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故乡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故乡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1 21:25:31

文档简介

15 故 乡
考点一对一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典题示例
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在作者笔下,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①小说通过叙述“我”回故乡、在故乡和离故乡的经历,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的农民形象。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是一个少年小英雄形象。③中年闰土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指点迷津
一、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主要事件,根据小说中的主要事件提炼人物的感情、性格。
2.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具体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
3.关注侧面烘托,通过对其他人物及环境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关注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职业等要素。
5.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句。小说中通常含有明示或暗示人物感情性格的词句,要注意提取。
二、答题模式
1.小说通过……描写(情节、事件),表现了人物……的特点(相关内容+形象特点)。
2.……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从……(具体事件)中可以看出。
小试身手
本课第15题。
@基础夯实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逢皇帝祭祀之日,天气阴huì    ,河水潺潺。河水之声,有如嗤笑阵阵。皇帝愕然,怒斥臣下道:“尔等不诚,惹天地嗤笑。今若事不成,汝等皆诛。”朝臣无不寒jìn    、sè    缩,跪地求饶。奈何,只是惘然。皇帝行事恣suī    无忌,无人敢劝谏。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祀(shì) 嗤(chǐ) 愕(è) 惘(wánɡ)
B.祀(shì) 嗤(chī) 愕(ě) 惘(wǎnɡ)
C.祀(sì) 嗤(chī) 愕(è) 惘(wǎnɡ)
D.祀(sì) 嗤(chǐ) 愕(ě) 惘(wánɡ)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悔 噤 毖 雎 B.晦 噤 瑟 睢
C.晦 禁 毖 睢 D.悔 噤 瑟 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呈现在鲁迅先生面前的故乡是一派萧索凋零的破败景象。
B.在同桌向她请教问题的时候,她竟然显出鄙夷的神色。
C.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些宽容,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友爱。
D.张老师讲课太幽默了,同学们都忍不住嗤笑起来。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多地出现的强降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闻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
B.据统计,2022年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破案约3.9万余起,打破团伙约4730余个。
C.随着社交媒体的迭代,使表情包从简单的符号逐渐丰富成为图片、动图甚至影视片段等多种元素的组合。
D.投入上海虹桥-成都天府商业航线运营的C919飞机,是我国历经数十年自主研制的新型干线大飞机。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是文学大师。    可以说,没有杂文鲁迅,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师鲁迅。
①其实鲁迅最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不回避。一个人的胸中充盈着正义与自信,才会有这种不回避。
②好像一个人只要写出了长篇巨文,就先自伟大了一半似的;更好像远离了现实的纷争,就一定有了更广博、更深远的思想一样。
③看起来是面对一人一事,看起来是应付了具体的挑战,实际上是面对和回答了永恒的纠缠。
④这种事业是真正伟大的,因为其中包含了鲜活的永恒。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5.古诗文默写。
(1)越明年,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酿泉也。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示要突破时间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表达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5)《咸阳城东楼》一诗中以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 。
(6)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中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伤别沉痛心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 。
(一)阅读《故乡》“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也便成了路”部分,回答问题。
6.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一句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7.选段中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为什么会害怕呢?
8.“中年闰土”“我”“母亲”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二)阅读《岳阳楼记》第三至五自然段,完成题目。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岳潜形(   )
(2)薄暮冥冥(   )
(3)去国怀乡(   )
(4)而或长烟一空(   )
(5)不以物喜(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1.作者用三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12.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能力拓展
最后一次拥抱
徐树建
①林海在大城市的机关单位工作,去年春节终于抽出空回到老家跟爸妈欢聚一堂。一眨眼的工夫,假期结束了。要返程的时候,林海心里不免难过起来,工作太忙了,路途太遥远了,或许下一次团聚又得是春节时。
②时候不早了,林海用力拥抱了一下妈,又向苍老的爸挥挥手,就掉头大踏步走了,再耽搁下去,他的眼泪会流出来。
③当到家的时候,妈打来一个电话,说:“海子,你走后,你爸一直不开心,酒不肯喝不说,连饭也不想吃。”
④林海忙说:“妈,您告诉爸,一有空我就会回去的,那时候我一定多陪爸几天……”
⑤妈打断林海说:“不仅仅是这个,我偷偷告诉你原因,主要是你离开家时跟我拥抱了,没有跟他拥抱,他就有点伤心了。说儿子大了不亲热了,生分了,说他以前那么喜欢你,你小时候他天天把你搂在怀里,现在连个拥抱都不肯给,这老头越过越像小孩儿了。”
⑥林海听了,心里诧异,不就是一个拥抱吗?爸竟然需要这个!
⑦不过爸说得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子之间开始变得生分了。平日里总是本能地打给妈电话,打给爸总觉得无话可说。而一旦父子面对面,更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句话,跟妈倒有无穷无尽的话要说。有时跟爸不像是父子,倒像是陌生人,甭说拥抱了,连拉下手都觉得别扭。或许天底下所有的父子全是这样吧。
⑧无论怎么说,下次回去时,一定要狠狠拥抱爸一下。
⑨城里日月飞快,一晃半年过去了,林海一直忙;再一晃又过年了,林海还是忙。老家就像天上的月亮,美丽万分,却又遥不可及。好在来日方长,等忙过这阵子一定回去,还欠爸一个拥抱哩。
⑩时间跑啊跑,又不知跑了多远。这天林海忽然接到电话:爸突发疾病,不行了!
林海一听,就像身后的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塌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倒了,他的心脏像被一只巨手一下子摘了去,空荡荡的,除了疼,还是疼。
这一路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原来回趟老家并不算太难,也不会耽搁太长时间,只要愿意挤,总会挤出时间的,可自个儿以前怎么就那么望而生畏呢?
当他一脚踏进家门的时候,正看到爸静静地躺着,妈和亲戚全围着。
妈说:“你爸老早就感觉不舒服了,可不让我跟你说,说你太忙,他还说,海子说要拥抱我呢,我得好好活着……”
林海好不容易才脱下鞋爬上床,坐在爸的脚底下,然后虔诚地伸出双手托住爸的后背,轻轻一用力,爸便坐了起来,啊,什么时候爸变得这么轻了?
爸身上暖乎乎的,有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自个儿小时候爬在爸背上时闻到的味道,是寒夜里躺在爸怀中闻到的味道。太熟悉了,又太陌生了。
然后,林海把爸的头轻轻靠在自个儿的肩膀上,就像他小时候靠在爸的肩膀上一样。
林海再用力搂住爸的腰,说:“爸,我拥抱你了……”
爸没有回答,在几分钟之前,爸已走了。
(有删改)
13.请从林海的角度,围绕“拥抱”梳理本文的情节脉络,在横线上补写相关的情节内容。
①去年春节回老家,没有给爸拥抱;
②接到母亲电话,决意给爸一个拥抱;


14.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
老家就像天上的月亮,美丽万分,却又遥不可及。
15.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林海这一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
16.有人认为林海因为工作忙,不能与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情有可原;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林海不能因为工作忙而不及时对父亲尽孝。请谈谈你的看法。
17.《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 的小说,全书围绕“ ”的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 ,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揭示了当时农民起义、官逼民反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的 ,歌颂了底层人民的 。
18.某班举办了“寻访家乡文化”的专题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寻访家乡名人】可自选家乡的名人,也可从下面备选的历史名人中选一位简要介绍。
备选名人:伊尹 周公 老子 刘禹锡 白居易 司马光 杨靖宇
示例: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彷徨》,作《呐喊》,以笔代戈,战斗一生,铸就“民族魂”。
(2)【拟写宣传语】请选择家乡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19.鲁迅在《故乡》中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给人强烈的感受。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人物的外貌特征。200字左右。15 故 乡
考点一对一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典题示例
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在作者笔下,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①小说通过叙述“我”回故乡、在故乡和离故乡的经历,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的农民形象。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是一个少年小英雄形象。③中年闰土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指点迷津
一、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主要事件,根据小说中的主要事件提炼人物的感情、性格。
2.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具体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
3.关注侧面烘托,通过对其他人物及环境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关注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职业等要素。
5.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句。小说中通常含有明示或暗示人物感情性格的词句,要注意提取。
二、答题模式
1.小说通过……描写(情节、事件),表现了人物……的特点(相关内容+形象特点)。
2.……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从……(具体事件)中可以看出。
小试身手
本课第15题。
@基础夯实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逢皇帝祭祀之日,天气阴huì    ,河水潺潺。河水之声,有如嗤笑阵阵。皇帝愕然,怒斥臣下道:“尔等不诚,惹天地嗤笑。今若事不成,汝等皆诛。”朝臣无不寒jìn    、sè    缩,跪地求饶。奈何,只是惘然。皇帝行事恣suī    无忌,无人敢劝谏。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祀(shì) 嗤(chǐ) 愕(è) 惘(wánɡ)
B.祀(shì) 嗤(chī) 愕(ě) 惘(wǎnɡ)
C.祀(sì) 嗤(chī) 愕(è) 惘(wǎnɡ)
D.祀(sì) 嗤(chǐ) 愕(ě) 惘(wánɡ)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悔 噤 毖 雎 B.晦 噤 瑟 睢
C.晦 禁 毖 睢 D.悔 噤 瑟 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呈现在鲁迅先生面前的故乡是一派萧索凋零的破败景象。
B.在同桌向她请教问题的时候,她竟然显出鄙夷的神色。
C.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些宽容,就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友爱。
D.张老师讲课太幽默了,同学们都忍不住嗤笑起来。
【解析】A.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B.鄙夷:轻视,看不起。C.隔膜:隔阂。D.嗤笑:讥笑。此处褒贬不当。故选D。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多地出现的强降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闻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
B.据统计,2022年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破案约3.9万余起,打破团伙约4730余个。
C.随着社交媒体的迭代,使表情包从简单的符号逐渐丰富成为图片、动图甚至影视片段等多种元素的组合。
D.投入上海虹桥-成都天府商业航线运营的C919飞机,是我国历经数十年自主研制的新型干线大飞机。
【解析】A.语序不当,把“新闻媒体”和“引起了”互换位置。B.语义矛盾,删去“约”或“余”。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或“使”。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是文学大师。    可以说,没有杂文鲁迅,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师鲁迅。
①其实鲁迅最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不回避。一个人的胸中充盈着正义与自信,才会有这种不回避。
②好像一个人只要写出了长篇巨文,就先自伟大了一半似的;更好像远离了现实的纷争,就一定有了更广博、更深远的思想一样。
③看起来是面对一人一事,看起来是应付了具体的挑战,实际上是面对和回答了永恒的纠缠。
④这种事业是真正伟大的,因为其中包含了鲜活的永恒。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解析】②句承接文段开头,谈一些人认为鲁迅称不上文学大师的原因,应是第一句;①句与②句形成转折关系,转入自己的观点,应是第二句;③④句进一步解说自己的观点,后者的“这种事业”即是上句所举事例,可据此排列为三、四句。综合分析句子排序为:②①③④。故选B。
5.古诗文默写。
(1)越明年, 政通人和 ,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示要突破时间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表达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5)《咸阳城东楼》一诗中以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鸟下绿芜秦苑夕 , 蝉鸣黄叶汉宫秋 。
(6)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中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伤别沉痛心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一)阅读《故乡》“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也便成了路”部分,回答问题。
6.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一句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①异地谋生,奔波、劳碌;②辛勤、劳苦,精神萎靡;③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7.选段中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为什么会害怕呢?
 因为“我”虽然向往新生活,但对新生活到底是什么样、能否实现这样的新生活仍感到迷惘,所以“我”有些害怕。 
8.“中年闰土”“我”“母亲”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示例一:喜欢“母亲”。理由:①她心地善良,关心、同情闰土,送东西给闰土;②没有等级观念,仍希望闰土与“我”哥弟相称。示例二:喜欢“我”。理由:①珍惜童年的友谊,②同情中年闰土的困苦与不幸,③否定封建的等级观念(渴望打破封建的尊卑秩序),④心中怀有创建新生活的美好愿望。示例三:喜欢“中年闰土”。理由:①珍惜童年的友谊;②勤劳、善良,生活贫困还送“我”干青豆。 
(二)阅读《岳阳楼记》第三至五自然段,完成题目。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岳潜形( 隐没 )
(2)薄暮冥冥( 昏暗 )
(3)去国怀乡( 国都 )
(4)而或长烟一空( 全 )
(5)不以物喜( 因为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11.作者用三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①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②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12.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①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②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③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④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能力拓展
最后一次拥抱
徐树建
①林海在大城市的机关单位工作,去年春节终于抽出空回到老家跟爸妈欢聚一堂。一眨眼的工夫,假期结束了。要返程的时候,林海心里不免难过起来,工作太忙了,路途太遥远了,或许下一次团聚又得是春节时。
②时候不早了,林海用力拥抱了一下妈,又向苍老的爸挥挥手,就掉头大踏步走了,再耽搁下去,他的眼泪会流出来。
③当到家的时候,妈打来一个电话,说:“海子,你走后,你爸一直不开心,酒不肯喝不说,连饭也不想吃。”
④林海忙说:“妈,您告诉爸,一有空我就会回去的,那时候我一定多陪爸几天……”
⑤妈打断林海说:“不仅仅是这个,我偷偷告诉你原因,主要是你离开家时跟我拥抱了,没有跟他拥抱,他就有点伤心了。说儿子大了不亲热了,生分了,说他以前那么喜欢你,你小时候他天天把你搂在怀里,现在连个拥抱都不肯给,这老头越过越像小孩儿了。”
⑥林海听了,心里诧异,不就是一个拥抱吗?爸竟然需要这个!
⑦不过爸说得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子之间开始变得生分了。平日里总是本能地打给妈电话,打给爸总觉得无话可说。而一旦父子面对面,更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句话,跟妈倒有无穷无尽的话要说。有时跟爸不像是父子,倒像是陌生人,甭说拥抱了,连拉下手都觉得别扭。或许天底下所有的父子全是这样吧。
⑧无论怎么说,下次回去时,一定要狠狠拥抱爸一下。
⑨城里日月飞快,一晃半年过去了,林海一直忙;再一晃又过年了,林海还是忙。老家就像天上的月亮,美丽万分,却又遥不可及。好在来日方长,等忙过这阵子一定回去,还欠爸一个拥抱哩。
⑩时间跑啊跑,又不知跑了多远。这天林海忽然接到电话:爸突发疾病,不行了!
林海一听,就像身后的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塌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倒了,他的心脏像被一只巨手一下子摘了去,空荡荡的,除了疼,还是疼。
这一路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原来回趟老家并不算太难,也不会耽搁太长时间,只要愿意挤,总会挤出时间的,可自个儿以前怎么就那么望而生畏呢?
当他一脚踏进家门的时候,正看到爸静静地躺着,妈和亲戚全围着。
妈说:“你爸老早就感觉不舒服了,可不让我跟你说,说你太忙,他还说,海子说要拥抱我呢,我得好好活着……”
林海好不容易才脱下鞋爬上床,坐在爸的脚底下,然后虔诚地伸出双手托住爸的后背,轻轻一用力,爸便坐了起来,啊,什么时候爸变得这么轻了?
爸身上暖乎乎的,有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自个儿小时候爬在爸背上时闻到的味道,是寒夜里躺在爸怀中闻到的味道。太熟悉了,又太陌生了。
然后,林海把爸的头轻轻靠在自个儿的肩膀上,就像他小时候靠在爸的肩膀上一样。
林海再用力搂住爸的腰,说:“爸,我拥抱你了……”
爸没有回答,在几分钟之前,爸已走了。
(有删改)
13.请从林海的角度,围绕“拥抱”梳理本文的情节脉络,在横线上补写相关的情节内容。
①去年春节回老家,没有给爸拥抱;
②接到母亲电话,决意给爸一个拥抱;
③ 很久未回老家,欠爸一个拥抱; 
④ 爸去世时,给了爸拥抱。 
14.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
老家就像天上的月亮,美丽万分,却又遥不可及。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的美好与遥远,③表达了作者不能及时回家的遗憾。 
15.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林海这一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
 ①小说中的林海是一个孝顺、懂感恩、守信用,深爱着父亲的人。②通过林海盼望回老家与父母团聚,看出他是一个重亲情、懂事、孝顺的人;③通过接到母亲电话决定补回拥抱,看出他是一个懂感恩的人;④通过久未回家仍记得欠父亲拥抱,看出他是一个守信用的人;⑤通过写他得知父亲病重的所思所感,看出他是一个深爱父亲的人。 
16.有人认为林海因为工作忙,不能与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情有可原;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林海不能因为工作忙而不及时对父亲尽孝。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我认为情有可原。自古忠孝难两全,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一边工作一边孝顺父亲很难做到。林海在大城市的机关单位工作,可见是公务员,官身不自由,况且工作太忙了,回家路途也太遥远,因而情有可原。(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我认为不可原谅。“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的人怎能为人民服务,况且林海回趟老家并不算太难,也不会耽搁太长时间,只要愿意挤,总会挤出时间的,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距离太远,而是内心“望而生畏”,因此不可原谅。(言之有理即可) 
17.《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 农民起义 的小说,全书围绕“ 官逼民反 ”的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 水泊梁山 ,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揭示了当时农民起义、官逼民反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的 腐朽 ,歌颂了底层人民的 反抗精神 。
18.某班举办了“寻访家乡文化”的专题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寻访家乡名人】可自选家乡的名人,也可从下面备选的历史名人中选一位简要介绍。
备选名人:伊尹 周公 老子 刘禹锡 白居易 司马光 杨靖宇
示例: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彷徨》,作《呐喊》,以笔代戈,战斗一生,铸就“民族魂”。
 示例: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秋词》《陋室铭》,作《乌衣巷》《浪淘沙》,虽屡遭贬谪,身居陋室,但宠辱不惊,笔锋森然,铸就一代“诗豪”之名。(仿照示例,从题干备选的历史名人中选一位或自选家乡的一位名人进行简要介绍,突出人物成就,表达清晰流畅即可) 
(2)【拟写宣传语】请选择家乡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示例:丝绸——悠悠丝传情,缕缕绸生辉。(拟写宣传语,言简意赅,表达清晰,特点突出) 
19.鲁迅在《故乡》中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给人强烈的感受。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人物的外貌特征。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