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了解本文比喻、推理、层进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3.掌握欲、得、患、甚、是、贤、心等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比喻、推理、层进的论证方法。
2.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掌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现在是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事:珠穆朗玛峰新高度值的测定;神州七号的发射成功 (教学拓展:介绍人类发展宇航事业的历史,重点介绍:
人类有记载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是中国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的万户。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 S 基姆(Herbert S 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晚期,有一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面,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不幸的是,火箭发生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在原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二、授课过程:
(1)学生初读课文。(学生自读)
师:大家出声读,然后说说自己觉得哪儿有问题,哪些字读不准将它们写到黑板上。(学生配合老师完成字词教学,全班同学共同将字词障碍扫除)
(2)学生再读课文。(指名朗读)
由几名同学进行朗读。师:同学们当着这么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读着初四的课文,这种战胜自己的勇气就是他们这节课上最大的收获。(老师适时点拨,同学对课文做到熟练准确地朗读。)
(3)全班齐读。教师提出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诵课文的要求。(面对同学们的畏难情绪教师鼓励: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初一时背诵整本《孟子》,数学家苏步青教授13岁就能背诵下来《左传》)
(4)同学合作诵读。(两人一组完成,注意诵读的准确性)师:大家读懂课文了吗?如果给这篇课文拟个题目什么最合适?生:(齐答)舍生取义
(5)讲读结合。教师读完一句,学生进行口译课文,完成对课文的串讲。教师对于重要的字词进行讲解。进一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
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串解讨论以下词语在文中用法[当“能够”讲,用动词前是助动词]
①欲——能愿动词,喜爱。
② 得兼——动词,得到,“兼”是副词状语置后。
③患——事物性名词,祸患。(有时可做动词,患得患失。)
④ 甚——超过、胜过,动词。(有时用做副词,放动词或形容词前。)
⑤是——代词,此。
⑥贤——才能、德行好。(另:①善 ②多,胜 ③敬称)
⑦心——思想。
2、分析讨论内容层次方法:
〈1〉学生活动:标句,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第一段分成三层。
〈2〉提问,检查划分情况,归纳统一划分结果。复习段的结构知识点。
〈3〉分析讨论:
①提问:起始层在本段的结构作用,所用论证方法?——作答:
提出论点:“舍身而取义”设喻引出:
①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义→取义
②提问:展开层的内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
——作答: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运用推理的方法;论证结构:
③提问:结论层的内容、结构作用、论证方法?
——作答:层进法;使中心论点升华;为本段作结: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
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最后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顾借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
4、机动:如分析顺利,有剩余时间,背诵第一段。背诵方法:〈1〉注意句之间的逻辑联系;〈2〉层内部两两相对的句子内容;〈3〉句首第一字。
三、迁移训练:进一步理解全文论述的观点及其认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悲壮的两小时》介绍了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失事丧生前的感人事迹。称1967年苏联“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后,发现无法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将在2小时后坠毁。此刻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在收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科马洛夫在其生命的最后2个小时,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向领导汇报工作,接受国家领导人授予的苏联英雄称号,并向老母、妻子、女儿一一交代后事,遗言相当动人。(此文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中学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课文)
全文如下:
悲壮的两小时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 科马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1967年8月23日一个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完成了任务后,胜利返航。此刻全国的电视都在直播宇宙飞船返航情况。但是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需要打开降落伞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突然发现怎么也打不开降落伞。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救助措施帮助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
指挥中心马上向中央请示,中央同意向全国公民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实况。当时最著名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由于无法排除故障,不能减速,两个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我们将目睹民族英雄科马洛夫遇难。
指挥中心把科马洛夫的亲人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指挥台。指挥中心首长与科马洛夫通话:“科马洛夫同志,看见你的亲人了吗?请和他们讲话。”科马洛夫显得很激动,但他还是控制住自己说:“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先把这次飞行探险情况向您报告,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首长哽咽着说:“谢谢你,录音机已经准备好了,请讲吧。”科马洛夫开始了急促坦然的讲述。由于关系到国家机密,指挥中心暂时关掉了电视直播的录音传递。
科马洛夫的生命在分分秒秒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消逝,但他却目光泰然,态度从容。汇报整整用了70分钟。科马洛夫汇报完了,国家领导人第一个接过话筒:“尊敬的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同志,我代表最高苏维埃向你宣布──你是苏联的英雄,人民的好儿子!人民永远怀念你,广袤的太空永远记住你!你是人民的骄傲!科马洛夫同志,你还有什么要求请告诉我,我会帮你解决的。”
科马洛夫眼含泪:“谢谢!谢谢最高苏维埃授予我这个光荣称号!我是一名宇航员,为宇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无悔!”
领导人把话筒递给科马洛夫的老母亲。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心像刀扎似的疼痛:“儿子,我的儿子,你……”她不知道先说什么好。科马洛夫脸上露上出了笑容,“妈,你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非常清楚,每一根白发都能看清,您能看清我吗?”
“能。看得很清,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放心吧!”老太太把话筒交给科马洛夫的妻子。科马洛夫给妻子送了一个调皮而又深情的飞吻。妻子抱着话筒刚说“亲爱的,我好想你”,就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来。
科马洛夫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脱下宇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服,又拿出一支金笔对妻子说:“亲爱的,这支金笔随我飞入太空,是我珍贵的东西,我用宇航服把它包好,待会儿的大爆炸,不会对它造成损伤的。请你把它转赠给你未来的丈夫,我会在天堂里祝你们幸福。”
科马洛夫的女儿接过话筒:“爸爸!我的好爸爸!”孩子泣不成声。看到12岁的女儿,科马洛夫的眼睛里飘过一层阴云:“女儿你不要哭。”
“我不哭,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只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是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坚强的科马洛夫禁不住落泪了:“好孩子,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这一天,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到坟前献一束花,和爸爸谈学习情况。好女儿,爸爸就要走了,告诉爸爸你长大了干什么?”
“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
科马洛夫又一次落泪了,“你真好,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和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作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
科马洛夫看了看表还有7分钟。他毅然地和女儿挥挥手,面向全国电视观众,“请允许我在这茫茫太空中与你们告别……再见了!”
轰隆──
整个苏联一片寂静。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默默地哀悼……
【简评】这是一篇令人回肠荡气的好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记叙的是前苏联宇航员为宇航事业献身前夕的悲壮场面。场面虽简单,但氛围壮烈,撕人心肺。读完全文,给我们感触最深的恐怕不只是生死离别前的母子对话、夫妇诉情、父女洒泪等镜头,我要说,最为震撼人心的是科马洛夫告诉全国小朋友的一段话:“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和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作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请注意,这就是文章的重要“主柱”之一。这一场悲剧的责任已非常明确,科马洛夫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指天骂地,他有的是“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