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孤独之旅
考点一对一
环境描写的作用
典题示例
《孤独之旅》中有多处自然环境的描写,请找出几处,简要分析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①有关鸭群的描写。小说中通过写鸭的叫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写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用鸭子的恐惧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②有关芦苇荡的描写。用芦苇荡的无边无际和白茫茫的水表现杜小康的孤独、迷茫、害怕和恐慌。③有关风雨的描写。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冲垮鸭栏,惊散鸭群,在这样的背景下,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成长的机会和舞台,衬托出杜小康的勇敢和坚强。
指点迷津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2)渲染特定的氛围,奠定感情基调;(3)烘托人物的心情;(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答题思路:找出具体的景物描写,分析景物描写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之间的关系。
小试身手
本课第8题、第15题。
@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D )
A.掺杂(cān) 旧茬(chá) 胆怯(qiè) 轰隆隆(hōnɡ)
B.驱除(qū) 肥硕(shuò) 撅断(jué) 炊烟袅袅(niǎo)
C.眺望(tiào) 撩逗(liāo) 觅食(mì) 置之不理(zhì)
D.捆扎(zā) 稠密(chóu) 蓬松(pénɡ) 歇斯底里(xiē)
【解析】A.掺杂(chān)。B.撅断(juē)。C.撩逗(l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朦胧 稠密 重叠 家底 B.纯萃 万顷 抠门 镰刀
C.嘻闹 乖巧 温顺 急促 D.戮破 空旷 回避 芦苇
【解析】B.纯粹。C.嬉闹。D.戳破。
3.下列语段的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D )
①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②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③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把城市变成废墟。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④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消失得销声匿迹。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D.语义重复,应将“消失得”删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
B.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C.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D.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解析】D.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倡议”。
5.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沉睡了一冬的荷塘,在初夏的太阳里,再也不愿沉默了, 。圆圆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盘子,上面盛
满昨夜飘落的雨珠,阳光照射下,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它们闪亮的眸子里,映着夏日的阳光,好像在悄悄告诉人们,这里不久又将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
A.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争先恐后地展开一片片荷叶
B.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展开一片片荷叶,争先恐后地
C.一片片荷叶在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争先恐后地展开
D.一片片荷叶在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展开,争先恐后地
【解析】横线所在句子主语为“荷塘”,且横线后紧跟着描写“圆圆的荷叶”,所以横线处所填内容主语应选“水面”而非“荷叶”,“荷叶”放在句末,这样上下文衔接更加自然。故选A。
6.古诗文默写。
(1)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许浑《咸阳城东楼》)
(4)《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醉翁”之号的由来是因为自己“ 饮少辄醉 , 而年又最高 ”。
(5)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通过听觉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一片静寂的句子是: 大雪三日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6)李商隐的《无题》中渲染别离伤感气氛,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一)阅读《独孤之旅》“天黑了……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部分,回答问题。
7.概括阅读选段的主要内容。
杜小康经历风雨,护鸭成长。
8.当雨后天晴,杜小康看到的天是“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这里的描写是否符合事理?请说明理由。
符合事理。理由:①这是用雨后天晴的美好景色衬托主人公杜小康找到鸭子后的喜悦心情,②也是杜小康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战胜磨难后的那种轻松、愉快心情的写照。
9.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①使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②真实生动地写出了杜小康看到鸭子下蛋时惊喜、兴奋的情状。
(二)阅读《醉翁亭记》第二至四自然段,完成题目。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散开 )
(2)临溪而渔( 捕鱼 )
(3)杂然而前陈者( 陈列,摆开 )
(4)颓然乎其间者( 相当于“于”,在 )
(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离开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2.选段描写山间的自然美景,先写 朝暮 变化之美,再写 四季 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13.文中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
①文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②从“宴酣之乐”反映出作者与下属关系融洽,待人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③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④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
@能力拓展
草房子(节选)
曹文轩
①春天到了。一切都在成长、发达,露出生机勃勃的样子。但桑桑却瘦成了骨架。桑桑终于开始懵懵懂懂地想到一个他这么小年纪上的孩子很少有机会遇到的问题:突然地,不能够再看到太阳了!他居然在一天之中,能有几次想到这一点。因为,他从所有的人眼中与行为上看出了这一点:大家都已经预感到了这不可避免的一天,在怜悯着他,在加速加倍地为他做着一些事情。他常常去温幼菊那儿。他觉得那个小屋对他来说,是一个最温馨的地方,他要听温幼菊那首无词歌,默默地听。他弄不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喜欢听那首歌。
②他居然有点思念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天。那时,他竟然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因为,在想着这一天的情景时,他的耳畔总是飘扬着温幼菊的那首无词歌。于是,在他脑海里浮现的情景,就变得一点也不可怕了。
③桑乔从内心深处无限感激温幼菊。因为,是她给了他的桑桑以平静,以勇气,使儿子在最后的一段时光里,依然那样美好地去看他的一切,去想他的明天。
④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他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帮别人从地上捡起一块橡皮,心里都为自己而感动。
⑤桑桑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⑥这一天,桑桑坐到河边上,他想让自己好好想一些事情——他必须抓紧时间好好想一些事情……
⑦柳柳想象着城的样子,说:“我想看到城。”……
⑧桑桑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带柳柳去看城墙。
⑨这是一座老城。在东南一面,还保存着一堵高高的城墙。
⑩桑桑带着柳柳来到城墙下时,已近黄昏。桑桑仰望着这堵高得似乎要碰到了天的城墙,心里很激动。他要带着柳柳沿着台阶登到城墙顶上,但柳柳走不动了。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然后脱掉了柳柳脚上的鞋。他看到柳柳的脚底板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
柳柳不肯。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哥哥病了,不能让哥哥用力气。
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了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不一会儿,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额上滚了下来。
柳柳用胳膊搂着哥哥的脖子,她觉得哥哥的脖子里尽是汗水,就挣扎着要下来。但桑桑紧紧地搂着她的腿不让她下来。
那首无词歌的旋律在他脑海里盘旋着,嘴一张,就流了出来:咿呀……,咿呀……呀,咿呀……哟,哟……,哟哟,哟哟……,咿呀咿呀哟……
登完一百多级台阶,桑桑终于将柳柳背到了城墙顶上。
往外看,是大河,是无边无际的田野;往里看,是无穷无尽的房屋,是大大小小的街。
城墙顶上有那么大的风,却吹不干桑桑的汗。他把脑袋伏在城墙的空隙里,一边让自己休息,一边望着远方: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
柳柳往里看看,往外看看,看得很欢喜,可总不敢离开桑桑。
太阳终于落尽。
当桑乔和蒋一轮等老师终于在城墙顶上找到桑桑和柳柳时,桑桑已经几乎无力再从地上站起来了……
14.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通读选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桑桑所经历的令人动容的“哀伤的瞬间”。(至少答出三点)
①桑桑瘦成了骨架,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②病重的桑桑设法为周边的人(甚至动物)做任何一件事;③病重的桑桑坐在河边苦苦想着自己未了的心愿;④桑桑背着柳柳爬到城墙顶上后,几乎无力再从地上站起来。(答出三点即可)
15.小说第 段写桑桑站在城墙顶上看着“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这里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①烘托渲染人物的心情。②其中有终于如愿以偿的欣喜,也有由落日西下联想到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无奈和释然,还有再也不能照顾妹妹的凄然与感伤。
16.请结合选文内容,品析文中画线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一天,桑桑坐到河边上,他想让自己好好想一些事情——他必须抓紧时间好好想一些事情……(破折号后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①突出桑桑已清楚地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未了的心愿的心理,②增强了悲剧色彩。
(2)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柳柳走不动后,桑桑对妹妹的关怀备至以及做决定时的果断,③表现了桑桑身为哥哥的责任感。
17.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能帮助孩子去“发现用别的办法发现不了的东西”。你认为曹文轩刻画桑桑的形象,旨在让孩子们在桑桑身上发现什么?(至少答出三点)
①明白该如何面对死亡,能意识到人终究是要死的,在面对死亡时应坦然而不恐惧;②发现人性的美好,感恩生活与身边的人,以更多的善良与好心去传递对生的不舍与怀恋;③珍惜生命,好好地想一些事情,做想做的事情,尽全力去承担,去善待,去付出,实现有限生命的价值;④明白苦难与成长相伴相生的关系,进而能顽强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勇敢地直面苦难,在孤独的心灵之旅中完成成长的蜕变。(答出三点即可)
18.名著阅读。
武松看那店里时,也有五七个当撑的酒保。武松却敲着桌子叫道:“卖酒的主人家在那里?”一个当头的酒保过来,看着武松道:“客人要打多少酒?”武松道:“打两角酒。先把些来尝看。”那酒保去柜上叫那妇人舀两角酒下来,倾放桶里,烫一碗过来道:“客人尝酒。”武松拿起来闻一闻,摇着头道:“不好,不好,换将来!”
酒保见他醉了,将来柜上道:“娘子,胡乱换些与他。”那妇人接来,倾了那酒,又舀些上等酒下来。酒保将去,又烫一碗过来。武松提起来呷了一口,叫道:“这酒也不好,快换来,便饶你!”酒保忍气吞声,拿了酒去柜边道:“娘子,胡乱再换些好的与他,休和他一般见识。这客人醉了,只待要寻闹相似,便换些上好的与他罢。”那妇人又舀了一等上色的好酒来与酒保,酒保把桶儿放在面前,又烫一碗过来。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
(节选自《水浒传》)
(1)请结合原著内容,仿照示例补全与选文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陷牢营,施恩出手护周全→②明缘由,武松决意惩恶霸→③ 寻事端,武松醉打蒋门神 →④出恶气,施恩重夺快活林
(2)如果“取经团队”遇上“梁山好汉”,你认为唐僧师徒中谁最可能“上梁山”?谁最不可能“上梁山”?请结合作品简述你的理由。
①最有可能“上梁山”的是孙悟空,孙悟空桀骜不驯,曾大闹天宫挑战权威;②最不可能“上梁山”的是沙和尚,沙和尚任劳任怨,不曾有过反抗之举。
19.学校举行主题为“话说成长”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成长中的我们,感受了很多的爱,来自亲人、老师和朋友的;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这一份份爱,一次次痛,伴我们一步步长大,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说成长”。(要有称呼和问候语,然后用充满真情的文字表述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爱还遇到了坎坷,点明这些爱与坎坷的积极意义,最后宣布活动开始即可)
(2)阅读下面几则关于成长的名言,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解读成长的。
①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②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沈从文
③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法]罗曼·罗兰
①成长要不懈奋斗。②成长要有耐心。③成长要有自信。
20.《孤独之旅》的显著特点是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请你也写一个片段,运用环境描写烘托自己的某种心情(如高兴、悲伤、兴奋、苦恼等)。200字左右。
【片段在线】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写法分析】选文形象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无边无际,给人一种压迫感,反衬出小船的孤单、渺小,以及杜小康的胆怯、害怕和恐慌,突出了他那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的真切。注意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要协调一致,让周围环境的氛围根据人物内心的变化而变化。17 孤独之旅
考点一对一
环境描写的作用
典题示例
《孤独之旅》中有多处自然环境的描写,请找出几处,简要分析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①有关鸭群的描写。小说中通过写鸭的叫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写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用鸭子的恐惧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②有关芦苇荡的描写。用芦苇荡的无边无际和白茫茫的水表现杜小康的孤独、迷茫、害怕和恐慌。③有关风雨的描写。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冲垮鸭栏,惊散鸭群,在这样的背景下,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成长的机会和舞台,衬托出杜小康的勇敢和坚强。
指点迷津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2)渲染特定的氛围,奠定感情基调;(3)烘托人物的心情;(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答题思路:找出具体的景物描写,分析景物描写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之间的关系。
小试身手
本课第8题、第15题。
@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掺杂(cān) 旧茬(chá) 胆怯(qiè) 轰隆隆(hōnɡ)
B.驱除(qū) 肥硕(shuò) 撅断(jué) 炊烟袅袅(niǎo)
C.眺望(tiào) 撩逗(liāo) 觅食(mì) 置之不理(zhì)
D.捆扎(zā) 稠密(chóu) 蓬松(pénɡ) 歇斯底里(x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朦胧 稠密 重叠 家底 B.纯萃 万顷 抠门 镰刀
C.嘻闹 乖巧 温顺 急促 D.戮破 空旷 回避 芦苇
3.下列语段的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
①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②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③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把城市变成废墟。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④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消失得销声匿迹。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
B.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C.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D.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5.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沉睡了一冬的荷塘,在初夏的太阳里,再也不愿沉默了, 。圆圆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盘子,上面盛
满昨夜飘落的雨珠,阳光照射下,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它们闪亮的眸子里,映着夏日的阳光,好像在悄悄告诉人们,这里不久又将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
A.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争先恐后地展开一片片荷叶
B.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展开一片片荷叶,争先恐后地
C.一片片荷叶在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争先恐后地展开
D.一片片荷叶在残荷枯叶断梗间的水面上展开,争先恐后地
6.古诗文默写。
(1)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一上高城万里愁, 。(许浑《咸阳城东楼》)
(4)《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醉翁”之号的由来是因为自己“ , ”。
(5)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通过听觉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一片静寂的句子是: , 。
(6)李商隐的《无题》中渲染别离伤感气氛,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 。
(一)阅读《独孤之旅》“天黑了……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部分,回答问题。
7.概括阅读选段的主要内容。
8.当雨后天晴,杜小康看到的天是“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这里的描写是否符合事理?请说明理由。
9.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二)阅读《醉翁亭记》第二至四自然段,完成题目。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2)临溪而渔( )
(3)杂然而前陈者( )
(4)颓然乎其间者( )
(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选段描写山间的自然美景,先写 变化之美,再写 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13.文中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
@能力拓展
草房子(节选)
曹文轩
①春天到了。一切都在成长、发达,露出生机勃勃的样子。但桑桑却瘦成了骨架。桑桑终于开始懵懵懂懂地想到一个他这么小年纪上的孩子很少有机会遇到的问题:突然地,不能够再看到太阳了!他居然在一天之中,能有几次想到这一点。因为,他从所有的人眼中与行为上看出了这一点:大家都已经预感到了这不可避免的一天,在怜悯着他,在加速加倍地为他做着一些事情。他常常去温幼菊那儿。他觉得那个小屋对他来说,是一个最温馨的地方,他要听温幼菊那首无词歌,默默地听。他弄不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喜欢听那首歌。
②他居然有点思念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天。那时,他竟然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因为,在想着这一天的情景时,他的耳畔总是飘扬着温幼菊的那首无词歌。于是,在他脑海里浮现的情景,就变得一点也不可怕了。
③桑乔从内心深处无限感激温幼菊。因为,是她给了他的桑桑以平静,以勇气,使儿子在最后的一段时光里,依然那样美好地去看他的一切,去想他的明天。
④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他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帮别人从地上捡起一块橡皮,心里都为自己而感动。
⑤桑桑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⑥这一天,桑桑坐到河边上,他想让自己好好想一些事情——他必须抓紧时间好好想一些事情……
⑦柳柳想象着城的样子,说:“我想看到城。”……
⑧桑桑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带柳柳去看城墙。
⑨这是一座老城。在东南一面,还保存着一堵高高的城墙。
⑩桑桑带着柳柳来到城墙下时,已近黄昏。桑桑仰望着这堵高得似乎要碰到了天的城墙,心里很激动。他要带着柳柳沿着台阶登到城墙顶上,但柳柳走不动了。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然后脱掉了柳柳脚上的鞋。他看到柳柳的脚底板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
柳柳不肯。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哥哥病了,不能让哥哥用力气。
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了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不一会儿,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额上滚了下来。
柳柳用胳膊搂着哥哥的脖子,她觉得哥哥的脖子里尽是汗水,就挣扎着要下来。但桑桑紧紧地搂着她的腿不让她下来。
那首无词歌的旋律在他脑海里盘旋着,嘴一张,就流了出来:咿呀……,咿呀……呀,咿呀……哟,哟……,哟哟,哟哟……,咿呀咿呀哟……
登完一百多级台阶,桑桑终于将柳柳背到了城墙顶上。
往外看,是大河,是无边无际的田野;往里看,是无穷无尽的房屋,是大大小小的街。
城墙顶上有那么大的风,却吹不干桑桑的汗。他把脑袋伏在城墙的空隙里,一边让自己休息,一边望着远方: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
柳柳往里看看,往外看看,看得很欢喜,可总不敢离开桑桑。
太阳终于落尽。
当桑乔和蒋一轮等老师终于在城墙顶上找到桑桑和柳柳时,桑桑已经几乎无力再从地上站起来了……
14.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通读选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桑桑所经历的令人动容的“哀伤的瞬间”。(至少答出三点)
15.小说第 段写桑桑站在城墙顶上看着“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这里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16.请结合选文内容,品析文中画线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一天,桑桑坐到河边上,他想让自己好好想一些事情——他必须抓紧时间好好想一些事情……(破折号后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2)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7.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能帮助孩子去“发现用别的办法发现不了的东西”。你认为曹文轩刻画桑桑的形象,旨在让孩子们在桑桑身上发现什么?(至少答出三点)
18.名著阅读。
武松看那店里时,也有五七个当撑的酒保。武松却敲着桌子叫道:“卖酒的主人家在那里?”一个当头的酒保过来,看着武松道:“客人要打多少酒?”武松道:“打两角酒。先把些来尝看。”那酒保去柜上叫那妇人舀两角酒下来,倾放桶里,烫一碗过来道:“客人尝酒。”武松拿起来闻一闻,摇着头道:“不好,不好,换将来!”
酒保见他醉了,将来柜上道:“娘子,胡乱换些与他。”那妇人接来,倾了那酒,又舀些上等酒下来。酒保将去,又烫一碗过来。武松提起来呷了一口,叫道:“这酒也不好,快换来,便饶你!”酒保忍气吞声,拿了酒去柜边道:“娘子,胡乱再换些好的与他,休和他一般见识。这客人醉了,只待要寻闹相似,便换些上好的与他罢。”那妇人又舀了一等上色的好酒来与酒保,酒保把桶儿放在面前,又烫一碗过来。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
(节选自《水浒传》)
(1)请结合原著内容,仿照示例补全与选文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陷牢营,施恩出手护周全→②明缘由,武松决意惩恶霸→③ →④出恶气,施恩重夺快活林
(2)如果“取经团队”遇上“梁山好汉”,你认为唐僧师徒中谁最可能“上梁山”?谁最不可能“上梁山”?请结合作品简述你的理由。
19.学校举行主题为“话说成长”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阅读下面几则关于成长的名言,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解读成长的。
①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②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沈从文
③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法]罗曼·罗兰
20.《孤独之旅》的显著特点是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请你也写一个片段,运用环境描写烘托自己的某种心情(如高兴、悲伤、兴奋、苦恼等)。200字左右。
【片段在线】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写法分析】选文形象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无边无际,给人一种压迫感,反衬出小船的孤单、渺小,以及杜小康的胆怯、害怕和恐慌,突出了他那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的真切。注意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要协调一致,让周围环境的氛围根据人物内心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