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范进中举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范进中举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11 21:28:31

文档简介

23 范进中举
考点一对一
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典题示例
《范进中举》中作者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组人物群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了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鲜明的人物形象。②如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行动描写,刻画了他怯懦麻木、逆来顺受、热衷功名的性格特征;通过对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他市侩无耻、趋炎附势的典型形象;通过对张乡绅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他虚伪、势利、奸猾的典型形象。
指点迷津
(1)分类:①外貌描写: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等外形的描写。②语言描写: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和语气的描写。③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④心理描写: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心理变化的描写。⑤细节描写:对一些具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种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2)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有时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试身手
本课第13题。
@基础夯实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这位老先生的桑梓之地,有个尖嘴 hóu   腮的穷书生,一心考取功名。一日,他正对着星宿暗自祈愿,忽有报tiě   传来高中的喜讯!书生不敢相信,只觉太过jiǎo   幸。这时,身旁的人纷纷向他作揖道贺,还说烦请贵人多多带挈。他高兴得手舞足蹈,竟激动得不xǐnɡ   人事。醒来后,便收拾盘缠准备赴京任职。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梓(zhǐ) 宿(xiù) 揖(yí) 挈(qì)
B.梓(zǐ) 宿(xiù) 揖(yī) 挈(qiè)
C.梓(zǐ) 宿(sù) 揖(yí) 挈(qiè)
D.梓(zhǐ) 宿(sù) 揖(yī) 挈(qì)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汉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侯 帖 尧 醒 B.侯 贴 侥 醒
C.猴 贴 尧 省 D.猴 帖 侥 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为了维护用户的利益,我们不怕得罪人,不怕被骂得狗血喷头。
B.你家即使有万贯家私,也经不起你这样挥霍。
C.范进中举后,身份、地位果然今非昔比,邻人、乡绅争相巴结奉承。
D.面对同学的提问,老师唯唯连声,热情解答问题。
【解析】A.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像在对方头上喷了狗血一样。B.万贯家私:指极为富有的家庭财产。C.今非昔比:今天和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非常大。D.唯唯连声:表示谦卑地应答,以示顺从。此处用错对象,不能用于老师对学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据一项调查显示,98.0%的受访者支持学校开展农耕教育,87.4%的受访者是中小学生家长。
B.传统戏剧可以随着课间操走入孩子们的生活,现代街舞同样也为校园体育增添了更多色彩。
C.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
D.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融合多种视听元素的新媒体,使学生爱上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解析】A.句式杂糅,可将“据一项调查显示”改为“调查显示”。C.搭配不当,应将“改动”改为“改变”。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开考这一年叫“乡试年”。
B.文曲星——旧时迷信的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
C.解元——乡试中举,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D.黄甲——殿试时录取进士三名,叫“三甲”,放榜时用黄纸写,所以称“黄甲”。
【解析】D.殿试时录取进士分三等,叫“三甲”,不是仅三名。
5.古诗文默写。
(1)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 , 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其一)]
(3)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
(4)《湖心亭看雪》中,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作用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 , 更有痴似相公者 。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 今日听君歌一曲 , 暂凭杯酒长精神 ”表现了不消沉,不气馁,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6)后人常用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来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也常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
(一)阅读课文选段“那邻居飞奔到集上……快些迎着去寻他”,完成题目。
6.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 
7.选段安排“范进卖鸡”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①表明范进一家一贫如洗,②与中举后的富贵形成鲜明对比,③同时也表明范进没有任何谋生的能力。 
8.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加点词有什么深层意味?)
 ①实际上是科举制度使读书人迷了心窍,②功名利禄把读书人愚弄得可怜而又可笑,具有极辛辣的讽刺意味。 
(2)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分析加点词的含义)
 ①“打他一个嘴巴”,表面上是为了打醒发疯的范进,②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范进一类的热衷功名富贵而不顾一切、丑态百出的读书人的无情鞭挞。 
(二)阅读《醉翁亭记》第一至第三段,完成题目。
9.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若 夫 / 日 出 / 而 林 霏 开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
(2)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 )
(3)山肴野蔌( 菜蔬 )
(4)觥筹交错( 交互错杂 )
1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
A.山之僧智仙也 马之千里者 B.名之者谁 故虽有名马
C.朝而往 朝晖夕阴 D.弈者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解析】A.结构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动词,命名/形容词,出名的。C.都是名词,“早晨”的意思。D.动词,赢/形容词,美好。故选C。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这就是醉翁亭。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 
@能力拓展
①严监生听着他说,桌子底下一个猫就趴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那猫吓得跑到里房内去,跑上床头。只听得一声大响,床头上掉下一个东西来,把地板上的酒坛子都打碎了。拿烛去看,原来那瘟猫把床顶上的板跳塌了一块,上面掉下一个大篾篓子来。近前看时,只见一地黑枣子拌在酒里,篾篓横睡着。两个人才扳过来,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打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严监生叹道:“我说他的银子那里就肯用完了?像这都是历年积聚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来用的,而今他往那里去了!”一回哭着,叫人扫了地。把那个干枣子装了一盘,同赵氏放在灵前桌上,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因此新年不出去拜节,在家哽哽咽咽,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宁。
②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账,直算到三更鼓。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赵氏劝他道:“你心里不自在,这家务事就丢开了罢。”他说道:“我儿子又小,你叫我托那个?我在一日,少不得料理一日。”不想春气①渐深,肝木克了脾土②,每日只吃两碗米汤,卧床不起。及到天气和暖,又勉强进些饮食,挣起来家前屋后走走。挨过长夏,立秋以后病又重了,睡在床上。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③那一日,早上吃过药,听着萧萧落叶打的窗子响,自觉得心里虚怯,长叹了一口气,把脸朝床里面睡下。赵氏从房外同两位舅爷进来问病,就辞别了到省城里乡试去。严监生叫丫鬟扶起来,勉强坐着。王德、王仁道:“好几日不曾看妹丈,原来又瘦了些,喜得精神还好。”严监生请他坐下,说了些恭喜的话,留在房里吃点心。讲到除夕晚里这一番话,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指着赵氏说道:“这倒是他的意思,说姐姐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给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我这病势沉重,将来二位回府,不知可会的着了?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里的气!”二位接了银子,每位怀里带着两封,谢了又谢,又说了许多的安慰的话,作别去了。
④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到一声的③,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节选自《儒林外史》,有删改)
【注释】①春气:春季的疠(lì)疫之气。②肝木克了脾土: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五脏对应五行,肝属木,脾属土,五行相克中的木能克土,严监生肝气郁结,春季又属木,故肝木克脾土,以致身体出现虚症。③一声不到一声的:即一声还没结束,另一声又开始了。
13.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①景物描写渲染人物的心情。萧萧落叶吹打着窗子,如同提醒严监生身体虚弱、病重难愈,表现了他内心的忧虑。②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心里虚怯”是心理描写,叹气是神态描写,表现出他生病后难以放下家中事务,忧虑无人可以托付的情态。 
14.文章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请找出文中设置的悬念,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①在严监生举起两个手指的时候,他的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都理解错了,最后只有赵氏明白了严监生的意思。②层层悬念的设置,让整个故事一波三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将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得淋漓尽致。 
15.文中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①万事都放不下,费尽心力。②为人处世吝啬,病重不愿吃补药,临终还在意浪费灯油。③十分疼惜儿子,临终前将其托付给两位舅爷。 
16.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示例一:吝啬鬼严监生。理由:通过万事费尽心力、病重不愿吃补药、临终还在意浪费灯油等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严监生为人非常吝啬。示例二:两茎灯草。理由:文章最后以“两茎灯草”收尾,通过“两茎灯草”塑造了严监生的典型形象。 
17.读《水浒传》中重复出现的“夜”。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夜”这一场景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A.林冲雪夜上梁山 B.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示例一:选A。林冲在雪夜忍无可忍怒杀陆谦等人,被逼上梁山,雪夜烘托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形象转变。示例二:选B。为报史文恭杀害晁盖之仇及曾家夺马之仇,宋江与众好汉利用夜晚,用计攻打曾头市,表现了宋江侠肝义胆、智勇双全的形象。 
18.学习了《范进中举》后,某班文学社成员举行了一次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 写对联】有人在学了《范进中举》后作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完成下联和横批。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看今朝, 有酒有肉 ,都来 锦上添花 。
横批: 世态炎凉(趋炎附势) 。
(2)【活动二 谈观点】“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很多人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没什么区别。学生就是“现代的范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
 示例:不同意。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不一样。现行教育制度就个人而言,是培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传授文化技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社会而言,是培养有用人才,服务于社会。而封建科举制度对个人来说,是名利的竞技场;对社会而言,其选拔人才的作用随着封建制度的僵化已基本丧失。(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有理有据地进行阐述即可;语句要通顺,符合逻辑,条理清晰) 
19.《范进中举》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请你任选生活中的一个场面写一个片段,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200字左右。23 范进中举
考点一对一
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典题示例
《范进中举》中作者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组人物群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了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鲜明的人物形象。②如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行动描写,刻画了他怯懦麻木、逆来顺受、热衷功名的性格特征;通过对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他市侩无耻、趋炎附势的典型形象;通过对张乡绅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他虚伪、势利、奸猾的典型形象。
指点迷津
(1)分类:①外貌描写: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等外形的描写。②语言描写: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和语气的描写。③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④心理描写: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心理变化的描写。⑤细节描写:对一些具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种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2)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有时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试身手
本课第13题。
@基础夯实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在这位老先生的桑梓之地,有个尖嘴 hóu   腮的穷书生,一心考取功名。一日,他正对着星宿暗自祈愿,忽有报tiě   传来高中的喜讯!书生不敢相信,只觉太过jiǎo   幸。这时,身旁的人纷纷向他作揖道贺,还说烦请贵人多多带挈。他高兴得手舞足蹈,竟激动得不xǐnɡ   人事。醒来后,便收拾盘缠准备赴京任职。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梓(zhǐ) 宿(xiù) 揖(yí) 挈(qì)
B.梓(zǐ) 宿(xiù) 揖(yī) 挈(qiè)
C.梓(zǐ) 宿(sù) 揖(yí) 挈(qiè)
D.梓(zhǐ) 宿(sù) 揖(yī) 挈(qì)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汉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侯 帖 尧 醒 B.侯 贴 侥 醒
C.猴 贴 尧 省 D.猴 帖 侥 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维护用户的利益,我们不怕得罪人,不怕被骂得狗血喷头。
B.你家即使有万贯家私,也经不起你这样挥霍。
C.范进中举后,身份、地位果然今非昔比,邻人、乡绅争相巴结奉承。
D.面对同学的提问,老师唯唯连声,热情解答问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一项调查显示,98.0%的受访者支持学校开展农耕教育,87.4%的受访者是中小学生家长。
B.传统戏剧可以随着课间操走入孩子们的生活,现代街舞同样也为校园体育增添了更多色彩。
C.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
D.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融合多种视听元素的新媒体,使学生爱上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开考这一年叫“乡试年”。
B.文曲星——旧时迷信的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
C.解元——乡试中举,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D.黄甲——殿试时录取进士三名,叫“三甲”,放榜时用黄纸写,所以称“黄甲”。
5.古诗文默写。
(1)至于负者歌于途, ,前者呼,后者应,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行路难,行路难, , ?[李白《行路难》(其一)]
(3)鸟下绿芜秦苑夕, 。(许浑《咸阳城东楼》)
(4)《湖心亭看雪》中,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作用的句子是: , 。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 , ”表现了不消沉,不气馁,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6)后人常用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 , ”来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也常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
(一)阅读课文选段“那邻居飞奔到集上……快些迎着去寻他”,完成题目。
6.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7.选段安排“范进卖鸡”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8.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加点词有什么深层意味?)
(2)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分析加点词的含义)
(二)阅读《醉翁亭记》第一至第三段,完成题目。
9.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霏 开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云归而岩穴暝(   )
(3)山肴野蔌(   )
(4)觥筹交错(   )
1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山之僧智仙也 马之千里者 B.名之者谁 故虽有名马
C.朝而往 朝晖夕阴 D.弈者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能力拓展
①严监生听着他说,桌子底下一个猫就趴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那猫吓得跑到里房内去,跑上床头。只听得一声大响,床头上掉下一个东西来,把地板上的酒坛子都打碎了。拿烛去看,原来那瘟猫把床顶上的板跳塌了一块,上面掉下一个大篾篓子来。近前看时,只见一地黑枣子拌在酒里,篾篓横睡着。两个人才扳过来,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打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严监生叹道:“我说他的银子那里就肯用完了?像这都是历年积聚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来用的,而今他往那里去了!”一回哭着,叫人扫了地。把那个干枣子装了一盘,同赵氏放在灵前桌上,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因此新年不出去拜节,在家哽哽咽咽,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宁。
②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账,直算到三更鼓。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赵氏劝他道:“你心里不自在,这家务事就丢开了罢。”他说道:“我儿子又小,你叫我托那个?我在一日,少不得料理一日。”不想春气①渐深,肝木克了脾土②,每日只吃两碗米汤,卧床不起。及到天气和暖,又勉强进些饮食,挣起来家前屋后走走。挨过长夏,立秋以后病又重了,睡在床上。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③那一日,早上吃过药,听着萧萧落叶打的窗子响,自觉得心里虚怯,长叹了一口气,把脸朝床里面睡下。赵氏从房外同两位舅爷进来问病,就辞别了到省城里乡试去。严监生叫丫鬟扶起来,勉强坐着。王德、王仁道:“好几日不曾看妹丈,原来又瘦了些,喜得精神还好。”严监生请他坐下,说了些恭喜的话,留在房里吃点心。讲到除夕晚里这一番话,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指着赵氏说道:“这倒是他的意思,说姐姐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给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我这病势沉重,将来二位回府,不知可会的着了?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里的气!”二位接了银子,每位怀里带着两封,谢了又谢,又说了许多的安慰的话,作别去了。
④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到一声的③,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节选自《儒林外史》,有删改)
【注释】①春气:春季的疠(lì)疫之气。②肝木克了脾土: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五脏对应五行,肝属木,脾属土,五行相克中的木能克土,严监生肝气郁结,春季又属木,故肝木克脾土,以致身体出现虚症。③一声不到一声的:即一声还没结束,另一声又开始了。
13.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14.文章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请找出文中设置的悬念,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5.文中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6.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17.读《水浒传》中重复出现的“夜”。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夜”这一场景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A.林冲雪夜上梁山 B.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18.学习了《范进中举》后,某班文学社成员举行了一次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 写对联】有人在学了《范进中举》后作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完成下联和横批。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看今朝, ,都来 。
横批: 。
(2)【活动二 谈观点】“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很多人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没什么区别。学生就是“现代的范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
19.《范进中举》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请你任选生活中的一个场面写一个片段,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