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
基础巩固与综合运用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8分)
1.shòu ruò( )的她,从shī fàn( )大学bì yè( )后,选择了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不为zhènɡ qián( ),只为照亮孩子们的求知之路。
2.我突然发现母亲常站在tiě lù( )旁,望着远方。她的jǐ bèi ( )已不再挺拔,头上不知何时jìnɡ( )然出现了几缕白发,双手因为zhǔ( )饭等家务已不再细腻……我rěn ( )不住鼻子一 suān( )。
二、用“√”选出正确的汉字或读音。(4分)
1.在那个( 辟/僻 )静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小男孩。他正跷(qiāo/qiào)着二郎腿玩手机,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因为贪玩而耽(dān/dānɡ)误了上网课。
2.叔叔虽然性格腼腆(miǎn tiǎn/miàn diǎn),但做事认真严谨。这次(委/萎)托他(誉/誊)写一份充满吉( 详/祥 )寓意的文书,同时兼(jiān/qiān)任校对工作,他做到了准确无误。
三、选择题。(11分)
1.选出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
(1)A.长篇 B.轮换 C.鱼船 D.广播 ( )
(2)A.意镜 B.庙会 C.噪声 D.寄宿 ( )
(3)A.磨灭 B.机械 C.彩排 D.荫暗 ( )
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尽管昨晚的离别让他失魂落魄,但今天他仍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去上班。走在熟悉的街道上,路过那家曾共度欢乐时光的小店时,他停下脚步,恋恋不舍地望向店内。这时,父亲震耳欲聋的教诲在他的脑海中响起,提醒他生活还需继续前行。
A.失魂落魄 B.一如既往 C.恋恋不舍 D.震耳欲聋
3. 周天子的生活骄奢享乐,却未曾想到危难可能随时降临。如果要把下面的警句唱给周天子听,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4.下列对句子中标点符号作用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引号:表示内容的引用)
C.“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
D.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5.下面对课文结尾的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慈母情深》的结尾不仅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还蕴含了作者对母亲难以言尽的感激。
B.“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桂花雨》的结尾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桂花深深的喜爱之情。
C.“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的结尾照应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D.“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作者成年后对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父亲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的万花筒是我童年最珍贵的玩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列场景中任选一个,写一写自己成长中的“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慈母情深》一文中,写“我”向母亲要钱的经过时主要展现了两个场景—__________和_________,体现了母亲对子女__________。
2.《父爱之舟》中,“父爱之舟” 既是指________,也是指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
六、语文与生活。(4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主意识的增强,我们有时也会和父母产生一些不愉快。聪聪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劝告他呢?
七、阅读课文选段及链接资料,完成练习。(12分)
慈母情深(节选)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链接资料】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二十七元的工资。一元五角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要买本一元五角钱的书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即使是这样,每次我要钱买书,母亲都很大方,从不让我难堪!至今我都珍藏着我的第一本课外书《青年近卫军》。
——摘自梁晓声作品集《母亲》
品读选文中的细节描写,可以读出文字蕴含的深意。第①段中“皱皱的毛票”“皲裂的手指”两处细节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段中“将钱塞在我手里”的“塞”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选文中对旁人的描写别有用意。下面对第②段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旁边女人的话语,表明她特别不想让母亲给“我”钱。
B.旁边女人的话语,表明她特别爱管闲事。
C.旁边女人的话语,衬托出母亲心地的善良和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D.旁边女人的话语,衬托出母亲的责任担当以及支持“我”读书的远见和胸襟。
3.将第④段与下面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第④段的表达效果。(3分)
母亲说完坐了下去,弯曲了背,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链接资料,想一想:选文中“我”拿到钱时,为什么“鼻子一酸”?(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木 屐[注](jī)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父亲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我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送我去上学那天下着雨,我骑坐在父亲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了小木桥的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父亲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寒冷刺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了他牙齿间的磕碰声,并感受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看着父亲苍白的脸,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让他背了。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上三年级时,一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父亲瞪着我,扬起手打我,落在身上却轻轻的。在父亲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传下来的木屐,一头是心爱的儿子。 当晚,堂屋里传来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劈木头的声音,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父亲生气了,准备第二天取回那双木屐。然而,A. 当我从黎明中醒来时,却见一双新的、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我的床前。
我看到父亲双眼通红,牵着牛准备去春耕,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父亲忽然转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父亲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送走乡亲们,回过头来却发现父亲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着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B.见我望着他,父亲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看着父亲斑白的头发,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猛然意识到父亲老了。
坐上即将远去的汽车,我脱下那双木屐。这时,坚持送我的父亲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转身走了。我拼命擦亮玻璃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突然脚碰触到父亲塞给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雨靴…… (有改动)
【注释】木屐: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的雨天、泥上行走。
1.判断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
(1)短文以“木屐”为线索,刻画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了“我”对父辈生活的深深思索。 ( )
(2)离家时,父亲送“我”一双雨靴,蕴含着父亲希望“我”学业有成的情感。 ( )
(3)短文几次写到江南惆怅的雨地,其目的是衬托“我”幼时生活的凄苦和贫穷,表达了作者内心对贫穷的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父亲的怀念。 ( )
2. 场景是指人物在一定场合构成的情景。请梳理文中有关描写父亲的场景,读懂父亲。(6分)
(1) 填写表格。(4分)
(2)经过上面的梳理,对文中父亲形象特点的概括,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坚韧 B. 强壮 C. 慈爱 D. 勤劳
3. 阅读时品味细节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的感情。请从A、B两处画线句子中选择一处进行批注,注意加点部分,体会字里行间传达的感情。(3分)
我选择( )处,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结尾部分,完成练习。(4分)
(1)体会这篇文章结尾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表达观点。 B.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C.呼应前文,升华感情。 D.表达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2)我们应该用( )的语调来读这个结尾。
A.高昂而兴奋 B.低声而严肃 C.平静而舒缓 D.大声而急切
5.文中两次写到了“我”落泪,请分别写出落泪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时时处处都有“爱”在相伴,亲人会给予我们无尽的关爱,老师、同学会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甚至陌生人也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请以“爱在身边”为题,选择一件事,写出你的经历,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
1. 把习作提纲补充完整。
2. 完成习作。
参考答案
一、1.瘦弱 师范 毕业 挣钱
2.铁路 脊背 竟 煮 忍 酸
二、1.僻qiāodān
2.miǎn tiǎn 委誊祥jiān
三、1.CAD 2.D 3.D 4.C 5.B
四、1.万花筒是玩具。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
3.第一次获奖 当评委即将宣布数学竞赛的获奖名单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短短十几秒的时间,我却感到十分漫长。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我先是很惊讶,接着喜悦涌上心头。那一刻我意识到了努力的价值。成长中的第一次获奖让我无比自豪。
五、1.进工厂找母亲 母亲给钱买书 无私的爱
2.那只小渔船 父亲的爱 父爱的伟大
六、妈妈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让我们少受点儿伤,少走点儿弯路,这是爱的叮嘱。我们也要体谅一下她啊!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七、1.母亲工作的辛苦及挣钱的不易 母亲非常支持“我”读书和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2.D
3.第④段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立刻”,写出母亲把时间抓得很紧,通过连续的动作描写突出母亲工作的辛苦、忙碌,加深读者对母亲的印象。
4.因为“我”见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不易,但母亲却毫不犹豫地、无私地供“我”读书,对母亲的心疼、愧疚和感激让“我”“鼻子一酸”。
八、1.(1)√ (2)×(3)×
(1)连夜为“我”制作木屐 塞给“我”一双雨靴 眼泪夺眶而出 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2)B
3.B 从“忙挤出一丝笑”这一神态描写可以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不舍,对儿子外出的担忧,以及对儿子的安慰。
4.A C
5.第一次落泪是因为父亲在雨天背“我”上学,咬着牙涉过寒冷刺骨的春水,“我”看着父亲苍白的脸哭了,是感动的泪水;第二次落泪是因为“我”谎称木屐不见了,父亲连夜为“我”做了一双新的木屐,“我”看着父亲通红的双眼哭了,是后悔的泪水。
九、思路:本次习作要求以“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先完成提纲,梳理写作思路,再完成习作。回忆经历的事,选取一件最能展现身边无处不在的爱的事,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写出爱带来的温暖和力量,表达对爱的感恩。
1. 习作提纲略。 2.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