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读“等高线地形图”,C点的海拔是( )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700米
【解析】选C。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在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2.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国最高峰,海拔8 844.43米,中国陆地最低点是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
A.8 689.43米
B.8 699.43米
C.8 899.43米
D.8 999.43米
【解析】选D。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计算时要注意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是负数。
(2013·南通中考)下图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处的山地部位名称是( )
A.山顶 B.鞍部
C.陡崖 D.山脊
4.乙、丙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 )
A.30米 B.100米 C.130米 D.230米
【解析】3选B,4选A。本题组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不同等高线对应的地形名称,甲地位于两侧的山顶之间,所以甲地位于鞍部。第4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乙地的海拔是130米、丙地的海拔是1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米。
5.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是山谷;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峰,中间低四周高是盆地。
【变式备选】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对应的地形景观素描图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素描图的转化。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等高线重合,由此判断该山地有陡崖分布。四幅素描图中,甲可以看到山峰、鞍部与山谷,乙可以看到山峰和山脊,丙可以看到山峰与鞍部,丁可以看到山峰、鞍部和陡崖。
6.(2013·苏州学业考)位于苏州市西部的西山岛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下图是西山岛缥缈峰附近的等高线图,对该地区地形判读正确的是( )
A.甲线表示山谷
B.乙线表示山脊
C.丙处表示鞍部
D.缥缈峰的海拔约为336米
【解析】选D。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示的等高线信息可知,甲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应表示山脊,乙线相反,应表示山谷;丙处不属于两山顶之间,所以不表示鞍部;根据图示的等高距和等高线海拔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出,缥缈峰的海拔应该是330~355米之间,336米是可能的。
【方法归纳】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等高距)相同,山峰的海拔范围大于距离山峰符号最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该数值与等高距的和。
【互动探究】
通过对上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可进一步推断,如果缥缈峰附近有河流发育,最可能分布在甲地还是乙地
提示:山谷与山脊相比,山谷易集水成河。甲乙两地,甲地等高线凸向低处,应表示山脊,乙地等高线凸向高处,应表示山谷,所以乙地最可能形成河流。
7.下列地形区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的是( )
A.青藏高原 B.安第斯山脉
C.亚马孙平原 D.刚果盆地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色、褐色表示,海洋一般用蓝色表示。
8.(2013·锦州学业考)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闭合,表示的地形是( )
A.山峰 B.盆地 C.陡崖 D.山脊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闭合对应的地形是山峰或盆地。山峰是中间高,四周低;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
9.下列最能直观地表示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地形素描图
【解析】选B。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二、综合题
10.暑假来临,学校拟组织夏令营登山活动,为了安全,教师出示等高线图,请据图完成下列要求。
(1)爬山时,应注意避开陡崖,请指出图中陡崖所在位置 (填字母),老师要求把队旗插到最高山峰,请选择位置 (填字母),其海拔范围是
米。
(2)图中若有河流,最可能位于 处(填字母),该处露营可能会遇到
(自然灾害),最佳的露营地应选 处(填字母)。
(3)若攀登A峰,有L1、L2两条线路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条线路,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通过等高线图考查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该图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山峰在等高线较多的A处,其海拔在500~600米之间;山谷容易发育成小溪,汇集成河流,山谷处不仅汇集水源,而且也会生成泥石流,露营地应选在地势开阔、便于排水的鞍部;登山选择起伏不大的缓坡,登山省力。
答案:(1)C A 500~600
(2)E 泥石流 D
(3)L2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名称A ,C 。
(2)由等高线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3)图中铁路线为 走向。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道,隧道口D点与E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量得图上D与E的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隧道的实地长度应为 米。
(4)仅从地形角度考虑,F坡与G坡比较适合开辟成梯田的是 坡,理由是
。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综合考查读图判断和计算方面的知识。第(1)题,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山体部位名称。第(2)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部分是在200~500米之间,判断地形类型为丘陵。第(3)题,根据图中指向标来判断方向。读出图中DE所在的等高线的海拔,并计算相对高度。根据图中的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第(4)题,比较平缓的山坡适宜开辟梯田,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的陡缓。
答案:(1)山峰 鞍部 (2)丘陵 (3)南北 0 300
(4)G 等高线稀疏,坡缓
【知识拓展】等高线地形图在实际中的应用
(1)确定水库和坝址的位置。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集水面积大,库容量大。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2)确定公路、铁路线路。一般选择坡度较缓,少占农田,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为好。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3)农业区位选择。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的布局原则。
(4)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则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区。