积不断扩大;②处为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面积不断缩小。第(3)题,a、b两地皆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第(4)题,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答案:(1)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2)画图略 张裂 碰撞挤压 ①
(3)澳大利亚 稳定 处于板块内部
(4)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